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33900000405

第405章 李慎的小心思(三)

“哦?殿下真这么想么?”

一听李恪打算去争主考之位,陈子明的眉头当即便是一扬,语带讥讽之意地便反问了一句道。

“这……,莫非有甚不妥么?”

这一见陈子明那一脸不加掩饰的讥讽之色,李恪的眉头自不免便皱了起来,没旁的,自打太宗回到了京师,虽始终不曾下诏取消李恪的监国之权,可实际上李恪此际就已是一闲人而已,除了偶尔进宫伴驾之外,啥差使皆无,早就憋闷得够呛了的,加之自忖已在夺嫡之争中超然领先,自是不愿无所事事地闲着,再说了,主考官虽是临时之差使,忙也不过就只忙那么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可却能在扬名天下之余,大肆收门生弟子,如此好事,李恪又怎甘心就这么落到李慎的手中。

“不妥?当然不妥,别说真去争,殿下但消微露这等意思,麻烦也就该不远了!”

往日里陈子明在对待李恪之际,向来很注意分寸,大多时候都是以谦和的面目示之,可眼下么,陈子明正自心烦着呢,再一见李恪居然会在这等紧要关头犯低级无比之错误,哪还耐得住性子,不甚客气地便给了其当头一棒。

“唔……,子明莫怪,小王不争也就是了,只是让给八弟么,会否出甚乱子来着?”

李恪算是个极其聪慧之人,然则聪明人一旦钻入牛角尖中,却着实比普通人还更难钻将出来,此际的李恪便是如此,口中虽说着不争,可那满脸的不甘之意却实在是太过明显了些,别说似陈子明这等睿智之人,便是寻常孩童怕都能一眼看破了去。

“殿下须知过犹不及这么个道理,今,论及朝中之地位实力,殿下已是超然在上,若是再求更进一步,欲置陛下于何地耶?”

见得李恪半晌都没能转过弯来,陈子明心中的火气明显便更旺了几分,话自然也就说得愈发不客气了起来。

“子明教训得是,小王知错了。”

陈子明既都已将话说得如此分明了,李恪自不会听不懂,一想到锋芒毕露的后果,额头上当即便沁出了满满的冷汗,哪敢再固执己见,紧着便诚恳地认了错。

“纪王殿下既是欲求自保,也自无心再与殿下相争,就算让其一让,又能如何,终归较之将其推到濮王殿下那一头来得强罢,至于将来之事,将来再说也不为迟。”

见得李恪诚心认了错,陈子明也就没再说甚重话,而是放缓了语气,温言细语地开解了其一番。

“善,此事便这么定了也好。”

李恪对陈子明之能素来是信服的,而今,既是放下了强取之心思,自是不会再有甚不舍之念头,紧着便同意了陈子明的安排。

“殿下英明。”

因着记挂爱女之故,陈子明的心情始终难得开朗起来,这一见李恪已然想通了事情的关键之所在,陈子明也就不愿再多费唇舌,称颂了一句之后,便即就此闭紧了嘴……

“启奏陛下,纪王殿下在宫门处求见。”

太宗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倦政难免,接连几天都不曾批折子,今日算是来了些兴致,早早便到了两仪殿的书房中,端坐在文案前,手持着朱笔,细心地审着折子节略,正自挥笔间,却见赵如海匆匆从屏风处转了出来,小心翼翼地凑到了近前,紧着便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嗯,宣罢。”

听得是李慎求见,太宗也自没甚在意,头也不抬地便给出了旨意。

“诺!”

太宗金口既开,赵如海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紧着应了一声,急匆匆地便退了出去,不多会,便已陪着手捧着一大叠书籍的纪王李慎又从屏风处冒了出来。

“儿臣叩见父皇。”

尽管因捧着书不甚方便,可李慎却并不敢因此失了礼数,但见其一从屏风处转将出来,便即大步抢到了御前,恭谨万分地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慎儿这是作甚来着?”

