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72300000010

第10章 快乐之道,百味人生(3)

故事中的蛛儿的大彻大悟,何尝不是生活中我们应当领悟的道理呢?不论是人、情、景还是物,我们不能因为翘首别处而错失眼前的美,须知,幸福快乐不在别处,而在眼下,在当下的生活中。

关于这一点,梁先生给大家一条指出了一条通往幸福快乐的大路,那就是“改换那求生活美满于外边享受的路子,而回头认取自身活动上的乐趣,各自找个地方去活动。”他坚信,“大约一个人都蕴蓄一团力量在内里,要藉着一种活动发挥出来,而后这个人一生才是舒发的、快乐的,也就是合理的”。

就好比笑,不是只有别处的生活才充满乐趣,才能让我们笑得酣畅淋漓,笑得舒畅。当下的生活中,也是一样充满乐趣的。我应当将心力与眼光,聚焦在自己的生活中,聚集在自己运动着的生命中,而不是伸长脖子去张望、奢求远处的,生活之外的幸福与快乐。这样的乐趣,是不真实的,不是舒发而得的。

所以说,人生于世,我们应当看到,幸福快乐不在别处,不在生活之外,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当把心与双眼放在我们的生活中,放在我们运动着的生命中,不断地挖掘生活中的美。如此一来,百味人生,快乐之道便不难获得了。

解脱之道:顺生还是无生

梁先生语录:

无我为大,有本无穷。

人因为活着而痛苦,所以,有的人为了摆脱尘世的苦痛,选择自杀。但是,与此同时,人也因为活着而快乐。生命油尽灯枯时,人们可能害怕、憾恨,所以会有“死不瞑目”之说。

因此,纵然一生中有许多苦和痛,大多数时候,众生还是好生恶死的。因为活着,就有无限可能;死了,就没有任何可能。只能“化作春泥更护花”。

毋庸置疑,死亡是任何有生命物体的最终归宿,人当然也不例外。因为“好生”,却又终将走向死亡,因此,人们才常常会陷入对死亡的恐惧与担忧中,为此而让生活因面临死亡变得沉重、灰暗。

这就好比把自己锁在一个封闭的黑房子里,不仅预支烦恼,而且还故意给自己的生活制造无尽的惆怅与不安。这对一个要体味生活乐趣,获得人生快乐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可取的。

谈到死亡,王国维说:“五十乡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鲁迅说:“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胡适说:“‘小我’是有死的,‘大我’是永远不死,永远不朽的。”季羡林则说:“自古皆有死,何必饮恨而吞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而梁先生的观点是什么呢?

在《梁漱溟集》这部著作中可以看到,梁先生仔细地阐述了孔子对生的赞美,同时,他对比了佛家与儒家对“生”的看法。梁先生发现,孔子的“生”是“发育万物的圣人道理”,它所强调的是“要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去生发”;而佛家“以万物发育为妄”,于是强调“要不沦在生死”。他认为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梁先生说:“所以我心目中代表儒家道理的是‘生’,代表佛家道理的是‘无生’。”

众所周知,梁先生一生中,其思想发生过三次大转变,而第三次转变中,他由佛家转入儒家。从中可见,在生死上,他倾向于儒家的观点,即“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去生发”。死生有命,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总会去,生死不强求,一切任其自然。这是梁先生对生死的态度,可以说,这是与佛家相对的“顺生观”。

1988年4月,梁先生确诊患上尿毒症。起初,家人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梁先生。但是,梁先生自己似乎已经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一天,他把长子梁培宽叫到床前说:“人的寿数有限,我的寿数到了。你们不要勉强挽留了,吃点药,听其自然发展吧!”从梁先生的话中,全然可见他的“顺生观”。

梁先生生前曾送友人的一幅联语,上面写着:无我为大,有本无穷。其达观与洒脱可见一斑。一生中,梁先生坚持“不求长生,不虚此生”的态度对待生命与生活,而对待生死这样重大的问题,梁先生看得很开,本着“任其自然”的心态,不勉强,不忧亦不惧。

正因为如此,所以梁先生能活在当下,终其一生在思考,在行动。而他自己也得以陶醉于思考与行动的乐趣之中,体味生命之真味。而这不正是我们在死亡面前要寻求的解脱之道吗?

