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33900000093

第93章 惟我名扬(二)

“哼,‘兑上艮下’出自何典,原文如何,释义又如何?”

殷元尽管是靠着殷开山的荫蔽才得以承袭勋国公的爵位,而后就此踏入了官场,可能晋升到吏部侍郎的高位,却断然不是侥幸,而是确有真才实学的,至少在经书子集上是下过不少苦功的,故而,只一听便知******的答案正确无比,但却绝不肯出言赞同,而是紧赶着便又提出了道问题,赫然是诸多经书里最难的《周易》。

《周易》据说起源于伏羲八卦,而伏羲八卦又起源于传说中的“河图”、“洛书”,说起来乃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卦虽只有六十四,文字也不多,但却包罗万象,若无精研此道者详解,光看经书,很难领悟到其中之精髓,素来是儒家经典中最难的一经,纵使是现时的明经取士也很少以此经为题,无他,太过艰深了些,很显然,殷元以此经为题,便是打算藉此来刁难******罢了。

果然来了!

******既是打定了主意要在朝廷上混着,自然不会忘了文事上的努力,旁的不说,经书子集都是须得熟稔已极的,《周易》么,自是早就背得个滚瓜烂熟了去,不过呢,早先只是不求甚解地背了下来,毕竟这本经书在具体朝务中是用得最少的,再说了,******本身对《周易》那一套,打心底里便不相信,也不愿在此经文上花太多的时间,可昨儿个得了程咬金的提点,知晓今夜有人要刁难,又怎敢不提前做好准备的,实际上,昨夜他几乎一宿未眠,就是在背《周易》的注释,靠着过人的记忆力,已是将他所能找到的所有释义经典全都背过了一遍,而今一听殷元果然搬出了《周易》,心中自是不免大为感慨自个儿的先见之明。

“此言出自《周易》咸卦,《咸》:亨。利贞。取女吉。初六,咸其拇。六二,咸其腓,凶。居吉。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九五,咸其脢,无悔。上六,咸其辅颊舌。 释义者:《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初六,《象》曰:志在外也;六二,《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九三,《象》曰: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九四,《象》曰: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九五,《象》曰:志末也;上六,《象》曰:滕口说也。”

******的记忆力当真不是盖的,哪怕《咸卦》的原文以及释义之内容极其复杂拗口,可******却是张口便来,一番长篇大论下来,愣是一字不差,中间甚至不带半点的停顿,至于释义更是解说得无比到位,就算是再挑剔之人,也断然从中找出甚瑕疵来的。

“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出自何典,其意何如哉?”

一听******如此顺溜地便将《咸卦》解说得个透彻无比,殷元的脸色自不免便微有些阴沉了起来,没旁的,《周易》已经是五经里最难的了,却还是难不倒******,毫无疑问,再问其它经典,怕也是枉然,一念及此,殷元立马便改了主意,将现时已不甚流行的《庄子》都搬了出来,还故意从中砍头去尾地取出了半截子的话,摆明了就是想以此来难倒******。

“此言出自《南华经》之骈拇,文曰: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馀,短者不为不足。释义者:所以结合的并不是骈连,分枝的亦非是有余,长的非多余,短的也并非不足,简而言之:存在便是道理,殷大人以为然否?”

殷元此问一出,******不由地暗叫侥幸不已,没旁的,自打穿越以来,******确实是背了不少经典,然则《南华经》一类的道家经典却并不在其中,尽管李唐遵道,可也就是表面文章而已,实际上,老庄学说早在汉朝便已没了市场,无他,不适合统治之需要耳,故而,******还真就没怎么去理会老庄之说的,只不过前世时,他曾有段时间很迷老庄,似《道德经》、《南华经》这等道家经典还真就曾专研过,尽管后来兴趣转移了,可凭着过人的记忆力,却并未将这两本道家经典忘了去,这会儿听得殷元问起,应答起来自是不难。

“陈将军既是自言有诗才,那便请以夜宴为题,当场赋诗一首好了。”

这一见******居然连已不甚流行的老庄之说都懂,一向自负才高的殷元可就不免有些发慌了,眼瞅着在经书子集上无法难住******,这便赶忙将考题转到了赋诗上。

“慢,《曲礼》有云曰:来而不往非礼也,殷侍郎已是连考了末将三题,当知事不过三,似该轮到末将问难了罢?”

******可没打算一直让殷元把握着主动权,根本没去理会殷元的第四道考题,一摆手,已是毫不客气地止住了殷元的话头。

“既如此,陈将军便请出题好了。”

虽说被******的打岔话语狠狠地膈应了一下,奈何******所言不无道理,殷元也就只能是硬着头皮地应承了下来。

“请教殷大人,子曰:兴于诗,出自何典,后续当接何文,释义又是何如哉?”

