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33900000475

第475章 盖棺定论(三)

严刚一边哭喊着,一边却是紧着拿眼望向了屹立在文臣队伍前端的长孙无忌与李泰,显然是指望着这两位能在此危机关头伸出援手,遗憾的是这两位根本就跟木头人一般,浑然没半点要为严刚出头的样子,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概因乔良既是敢将证词摆到了御前,那就意味着严刚所犯之事已是确凿无疑了的,此际强自出头,根本就不可能起到任何的效果,反倒会引来太宗的怒火,与其跟着严刚一起倒霉,倒不如待得事后再行设法补救,这么个道理,显然长孙无忌与李泰都心中有数得很。

“父皇息怒,儿臣有话要说。”

严刚虽是救不得,可借谥号之争打击李恪的努力却是断然不能就此作罢了去,但见长孙无忌不着痕迹地朝着越王李贞比划了个暗号,旋即便见李贞大步从旁闪了出来,冲着太宗一躬身,紧着禀报了一句道。

“贞儿有甚要说的便说好了,朕听着呢。”

见得李贞在此际冒出了头来,太宗的眼神里立马有道厉芒一闪而过,不过么,倒是没拒绝李贞的求肯。

“父皇明鉴,儿臣以为严刚其人虽有不是之处,然,其先前所言却不无道理,已逝特进萧瑀偏激执拗,行事随心所欲,每多乖张之表现,此诚是事实也,谓之‘褊公’,当是恰如其分之谥号也,此儿臣之浅见耳,还请父皇圣裁。”

李贞本心里其实根本就不愿参与到这么场无所谓的朝争中去,奈何他眼下的处境着实尴尬,要想有上位之希望,只能靠着侥幸行事来搏一把,而这,又与李泰与长孙无忌的行动密切相关,正因为此,哪怕心中其实不甚以为然,可他还是按着长孙无忌的暗示之意图,将因严刚被拿下而偏离的主题又强行扭转了回来。

“越王殿下此言差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愚也!”

李贞这么一出头,诸般朝臣们的目光立马便全都瞄向了李恪与陈子明,无他,按着对等议事之原则,此时此刻也就只有这两位出面方才够资格跟李贞唱对手戏,却不曾想无论是李恪还是陈子明,全都木然而立,就宛若无事人一般,反倒是新任中书令殷元昂然行出了队列,毫不客气地便出言讥讽了李贞一句道。

“殷大人何出此言,小王不明,还请指教。”

一见是殷元出了头,李贞不单不慌,反倒是暗自松了口大气,没旁的,他可是被陈子明接二连三地坑惨了的,自是百般不愿在朝堂上跟辩才无双的陈子明对垒当场,至于殷元么,李贞还真就不怎么放在心上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辈鉴人,自当两分视之,殿下一门心思只挑人错,却浑然忘了我朝初立之际,缺兵少将,是萧老大人献河池之精锐数万,又献粮秣辎重无数,方才有我大唐之稳立关中;武德八年七月,诸奸佞谗言欲害陛下,又是萧老大人力谏高祖,方不使奸佞得手;自贞观元年以来,萧老大人更是为国政之事,每多操劳,呕心沥血,以图大治,向不徇私情,不越法度,此间种种,殿下皆视而不见,实偏也。”

自打李承乾倒台之后,殷元在朝堂上已是很少出头露面了的,可别忘了当初殷元可是没少在朝堂上跟陈子明打擂台的,辩才虽不及陈子明,却也不是寻常之辈能相提并论的,这不,一番话说将下来,有理有据,严谨而又不失煽情,足可见其言语功底之深厚。

“不然,殷大人只言萧瑀之功,可莫忘了其五番罢相,皆因行事乖谬之故也,违逆圣意、与同僚相争不休、肆意侮辱下级官吏,此般劣迹不可胜数,言之曰‘褊’,何错之有哉?”

