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11900000001

第1章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1)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时,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自占地步。][自首荒唐。妙!]细谙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当年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荒唐也。]无稽崖[无稽也。]炼成高经十二丈,[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合周天之数。]只单单的剩下了一块未用,[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得有此一部鬼话。][数足,偏遗我,“不堪入选”句中透出心眼。]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煅炼后,性方通。甚哉,人生不能学也。]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气骨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这是真像,非幻像也。]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竟有人问:口生于何处?其无心肝,可笑可恨至极。]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岂敢,岂敢。]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岂敢,岂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四句乃一部之总纲。]倒不如不去的好。”

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煅炼过,尚与人踮脚,不学者又当如何。]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妙。佛法亦须偿还,况世人之偿乎?近之赖债者来看此句。所谓游戏笔墨也。]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明点“幻”字,好。]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奇诡险怪之文,有如髯苏《石钟》《赤壁》用幻处。]那僧乃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自愧之语。世上人原自据看得见处为凭。]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妙极!(今)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见此大不欢喜。]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世上原宜假不宜真也。谚云:一日卖了三千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信哉!]然后好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伏长安大都。]诗礼簪缨之族,[伏荣国府。]花锦繁华之地,[伏大观园。]温柔富贵之乡,[伏紫芸轩。]去安身乐业。”[何不再添一句云:择个绝世情痴作主人。][昔子房后谒黄石公,惟见一石,子房当时恨不随此石去。余亦恨不随此石而去也。聊供阅者一笑。]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可知若果有奇贵之处,自己亦不知者。若自以奇贵而居,究竟是无真奇贵之人。]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处?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后来,不知又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一番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书之本旨。]枉入红尘若许年。[惭愧之言,呜咽如闻。]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寄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或”字谦得好。]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若用此套者,胸中必无好文字,手中断无新笔墨。][据余说却大有考证。][妙在“无考”!]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先驳得妙!]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将世人欲驳之腐言,预先代人驳尽。妙!]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所以答的好。]又有何难?但我想历代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别致新奇,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先批其大端。]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荼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放笔以情趣世人,并评倒多少传奇,文气淋漓,字句切实。]故假拟出男女二人之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说。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也。[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指示误谬。][开卷一篇立意,真打破历来小说窠臼。阅其笔则是《庄子》《离骚》之亚。][斯亦太过!]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转得更好。]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余代空空道人答曰:不独破愁醒盹,且有大益。]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本名。]再检阅一遍。[这空空道人也太小心了,想亦世之一腐儒耳。]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断不可少。]亦非伤时骂世之旨。[要紧句。]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要紧句。]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要紧句。]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若云雪芹批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此是第一首标题诗。][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真。后之甄宝玉亦借此音,后不注。]

至脂砚斋甲戌钞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以下系石上所记之文。]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是金陵。]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不遇此石。]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开口先云势利,是伏甄、封二姓之事。]街内有个仁清巷,[又言人情,总为士隐火后伏笔。]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世路宽平者甚少。亦凿。]人皆呼作“葫芦庙”。[糊涂也,故假语从此具焉。]庙旁住着一家乡宦,[不出荣国大族,先写乡宦小家。从小至大,是此书章法。]姓甄名费[废。]字士隐。[托言将真事隐去也。]嫡妻封氏,[风。因风俗来。]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八字正是写日后之香菱,见其根源不凡。]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本地推为望族,宁荣则天下推为望族。叙事有层落。]只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自是羲皇上人,便可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伏笔。]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纪半百,膝下无儿,[所谓“美中不足”也。]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设云“应怜”也。]

同类推荐
  • 传世藏书-孔子家语

    传世藏书-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汉族儒家类著作。原书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和《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在宋代,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宋神宗举办“武学”,培养军队的高级将领,即以“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从此成为军事将领的必读书,流传很广。对当代和后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形容兵家谋略,往往以精通“六韬三略”归之,或经称谋略为“韬略”,揆其本源,即出于此。
  • 史记(第四卷)

