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42100000042

第42章 修行人的通病爱清净(1)

今天讲一讲修道人的通病。我们经常听人说某个修行人修了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修了一辈子,养成了一种习惯:喜欢清净,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怕人多,怕事多。而且动不动就说别人的是非,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这种情况最容易出现在修行人身上。

有一部分修行人性格孤僻,思想极端,身上的棱角特别多,跟社会上的人合不来,不能与社会上的人、事、物很好地打成一片。有时候一条路走不通,他宁可返回去不走,也不愿意想办法往前走!

如果你是这种类型的人,你来走修行这条路,当你走不通的时候,你同样也会放弃这条路,走回头路,也不愿意想办法把这条路走通。

试问大家,世界上哪一条路是畅通无阻的呢?哪一条路不是弯弯曲曲的呢?哪一条路不是充满荆棘、高低不平的呢?如果你不愿意走世间上的路,我劝你也不要走学佛这条路。因为最难走的就是学佛修道这条路。

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尽管世间上的路比学佛修道的路容易走,学佛修道的人却愿意放弃最容易走的路,去走最难走的路!既然你怕麻烦,喜欢清净,干嘛来学佛修道呢?难道你仅仅是为了清净才来学佛的吗?

古时候的祖师大德、佛菩萨,哪一个的一生是在清静中度过的?他们的一生是单纯的吗?是清静的吗?既然都不是,为什么我们还要走这条路呢?在社会上做事多单纯、多清静啊,你只要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学佛修道却不同,不仅要把你的本职工作做好,还要在自己身上不断地找问题,检点自己,完善自己,去适应众生。

你们天天求佛菩萨,佛菩萨会不会烦呢?佛菩萨又是怎么来的呢?他们不也是人修成的吗?如果大家对佛菩萨的印象不深,对六祖惠能的印象应该很深。他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以打柴为生。修了几十年大彻大悟以后,当上了大和尚。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围着他,向他提问题、求法。他烦不烦呢?他是不是也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求清静呢?别说我们这种心态修不成了,就算修成了,也是一个无用的人!况且以我们这种心态修行,根本没有用!

为什么佛门里要以莲花来象征修行人呢?这个道理不讲大家也明白。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照莲花生长的规律去做呢?我们这里条件不具备,如果条件具备,我看你们都想一个人一个寮房、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打坐的时候,一个人一个山洞!

谁愿意大家在一起共修呢?在座有愿意共修的请举手。有几个举手的,现在我就可以给你们授记,不需要等到将来:愿意共修的人,说明你们八识心田里有菩萨的种子;不愿意共修,喜欢一个人独自清修的,说明你们生生世世种的都是罗汉的种子。也就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你们是不能续佛慧命的修行人,也可以说是对众生没有用的修行人,你们不是真正的佛子。真正的佛子必须能续佛慧命,让众生受益。菩萨是心闲,身不闲。罗汉是身闲,心不闲。

为什么作为一个修行人,你会讨厌人,讨厌事,讨厌物;谁也看不上,就看得上自己;谁都坏,就是自己好;哪个地方都是脏的,就是自己的房间干净,自己的床干净呢?为什么都想搞独立王国,喜欢做孤家寡人呢?喜欢做孤家寡人还成什么佛?成佛是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众生,连自己都失去了,都是属于众生的。

你不成佛,还是属于自己;成了佛,就没有自己了。别人说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说你是黑,你就是黑;说你是白,你就是白。要是你没有成佛,人家说你白,你还可以说自己是黑;人家说你黑,你还可以说自己是白。

佛是没有自我,没有“立场”的,是由大家来评断的,大家说他是什么就是什么。因为佛是没有我执的人,你可以随便把他说成任何一样东西。

学佛的人不要总把力量放在外面去注意别人。如果你是打着“修行”的旗号混饭吃,那就没有必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可是我看在座的都想成佛!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呢?眼睛总盯着别人,注意别人的言行举止,你是在收集别人的业障,替别人消业障啊!

你眼睛看得越多,眼根录进去的越多;你耳朵听得越多,耳根录进去的也越多。这些全都储存在你的心灵深处,将来你自己受用!

今天种的种子,就是明天的结果;明天种的种子,就是后天的结果。也可以说我们今天的结果,就是我们昨天种下的种子。之所以我们现在有这样的习气毛病,说明我们前一世就是这样的人,就是这般货色!你前一世这堂功课就没有过关,现在还是犯同样的毛病。

如果大家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不在自己想要的东西上下功夫呢?你越不敢接触社会上的人,你越不会接触。你不敢、不会,更会觉得自己了不起,修行高,关起门来自己就是老大。从来没有走出去与社会上的人接触、较量,跟身边的几个人一比,还觉得自己的素质很高!

为什么要跟你身边的人比呢?为什么不跟那些高素质的人比呢?总跟身边的人比,你有什么出息呢?为什么不跟祖师大德比呢?你想要成佛、成菩萨,就应该跟祖师大德比。你们知道为什么造化在造人的时候,让我们长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吗?这些都是禅哪!你们用功的时候应该在这方面参悟一下。

为什么我不主张一般人出家呢?出家的人大都贪图清净。可是一进入佛门,发现佛门是最不清净的地方!但是,如果你好好修行,只管自己,佛门又是最清净的地方。

为什么我前面说佛门不是一个清净的地方呢?因为佛门是一个度众生的地方,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人,都会到寺庙里来烧香、拜佛,都会向师父请教。作为一个“师父”,你接触的人是最复杂、最不单纯的。如果你本身也不单纯,在寺庙里你根本待不住。