饶是殷元说得舌灿莲花,可李贞却是断然不肯就此认输,紧着便出言反驳了一番,死死咬住萧瑀五次被罢相都是因与上下关系处得过僵之故。

“所谓行大事者,不拘小节也,萧老之功巨如泰山,而过不过只是山上几颗枯树罢了,越王殿下斤斤计较于此,实吹毛求疵也,为智者所不取。”

面对着李贞的纠缠,但见殷元淡然地一笑,已是从容给出了解释。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殷大人所言甚是,萧老之功远大于过,岂可妄以恶谥加之,此乃陷陛下于不义之议也,殊不可取!”

“陛下,微臣也以为殷大人所言方是正理,以萧老之功,谥为‘文贞’确是恰如其分。”

“陛下,微臣附议!”

“陛下,微臣亦附议!”

……

殷元话音刚落,也没等李贞再度出言辩驳,便见李恒等一大批中高级官员纷纷站出来响应,甚至连程咬金等武将也都跟着呦呵了一嗓子。

“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眼瞅着情形不对,长孙无忌可就再也按捺不住了,紧着从旁站了出来,高声禀报了一句道。

“哦,辅机也有话要说么,那好啊,朕听着便是了。”

尽管朝议争执得很是激烈,可太宗却显然并不介意,不单不介意,反倒兴致盎然得很,就宛若在看一场大戏一般,这会儿见得长孙无忌跳将出来,太宗的嘴角边甚至还绽露出了一丝戏谑的笑容,大异往常朝议时的严肃。

“陛下明鉴,先前诸公各有所凭,言辞皆堪称凿凿,老臣以为其实都对,错非圣贤,自是皆不能免过,故,徒争其实无益,依老臣看来,‘文贞’之谥确有过誉之嫌,而‘褊公’么,也不足囊括萧瑀之功,不若便取个折衷,就叫‘贞褊公’也就是了。”

长孙无忌油滑得很,既不说萧瑀之功,也不细说其过,玩了手和稀泥的把戏,变着法子以遮掩其之不轨用心。

贞褊公?还真有您老的!

一听长孙无忌这等言语,陈子明险些笑喷了出来,敢情前世老萧同志的“贞褊公”之谥号就是这么来的。

“陛下,臣以为长孙大人此言荒谬至极,身为司徒,本该是群臣之楷模,却竟在朝堂之上,如此轻慢有功之臣,其心叵测,是可忍孰不可忍!臣提请陛下重处之!”

陈子明早已修炼到了喜怒不形于色之地步,尽管心里头很是可乐,可脸上却是一派的平静,仅仅只是不动声色地朝着乔良使了个眼色,当即便见乔良愤然站了出来,当庭弹劾长孙无忌之无礼。

“陛下,老臣以为乔大人所言甚是,甚的‘贞褊公’,如此恶谥岂能加诸国之股肱,当真岂有此理,当得重处!”

“陛下,臣也以为长孙大人此言殊为不妥,自古以来,尚未有以恶谥加诸有功之重臣者,此不单是对逝者不敬,更是欲陷陛下于不义,其心诡异,不可不察!”

“陛下,自古以来,谥号以一字为贵,二字次之,三字者,恶谥也,所谓‘贞褊公’,更是恶中之恶,某不尝闻此谥可加社稷臣者,长孙大人妄言若此,实是不该!”

……

有了乔良的带头,呼啦啦便站出了近百位朝臣,齐齐指责长孙无忌的荒谬,尽管大多数都是中低级官员居多,可这等声势不可谓不浩大,人人喊打,个个喊杀之下,饶是长孙无忌城府深似海,到了此时,也自不禁狂冒虚汗不已,一张老脸瞬间便已是煞白一片,很显然,他根本就没想到自个儿的言论会引来如此多朝臣的一致弹劾,只是话说都已是说了,这会儿要想收回,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今,除了强撑着之外,他也自无甚旁的法子好想了的。

“好了,都不必再争了,卿等所言,朕都已听到了,时文生前确是有大功于国,行事么,也自稍有些执拗,然,忠心却是不差的,为人也真,错非如此,朕又岂会屡屡重用之,今,其既逝,朕实深感惋惜,又岂能以恶谥加之,且就改一字,以真假之真取代贞观之贞便是了,卿等以为如何啊?”