人生于世,我们若能如梁先生一样以“顺应自然之道理”和任其自然的态度面对死亡,便能如梁先生一样沉醉在自己的生活中,在百味人生中,不断地收获生命中的快乐,而不是让自己套上死亡的枷锁,惶惶终日,甚至忧惧而终。这样一来,不是生活欺骗、背叛和辜负了你,而是你抛弃了生活。

所以说,与其惧怕死亡,在死亡面前战战兢兢,畏首畏尾,不如随顺自然,不忧不惧。了生而脱死,让有限的生命如花般静静地绽放,其中的芬芳与馥郁,也不期而遇了。人生百味,这也是难得的快乐之道,不可不知。

心不跟着执念跑,世事微小如尘埃

梁先生语录:

我们生活之乱是由于心跟着念跑。原来心是自然的,现在变成了勉强的,到后来这种勉强的反成为自然的了。因为我们的心原来没有杂念才自然,有杂念就是勉强。现在有杂念反成了自然,而没杂念竟成了勉强,仿佛要想法去恢复安和泰然反成了难能之事。

“原来心是自然的,现在变成了勉强的,到后来这种勉强的反成为自然的了。因为我们的心原来没有杂念才自然,有杂念就是勉强。”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世人常常误入这样的歧途中,致使自己陷入勉强之中,而自身却未发觉,反倒以为这才是人生常态。殊不知,一切烦恼正是由此而衍生出来的。

比如说,世人都说功名利禄好,因此,人人都把追求声色名利当做是人之常情。其实,人降生时,不过是个****之身,不带来什么;而死去的时候,也带不走任何事物。这才是自然的。一切以零为起始,再以零为终结。所以说,生命中,追名逐利之事,不必非争个胜负,更不必把它当做“本来就该做的事情”,一生执着于此,殊不知,恬淡清和,一生才有波澜不惊之美。看淡一切,才是本然。若不然,将自己勉强于名利声色之争中,烦恼忧苦便源源不断,又该从何快乐?

对此,梁先生认为,人生的烦恼在“识俱生我执上的四根本烦恼”:一是我痴(冥顽无明);二是我见(于非我上计我),三是我慢(傲慢),四是我爱(耽爱)。“烦恼障从我执来”。所谓“我执”指的是“违远事物真际”,而让自己陷入贪、嗔、痴的泥沼之中,“以致造作出许多愚蠢罪恶来”。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更主要的是,一切烦恼由此而生,并且与日俱增。

由此可见,追求幸福人生,寻找快乐之道,不可不知的一大人生智慧是:心不跟着执念跑,世事微小如尘埃。

不论是观摩这个世界,还是审视我们自身生活,都不难发现,若是心不跟着执念走,而是顺着人生来时的自然之心走,便会避免许多愁,也能看淡许多愁。在这一点上,佛家所强调的就是“破我执”,因而众生能得普度,就是这个道理。

相反,心若跟着执念走,常常会生出许多无故的烦恼来,致使自己不快乐。比如说,一心想积累财富,却苦苦不得,因而急、躁,狂、怒,总是处于忙碌之中,将心搁在远处,从不曾放慢脚步欣赏过眼前的风景,让自己陷入抱怨人生与生活的漩涡中,一滩苦水,不可收拾。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以说,人生于世,我们要快乐,就须得除贪、戒执。不然,就难以做自然的自己,更难以获得快乐。而这,正是梁先生从释家修行中悟出的道理,也是他对世人的劝诫与告慰。但是,我们须看到,除贪、戒执并非易事,从何得之?我们先来看看南怀瑾先生在《金刚经说什么》中讲述的一个故事:

据说有一位法师一辈子做好事,功德极大。皇帝得知,便聘他为国师,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和一身金缕袈裟。他什么都不喜欢,什么都可以舍弃,唯独钟爱这个紫金钵盂,无时无刻不带它在身上。

这个法师一生都在做公德、盖庙宇、讲经说法,但他没有打过坐。年老的时候,一天,他看到两个小鬼拿着阎王给的拘票和刑具手铐来捉他。当这两个小鬼正准备铐上他的时候,他和两个小鬼商量道:“我出家一辈子,只做了功德,没有修持,你准我七天假,七天打坐修行成功了,先度你们两个,再度你们老板,阎王我也去度他。”

