登陆注册
26611000000025

第25章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4)

(二)排列 中看不中看,完全在排列的好坏。譬如天地玄黄四个字,王羲之是这样写,小孩子亦是这样写,但是王羲之写得好,小孩子写得坏,就是因为排列的关系。凡讲艺术,排列的关系却很大。一幅画,山水布置得宜,就很好看,一间屋,器具陈设得宜,亦很好看,先后详略,法门很多。这种地方,要特别注意。不然,虽有好材料,不能惹人注目。就有人看,或者看错了,或者看得昏昏欲睡。纵会搜集,也是枉然。至于如何排列的方法,一部分靠学力,一部靠天才。良工能教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现在姑讲几种通用的方法,以为示例。

(1)即将前人记载,联络熔铸,套入自己的话里。章实斋说:“文人之文,惟患其不己出;史家之文,惟患其己出。”史家所记载,总不能不凭借前人的话。《史记》本诸《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汉书》本诸《史记》,何尝有一语自造?却又何尝有一篇非自造?有天才的人,最能把别人的话熔铸成自己的话,如李光弼入郭子仪军,队伍如故,而旌旗变色,此为最上乘之作。近代史家,尤其是乾、嘉中叶以后作史者,专讲究“无一字无来历”。阮芸台作《国史儒林传》,全是集前人成语,从头至尾,无一字出自杜撰。阮氏认为是最谨严的方法。他的《广东通志》《浙江通志》,谢启昆的《广西通志》,都是用的此法。一个字,一句话,都有根据。这种办法,我们大家是赞成的,因为有上手可追问。但亦有短处,在太呆板。因为有许多事情未经前人写在纸上,虽确知其实,亦无法采录,而且古人行为的臧否与批评,事实的联络与补充,皆感困难。吾人可师其意,但不必如此谨严。大体固须有所根据,但亦未尝不可参入一己发见的史实。而且引用古书时,仅可依做文的顺序,任意连串,做成活泼飞动的文章。另外更用小字另行注明出处或说明其所以然,就好了。此法虽然好,但亦是很难。我尚未用,因为我懒在文章上作功夫。将来打算这样作一篇,以为模范。把头绪脉络理清,将前人的话藏在其中,要看不出缝隙来。希望同学亦如此作去。

(2)用纲目体,最为省事。此种体裁,以钱文子的《补汉书兵志》为最先(在《知不足斋丛书》内)。顶格一语是正文,是断案,不过四五百字。下加注语,为自己所根据的史料,较正文为多。此种方法,近代很通行。如王静安先生的《胡服考》《两汉博士考》,皆是如此。我去年所作的《中国文化史》亦是如此。此法很容易,很自由,提纲处写断案,低一格作注解。在文章上不必多下功夫,实为简单省事的方法。做得好,可以把自己研究的结果,畅所欲言,比前法方便多了。虽文章之美,不如前法,而伸缩自如,改动较易,又为前法所不及。

(3)多想方法,把正文变为图表。对于作图表的技术,要格外训练。太史公作《史记》,常用表“旁行斜上,本于《周谱》”,然仍可谓为太史公所发明。《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表》《秦楚之际月表》《功臣侯者表》《百官公卿表》,格式各各不同。因有此体,遂开许多法门。若无此体,就不能网罗这样许多复杂的材料同事实。欧美人对于此道,尤具特长。有许多很好很有用的表,我们可以仿造。但造表可真是不容易,异样的材料便须异样的图表才能安插。我去年尝作《先秦学术年表》一篇,屡次易稿,费十余日之精力,始得完成。耗时用力,可谓甚大。然因此范繁赜的史事为整饬,化乱芜的文章为简洁,且使读者一目了然,为功亦殊不小。所以这种造表的技术,应该特别训练。

丑 文采

次讲文采。就是写人写事所用的字句词章。同是记一个人,叙一件事,文采好的,写得栩栩欲活;文采不好的,写得呆鸡木立。这不在对象的难易,而在作者的优劣。没有文章素养的人,实在把事情写不好,写不活。要想写活写好,只有常常模仿,常常练习。

文采的要素很多,专择最要的两件说说:

