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31100000019

第19章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乾,去代二百馀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太子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至,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诏曰:“先王之道,庸勋亲亲,并建母弟,开国承家,故能藩屏大宗,御侮厌难。彰前受命北伐,清定朔土,厥功茂焉。增邑五千,并前万户。”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至葬,赐銮辂、龙旗,虎贲百人,如汉东平王故事。子楷嗣,徙封中牟。五年,改封任城县。太和六年,复改封任城国,食五县二千五百户。青龙三年,楷坐私遣官属诣中尚方作禁物,削县二千户。正始七年,徙封济南,三千户。正元、景元初,连增邑,凡四千四百户。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馀,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临菑侯。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脩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二十二年,增植邑五千,并前万户。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脩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脩。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植与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其年改封鄄城侯。三年,立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

四年,徙封雍丘王。其年,朝京都。上疏曰:“臣自抱衅归藩,刻肌刻骨。追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诚以天罔不可重离,圣恩难可再恃。窃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形影相吊,五情愧赧。以罪弃生,则违古贤‘夕改’之劝;忍活苟全,则犯诗人‘胡颜’之讥。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是以不别荆棘者,庆云之惠也;七子均养者,尸鸠之仁也;舍罪责功者,明君之举也;矜愚爱能者,慈父之恩也:是以愚臣徘徊于恩泽而不能自弃者也。

“前奉诏书,臣等绝朝,心离志绝,自分黄耇无复执珪(ɡuī)之望。不图圣诏猥垂齿召,至止之日。驰心辇毂。僻处西馆,未奉阙廷,踊跃之怀,瞻望反仄。谨拜表献诗二篇,其辞曰:‘于穆显考,时惟武皇,受命于天,宁济四方。朱旗所拂,九土披攘,玄化滂流,荒服来王。超商越周,与唐比踪。笃生我皇,奕世载聪,武则肃烈,文则时雍,受禅炎汉,临君万邦。万邦既化,率由旧则;广命懿亲,以藩王国。帝曰尔侯,君兹青土,奄有海滨,方周于鲁,车服有辉,旗章有叙,济济隽乂,我弼我辅。伊予小子,恃宠骄盈,举挂时网,动乱国经。作藩作屏,先轨是堕,傲我皇使,犯我朝仪。国有典刑,我削我绌,将寘于理,元凶是率。明明天子,时笃同类,不忍我刑,暴之朝肆,违彼执宪,哀予小子。改封兖邑,于河之滨,股肱弗置,有君无臣,荒淫之阙,谁弼予身?茕茕仆夫,于彼冀方,嗟予小子。乃罹斯殃。赫赫天子,恩不遗物,冠我玄冕,要我朱绂。朱绂光大,使我荣华,剖符授玉,王爵是加。仰齿金玺,俯执圣策,皇恩过隆,祗承怵惕。咨我小子,顽凶是婴,逝惭陵墓,存愧阙廷。匪敢慠德,实恩是恃,威灵改加,足以没齿。昊天罔极,性命不图,常惧颠沛,抱罪黄垆。愿蒙矢石,建旗东岳,庶立豪氂,微功自赎。危躯授命,知足免戾,甘赴江、湘,奋戈吴、越。天启其衷,得会京畿,迟奉圣颜,如渴如饥。心之云慕,怆矣其悲,天高听卑,皇肯照微!’又曰:‘肃承明诏,应会皇都,星陈夙驾,秣马脂车。命彼掌徒,肃我征旅,朝发鸾台,夕宿兰渚。芒芒原隰,祁祁士女,经彼公田,乐我稷黍。爰有樛(jiū)木,重阴匪息;虽有糇粮,饥不遑食。望城不过,面邑匪游,仆夫警策,平路是由。玄驷蔼蔼,扬镳沫;流风翼衡,轻云承盖。涉涧之滨,缘山之隈,遵彼河浒,黄阪是阶。西济关谷,或降或升;骖倦路,再寝再兴。将朝圣皇,匪敢晏宁;弭节长骛,指日遄征。前驱举燧,后乘抗旌;轮不辍运,鸾无废声。爰暨帝室,税此西墉;嘉诏未赐,朝觐莫从。仰瞻城阈,俯惟阙廷;长怀永慕,忧心如酲。’”帝嘉其辞义,优诏答勉之。