两个小鬼被他说动了,果真答应了。于是这位法师放下一切,精心地打起了坐。三天后,这位法师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光明。七天后,两个小鬼来找他。结果除了一片光什么都没找到。最后,两个小鬼定睛一看,发现这片光里只有一丝黑影,恰似紫金钵盂之状。

两个小鬼知道这位法师钟爱他的紫金钵盂。他俩灵机一动,摇身一变,就变成老鼠,去咬这个钵盂。和尚动念了,一动,光就没有了,就现出身来,他俩立刻把法师的手铐上了。

由此可见,除贪、戒执,是极难的事。但是,更要看到,要得道,在百味人生中获得真正的快乐,更要除贪、戒执。不然,就如梁先生所说的,我的生活将会因此而乱。其乱的表现,不仅在外表的无所成就,更在内心的不得安宁,所以不快乐。

因此,人生在世,我们不能让心跟着执念走,要让“世事微小如尘埃”的自然与淡然,而这,也正是真正的快乐之道。

同类推荐
  • 我要上清华

    我要上清华

    21位北大学子的真诚忠告;高考状元们的真知灼见。成功来自于理想,果实离不开耕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自己——我要上北大!暗示自己——我要上北大!
  • 让业绩倍增的销售人脉

    让业绩倍增的销售人脉

    人们常说:“人脉决定命脉。”在销售工作中积累人脉,就是交朋友的过程。朋友交成了,订单多半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交了。销售人员拓展人脉关系的方法很多,比如参加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兴趣沙龙、展览会、高级舞会、产品说明会、茶话会等。只要有心,处处皆朋友。希望每一个追求卓越业绩的销售人员,都要把广积人脉的思想深植心中,时刻不忘“先交朋友,后做销售”的理念,为销售事业点燃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销售之路。
  • 雪球专刊第026期:揭秘“非赚不可”

    雪球专刊第026期:揭秘“非赚不可”

    首先什么是雪球?我恐怕也没有答案。但我知道雪球是一个用互联网产品和技术服务于投资者需求的公司。在有雪球之前,投资这个事情已经存在,互联网这个事情也已经存在。那么互联网满足了投资者的什么需求呢?
  •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所汇集的教育格言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家中选取的100位教育家教育智慧的结晶,摘选了反映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智慧感悟的格言700余则。这也是他们教育人生的心声——构筑成了反映其智慧结晶和人生心声的教育格言。
  • 哈佛教授与女儿的对话

    哈佛教授与女儿的对话

    《哈佛教授与女儿的对话》汇集了诸多名人故事和具有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这些伟大的思想精华有益于孩子们道德灵感和生命智慧的索取。青少年时期正是形成观念的时候,孩子在此时接受的教育是高尚的思想,并且要修炼良好的举止操行,形成健康、睿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哈佛教授与女儿的对话》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深刻的人生哲理,通俗易懂的故事能够深入浅出地道出大道理,并且能令孩子高兴。
热门推荐
  • 捉鬼玄女在大学

    捉鬼玄女在大学

    霸道老妈培养出来的搞怪玄女,半桶水功力却想横扫鬼魂界!我们且来看看她的主要法宝:一双称为“嵌魂手”的降魔手套,一双号称“散魂大脚”的红色皮靴,一面她不会用的镜子。这样就想横扫鬼魂界?!你也太弱了!其实她还有几个奇葩搭档:被做成人偶的鬼魂庄小月,危险面前会发光“飞刀客”刘城野,一把飞刀使得出神入化活色生香由于太毒舌而未老先衰的“小老头”同学,深藏不露亦师亦友亦对手各种奇葩鬼魂,各种奇葩活人,各种奇葩事件,让我们拭目以待。
  • 秘密日记

    秘密日记

    他是富二代,因家规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还要为了赚取大学费而去打工。她是私生女,聪明而又有心机。他们初次相遇是在一个落樱纷飞的午后。第二次相遇两人坠入爱河。一年后,她在妈妈和他之间选择了妈妈,被迫离开,从此两人形同陌路,再无交接。十年后他的公司面临破产,她带着一双儿女再度回来,他为了报复,对她百般羞傉,让她百般难堪。她在帮他挽救了公司,帮他娶了一个如花美眷之后就离开,如同十年前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在一次偶然事件中,得知她已离世,带着一颗震惊、好奇、不安的心找到她的旧居,却意外的发现了一本带血的日记,那本日记里记载着她所有的秘密。
  • 噬天雷帝