太宗今日本来就是想看风景的,至于到底给萧瑀啥谥号,太宗其实一点都不在意,他在意的只是李恪在朝臣们心目中的地位如何,而今,该看的都已是看到了,该听的也自都听过了,太宗自是不愿因此真的去降罪于长孙无忌,但见其一压手,便已止住了群臣们的乱议,不紧不慢地做出了最后的裁定。

“陛下圣明,臣等别无异议。”

太宗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么个份上,群臣们也自不敢再争执不休,不管心中作何想法,那都只能是紧着称颂上一句了事。

“嗯,既如此,那此事便这么定了也好。”

看风景也是需要体力的,就太宗眼下这等身体状况,显然是不能持久议事,如今,事既已定,他也就不想再有甚节外生枝之可能,丢下句场面话,便即起了身,施施然地便转入后殿去了。

“散朝!”

见得太宗已去,侍候在前墀上的赵如海也自不敢稍有迁延,扯着嗓子呼和了一声,便即领着一众宦官宫女们追着太宗的背影,也自转入了后殿,一场激烈之朝争到此便算是落下了帷幕,胜负如何么,不消说,已是一目了然得很了的。

同类推荐
  •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本书讲述了南北朝大历史,内容包括玉壁绝唱、打虎太岁、跛脚奴与佛爷、四家斗法、帝国鬼才等。
  • 三国之吕小布

    三国之吕小布

    “如果回到三国,我一定要让吕布成为中原霸主!”“我不信。”“你是在挑战我吗?我接受你的挑战!”当梦想成真,赌约依旧,21世纪的吕小布真的重回汉末乱世,他真的能够让这个被唾骂了千年的三姓家奴,重振雄风吗?
  • 转机时刻(1970-1979)

    转机时刻(1970-197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1970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这一时间段内在我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的第五个年头,按毛泽东的估计,通过前几年的大乱应该达到“大治”以“圆满结束”这场革命。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彪在设国家主席问题上挑起了事端。长达十几年的全国性的学大寨运动,并没有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反而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本书从史实出发,把中华民族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转机展示在大家面前,让读者能够很好的了解历史,借鉴历史,以历史来规避自己的一言一行。
  • 世界是部战争史

    世界是部战争史

    《世界是部战争史》以世界史上的著名战争(如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波希战争、炎黄之战、成吉思汗西征、美国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为线索,说明了战争贯穿人类史,战争决定人类史。本书内容通俗生动而又广博深刻。
  • 竖子门生

    竖子门生

    天子,乃帝王。天子门生者,入朝为仕,辅佐天子,得民敬仰。竖子,小人也。竖子门生者,獐头鼠目,欺善怕恶,为官贪赃枉法。人神共愤!然外族入侵,适逢天下大乱,究竟是满口道德文章,胸满治世之才的天子门生可御外敌,还是世人眼中不学无术的奸佞小人能守得江山?竖子门生说不定一跃就能成天子门生。
热门推荐
  • 奈九笙苦

    奈九笙苦

    一执一念一爱一恨殊途之中谁又能想起你夜明似的眼眸
  • 那些年,我们不懂爱

    那些年,我们不懂爱

    你是否时常感觉孤独,觉得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你是否认为成长仅仅只是一个人的事,与任何人都无关?你是否会怀疑,自己未曾被这世界温暖相待……NO,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你之所以会感觉到孤独,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读懂爱。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爱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用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父亲所给予我们的不是贫穷,更不是别人的鄙夷,而是坦荡荡的爱;在“母亲”的词典里,你永远找不到“自私”这两个字;有朋友真好,只要挨一点苦,就有很多朋友关心你;还有一种爱感人至深,那是生命的相互支撑,那是在我们冰冷的时候相互温暖……
  • 风华天下:师尊在上

