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72300000029

第29章 得体知礼,和谐人际(2)

可见,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懂不懂礼貌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讲礼貌又是另外一回事。若要合二为一,就须得有足够的自觉力才行。关于自觉力,向来为梁先生所推崇。在他看来,自觉力乃是区别人与禽兽的一大标准。梁先生曾评价古代的圣哲说,“他对于人类有一种悲悯,不是悲悯旁的,而是悲悯人类本身常有一个很大的机械性。所谓机械性是指,很愚蠢而不能清明自主,像完全缺乏了自觉在那里转动而言。”

依梁先生的观点来看,一个缺乏自觉力的人,是个内心不能清明自主的人,自然不是一个明智的人。人若如此,与禽兽之机械行为有何异?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亦然。要知道,懂得礼仪之道不够,还要践行礼仪之道,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尽可能地缩小二者之间的距离,才是个真正得体知礼的人。若不然,其中的差距不仅让人羞愧难当,更让人变得虚假,甚至不如无知者。

当然,得体知礼需要足够的自觉力,并不是说要把对礼仪之道的践行当做生活习惯。因为这样一来又回到了机械中去。儒家不采取这一类做法,而梁先生也不提倡这样的行为。在他看来,孔子的生活之学不是教人去养成习惯走呆板的路子。他说:“凡是一个方向成为固定,遂致麻木不仁。一走入习惯的路子,就成为没有心的动作。”所谓“心不在焉”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试想,凡事心不在焉的人,能将事办好吗?此其一。再者,如果“身在曹营心在汉”,就可能会出于敷衍而赋予事情以一定的表面形式,但是,没有尽心尽力的事,其表现形式也难有可取之处,反而会弄巧成拙,因为总是带有欺骗与虚伪的痕迹。

与人相处时,若将礼貌变为一种机械的习惯,见到十个叔叔都以同样的口吻、同样的表情说叔叔好,要么出于无奈,要么出于做人的基本原则。这样一来,礼貌就真的成为人为的了。更为主要的是,这样的礼貌,并非出于自然之理,更不是出于内心呼之欲出的真情实感,由此而变现出来的形式,离差强人意都甚远,何谈让人感到温暖,又怎能赢得他人的好感?相反,这是和谐人际关系的一大忌讳。

所以说,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做一个得体知礼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先得做一个有足够自觉力的人。但是,在讲礼、行礼的过程中,又不能将礼仪之道沦为机械的行为,要让心也在其中。而这,正是梁先生所要教会我们的一大人生智慧。

宁取狂狷,不取乡愿

梁先生语录:

他(孔子)以为没有举动恰好的还是取狂狷。因狂狷虽不一定合礼,但仍有他真性情,故孔子许之,他斥乡愿为德之贼。以彼虽表面的举动不容易使人指摘,但确非真意故也。

与人相处,贵在真诚。人与人之间,大凡难舍难分,不过还是念着对方的真诚。更为重要的是,真诚才能实现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美梦。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一个人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人生于世,我们总在与他人打着各种各样的交道,这期间,我们如果真诚待人,别人也会真诚地对待我们。这就是真诚的力量。而这,不正是和谐人际关系的表现吗?

要知道,人生中,真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弗莱明是苏格兰一个穷苦的农民。一天,他路过水沟的时候,救起一个孩子。第二天,一辆豪华的马车直驱佛来明的家门口。一位绅士带着重金从马车上走下来,看到弗莱明,绅士真诚地说:“我是昨天你救起的那个孩子的父亲,我今天来,是特地向您表示感谢的。”弗莱明坦然地回答说:“救人是我的荣耀,但我不能因为救起你的孩子而接受你的报酬。”

这时候,弗莱明的儿子从外面回来了。绅士看到弗莱明的儿子,便提议:“我们订立一个协议吧,我带走你的儿子,我会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将来如果这个孩子能像你这样真诚,你将为之骄傲。”弗莱明答应了。多年后,他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因为发明了抗菌药物盘尼西林而闻名天下。他就是弗莱明·亚历山大。