六年,帝东征,还过雍丘,幸植宫,增户五百。太和元年,徙封浚仪。二年,复还雍丘。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上疏求自试曰:“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诗》之‘素餐’所由作也。昔二虢不辞两国之任,其德厚也;旦、奭不让燕、鲁之封,其功大也。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而窃位东藩,爵在上列,身被轻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退念古之授爵禄者,有异于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其’之讥。是以上惭玄冕,俯愧朱绂。

“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而顾西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脱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故启灭有扈而夏功昭,成克商、奄而周德著。今陛下以圣明统世,将欲卒文、武之功,继成、康之隆,简贤授能,以方叔、召虎之臣镇御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然而高鸟未挂于轻缴,渊鱼未县于钩饵者,恐钓射之术或未尽也。昔耿弇不俟光武,亟击张步,言不以贼遗于君父。故车右伏剑于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若此二士,岂恶生而尚死哉?诚忿其慢主而陵君也。夫君之宠臣,欲以除患兴利;臣之事君,必以杀身靖乱,以功报主也。昔贾谊弱冠,求试属国,请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占其王,羁致北阙。此二臣,岂好为夸主而燿世哉?志或郁结,欲逞其才力,输能于明君也。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伏见先武皇帝武臣宿将,年耆即世者有闻矣。虽贤不乏世,宿将旧卒,犹习战陈,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使得西属大将军,当一校之队,若东属大司马,统偏舟之任,必乘危蹈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虽未能禽权馘亮,庶将虏其雄率,歼其丑类,必效须臾之捷,以灭终身之愧,使名挂史笔,事列朝策。虽身分蜀境,首县吴阙,犹生之年也。如微才弗试,没世无闻,徒荣其躯而丰其体,生无益于事,死无损于数,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流闻东军失备,师徒小衄,辍食弃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

“臣昔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行军用兵之势,可谓神妙矣。故兵者不可豫言,临难而制变者也。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铭著于鼎钟,名称垂于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臣闻明主使臣,不废有罪。故奔北败军之将用,秦、鲁以成其功;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臣窃感先帝早崩,威王弃世,臣独何人,以堪长久!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身名并灭。臣闻骐骥长鸣,则伯乐照其能;卢狗悲号,则韩国知其才。是以效之齐、楚之路,以逞千里之任;试之狡兔之捷,以验搏噬之用。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伯乐、韩国之举,是以于邑而窃自痛者也。

“夫临搏而企竦,闻乐而窃抃者,或有赏音而识道也。昔毛遂,赵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无慷慨死难之臣乎!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干时求进者,道家之明忌也。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是以敢冒其丑而献其忠。”

三年,徙封东阿。五年,复上疏求存问亲戚,因致其意曰:“臣闻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故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夫天德之于万物,可谓弘广矣。盖尧之为教,先亲后疏,自近及远。其《传》曰:‘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及周之文王亦崇厥化,其《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以雍雍穆穆,风人咏之。昔周公吊管、蔡之不咸,广封懿亲以藩屏王室,《传》曰:‘周之宗盟,异姓为后。’诚骨肉之恩爽而不离,亲亲之义实在敦固,未有义而后其君,仁而遗其亲者也。

“伏惟陛下资帝唐钦明之德,体文王翼翼之仁,惠洽椒房,恩昭九族,群后百寮,番休递上,执政不废于公朝,下情得展于私室,亲理之路通,庆吊之情展,诚可谓恕己治人,推惠施恩者矣。至于臣者,人道绝绪,禁锢明时,臣窃自伤也。不敢过望交气类,修人事,叙人伦。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绝,吉凶之问塞,庆吊之礼废,恩纪之违,甚于路人,隔阂之异,殊于胡越。今臣以一切之制,永无朝觐之望,至于注心皇极,结情紫闼,神明知之矣。然天实为之,谓之何哉!退唯诸王常有戚戚具尔之心,愿陛下沛然垂诏,使诸国庆问,四节得展,以叙骨肉之欢恩,全怡怡之笃义。妃妾之家,膏沐之遗,岁得再通,齐义于贵宗,等惠于百司,如此,则古人之所叹,风雅之所咏,复存于圣世矣。

“臣伏自惟省,无锥刀之用。及观陛下之所拔授,若以臣为异姓,窃自料度,不后于朝士矣。若得辞远游,戴武弁,解朱组,佩青绂,驸马、奉车,趣得一号,安宅京室,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辇毂,承答圣问,拾遗左右,乃臣丹诚之至愿,不离于梦想者也。远慕《鹿鸣》君臣之宴,中咏《常棣》匪他之诫,下思《伐木》友生之义,终怀《蓼莪》罔极之哀;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也。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崩城、陨霜,臣初信之,以臣心况,徒虚语耳。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向之者诚也。窃自比于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