(一)简洁 简洁就是讲剪裁的功夫,前面已经讲了。大凡文章以说话少,含意多为最妙。文章的厚薄,即由此分。意思少,文章长,为薄。篇无剩句,句无剩字,为厚。比如饮龙井茶,茶少水多为薄,叶水相称为厚。不为文章之美,多言无害。若为文章之美,不要多说,只要能把意思表明就得。做过一篇文章之后,要看可删的有多少,该删的便删去。我不主张文章作得古奥,总要词达。所谓“词达而已矣”,达之外不再加多,不再求深。我生平说话不行而文章技术比说话强得多。我所要求的,是章无剩句,句无剩字。这件事很重要。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只有常作。

(二)飞动 为什么要作文章?为的是作给人看。尤其是历史的文章,为的是作给人看。若不能感动人,其价值就减少了。作文章,一面要谨严,一面要加电力。好像电影一样活动自然,如果电力不足,那就死在布上了。事本飞动,而文章呆板,人将不愿看,就看亦昏昏欲睡。事本呆板,而文章生动,便字字都活跃纸上,使看的人要哭便哭,要笑便笑。如像唱戏的人,唱到深刻时,可以使人感动。假使想开玩笑,而板起面孔,便觉得毫无趣味了。不能使人感动,算不得好文章。旁的文章,如自然科学之类,尚可不必注意到这点。历史家如无此种技术,那就不行了。司马光作《资治通鉴》,毕沅作《续资治通鉴》,同是一般体裁。前者看去,百读不厌;后者读一二次,就不愿再读了。光书笔最飞动,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刘裕在京口起事,平姚秦、北齐、北周,沙苑之战,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事实不过尔尔,而看去令人感动。此种技术,非练习不可。

如何可以养成史才,前人说,多读,多作,多改。今易一字,为“多读,少作,多改”。多读读前人文章,看他如何作法。遇有好的资料可以自己试作,与他比较;精妙处不妨高声朗诵:读文章有时非摇头摆尾,领悟不来。少作:作时谨慎,真是用心去作,有一篇算一篇,无须多贪作;笔记则不厌其多,天天作都好;作文章时几个月作一次,亦不算少;要谨慎,要郑重,要多改,要翻来覆去的看;从组织起,到文采止,有不满意处,就改;或剪裁,或补充;同一种资料,须用种种方法去作;每作一篇之后,摆在面前细看:常看旁人的,常改自己的;一篇文不妨改多少回,十年之后还可再改。这种工夫很笨。然天下至巧之事,一定从至笨来。古人文章做得好,也曾经过几许甘苦。比如梅兰芳唱戏唱得好,他不是几天之内成功的,从前有许多笨工作,现在仍继续不断的有许多笨工作。凡事都是如此。

第三章 五种专史概论

五种专史,前文已经提到过。第一,人的专史;第二,事的专史;第三,文物的专史;第四,地方的专史;第五,时代的专史。本章既然叫着概论,不过提纲挈领的说一个大概;其详细情形,留到分论再讲。

甲 人的专史

自从太史公作《史记》,以本纪列传为主要部分差不多占全书十分之七,而本纪列传 又以人为主。以后二千余年,历史所谓正史,皆踵其例。老实讲起来,正史就是以人为主的历史。

专以人为主的历史,用最新的史学眼光去观察他,自然缺点甚多,几乎变成专门表彰一个人的工具。许多人以为中国史的最大缺点,就在此处。这句话,我们可以相当的承认:因为偏于个人的历史,精神多注重彰善惩恶,差不多变成为修身教科书,失了历史性质了。但是近人以为人的历史毫无益处,那又未免太过。历史与旁的科学不同,是专门记载人类的活动的。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伟大活动可以使历史起很大变化。若把几千年来,中外历史上活动力最强的人抽去,历史到底还是这样与否,恐怕生问题了。譬如欧洲大战,若无威廉第二、威尔逊、路易乔治、克里孟梭几个人,历史当然会另变一个样子。欧洲大战或者打不成,就打成也不是那样结果。又如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历史,若把西太后、袁世凯、孙文、吴佩孚等人,甚至于连我梁启超,没有了去,或把这几个人抽出来,现代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谁也不能预料。但无论如何,和现在的状况一定不同。这就可见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和人的历史不可轻视了。

