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95500000110

第110章 不熄的火种

李宪是侦察兵出身,捉蛇剥皮生吞,杀马剔肉生吃,这都是常有的事,半年前还干过一回。

民以食为天,饿极了什么都能吞下去。

但生吞活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偶尔为之渡过难关尚可,长此以往没有人受得了,起码李宪就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

这个年代没有打火机,没有火柴,全部都是火镰。说实话,使用火镰打火,真的不是很靠谱。有时候两个人忙活半个小时,累成两条死狗,最终也没有弄出火来。

关键问题在于,使用火镰就必须有火绒。一旦浸水、受潮,除了干瞪眼之外,就只能生吞活剥了。

在王官屯镇,李宪带领当时的女兵连外出诱敌,有一次就出现了无法生火烧烤的大问题,导致所有人都饿了一整天。

后来转战千里,途中遭受两场暴雨侵袭,李宪来到这个时空之后,第二次生吃马肉,让他差点就崩溃了。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连续几场大战下来,两百多重伤员全部“被阵亡”;十几个轻伤员伤口恶化之后转为重伤员,最后也“被阵亡”。

轻伤员也“被阵亡”,这种减员对于李宪这个最高指挥官来说,绝对不能接受。

轻伤员也“被阵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行军途中无法得到开水,只能在路边小水沟喝凉水,用路边小水沟的水清洗伤口。

虽说这个年代没有污染,路边小水沟的水都比二十一世纪的矿泉水干净一万倍,但是伤员因为失血导致抵抗能力下降,一旦转为伤寒发高烧,就成为不治之症。

看见自己手下的士兵临死之前都不甘心合上双眼,李宪内心深处就有一个想法:必须给部队发明一种永不熄灭的火种,让部队能够半个小时之内喝上开水,一个小时之内吃上熟食。

过去半年时间,李宪反复推演了各种可能性,因为无法得到黄磷,始终都无法把火柴“发明”出来,就更别谈打火机了,虽然打火机比安全火柴更早发明。

李宪知道一种提炼初级磷化氢的办法,就是用人的尿液、石英砂等物质进行高温熔炼处理,然后能够得到磷化氢。

磷化氢,就是人们常见的鬼火燃料,幽蓝色火焰没有什么温度,也不能把其它物品引燃。这玩意儿燃点极低,不仅无法保存,而且有剧毒,不是什么好东西。

李宪没有准备在大宋年间当化学家,更没想过当炼丹师,所以工艺复杂而又浪费时间的东西,他没啥兴趣。

刚才想到烧制红砖,自然就想到了煤。刹那间脑洞大开,一个极为普通的东西出现在他脑海中:蜂窝煤!

李宪读书的时候,放假回家就“踩”过蜂窝煤,也“踩”过植棉的营养钵,那玩意儿真的太简单了。

蜂窝煤几乎没有丝毫技术含量,但是一个小煤炉封好之后,炉火可以保存三十六小时不熄灭,而且打开底部进风口盖子之后就可以见到火苗。

“这么简单的事情今天才想起来,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不行,回到飞狐县之后,老子首先发明制造蜂窝煤的工具,然后制作铜皮小火炉,就可以彻底解决火种问题,部队的炊事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现代化的军队才能成型。”

心头有事,李宪再也呆不下去了:“你们的土窑继续烧砖,我很快就会拿出另外一个方案。这七百多劳改分子修筑平型关有功,全部转为你们城管大队的新兵营,享受初级士兵的待遇。”

给城管大队长韩猛简单交代一番,李宪带领直属部队连夜开拔,一日夜回到了离开半年的飞狐县。

根据李宪当初离开之前的交代,县城西北角的阁院寺已经改为司令部所在地。

进门的天王殿现在是知县衙门,东面的钟楼住衙役,西面的鼓楼住马快,李宪统称为城管大队,大队长韩猛。

天王殿和后面的文殊殿之间,东面配殿是兵部,西面配殿是户部。文殊殿变成了飞狐军司令部所在地,暂时有萧姵和萧芸娘坐镇。

文殊殿东面的僧房是飞狐军的军官宿舍,西面的僧房是郭小乙警卫连的兵营,后面的空地就是警卫连的操场。

在文殊殿和最北面的藏经阁正中间,已经修建了一道围墙,只留下一道小门前后联通。

藏经阁东面是新修的兵器库,西面的僧房就是祁三郎的护旗连,负责每天早晨的升旗仪式。藏经阁驻扎牟长霞的内卫营,承担着辖区内执行军法的重任。

阁院寺围墙开设了东西两座门,外面分别修建了马场、草料场、粮库、新兵营。慎洽的警卫连驻扎在东门外,负责把守东西两门,看守马场、粮库、草料场。

李宪居住办公的地方,就是藏经阁西侧的方丈室。这是一栋两层楼,地下室是银库,一楼是会议室,二楼就是李宪办公睡觉的地方。

萧姵接到消息从倒马关赶回来,早就在方丈室迎接李宪归来,结果一开口就醋气冲天:“哎呀,我还以为你在外面弄回一群又一群女人,都忘记自己姓啥了。没想到你还知道回来,真不简单!”