听得响动,太宗终于从折子堆里抬起了头来,这一见李慎捧着偌大的一叠书籍,好奇心当即便大起了,于叫起之余,忍不住便发问了一句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自打贞观十八年正月奉父皇旨意督办经典注释一事,至今已有两年余,经诸弘文馆学士之不懈努力,如今已成其事,现有已勘印之样本在此,还请父皇御览。”

李慎吃力地将手中捧着的那叠书籍高高地举了起来,语带一丝激动地便解释了一番。

“哦?快,递上来。”

因着去岁亲征高句丽一事,太宗已是许久不曾关心过经典注释一事了的,但却绝不意味着太宗对此事的重大意义不了解,要知道此乃功在千秋之大事也,但消能立下规矩,便是一桩盛举,在史书上,也绝对是值得浓墨重彩地记上一笔的,正因为此,一听李慎如此禀报,太宗的精神立马便是一振,紧着便下了旨意。

“诺!”

太宗既是有所吩咐,赵如海自不敢稍有迁延,赶忙恭谨地应了诺,疾步抢上前去,伸出双手,接过了李慎手中的那叠书籍,紧着便转呈到了龙案上。

“嗯,好,慎儿这差使办得漂亮,待得礼部验过之后,朕自当重赏于尔!”

太宗本身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对儒家精义可谓是熟稔已极,随手翻看了几本经典注释,见并无甚乖谬之处,龙颜顿时为之大悦,这便好生嘉许了李慎一句道。

“父皇谬赞了,此皆儿臣本分事耳,岂敢奢望重赏耶,只是儿臣却是有个想头,也不知当提不当提。”

见得太宗如此开心,李慎紧绷着的心弦当即便是一松,紧着便玩了把趁热打铁的把戏。

“慎儿有甚要求且就直说好了,朕听着呢。”

太宗心情正好,自是不介意李慎有所要求,心中已是有了决定,哪怕李慎的要求稍稍过分了些,但消不违大义,太宗也自会准了去。

“谢父皇隆恩,儿臣虽是已办妥了经典注释一事,然,毕竟此经典注释尚未正式成文发布,究竟能否为天下士子之考纲,儿臣心中也自无数,故而斗胆想自请主持明春之贡试,遍阅诸般士子之文,以判明此经典注释究竟合用与否,还请父皇恩准周全则个。”

太宗这么一说,李慎立马便顺杆子往上爬了去,假借着调研的名义,冠冕堂皇地讨要起了主考官的大位来。

“唔……,此事干系重大,朕亦自不好乾坤独断了去,慎儿且先回好了,待朕与诸般臣工商议后再定也罢。”

一听李慎讨要明春贡试的主考之位,太宗可就不免有些迟疑了起来,没旁的,明春乃是科举改革之后的第一次大比,所要录取的进士、同进士人数不少,重要性自是毋庸置疑的,太宗原本属意老成持重之大儒来主持贡试,至于人选么,虽是还不曾详加考虑过,可李慎这等年轻之辈,却明显不在太宗的考虑范围之内,只是李慎先前所言也自不无道理,太宗自不免便有些为难了,迟疑了片刻之后,还是没就此下个决断,也就只给了李慎一个含糊的答复。

“父皇圣明,儿臣告退。”

见太宗并未即刻应允自己之所请,李慎心中自不免微有些失落,可也知道此事干系重大,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尽自稍有些不甘,却也只能是恭谨地称颂了一声,就此退出了书房,自行忙乎去了……

“赵如海。”

将李慎打发了出去之后,太宗也没心思借着批折子了,从李慎提交上来的那一叠书中随意地抽了一本出来,有一眼没一眼地翻看了片刻之后,这才声线低沉地开了口。

“奴婢在。”

赵如海就侍立在太宗身旁,这一听太宗点了名,自是不敢稍有迁延,赶忙从旁闪了出来,一躬身,紧着应了一声。

“去,传朕口谕,将政事堂诸般人等都唤了来。”

太宗并未急着下旨意,而是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龙案,沉吟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出言吩咐了一句道。

“奴婢遵旨。”

赵如海始终恭谦万分地躬着身子,直到太宗最终有了旨意,这才赶忙紧着应了诺,就此匆匆地退出了书房,约莫一炷香之后,又陪着房玄龄等诸多宰辅从屏风处行了出来。

“臣等叩见陛下!”