先前尽管一直都是殷元在提问,他也始终不曾对******的答案作出个明确的表态,可******从其脸色的微微变幻中便可得出一个结论,那便是殷元对经书子集确实是下过苦功的,一般性的问题恐怕很难将其压服,要想办到此点,还须得另辟蹊径才成,而这,对于前世时常在网上与人论战的******来说,算不得难事,但见其略一沉吟,便已是问出了一道看似容易、实则暗藏杀机的问题。

“此言出自《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释义者,无外乎人之品性形成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善于学乐耳。”

果然不出******所料,殷元对《论语》熟稔得很,哪怕******只起了个头,殷元却是不假思索地便给出了后续经文以及释义,说起来算是附和传统之断句与释义,但却是一头便栽进了******预设的陷阱之中。

“殷大人确定是如此么?”

一见殷元已然跌到了陷阱中,******心中自是暗笑不已,不过么,脸上却是一派从容之淡定,诱导性地又将坑挖得更深了几分。

“然!莫非陈将军还有甚旁的释义么?那殷某倒要请教高明了。”

一听******此问蹊跷,殷元不由地便是一愣,可转念一想,又认定自己所答断无错误,若是有错,那一准是******自己弄错了,心一动,便已是起了反诘之意,这便眉头一扬,语带不屑地反问了一句道。

“我辈读书人最怕的便是死读书却不求甚解,更可悲的却是断章取义而不自知,陈某尝听闻有此类自以为是之辈,心尤不信,今听殷大人一番话,方知古人诚不我欺也!”

殷元位高权重不假,可却是******的敌人,还是那等永远没有和解可能的敌人,既如此,******自然是不会跟其讲甚客气的,这一见殷元已是结结实实地栽进了坑里,不趁机狠狠踩上一脚又更待何时?

“嗡……”

******这话说得实在是太刻薄了些,正自津津有味地听着二人论战的诸般重臣们顿时便哗然了起来,武将们倒也就罢了,仅仅只是认为******此言太过激烈了些,可文臣们却是都以为******这就是在无理取闹,没旁的,《论语》乃是每个读书人都要精研的经典,能混到极品文臣的,自是对此都精熟已极,当真就无人认为殷元说的有甚不对来着,反过来么,也就证明******不是不懂此文,便是在胡搅蛮缠了的。

“大胆陈曦,安敢在君前胡言乱语,狂悖!”

殷元虽是很恼火******的尖刻话语,不过么,他自持风度,却是并未急着出言呵斥******的无理取闹,可自以为读过书的侯君集却是忍不住了,也不管场合不场合的,猛地一拍几子,便已是声色俱厉地呵斥了一嗓子。

“强不知以为知者,谬也;不明所以而强入人以罪者,愚也!”

从第一次见面时起,******对刚愎自用而又为人浮夸的侯君集便无一丝的好感可言,后头又与其多番摩擦,再算上征伐吐谷浑时差点被这厮巧借名目地暗算了去,彼此间的仇已是结得深了去了,以前是没机会给这厮难堪,不得不忍着,至于而今么,******可是不想再忍了,这一见其又冒出头来胡言乱语,******又哪会跟其客气的,嘴角一撇,便已是满是轻蔑意味地讥讽了其一句道。

同类推荐
  • 最后的匈人

    最后的匈人

    五世纪,风云变幻的时代,蛮族崛起的时代。日渐式微的东西罗马,步步紧逼的蛮族。草原上的究极风暴,沙漠中的冷酷杀手。海上的嗜血猎手,平原上的密集方阵。以各自的姿态,活跃在这个时代。
  • 江南女

    江南女

    以江西丰城女熊时雨开创江南蚕丝业为线索,穿连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有北伐战争、抗日救亡、除恶反特、反对封建礼教、家族纠葛的斗争,也有男女青年生死相恋、夫妻恩怨情仇以及妇女自强不息的细致刻画。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江西人民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生活和斗争。是一部具有浓烈江西地方特色的江南风情的电视剧。
  • 明末昏君

    明末昏君

    原本在即位十七年后才死去的崇祯皇帝,突然间在崇祯十四年就死去,由太子朱慈琅即位,刚好一个现代的倒霉蛋穿越到朱慈琅的身上,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大明能否在他手中中兴起来呢?或者从此明室败亡下去呢?主角要说的话:打造出一名罕世昏君。让你进入一个梦幻的昏君旅程,唱响昏君万岁之曲。求推荐票。收藏票
  • 曹操不是传说

    曹操不是传说

    本书以史实还原真实曹操的全景历史,讲述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体内容包括:曹操身世之谜、曹操发迹之谜、官渡大战之谜、汉中争夺之谜等。
  • 重生大唐初年

    重生大唐初年

    赵志一个八零后的普通青年因为一次意外,重生到了唐初。为了不在像前世那样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决定奋发图强从活一回,结果不知不觉间用他那并不宽阔的肩膀,顶偏了历史的轨道。
热门推荐
  • 漂在北京的女人