“想你了呗,敢不回来吗?没见我赶路多着急,宝马都跑成四条腿了吗?”李宪嘿嘿一笑,然后才问道:“保州方向的情况如何?”

萧姵点点头:“云娘和郭小乙把你的推测带回来,我刚开始还有些不相信。现在真的服了你了,童贯那厮从霸州、雄州出兵全线进攻河间府,蔡攸那厮从保州出兵全力进攻真定府。张迪的后军刚出发,就遭到蔡攸那厮的当头一棒。”

“现在他们几家打得一塌糊涂,我们这边自然啥事儿都没有。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有一个想法可以彻底改变目前的局面。公子,只要集中飞狐县境内的部队,我们就可以突袭拿下保州城,然后称霸一方,你看如何?”

李宪心头一震,这丫头从小养成了无法无天的野性子,捅破大天的事情她真干得出来。

想到这些,李宪断然一摆手:“不如何!赶紧把这种妄想收起来,难道你想引火烧身吗?枪打出头鸟,随便攻城略地乃是下下之策。”

“我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做一些准备,在此期间最好所有人都不要惦记老子才好。你记住:高筑墙,广积粮;练精兵,缓称王。”

“今后就局限于六县之地么?”萧姵有些不甘心:“童贯、蔡攸那等绣花枕头,有啥能为?只需要两千精兵就可以拿下保州城,趁势夺取霸州和雄州,然后击溃郭药师的常胜军,整个燕山府唾手可得。五京先取其一,进而争霸天下,有何不可?”

李宪点点头:“我相信,杨江、张迪吸引了童贯、蔡攸的全部主力,拿下你所说的几个目标的确有希望。如果韩云山所部从定安县出兵夹击,希望非常大。然后呢?我关心的是拿下这些地方之后,你准备怎么办?”

“你可是在完颜阿骨打和完颜宗翰那里标名挂号的,一旦被他们察觉大辽萧家卷土重来,后果是什么?还有,大宋朝和大金国可是同盟国,一旦南北夹击过来,难道你要重走大辽国天祚帝惨败的老路不成么?”

“我就是不甘心!”萧姵无言以对,干脆耍小孩子脾气:“如果等到金国女真贼子稳定了大漠局势,然后振兵南下,我们就更加没有出头之日了。死就死了呗,瞻前顾后干什么?”

看见萧芸娘和牟长霞联袂而来,李宪懒得再争了:“来人,把你们的二姊请回去休息,我看她今天情绪很不正常!”

萧姵自然不会走,毕竟今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研究接下来的策略问题。

李宪首先开宗明义,而且意思很简单:我需要时间,你们把家门看好,都别给我找麻烦。

萧芸娘此前在李宪身边,已经接受了他的一套说辞。牟长霞没有自己的思想,她不过是过来看看自家公子而已,当然不会发表意见。

萧姵说了半天也找不到同盟军,谋划半年的冒进策略没有市场,所以有些不高兴:“既然你们在外面就已经有了决定,还谈什么?”

李宪还是需要说服一番:“错了,你的想法并不错,只不过时机不合适。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些,不要紧盯着脚尖三寸之地。我们还年轻不是吗?这就是本钱。现在这附近虽然动荡不安,但是局势并不明朗,谁胜谁负还说不定。”

“当年魏蜀吴三国争霸知道吗?现在大宋和大金结成联盟,我们处于夹缝之中而且力量最弱,和当年的刘备差不多,绝对不能惹是生非。目前要做的就是不断发展自己,一旦天下出现巨变,就是我们浑水摸鱼的时候。”

为了团结大多数,李宪并不敢把自己心中的全部想法说出来。只能等到刀兵相见的时候,然后顺势而为。

“什么?我主外?”萧姵听了李宪未来的工作安排,顿时大吃一惊:“你就不怕我一意孤行,然后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吗?”

李宪微微一笑:“你是把事情搞得一团糟的人吗?只要你不急于求成,小小的六个县你还照顾不过来吗?所以从明天开始你主外,所有的部队都听你调遣。云娘主内,牟长霞协助,主要是抓好部队建设和粮草囤积,尤其是补充营建设要抓紧。”

“你干什么?”萧芸娘也奇怪了:“内外都有人管,地方有唐秀才管,你就闲着吗?现在天下混沌不堪,我们的力量没有建立起来,你竟然要当甩手掌柜吗?”

心中所想的事情没有眉目,李宪也不好针对未来的细节多说什么,只能呵呵一笑:“我给你们当后盾,当救火队员!反正从明天开始,外事不决问萧姵,内事不决问云娘,民生行政问浩然,有事没事别找我。”

同类推荐
  • 铁血骠骑

    铁血骠骑

    40年2月,现代军官穿越,成为满洲国吉林省一普通村民,称为马迁安。此刻正逢中国抗战艰苦时期,亦即东北抗联惨遭倾覆之时。怀有朴素爱国情感的马迁安义无反顾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洪流中,从一名普通抗联士兵直至共和国元勋。主人公穿插来往于东北边境抗联驻地与中国内地,在率领抗联战士们打击东北关东军的同时,也有时会在东北局势处于僵持对峙阶段时出现在延安、长江以南、东南亚,运用超前知识为祖国建立功勋。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回到清朝做恶绔