一天,绅士的儿子不小心染上了肺炎。最后是弗莱明·亚历山大呕心沥血发明出来的盘尼西林救了他。而这个被救的人,就是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

故事中,弗莱明因为真诚而让自己的儿子获得了接受最好的教育的机会,而老丘吉尔也因真诚挽回了儿子的生命。这就是真诚的魔力。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是与陌生人相处,还是与至亲至爱的人相处,真诚都是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或缺的因素。人若不真诚,就好比架空的楼阁,空而不实,难免会流于虚假。

假素来是为梁先生所摒弃的,梁先生以狂与真见知。在《礼乐的态度》一文中,梁先生认为,孔子是个教人率真的人,“凡故为造作,他都不以为然”。这就是在强调真诚的表现。诚如前文所述,礼乃人情的自然要求,是生命的深密处的内在要求。那么,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所呈现给他人的礼,即为人情的自然要求。这也正是礼能和谐人际关系的缘故。

对此,梁先生说:“人有情便顶好,不在许多繁文缛节。孔子所认为不好的,就是情不动。”依此来推,情若发乎生命之深密处,便为真情,即便是为恶,也是十足的真正的怨恨之气。而处世接物中的礼,更应当是真情的流露,至少是率真之情,不造作,不虚伪。这样的礼才是真正的礼,才是生命之礼。

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近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对此,在梁先生看来,乡愿与狂狷之间,孔子偏爱于狂狷。何故?“因狂狷虽不一定合礼,但仍有他真性情”;而乡愿之士,“虽表面的举动不容易使人指摘,但确非真意”。可见,与人相处,讲礼、行礼,须得是发乎内心的人情,更须得是真情诚意。若是不真,不如不讲不行。因为,唯有真情才能打动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好感与认可,这样一来,才能真正为自己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处世接物上,梁先生就是一个宁取狂狷,不取乡愿的人。他曾在与儿子的家信中写道:“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乃不会有的事!”从中可见,梁先生的狂狷之气,狂而不疯,字字掷地有声,句句饱含真情实感。他曾告诉泰戈尔说:“其(狂狷)所以可取处,即在各自其生命真处发出来,没有什么敷衍迁就。狂狷虽偏,偏虽不好,然而真的就好。”

与乡愿相比,狂狷之士有“好好先生”没有的东西,那就是真诚。人生在世,与人相处,不论是讲哪种礼,行怎样的礼,是真的就好。因此,人们赞美“千里送鹅毛”之举。不然,再重的礼,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都是无济于事的。

所以说,与人相处,得体知礼,宁取狂狷,不取乡愿。由此而发乎于外的礼,方能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和谐。梁先生终其一生守真,不失为我们借鉴的人生智慧。

得体知礼,须知讷言敏行

梁先生语录:

孔子所以不厌的说“讷言敏行”,乃是恐怕陷于不仁的一个意思;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恐人行并未到而只口说好听的话,把好听的话放在观念上面,而实际则不如此。

人生在世,要为自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先得做一个得体知礼的人。得体知礼,表现为给对方以尊重、认可、赞美等。也就是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合乎情理,皆出于内心之所想。于是向外发力时,表现为得体合理的言行举止。于己,这样才合乎情理,才不会与内心所想有冲突;于他,这样是对自己的尊敬与尊重,当以礼回赠,坦诚相待。如此一来,和谐人际便成型了。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交往,以语言为主要交际工具。双方以礼相待,仪节上更多的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比如,见到长辈,问候一声,对方就知道你的心意了,而无需通过跪拜才能了解你的礼貌。人们常夸小孩子嘴巴甜,也是这样的情况。