    漂在北京的女人

    北京,新移民一族的寻梦园。这个城市包容了她们,也给了她们机会。本书所描绘的是一群漂在北京的女性,为了生活得更好,她们在爱与恨、道德与欲望之间不停地挣扎、追求、忙碌,因为她们深深懂得,人只有往前走,才能找到新的希望……
  • 文圣武神

    文圣武神

    中华书生,百无一用?华夏武者,花拳绣腿?在一个人人修行念力,修炼念术、念技的世界……汉家思想,点燃智慧之火,念生白芒、赤焰、金雷……文圣念生灵慧,三言教化万民,念生灵智,两语百兽开智,念生灵魂,一念顽石点头!唐人武术,拳意凝成实质,拳意护体、外放、化翼……武神拳意锁魂,奔袭百里击杀,拳意通灵,觉险千里而避,拳意渡劫,化为万里天意!此时,执念大陆,百家争鸣,千门林立,列国征战不休。蔡国恩科,文科举以‘诗、书’取士,武科举设‘射、御’选材,积累国运。此后,一个土著读书开窍,梦前世记忆,得中华百家经典,华夏千年技击,踏上文圣武神之路。“我要罢黜百家!废除千门!不尊术,只尊人,汉家唐门,独尊文圣武神!”——苏林。
  • 连玉传奇

    连玉传奇

    情窦初开之年,她被一个疯和尚贴上“生克母,长克父,嫁克夫”的邪恶标签,致使青梅竹马的爱人被迫另娶他人;与蓝颜知己擦出爱的火花却因国仇家恨终成陌路;昔日的斗气冤家反成为伴随左右的“暖男”。为圆父亲的举人梦,她女扮男装参加科举,谁知一路过关斩将,人生的飞车再也刹不住,直至闯入金銮殿参加殿试,抬头竟然看到那龙座上换成了她的孪生弟弟……一切的际遇原来全在“疯和尚”的掌控之下,而这疯和尚不是别人,正是被两夺了帝位的崇文皇帝……午门外,五花大绑等待斩首的三个人,她昔日的知己、伴随她左右的暖男、还有被迫逊位的少年天子延龄……
  • 永恒之暮

    永恒之暮

    千古无一的少年郎儿摘下无上王冠,孑然一身行于人王各道。化红妆的黑小丑自屠心性,沉沦无尽黑暗寻不得救赎之光。半张脸的当世美男居于后堂,左手佳肴右手摘明月。好烟不沾酒的邋遢神父阅尽韶华伊人,折心折身折命折运折花折烟不折剑。永生的君王有鹿与黑鸦,安静地搅拌着一碗黑糠糖面。
  • 逆天残妃:东窗未白孤灯灭

    逆天残妃:东窗未白孤灯灭

    她儿时的救命之恩,换来的,却是双腿残疾。他与她,本是鸳鸯情侣,却各因使命,相忘江湖。他爱她,只愿一生默默守护,到最后,却失去所有~~
  • 三世决

    三世决

    敢阴我,看我怎么弄死你,让我告诉你谁才是真正的九界之王。
  • 帝国长公主

    帝国长公主

    她是现代话剧绝艳的长公主,现在她将话剧演绎成了现实,命中注定,即使她离开了,也终究还会回来,回到她该属于的地方,因为她肩负着独属于自己的使命。假如说她的使命是为了拯救天下,那么他就是作为她的骑士,她的王子而生的。只因为从见到她的第一刻起,他的心就已经为了她而跳动。或许会悲伤,或许会痛苦,但是只要他们对彼此的爱还存在,那又会算得了什么呢?他们终究会为爱而改写命运吧······
  • 秦时明月穿越之相府无双传

    秦时明月穿越之相府无双传

    如果有一天,你能穿越时空,穿越次元,触碰到自己一生所爱得本命男神,如果有一天,你因为莫名得原因只能留在本命所在得时空,如果有一天,你终于能听到本命得声音,看见他温柔得脸,你会怎么做?是想尽办法回到现实世界?还是不顾一切追随在他身边?或者默默无闻得一直守护?那还用说吗!!!!当然是想尽办法靠近本命,不顾一切地去爱他啊!!!!看痴汉无双穿越时空,迎娶张良,生下不疑,走上人生巅峰(^_?)?☆羡慕吗,嫉妒吗?啊哈哈,你就只能眼睁睁得看着!本痴汉奏是这么欠揍!
  • 德艺双馨

    德艺双馨

    《颜氏家训·名实》曰:“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双馨》为“中华美德”丛书中的一种,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呼吁广大青少年肩负着祖国的发展任务,成为德艺双馨的卓越领导者。德为先,艺为本,学前辈,奔双馨。书中故事短小精悍、内容积极健康、文字通俗凝练,注重趣味性和可读性。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 人生处处是剧透

    人生处处是剧透

    时然收到一个智能手环,佩戴后才被告知这是来自未来的黑科技——剧透手环。且,终生绑定无法解除。从此,人生处处是剧透,惊喜天天泪满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