    风华天下:师尊在上

    在大雪纷飞的赤雪山,他们第一次相见。为了看自己母亲一眼,凤纤华拜了帝墨为师。三个响头一磕,“师傅在上!”凤纤华那稚嫩的声音竟让寒冷的赤雪山有了一丝暖意。帝墨带着只有年仅五岁的凤纤华回到家族看到了自己母亲那甚至没有尸骨的身体,被自己的国人叫为祸国妖女!“师傅,带我走,然后我们回来毁了这里可好?”“华儿说什么,便是什么。”在凤纤华十七岁时,一袭红衣站在尸体堆成的小山上,笑着说:“师傅,抱我。”帝墨看着满身戾气的她,想着哪流传三界的预言:红衣风华,覆灭人间......
  • 我与他爱情路的尽头

    我与他爱情路的尽头

    那一年,她为了他,她不惜放弃她拥有的一切,她为了他,她不惜所有代价,为了他,她可以放弃所有人的追求,为了他,她什么都可以不要,为了他,她不惜付出所有的努力,为了他,她牺牲了自己所有一切。他视她为掌上明珠,不容她受到一点伤害,可最后换来的到底是什么?过去的三年,他为什么消失了,因为他的消失,她对他的一切回忆烟消云散,她不在记忆他。三年后,他又为何要回来?一个曾经可以为他放弃一切的顾星城,一个现在可以伴他一生的项阳,一个曾经视她为掌上明珠的周齐,到底谁才是顾星城的真爱?
  • 仇情

    仇情

    本是富家大少,命运却遭惊天变故,父母离奇双亡,自己流落乡村,悲催挣扎,巧遇真爱,却被狠心拆散,正当绝望之时,命运再次惊天逆转,原来一切都是阴谋,人性的阴暗,爱情的脆弱,贪婪的欲望,复仇的火焰瞬间蔓延。
  • 倾世魔妃要休夫

    倾世魔妃要休夫

    你若成佛,那我便入魔又如何?你爱这天下苍生,那我便杀尽世间所有人。不能爱,也要让你恨得刻骨铭心。佛堂一瞥,终生倾覆。上神?不过不得所爱的可怜虫!为他跳入轮回,却世世死于他手。她爱着他,他却利用她的爱,把她变成自己手中的利剑。等她看透一切,却发现自己根本逃不开;他不懂爱,只一味的强取豪夺。断她双手双脚也只为囚她在身边。终不料,这柄他手中最利的剑,最后刺入的,确是他的心。“你恨我,你要报复我,所以你要杀了这个孩子,你要夺走本尊唯一的希望!”非念所执,错爱情殇,跌荡红衣,终究是为谁做了嫁衣?爱一个人容易,恨一个人却很难。所有我自以为的一切爱恨,都是错一场。
  • 天地轮回诀
  • 妖娆王爷:废柴小姐逆袭记

    妖娆王爷:废柴小姐逆袭记

    洛浅夏,本应该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却因一本书而死,也因这本书穿越到异世;蓝曦墨,年纪轻轻就已是八阶,遇上洛浅夏后,便沉沦了
  • 爱似晴天

    爱似晴天

    她和他本是两条毫不相干的平行线,却因为她的一次偶然的帮助,他们相识、相爱了。但他们的相识和相爱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悲剧,可是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走到一起了!
  • 邪王宠狂妻:恶魔五小姐

    邪王宠狂妻:恶魔五小姐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却惨遭好友残杀。她是将军府的五小姐,预言说她是凤女转世,却从小性格软弱,备受欺凌。当她变成她,凤临天下之时,唯独他在一旁笑道:“本王的眼光果然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