    噬天雷帝

    亿万星域,与天地争运。强者修行,与天地争道。杀天骄、逆妖孽,吾争雄、搅风云。踏世家、诛王朝,最强路、主沉浮。脚踏尸山血海战宇内,只为探究前尘往事。传说这一片天地有不老的仙族,撼天的魔族,无敌的神灵,传承千万年的天都,乃至不朽的净土世界。那亘古的文明灯火,都闪耀在每一个寻道者的心头之上。望星问月,这片天地谁曾道傲八荒!
  • 南疆传人在都市

    南疆传人在都市

    在外面混不下去的小渔民刘文,回到了水产丰富,思想封闭的小渔村。一次际遇,不仅让他解决了男人的烦恼,更是手握南疆奇术,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二少的情人

    二少的情人

    为生活所逼,她沦为了他的情妇;于是,她被他宣告了他是她的天,是她的主人;她的思想被他主宰,情感被他控制;契约之间不得爱上别的男人,甚至眉开眼笑都不行;不小心的触犯,立刻引起他的不满,然后恶劣的惩罚:当众强吻,于是,以后只对他笑,只对好;当他终于要成为别人的丈夫的时候;他们的契约满了,她竟发现他是五岁那年遇到的大哥哥;同时,他也发现,自己身边一年的情妇,竟是当年那个——邻家女孩!
  • 君临天下妖妃太毒辣

    君临天下妖妃太毒辣

    21世纪,007最后说了一句话;7号再见了无人得知007口中的7号是谁东羽国右丞相无子,膝下仅三位女儿。大小姐林采欣京城四美之一,国色天香。二小姐林贝欣且也是碧月羞花而嫡三小姐林妖妩名气却比丞相府的小姐任何一个都大。原因便是这三小姐聪明伶俐,古灵精怪,虽说才学不咱地,但就是能圣宠不衰啊!林妖妩与东羽公主轩辕萝姐妹相称林妖妩与东羽大子轩辕澈青梅竹马,且有定亲之说,但是半个月前轩辕澈随林妖妩称游山她没能保护好太子,致使轩辕太子坠崖—摔残了双腿于是轩辕皇帝盛怒之下欲将林妖妩问斩,却不想北越国来话了,要求东羽国将右丞相府嫡小姐以质子之名送与北越六年却无人知道人那娇小的身体下早已换了一个灵魂
  • 酷酷王爷别样妃

    酷酷王爷别样妃

    意外穿越,来了三天还没等体会到母爱的温暖就要嫁人了?那个冷面王爷传闻那么可恶,谁要嫁他啊,小妾神马的一大堆,进门岂不要被欺?惹了王爷勾了皇上,居然被小妾推下悬崖?不会吧,幸好遇到高人解救还有了一身武功,哈,老娘归来贱人还不退散!
  • 盘云写画

    盘云写画

    欲得长生彼岸界须得盘云斩长棘男儿凌云志女子情梦长春来暑往寒风透十三情欲测人心逍遥自在乐不为痴情顾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平凡女子,死后在大齐国刁蛮公主身上复活,本应富贵一生,却因为一个神奇的空间踏足修真界。修真界美人美食美景无数,然而美人太狠,美景太毒,美食太贵。但为了逍遥长生且看她如何槃高云舒写画
  • 动物的危机与保护

    动物的危机与保护

    人和动物天生就是好朋友,人类对其他生命形式的亲近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只不过许多人的这种亲近感被现实生活逐渐磨蚀或掩盖掉了。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现实生活的压力和纷扰下,渐渐觉得从动物身上更能寻求到心灵的慰藉乃至生命的意义。狗的忠诚、猫的温顺会令他们快乐并身心放松.而野生动物身上所散发出的野性光辉及不可思议的本能,则令他们着迷甚至肃然起敬
  • 若遇晴天

    若遇晴天

    我记得他(她)的眼睛,像夜空里最璀璨的那片星海。是最纯净的存在。我在等,等我们长大,等我们一起,慢慢变老。哪怕用自己的倔强熬成了沧桑。从星星走成了夕阳。【这本书献给三班,不管是八三班,还是九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