    回到清朝做恶绔

    重生转世回大清、结交狐朋闹京云、为爱反目把情断、临终遗愿铸红楼。……(求推荐、收藏、拍砖…)
  • 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

    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

    《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是从宁夏来探讨长城源流,所以,研究篇章中只涉及今宁夏境内的各道长城。但宁夏长城仅是中国历代各道长城中间的一段,要想搞清它的来龙去脉及历史地位,又必须将其纳入中国历代各道长城的总体遗迹及历史地位中去考察,这就必然涉及到非宁夏地区的有关长城。长城所在地区,自有其在地缘政治、地区经济、民族关系、边防界址等问题中的历史地位。所以,《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在宁夏历代长城史迹“附录”中又选录了与该道长城总体遗迹有关的部分“长城史迹”。
  • 历史上的这些事儿

    历史上的这些事儿

    本书是帝王操纵智慧。所谓操纵,也就是要牢牢掌握对全局的控制力。帝王至高无上的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其生存方式、处世技巧和领导思想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概以一个驭字一一使天下英才为我所用,尽天下之力为我效命,这种封建政治中帝王对臣下、对全局的绝对统治地位,赋予了其人生智慧纵横发挥的空间只要把对全局的控制力牢牢掌握在手中,其他一切都好办。
热门推荐
  • 恶妃,乖乖让爷宠

    恶妃,乖乖让爷宠

    她是穿越而来的三无人员,睡一觉起来,居然成了别人的小妾?相公竟然就是那个追着自己跑无赖?正妃刻意为难?侧妃阴谋陷害?哼!她冷醉儿从来不是任人欺负、默不作声的懦弱小白兔。既然要斗,就来斗个鸡飞狗跳。要让这个王府永不安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灭族千年

    灭族千年

    一个佛爷,误闯古墓,惊起沉睡棺椁中人,开启千年灭族遗案……
  • 佛门护法

    佛门护法

    一个现代佛家的俗家弟子惠普,面对收养他的大师临死之前弘扬佛法的遗愿,他在现代碌碌无为,当机缘巧合之下,他穿越成了西游当中的孙悟空,面对即将大兴的佛门和只能兴盛一量劫佛门的命运,看全新的孙悟空会如何左右佛门的命运。小道新书《洪荒仙魔录》希望大家能够支持。
  • 穿越之唐朝来的小媳妇

    穿越之唐朝来的小媳妇

    你看过穿越,你看过现代穿越古代,穿越到未来,你看古代穿越到现代吗,这可能不是你看过最好的,但是却是你没看过的,嘿嘿,带你走进一个屌丝的人生逆袭。
  • 下堂皇妃:丑女柳无颜

    下堂皇妃:丑女柳无颜

    一场车祸让柳无颜穿越成六岁女娃,母亲是被剜去双眼的冷宫皇后,父皇一道圣旨让她以北诏国长公主的身份与南诏国太子和亲...北诏国长公主面容丑陋,不成大体,南诏国太子听到消息火冒三丈,大婚当天便离开洞房,柳无颜被贬入冷宫,无颜心凉如水乔装男儿装考取功名,成为南诏国一员大臣…
  • 矢志不渝:幸运草之恋

    矢志不渝:幸运草之恋

    她(夏初瑶)、他(圣凌轩)、他(安逸恒)他们之间的爱情会有怎样的纠葛,到最后会选择哪个男生呢?是霸道圣凌轩?还是温柔的安逸恒?拥有着被诅咒的四叶草胎记,她能否拥有幸福?命运的安排,会发生怎样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的爱情能否经过时间的考验?敬请关注《矢志不渝:幸运草年华》!
  • 传承之未来战争

    传承之未来战争

    当单身处男重生为极品美女;当第二十二代人类遇上第二十一代;当世界燃起无法扑灭的毁灭战火;当领导者们被称霸冲昏了头脑。传承者,为了人类的存亡,拦截战争。当高中生蜕化为幻想狂;当无法分类的小说遇上术业广而不专的作者,《传承》,注定专精,待君品赏。重生后的新家里,尽是怪事;亲戚朋友,个个不寻常;三位主角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潘兴在生来生去中损失了多少记忆?经济危机后军国主义抬头,又如何拦截即将到来的战争?没有“男主角”的言情小说,纯粹pk科技的世界大战,抛弃英雄主义,彰显科技力量,人类的科技、智慧,永远传承……QQ:895733822
  • 给老公诊断

    给老公诊断

    婚姻是女性的第二次生命,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将关系到女人一生的幸福,嫁对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分析男人,不同年龄阶段的男人有着不同的情感和心理特点,本书结合男性的年龄、心理等特征,详细阐述理性的婚恋观及选择伴侣的要点,通过装扮、内涵积累、爱情博弈学等方面指导女性找到适合的伴侣。
  • 车行途中

    车行途中

    《车行途中》主要内容包括:隐身术;你是我的唯一;水塔上的云;什么是音乐;在廊桥酒吧;失忆者的下午;我在寒风中跑;与同一条河流相遇等。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