“臣闻《文子》曰:‘不为福始,不为祸先。’今之否隔,友于同忧,而臣独倡言者,窃不愿于圣世使有不蒙施之物。有不蒙施之物,必有惨毒之怀,故《柏舟》有‘天只’之怨,《谷风》有‘弃予’之叹。故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孟子曰:‘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其君者,不敬其君者也。’臣之愚蔽,固非虞、伊;至于欲使陛下崇光被时雍之美,宣缉熙章明之德者,是臣忄娄忄娄之诚,窃所独守。实怀鹤立企伫之心,敢复陈闻者,冀陛下傥发天聪而垂神听也。”

诏报曰:“盖教化所由,各有隆弊,非皆善始而恶终也,事使之然。故夫忠厚仁及草木,则《行苇》之诗作;恩泽衰薄,不亲九族,则《角弓》之章刺。今令诸国兄弟,情理简怠,妃妾之家,膏沐疏略,朕纵不能敦而睦之,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夫明贵贱,崇亲亲,礼贤良,顺少长,国之纲纪,本无禁固诸国通问之诏也,矫枉过正,下吏惧谴,以至于此耳。已敕有司,如王所诉。”

植复上疏陈审举之义,曰:“臣闻天地协气而万物生,君臣合德而庶政成;五帝之世非皆智,三季之末非皆愚,用与不用,知与不知也。既时有举贤之名。而无得贤之实,必各援其类而进矣。谚曰:‘相门有相,将门有将。’夫相者,文德昭者也;将者,武功烈者也。文德昭,则可以匡国朝,致雍熙,稷、契、夔、龙是也;武功烈,则可以征不庭,威四夷,南仲、方叔是矣。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书曰:‘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殷周二王是矣。若夫龌(wò)龊(chuò)近步,遵常守故,安足为陛下言哉?故阴阳不和,三光不畅,官旷无人,庶政不整者,三司之责也。疆埸骚动,方隅内侵,没军丧众,干戈不息者,边将之忧也。岂可虚荷国宠而不称其任哉?故任益隆者负益重,位益高者责益深,《书》称‘无旷庶官’,《诗》有‘职思其忧’,此其义也。

“陛下体天真之淑圣,登神机以继统,冀闻《康哉》之,偃武行文之美。而数年以来,水旱不时,民困衣食,师徒之发,岁岁增调,加东有覆败之军,西有殪没之将,至使蚌蛤浮翔于淮、泗,囗(huān)哗于林木。臣每念之,未尝不辍食而挥餐,临觞而搤腕矣。昔汉文发代,疑朝有变,宋昌曰:‘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有齐、楚、淮南、琅邪,此则磐石之宗,愿王勿疑。’臣伏惟陛下远览姬文二虢之援,中虑周成召、毕之辅,下存宋昌磐石之固。昔骐骥之于吴阪,可谓困矣,及其伯乐相之,孙邮御之,形体不劳而坐取千里。盖伯乐善御马,明君善御臣;伯乐驰千里,明君致太平;诚任贤使能之明效也。若朝司惟良,万机内理,武将行师,方难克弭。陛下可得雍容都城,何事劳动銮驾,暴露于边境哉?

“臣闻‘羊质虎皮,见草则悦,见豺则战,忘其皮之虎也’。今置将不良,有似于此。故语曰:‘患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为也。’昔乐毅奔赵,心不忘燕;廉颇在楚,思为赵将。臣生乎乱,长乎军,又数承教于武皇帝,伏见行师用兵之要,不必取孙、吴而暗与之合。窃揆之于心,常愿得一奉朝觐,排金门,蹈玉陛,列有职之臣,赐须臾之间,使臣得一散所怀,摅舒蕴积,死不恨矣。

“被鸿胪所下发士息书,期会甚急。又闻豹尾已建,戎轩骛驾,陛下将复劳玉躬,扰挂神思。臣诚竦息,不遑宁处。愿得策马执鞭,首当尘露,撮风后之奇,接孙、吴之要,追慕卜商起予左右,效命先驱,毕命轮毂,虽无大益,冀有小补。然天高听远,情不上通,徒独望青云而拊心,仰高天而叹息耳。屈平曰:‘国有骥而不知乘,焉皇皇而更索!’昔管、蔡放诛,周、召作弼;叔鱼陷刑,叔向匡国。三监之衅,臣自当之;二南之辅,求必不远。华宗贵族,藩王之中,必有应斯举者。故《传》曰:‘无周公之亲,不得行周公之事。’唯陛下少留意焉。