同类推荐
  • 我不是教你诈:聪明女人36计

    我不是教你诈:聪明女人36计

    《三十六计》,这部应用最广的胜战宝典,不仅适用于以男人为主导的金戈铁马的军事战争、斗智斗谋的商海决战,还适用于文雅柔弱的小女人所处的没有硝烟的社会战争中。一个不知道自我提升的女人很难获得幸福,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女人很难立足于社会,一个不明白男人心的女人很难赢得爱情和婚姻,一个不会斗智铺谋的女人很难决胜于职场。本书专门针对女性对兵法《三十六计》进行了新的诠释,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来一一解读其中谋略,旨在为追求幸福、渴望成功的女性献上绝妙锦囊。
  • 大生意人给年轻人最有价值的218条经商哲学

    大生意人给年轻人最有价值的218条经商哲学

    成功从不是一蹴而就的,财富也不是一天就能积累起来的。对于年轻人来说,成功的模式虽不能复制,成功者的管理方法和经商智慧却永远值得学习。在香火传承的家族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副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而在基业长青的企业里,应该有怎样一副对联呢?也许这副对联应该是这样:“制度传家久,文化继世长。”任何一个老板要想把公司做大做强,都离不开这两样法宝。
  • 男人要有金口才

    男人要有金口才

    《男人要有金口才》包括了:学会赞美,说有价值的“美言”;善于倾听者,才能主导全局;幽默口才,让你更受欢迎;善言之人,懂得掌握语言分寸;软硬兼施,旁敲侧击的说话艺术等十章内容。
  • 口才资本与演讲技能

    口才资本与演讲技能

    本书介绍了如何训练自己的语言技能并在社交场合展示自己的口才。
  • 女人好交际,职场好人气

    女人好交际,职场好人气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已经过去,从女人进入职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们要告别平庸的自己,成就辉煌的人生。而我们的Office Lady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姿态万千、谈吐优雅、气质高贵、集美丽智慧于一身的形象,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如花般绽放的职场女性要怎样才能把最有魅力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进而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呢?秘诀就是:经营人际,利用人力,成就人气!人力是职场中最大的资源,职业女性若想取得成功就不能让资源浪费。而只有你的人际得到了提升,你的人脉才会贯通,人力才能发挥,人气才会上扬,人生才能成功!
热门推荐
  • 谁的生活不多娇

    谁的生活不多娇

    高中象征着青春,无数言情小说里美好甜蜜的爱情都诞生在主角的高中时期,现实生活中没有爱情,没有甜蜜,有的只是作业和应对高考的压力。我们没有主角们的惊人天赋,但依旧乐趣。看看寝室里,每天都有不同的秘密话题。
  • 明伦汇编家范典父子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父子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星辰勇者

    网游之星辰勇者

    一个传闻真实度到达100%的虚拟游戏,在地球高层的有意推动下,人们趋之若鹜前往那个梦幻般的世界,主人公韩枫也结束了现实中的任务,前往虚拟世界书写他的传奇!
  • 三班囧事录

    三班囧事录

    我不认识你们,我不认识你们.....这是我认识他们以来,心中经常会冒出来的潜台词。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代浪。这句话完美的诠释了我们班男生,你们真是够够的了。一班帅哥众多,二班美女如云,为毛我们三班是gay最多......“哎哎,那边那个家伙,你走错班啦!不要进去啊,非礼勿视啊啊啊。”
  • 火线追击

    火线追击

    这是场殊死的较量,智慧的比拼!简风,特种兵中的绝对王者,杀手界中的第一王座,本为了报杀父杀妹之仇,打破规则,走进江湖,却不想,这一切都是敌人的阴谋!面对智近乎妖的太岁,心狠如魔的公子,神秘莫测的死神,他该如何取胜。在为爱痴狂的血玫瑰,温柔善良的小柔,冷艳无双的美杜莎围绕之下,他又该如何选择?
  • 凡世覆