    史记(第四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热门推荐
  • 携宝归来:寻妻三年之总裁夺萌妻

    携宝归来:寻妻三年之总裁夺萌妻

    她,白兮兮本是市长千金却因醉酒而失身于一个陌生人导致父母亲人的鄙弃,逃去国外三年携儿女归来。他,A市最大boss三年前,一个醉醺醺的女人爬上他的床说她要,第二天却找不找人,他寻她三年,她恨他三年,又是怎样一段故事使他们相逢,又是怎样发现彼此的关系………
  • 拒做宠妻

    拒做宠妻

    一场家族阴谋,成就了一次阴差阳错的邂逅。当那段往事已被尘埃淹没——她卑微的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着,而他已然成为称霸一方的人物。当她一点点将父亲的赌债还清,以为终于可以获得自由的时候,他却反悔了。他不折手段的强留她在身边,她三番四次的拒绝。他终于怒不可抑,这一次她上天无门,入地无路,逃无可逃。有些人本不该相遇,可是一旦遇到,便一发不可收拾。是缘分,是命运,还是情定于此?如果命运真的早已注定,为何遇到你那么早,却又那么晚。
  • 独步凌霄

    独步凌霄

    何谓正?何谓邪?罪恶还是正义已纠缠一身!拯救罢了!颠覆也罢了!一个少年,孤身一人踏上修魂之路,最终站在巅峰,看清这个世界!!!
  • 花开陌,长弦歌

    花开陌,长弦歌

    韩冉儿,身上流着蓝色的血液,从小没有父母,人人都把她当没有人要的怪物····外公,是韩冉儿在世上唯一的亲人,唯一活在世上的理由和希望。可一场大火,烧掉她那仅剩一点的希望····
  • 易烊千玺之还好没错过

    易烊千玺之还好没错过

    她是一个平凡女孩,相貌平平,成绩一般,家里也不富裕,时儿勇敢时儿害羞。他是大明星,长得帅,成绩好,家里有钱,他慢热,对她一直冷冷的。那么她和他到底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心如流水

    心如流水

    贫困地区更期待着由它自孕言和培荞的优秀人才有朝一日能够重返故里,用他们的才智,让这一方负重的贫瘠之地尽曱地摆脱“贫困循环”的窘境。在贫困地区自身利用政策吸引和激励机制之外,这一份期待的实现,来自干贫闲地区真正高素质人才队伍群体的培芥和形成。我们拭目以待。
  • 补天之印

    补天之印

    三生三世,生死因君;三界六道,离情难修。蓬莱山上,她爆发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力量,众仙俱惊。是他以蓬莱掌门之位,力排众议,收她为徒,只为导人向善,却不知他所做的一切将她引入另一个歧途。仙界无情,她却他生情,不惜为他触犯门规。仙人离情,她因他生恨,剔骨玄冰,锥心泣血。三魂俱散,七魄皆丧。”可我……是不是曾经见过你……“三界六道,唯情难修
  • 裂变闪电星云散文录

    裂变闪电星云散文录

    这是我现在写的一些散文,既有对过去事情的深刻回忆;也有我的一些思想启发
  • 重生妖孽

    重生妖孽

    落魄少年江晨掉进下水道,却无意中摔进了阎罗殿。原来他竟是铜锣大仙转世!还是阎王爷的千年兄弟!被阎罗王传授绝世功法的他,回到了高中时代开始了他的妖孽之旅!
  • 半仙浮沉录

    半仙浮沉录

    原先的江湖上有着那半生不出一剑的剑仙一剑飞仙。有着当世无敌一甲子的武帝傲视群雄,三境之上有一位疯癫老头坐昆仑,望西北,一人镇一族。待江湖老去。有个装疯卖傻的大个儿要以力证道,做那新人武帝。佛门之上有个吃肉喝酒荤素不忌的小和尚,化八世修为助女子轮回。杨青帝,自昆仑出世,以半仙之名镇守神州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