“近者汉氏广建藩王,丰则连城数十,约则飨食祖祭而已,未若姬周之树国,五等之品制也。若扶苏之谏始皇,淳于越之难周青臣,可谓知时变矣。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豪右执政,不在亲戚。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盖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唯陛下察之。苟吉专其位,凶离其患者,异姓之臣也。欲国之安,祈家之贵,存共其荣,没同其祸者,公族之臣也。今反公族疏而异姓亲,臣窃惑焉。

“臣闻孟子曰:‘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岂得离陛下哉!不胜愤懑,拜表陈情。若有不合,乞且藏之书府,不便灭弃,臣死之后,事或可思。若有豪厘少挂圣意者,乞出之朝堂,使夫博古之士,纠臣表之不合义者。如是,则臣愿足矣。”帝辄优文答报。

其年冬,诏诸王朝六年正月。其二月,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遗令薄葬。以小子志,保家之主也,欲立之。初,植登鱼山,临东阿,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子志嗣,徙封济北王。景初中诏曰:“陈思王昔虽有过失,既克己慎行,以补前阙,且自少至终,篇籍不离于手,诚难能也。其收黄初中诸奏植罪状,公卿已下议尚书、秘书、中书三府、大鸿胪者皆削除之。撰录植前后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馀篇,副藏内外。”志累增邑,并前九百九十户。

萧怀王熊,早薨。黄初二年追封谥萧怀公。太和三年,又追封爵为王。青龙二年,子哀王炳嗣,食邑二千五百户。六年薨,无子,国除。

评曰:任城武艺壮猛,有将领之气。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传》曰“楚则失之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其此之谓欤!

同类推荐
  • 羯胡的邀请杀胡令

    羯胡的邀请杀胡令

    五胡乱华时期,白种人羯胡在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白种人国家。在羯胡的残酷压榨下,汉民十不存一,汉民族近乎亡族灭种。汉人冉闵挺身而出,发布了“杀胡令”,斩杀羯胡无数。正在中原汉民获得拯救的历史时期,鲜卑燕国趁机进入中原,冉闵不畏强敌,以一万步兵对十万鲜卑燕国骑兵,十荡十决,接连击败强大的燕军。燕军持续增兵,一代名将慕容恪使用了“连环马”战术,终于击败了汉军,并擒获了民族英雄冉闵。冉闵在大棘城英勇就义,被他的敌人追赠为“武悼天王”。就是在那个历史时期的前夜,刘玉洲来到了战火纷飞的中原,因为莫名其妙的身份,一直在逃亡之中。有一天终于觉悟,要承担拯救民族英雄的重任,重整汉家江山。
  • 异世降临录

    异世降临录

    简介:主角王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后,终于来到了一个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历史国度,一番了解后,王强开始了异世的生活。本书由“小菊花妈妈牌止咳停喘胶囊”冠名播出:“咳咳~孩子们,小菊花妈妈课堂开课啦!”“孩子感冒咳嗽老不好,肿么办?”“多办是废了,快用小菊花妈妈牌止咳停喘胶囊。”“自从用了小菊花妈妈牌止咳停喘胶囊,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痛了,气也不喘了,连心也不跳了……”“耶!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搜医热!”本书还由济公牌升天蹬腿丸赞助播出:“济公牌升天蹬腿丸,吃了济公牌升天蹬腿丸,腿也不痛了,人也不二逼了,心也不跳了,还可以去西天见佛祖了,窝米陀佛。”本书还由……欲知详情,请看随后分解……
  •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此书记述了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北周天下,至宋钦宗赵桓“北狩”间168年的北宋历史;从宋高宗赵构南迁至幼帝赴水而死的152年的南宋历史,共记录了三个多世纪中18位宋代皇帝的宫廷生活内幕,其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及“莫须有”三字狱等重要事件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是一部史实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
  • 万里长征

    万里长征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大明1617

    大明1617

    一个现代商人回到明末的山西能做什么?他将成为晋商领袖?他将富可敌国?他将掌握人心,成立理事会,最终将大明变成一个庞大的股份制公司?他将成立商团,用利益驱使士兵,最终获得无上权力?
热门推荐
  • 玲珑紫塔