一个人的性格兴趣及其作事的步骤,皆与全部历史有关。太史公作《史记》,最看重这点。后来的正史,立传猥杂而繁多,几成为家谱墓志铭的丛编,所以受人诟病。其实《史记》并不如此,《史记》每一篇列传,必代表某一方面的重要人物。如《孔子世家》《孟荀列传》《仲尼弟子列传》代表学术思想界最要的人物,《苏秦、张仪列传》代表造成战国局面的游说之士,《田单、乐毅列传》代表有名将帅,四公子(平原、孟尝、信陵、春申)列传代表那时新贵族的势力,《货殖列传》代表当时经济变化,《游侠列传》《刺客列传》代表当时社会上一种特殊风尚。每篇都有深意,大都从全社会着眼,用人物来做一种现象的反影,并不是专替一个人作起居注。

在现代欧美史学界,历史与传记分科。所有好的历史,都是把人的动作藏在事里头;书中为一人作专传的很少。但是传记体仍不失为历史中很重要的部分,一人的专传,如《林肯传》《格兰斯顿传》,文章都很美丽,读起来异常动人。多人的列传如布达鲁奇的《英雄传》,专门记载希腊的伟人豪杰,在欧洲史上有不朽的价值。所以传记体以人为主,不特中国很重视,各国亦不看轻。因此,我们作专史,尽可以个人为对象,考察某一个人在历史上有何等关系。凡真能创造历史的人,就要仔细研究他,替他作很详尽的传。而且不但要留心他的大事,即小事亦当注意。大事看环境,社会,风俗,时代;小事看性格,家世,地方,嗜好,平常的言语行动,乃至小端末节,概不放松。最要紧的是看历史人物为什么有那种力量。

每一时代中须寻出代表的人物,把种种有关的事变都归纳到他身上。一方面看时势及环境如何影响到他的行为,一方面看他的行为又如何使时势及环境变化。在政治上有大影响的人如此,在学术界开新发明的人亦然。先于各种学术中求出代表的人物,然后以人为中心,把这个学问的过去未来及当时工作都归纳到本人身上。这种作法,有两种好处:第一,可以拿着历史主眼。历史不外若干伟大人物集合而成。以人作标准,可以把所有的要点看得清清楚楚。第二,可以培养自己的人格。知道过去能造历史的人物,素养如何,可以随他学去,使志气日益提高。所谓“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不下,闻者莫不兴起也”。

乙 事的专史

历史的事实,若泛泛看去,觉得很散漫,一件件的摆着,没有什么关系,但眼光锐敏的历史家,把历史过去的事实看成为史迹的集团,彼此便互相联络了。好像天上的星辰,我们看去是分散的;天文家看去,可以分出十二宫。无论何种事物,必把破碎的当作集团,才有着眼的地方。研究历史,必把一件件的史迹看为集团,才有下手的地方。把史迹看作集团研究,就是记事本末体。现代欧美史家,大体工作,全都在此。记事本末体是历史的正宗方法。不过中国从前的记事本末,从袁枢起,直到现在,我都嫌他们对于集团的分合未能十分圆满。即如《通鉴记事本末》把《资治通鉴》所有事实,由编年体改为记事本末体,中间就有些地方分得太琐碎,有些地方不免遗漏。也因为《资治通鉴》本身偏于中央政治,地方政治异常简略,政治以外的事实更不用提。所以过去的记事本末体,其共同的毛病,就是范围太窄。我们所希望的记事本末体,要从新把每朝种种事实作为集团,搜集资料,研究清楚。大集团固然要研究,再分小点,亦可以研究。凡集团事迹于一时代有重大影响的,须特别加以注意。

比如晚明时代的东林复社,他们的举动,可以作为一个集团来研究,把明朝许多事实都归纳到里边,一方面可以看,类似政治团体的活动,以学术团体兼为政治团体,实由东林起,至复社而色彩愈显。这是中国史上一大事实,很值得研究。研究东林复社始末,方面很多。本来是学术机关,为什么又有团体的政治运动?一方面可以看出学术的渊源及学风的趋势;另一方面,可以看在野的智识阶级的主张。每逢政治腐败的时候,许多在野学者,本打算闭户读书,然而时势所迫,又不能不出头说话。这种情形,全由政治酝酿而成。非全部异常明了,一部很难了解。至于复社,本来是一个团体的别名,同时的其他团体尚多,不过以复社为领袖,成为一个联合会社的性质。我们研究创社人的姓名,及各社员的籍贯,或作小传,或作统计,可以看出复社的势力在于何都,明亡以后,复社的活动于当时政治有何影响,满洲入关,复社人物采取若何态度。从这些地方着手,明末清初的情形可以了如指掌了。