时值夏收季节将至,朝中政务自是繁忙得很,诸般宰辅们尽管各有分工,可除了长孙无忌因无具体分管事宜较为清闲之外,余者可都是忙得个不可开交,这冷不丁地被太宗一道口谕齐齐宣了来,心中自不免皆有些犯嘀咕,当然了,心里头嘀咕归嘀咕,却是无人敢在太宗面前有所失礼的。

“免了,众爱卿且自平身罢。”

不等众宰辅们尽完礼数,太宗已是和煦地叫了起。

“谢陛下隆恩。”

太宗既已叫了起,谢恩乃是题中应有之意,却也无甚可多言处。

“诸位爱卿,朕请尔等前来,是有两桩事要议,一是朕曾交慎儿督办的经典注释事宜已然完成,早先慎儿已将印好之文本呈到了朕处,回头朕自会着礼部复刻上一些,下发各部,且过过朝议也罢,至于其二么,明春贡试之主副考人选也须得早做定夺,以应周全,事便是这么两桩事,众爱卿有甚看法,且就都说说好了,朕自听着呢。”

待得众宰辅们起了身,太宗也不曾说些甚无营养的寒暄话语,开宗明义地便将召众人前来的用意道了出来……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探秘

    中国历史探秘

    历史学是许许多多学问中的一种,它也跟各种学问一样,使我们聪明,带给我们快乐。史学仅仅是一门学术。它既有科学的精深严谨,又像艺术一样美妙动人,史学的艺术魅力,在人类社会中确实是永恒的。这种魅力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根本上说,了解历史,是人类精神生活活的固有方面。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人类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诉诸历史。雅斯贝斯说:“对于我们的自我认识来说,没有任何现实比历史更为重要了”。它显示了人类最广阔的境界,提供着生活所依据的传统,指点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现世。历史有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沟通了过去和未来。
  • 末商英雄

    末商英雄

    史进因为逆反穿越到了商未,变成了好来,还是帝辛,也就是千古奇冤的商纣王的哥们儿......仅以此作品献给帝辛,也献给妲己,献给所有的商未英雄。
  • 再造红楼

    再造红楼

    极尽而衰,大厦将倾,看荣宁二府繁荣兴盛,叹众人命运,感离殇悲欢,愿用孱弱之身躯,挽红楼之悲歌,且看再造红楼。
  • 傲世逆天行

    傲世逆天行

    在一次莫名其妙的意外之后,我不再是我,命运被彻底改变。看现代社会的一个屌丝成为人造神之后穿越到了大清中晚期,如何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改变大清末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崛起我泱泱中华。杀和珅,夺皇位,阻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阻止鸦片战争的爆发,将那侵华军队挡在我国门前,就是我游天浪毕生的使命!
  • 大汉绝色

    大汉绝色

    张仲季一直是被动的!虽然一来就遇到了一位绝色美女,回过头又成为一州之主,可上天作证,他真不是有意的!而后更依靠三两位倾国倾城的女子,在乱世之中,屹立虎狼之侧。美女有言:张仲季此人,三分恶相,七分善哉!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热门推荐
  • 重回那些年

    重回那些年

    我回到高二开学那年。那年2001年,是青春的起点,互联网的开端。那年,那些年……匆匆走过,错过太多美好,留下无数遗憾。如今可以重来,遗失的青春,重新找回。失败的人生,重新铸就。与命运博彩,与天地比高。这是忧伤的青春,逆流的人生。PS: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已经逝去青春和终将逝去青春的同学。
  • 傲娇小宝贝帝少老公很无奈