    玲珑紫塔

    “癞蛤蟆‘欠扁’”想吃“天鹅肉”没吃到,却被狂扁致死。这悲催的家伙竟然穿越了,可是他没有穿越到王公贵族的身上,而是穿越到一个极品“废柴”身上,他该怎么办?霍炎: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就是规则,我就是你们的神!洪荒大陆的强者努力修行道法自然。他们信奉一条强者规则:优胜劣汰,强者生存洪荒大陆自古至今流传着一首诗:归一传世事,妖魔祸世间。四圣平天下,还看我炎帝。玲珑紫塔的故事就此展开……
  • 不可能恋爱

    不可能恋爱

    她说:“我恨的是曾经喜欢过。他说:“恨过,所以现在更爱你。”在聚光灯下,她站在他的身前,替他挡去无数非议,他却一把推开。他不懂,”宣传和炒作是两回事儿,感情和回忆是两回事儿,你不懂,就不要碰。她不懂,“我的错,是曾经放开,现在却放不开,也不会放开”。不可能恋爱,你不信,我也不信。
  • 信仰纪元

    信仰纪元

    力量为尊的时代即将过去,信仰文明随之开启。他终将引领新的文明,开启新的纪元。升级靠丹药,不好炼?没事哥批量生产。打架想越级,不可能?放屁。哥这里有科技。修真的世界科技管毛用?额。。修真科技懂不??
  • 北风说它忘记了

    北风说它忘记了

    年少犯下的错,如果再来一次的机会,她宁愿从头来过。逃离到另一座城市,遇见了许多人,许多事。就这样吧,平淡一生,虽然,欠了太多。然而,时过境迁,旧时的阿蓝,满带着岁月的洗礼和尖锐孤傲归来。拉开一场残酷青春看到没有,这就是我们的故事,多么可笑你和我都是孤独的鬼,有一样伪善的嘴,他和她都是快乐的人看不到生命可悲
  • 月之泪,剑影成花

    月之泪,剑影成花

    荒村孤女司空月,来历不明,命格也是古怪,因缘巧合,碰上了云山掌门索胥便拜他为师,谁知再一次和她的好朋友去人间玩时碰上了一位叫乐正关闵的男子,从此,司空月身边有多了一位亲人……“乐正关闵,你明知道我已接受了你,我既已接受了你,你干嘛还招惹那些不必要的桃花——络纱?”关闵跟在小月后面一边解释一边竖着三根手指头发誓道:“我真的不喜欢络纱,只是她一厢情愿罢了,我乐正关闵敢发誓!此生我只爱司空月一人!!!”“那行,我们约法三章!”“成!”………【可爱单纯女主,碰上玩世不恭男主】
  • 极品双修:仙尊,矜持点

    极品双修:仙尊,矜持点

    仙尊(下定决心):”我喜欢你!“蓝公子:.........(不确定问)”你刚刚说什么?“仙尊:”我喜欢你。“蓝公子(惊恐状):”我是男的!“仙尊一脸淡定:”我知道。“”知道还喜欢我“(蓝公子一脸无语)”我不介意“”可是我介意“话落人已经不见了。///”我喜欢你。“..........”我知道你是女的,不能拒绝。“蓝小姐(一阵好笑):我没说要拒绝呀!”某仙尊一把抱紧蓝小姐笑的风华绝代。
  • 王源,青春有你

    王源,青春有你

    王源,青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凝结着那个时空最美的故事。华丽的舞台剧终究落幕了,曲终人散,是否完美的没有缺陷?放很多年后,你回味起来,还会想到那舞台剧,不完美的青春才是青春的意义吧,也许,那时候的我们是叛逆的,却总是有着一个清醒的你,不会忘记那年盛夏的相遇,因为那是青春的味道。不管过了多少年,我们之间那份感情永存。
  • 兴安野猪王

    兴安野猪王

    这部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黑瞎子沟传奇》、《豹子沟传奇》、《野狼沟传奇》、《兴安野猪王》以及《虎峰山传奇》。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 辰默卟语

    辰默卟语

    世江高中是重点学校,里面全聚集着有钱人。而校草们已经对默语掌握手中了。甜心别跑,校草们在后面喊着。
  • 秋园之战

    秋园之战

    秋园之中四大蚁人部落相爱相杀,历险,爱情,家国情仇,一一呈现。秋园之战始于月季部落与采元部落的冲突,继而野蛮的草氐部落与崇尚隐逸的竹林部落相继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