同类推荐
  • 说说开皇之治那些事儿

    说说开皇之治那些事儿

    本书主要借助历史典籍,利用八个章节讲述了隋文帝杨坚的一生,重点讲述了其在缔造开皇盛世时期所发生的事情。
  • 穿越之明朝当皇帝

    穿越之明朝当皇帝

    李亮作为一个来自21世纪理工半学霸,只因用脑过渡意外穿越到明朝有明的木匠皇帝身上,作为21世纪的宅男加学霸突然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佳丽三千还是争霸天下呢?
  • 国士

    国士

    一次意外的穿越却成了婴儿,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看罗宇一步步成长,如何使用现代知识和古人斗智斗勇。
  • 穿越三国之雄霸三国

    穿越三国之雄霸三国

    冉峰,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因一次意外车祸,被撞出虚空,醒来后才知道是穿越到了三国。要想在这个世界立足,那就必须要有实力,不然就会被人任意宰割。一句话:谁的实力大,谁就是老大!新书上传,求票票,求收藏,谢谢!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
  • 抗日之帝国传奇

    抗日之帝国传奇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全面入侵中华,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代狂人嚣张降临,他,能否力挽狂澜,敬请期待【抗日之帝国传奇】
热门推荐
  • 重现上古辉煌修仙

    重现上古辉煌修仙

    乡村小子事业失意,心死回乡,偶得上古传承,揭秘上古秘辛,踏上那登天不归路!
  • 流年无情,岁月无光

    流年无情,岁月无光

    独行叛逆的少年,回忆起艰苦而卓然的童年,似一串蒙太奇镜头从眼前闪过——绿荫掩映下,说不完的莫名困惑。风生水起的大千世界,改变着渐趋渐进的人生。直到遇到骄躁蛮横却内心善良的千金大小姐,一切的不恭才有了终点。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既然青春无法阻挡也无法挽留,就让这群少年用专属的方式去经历吧,哪里还顾得上是挥霍还是珍惜呢?!
  • 赤斩苍穹

    赤斩苍穹

    一剑可断九天十地,一拳可穿玄黄宇宙。且看小小少年,如何扰乱天地苍穹,赤斩一方时空。
  • 翦翦风情

    翦翦风情

    一个小小的民间红娘,被钦点为皇家七公主送嫁喜娘。更意外的是新娘在新婚之夜失踪,她却被那尊贵的邻国皇子看中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子,一个倨傲的男子,他本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却在生命垂危的时刻,见到了生命中最美丽的色彩一个南阳女子的粉色衣衫
  • 帝路录

    帝路录

    大帝背对着万骨山,枯糙的双手捧着一朵小白花,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 忘记你,嫁给你

    忘记你,嫁给你

    如果在彼此深爱对方的时候,我突然忘记了你并消失在你的世界,你会怎样?
  • 七种武器

    七种武器

    通过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关公战秦琼”的故事,讲述企业管理中的基本道理。如果你想要马上赚钱,这本书也许帮不了你!如果你想让你的企业基业长青,永续发展,也许,你该看看这本书。趣味中,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古怪里,透着企业管理的哲学!
  • 女常轻狂:王子殿下请出招

    女常轻狂:王子殿下请出招

    少女来到学院,发现学院里有好几只“饿狼”在盯着她。当她感觉不妙想逃时,那几只饿狼扑了上来,少女才发现,那不是几只,而是一群,而且都长得好帅。少女正感谢危机来临时,那一群饿狼尽然吵了起来,竟然是在讨论谁先吃了她。雅蠛蝶啊!再不逃跑就死定了....
  • 正经事

    正经事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枪神纪最终抉择

    枪神纪最终抉择

    名字不太会起==第一次写的写得不好不要怪我认为写得好的那就来多来看看吧角色名字对应:刀锋-艾琳烈焰-莉莉安双枪-尤里安机枪-克鲁斯导弹-里昂阻击-莱斯特医生-克劳迪娅榴弹-卢卡斯工程师-罗伯特还有一人是叫沈雅音样子是枪神纪曾经发过的跳舞模式宣传图上的女子我是贴吧里的偶是小亦,我在枪神纪小说吧里发过叫枪神纪文【Thesoundofthe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