每天来到师父面前的人,都带着种种疑问,也可以说是带着种种病痛来到师父面前。面对他们,师父就是医生。真正的医生是佛陀,他不仅能医治你生理上的疾病,更能医治你心理上的疾病。我们出家人继承了佛陀的思想,所以我说一个“师父”就是一个医生。

我想大家都去过医院,你们是否注意过那些医生?他们每天坐在诊室里,很多病人到他们面前求诊,询问病情。如果他们喜欢清净,就当不了医生了。合格的医生什么环境都能适应,人少能适应,人多也能适应。人多的时候,他不会感到繁杂;人少的时候,他也不会感到孤独。我们出家人也应如此,没人的时候,耐得了孤独寂寞;人多的时候,也能适应嘈杂的环境。

可是忍受力最差的就是修行人。从社会的角度讲,很多修行人都是失败者。他在社会上不适应,失败了,跑到另外一个空间,没想到这个空间比前面那个空间更复杂。可是已经进入第二个空间了,没有退路了,怎么办呢?只能躲在房间里,硬着头皮盘着腿,诵着不明不白的经文,用不求甚解的心态来诵经,打发时间。

一个人有勇气,不仅体现在能前进,更应该体现在能后退,敢走回头路上。你敢出家,说明你有勇气。但真正的勇气是体现在你敢还俗!当然,我不是主张大家还俗,而是讲一个道理。

就我们目前这种心态、这种修行方式,不愿意接触人,不愿意接触事,怎么锻炼自己呢?怎么把自己修好呢?既然没有锻炼,智慧怎么开呢?没有智慧,你就无法传播佛法,无法度众生。说得现实一点,你自己都无法受用。

我们通常说“修行人应该放下”,究竟应该放下什么?你们说一说(答:我执)。“我执”又是什么?我还不懂,再细化一点。

修行人就是渴望真理的人。既然渴望真理,就应该把自己的身心打开,只有这样,真理才能进来。而且我们对真理不能形成概念,更不能形成我执。一旦形成概念和我执,真理就进不来了!

同类推荐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

    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

    《全然接受》作者塔拉;布莱克拥有担任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师20年的丰富经验,在本书中对许多学生、客户的案例做了详实的分析与阐释,为我们提供系统化的实修方法,告诉我们如何转化悲伤情绪并重获完整的人格。
热门推荐
  • 花开半生

    花开半生

    花开半生(寓意纳兰容若无奈、短暂却光芒四射的一生)一朵花开的时间,究竟有多长?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有人说,十七世纪的北京,既是康熙大帝的,又是纳兰成德的。一个乃一代英主,雄韬伟略,皓如皎月;一个是御前侍卫,却诗才俊逸,灿若朗星。
  • 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播音员

    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播音员

    什么是快乐?快乐是社会的认可,是心灵的满足,是成功的愉悦。让学生在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学习,享受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老师,学习无疑是成功的,有效的和快乐的。
  • 幸好只是穿越

    幸好只是穿越

    “玥珞姐姐,你看这天儿这么好,我们去弹弹琴如何?”“不会。”“那绣绣花?”“不会。”“写写诗?”“不会。”“跳跳舞,画画丹青,下下棋,练练字?”“不会,统统不会!”
  • 寐语,梦记

    寐语,梦记

    梦,是人生的一部分。梦境千奇百怪,光怪陆离,每每醒来总叫人觉得不可思议。努力寻找梦中的片段,有时瞬间忘记,有时提笔记下,拼凑成了这部《寐语.梦记》。
  • 遇见你,在最美的流年

    遇见你,在最美的流年

    爱上一个人,从来都是瞬间的情事,千人万人的芸芸众生里,她就在那里站着,平平凡凡,普普通通,而他,一眼就看见了她,冰冻千年的心,突然在这一刻湿润如玉,温柔如水,桃花一样盛放,灿烂。没有徘徊,没有犹豫,没有想过要义无反顾地无可救药,也未曾打算海誓山盟到时地老天荒,只是,这一切都来得如此——天经地义。
  • 世界的女武神

    世界的女武神

    这个破玩意我都不知道改过多少遍了,吶。反正这个玄乎的故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讲完,所以还请多多关照了。
  • 与鬼的死亡游戏

    与鬼的死亡游戏

    在极端优秀的父母和姐姐的映衬下,从来都只是显得普通的陈潜,在一次意外中,手机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手机就会收到诡异的短信指示,而在收到短信的当天午夜,手机中就会浮现出地狱之门,将人直接送进短信里指示的地方。想要从那里回到现实世界,唯一的办法就是完成短信里的要求,而一旦到达短信指点地点,就会面临无尽的灵异恐怖现象,无数梦魇深处的幽魂鬼魅,将无处不在,索取你的性命。即使能够活下来,回到现实世界,也依然要等待下一次的短信出现……
  • 豪门枭宠:霍少请自重

    豪门枭宠:霍少请自重

    霍少:“跟我回去!”唐糖:“不回!我欠你的早已还清。”霍少:“那好,把偷我的东西还回来,我就让你走。”唐糖:“别血口喷人!我偷你什么?“霍少:“你偷了……我的心!”他揽她入怀,抬起她的下巴,露出狐狸般的微笑。“把我的心还回来,否则……我要你赔我一辈子!”
  • 交织的光与暗

    交织的光与暗

    神秘少年出现在南宫家的冰芒林中,就这样,我与灵雪邂逅了,一段奇幻的故事即将展开!
  • 那些年一起放荡的青春

    那些年一起放荡的青春

    记得那年,苍井空还是处女、企鹅还不是QQ、手机只能打电话、菊花也只是一种花、2B只是一种铅笔、芙蓉也还是美女。经过了那么多的风雨之后,才发现,逝去的青春已经不再回来。而我和我的兄弟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那些年,我们一起放荡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