    傲娇小宝贝帝少老公很无奈

    教他看上的女人,冷了点、悍了点,娇纵了点,他却欲罢不能;教她心动的男人,有点凶、有点坏,她却不能不爱。
  • 孙正义的人生哲学

    孙正义的人生哲学

    软银成立三十余年,孙正义首度袒露沉浮经历,倾心讲述创业来路,逐一分享“人生五十年传奇规划”、经营千亿级公司的“孙孙兵法”、超常规的工作法;解密互联网思维下的投资趋势,大数据时代的高科技产品方向;公开300年愿景下的接班人如何实现世代进化、团队开放式建设、培育完整的企业群生态等重磅内容。字里行间闪耀诚恳的人生智慧,处处是原汁原味的血汗经验。世界商业思想史白金之作,只言片语,价值千万。
  • 前夫,后会无妻

    前夫,后会无妻

    与裴聿的相遇纯属意外,而他在事后发现,自己毁在她的手上。一纸一百年的爱情契约。她决意抛弃过去,全心全意跟裴聿厮守终生,却不曾想过,裴聿的心里竟藏着一朵圣洁的白莲花。她从正牌裴太太变成了善妒口恶的毒妇,即使旁人怎样指责她,她也依然愿意相信那个与她许下一百年誓言的男人不会背叛她。但是,直到最后,苏凉才不得不承认,无论自己再怎么深爱,终究还是敌不过那个鸠占鹊巢的白莲花。五年的时间足够她练成百毒不侵的金刚身了。然而,当她睁开双眼,看见那张熟悉的脸孔,当即险些咬到了自己的舌头。“苏凉,你不知道我们的婚是不能离的么?”可裴聿不知,苏凉的心早就在那一年的冬天,被他亲手埋在了层层雪海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政道的一点真骨血

    政道的一点真骨血

    今天,大家都在谈改革,但改革到底改什么,怎么改?改革为什么那么难?其实没有多少人能讲清楚。本书从梳理三千年中国改革大事件入手,通过还原历朝历代的改革真相,如管仲改革、李悝改革、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百日维新等,旨在总结他们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讲透历史大变局中的不变定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在中国如何改革的普遍规律,为当下的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镜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不识病象,何施刀药?政者,正也。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党政机关需要改革,企事业单位同样需要改革,因此,本书既裨益党政干部,也助力公司领导,是所有改革者必备的参考书。
  • 星辰武侠

    星辰武侠

    他少有热血,却身陷囹圄;他游戏人生,却魂穿异界;他十年沉睡,却一遭醒来;他心忧家族,却无法修炼。他被剑灵空间附身,开始了一段武侠位面的颠覆之旅,他没有显赫的名字,他也没有逆天的资质,他更没有主角的运气,一切想要的东西,他都得一步步算计,有了他的参与,才有了武侠世界的颠覆,至于主角,还是哪儿来就回哪儿去吧。“我不做君子,不做大侠,只是一个真小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睚眦之仇,十倍奉还;专情也有些多情,风流也有点下流,自私还有点自利,这就是我,我的江湖,我的准则。”——孙宝儿如是说
  • 魔殿之封魔之战

    魔殿之封魔之战

    从一个普通的富家少爷到魔王的历程,从一个始终不能觉醒的废材到绝强者的经过。我们是兄弟,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从今天开始,我……就是魔王!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编写,孰对孰错由后人评说。我是在和你讲道理,但是规则被外力破坏,道理不管用了,那就用拳头评是非!
  • 我的大学从大学到社会蜕变

    我的大学从大学到社会蜕变

    写一些关于校园的故事,故事属于虚构,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

    《高廷瑶和他的后裔们》历史纪实散文,用纪实的手法记述了贵州清代明贤高廷瑶和他的后裔高以庄、高以廉、高培谷、高可亭、高言善、高言志等人生平事迹。
  • 不良皇妃

    不良皇妃

    后宫的争斗,才是真正的充满血腥和狠辣。从嫡女贬为庶女,多少双眼睛盼着杜红泪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可是她不甘心,既然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卑贱,那我偏要活得高贵!灵隐寺相遇,他戴着面具,相伴自己五年,终究各奔东西;一府两个女儿入宫为妃,是姐妹情深,还是恨意难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