    凡世覆

    卓卓铮铮一身志,庸庸碌碌半声叹。我不甘平凡可我又能如何?这天是禁锢了我还是保护了我?无名的功法,修炼者可获得无上伟力,不过最终却注定身死道消。你甘愿一世平凡庸碌无为?还是逆战苍穹颠倒命运?“哪怕只得璀璨一刻,我也绝不庸碌一生。”我的决择/龙浩然。没有无敌光环笼罩的龙浩然(聂天)与你一起探索不一样的神魔时代。你还在浑浑噩噩的重复着单一的生活么?你还在为现实苦恼吗?那就加入我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热血。更新:早10点左右,晚10点以后。我们不甘平凡,所以逆战苍穹,凡世覆需要各位的*收藏*推荐*【四十万字存稿,预计三百万字,故事会越来越精彩,喜欢的放心收藏】
  • 第九十八朵玫瑰花

    第九十八朵玫瑰花

    在会失恋的雨季里,谁会陪你一直撑伞到底。一个个爱情里的结局,是幸福还是悲伤?
  • 他来了,快跑

    他来了,快跑

    一个屌丝的异时空旅行,附身后一秒变豪门,面对家人的期许,他是选择被现实推着亦步亦趋,还是决心自己去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 名门①腹黑老公,请离婚!

    名门①腹黑老公,请离婚!

    ——传说,盛市季家二公子季北勋,本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渣。后来,当人们再来评价他时,一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感慨他的深藏不露,热聊他的爱妻如命。★四年前,二十二岁的米娅,遭遇了一连串惊变,成了疯子,他没嫌弃她,宠她若宝。四年后,二十六岁的米娅,正在经历另一场风暴,他步步为营,只为将她重纳怀抱。父亲说:“季北勋虽然出身名门,但他是出了名的浪荡子,你怎么就和他厮混到了一起,你姥姥就这么管教你的吗?任由你自甘堕落,毁尽前程……米娅,不要以为他现在肯为你出头,他就能宝贝你一辈子……等他甩掉你的时候,你想想,你在盛市还有什么脸待下去……”米娅从来不认为自己还能爱人,只是事态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为了保住爷爷留下的公司,她面临艰难选择:要么选择嫁给自己不喜欢的男人,要么去坐牢。作出选择的那一天,他一脸淡静的出现在民政局,甩出结婚证:“季太太,重婚犯法,你不知道吗?”“……”从那起,她稀里糊涂冠上了“季太太”这样一重身份。没有婚礼,所有人都在期待季先生一脚踹开季太太的大新闻。结果,秀恩爱,成了季先生的一大人生乐趣。后来,皎皎月色中,她看到他将另一个女人拥入怀。她说:“你的爱,也不过如此……我们离婚吧!”“你舍得?”他沉浸在青烟里,问的高深莫测。“你知道的,我从来不爱你!”她说,却发现心在痛绞。★后来后来,百盛总裁季北勋因洗钱入狱,揭发他的正是枕边人名嘴米娅。所有人都认为季北勋会被判刑,从此坐穿牢底。谁知人家神来一笔,反把米大律师送进了大牢。两年后,她已不是她,准备另嫁,他闻讯抢婚,闹得轰轰烈烈。他说:米娅,你一直是我心中的独一无二。他还说,豪门诡诈,我们错过,悔过,趁芳华未老,我们还能重头来过。米娅,这辈子,再不求富贵荣华,只守得岁月静好,你说,好不好?★婚恋玄疑暖文。★推荐完结文:《冒牌老婆很神秘》:http://novel.hongxiu.com/a/855314/《大爱晚成,卯上天价老婆》:http://novel.hongxiu.com/a/998094/
  • 家国大祭

    家国大祭

    《家国大祭》描写了闯关东到辽宁铁岭侯家的悲欢离合,侯家一家人因为两种信仰,最后饱受分离相思之苦,侯家的历史,也浓缩了中国近百年的沧桑变化,本书通过侯家的往事描写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也揭秘了侯家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渴求两岸亲人和平相处,永不分离的良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