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7200000008

第8章 【渌水亭杂识】(3)

宋真宗时知制诰周起患贡举之弊,建议糊名以革之,糊名之制始此。

中晚唐立君必由寺人,南宋立君必由权相,其国可知。

刘琨经略远不及祖逖,东晋人绝重之,寻名不责实之故习。

陶侃勤于职业,虚浮之士,不敢议之,功名显著故也。何敬容亦勤于职业,虚浮之士即大讥之。敬容能早知侯景之反梁,人不能及,后世亦颇忽其人。甚矣邪说之害正也。

汉·陈蕃曰:“期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于心。”唐·陆象先谓人曰:“贺季真清谈风流,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是学蕃语。

骐骥得伯乐,而后脱盐车;青萍、结绿得薛卞,而后长价。然则伯乐、薛卞有功于良马、宝剑也多矣。二子名亦以是不朽,则良马、宝剑亦有功于二子矣。

北宫纯,凉州所遣以卫京师者也,于汉兵恣横时累挫其锋。陆氏不负晋,纯亦不负陆氏矣。

白敏中以李赞皇荐得入翰林,及为相,诋赞皇者甚力。吕惠卿以王荆公汲引得预政,所以摧害荆公者无所不至。三代以还,似此者指不胜屈。是可叹也!

黄雀,白龟、蛇鱼之类,犹知衔恩图报,况人乎!彼怀私罔上,负恩蔑礼者,曾虫鱼之不如矣。

灌夫不负窦婴于摈弃之时;任安不负卫青于衰落之日;徐晦越乡而别临贺;后山出境以见东坡;刘元诚事司马公,在朝不通书问,闲居则问无虚月;巢谷徒步访颍滨于漳海之南;今无复若人矣。

韩退之自其远祖麒麟以文名于北朝,文业不绝。数世后,至其父仲卿、兄会,文誉益甚。传至退之,遂为一代醇儒。其子昶、符与诸孙,皆举进士。而昶子襄复状元及第。韩氏流泽可谓长矣。

汉·晁错议削七国,其父曰:“刘氏安,晁氏危矣。”南齐·徐文景方贵盛,其父深忧之,曰:“我正当扫墓待丧耳。”唐·路严屡迁要地,其父寄书曰:“闻汝已判户部,是吾必死之年;又闻欲求仆射,是我必死之日也。”彼皆不学无术,而识见若此。严延年之母为其子扫墓地。李络秀知其子周嵩、周囗俱不得善终。二人女子耳,而有识见,尤难得。

李益文名与李贺相埒,每一篇出,乐工争以贿求之,被声歌供奉天子,天下施之图绘。与太子庶子李益同在朝,世称文章李益,以别之。大历十才子,韩翃之名独重,时又有刺史韩翃。德宗命知制诰曰:“与诗人韩翃。”

汉高帝素恨雍齿。比沙中偶语,张良劝帝封之,以厌众心。偶语果息,曰:“雍齿且侯,吾属无患。”晋文公出亡,里凫须盗其资而去。文公饥饿不能行,介之推刲股以食,然后能行。文公返国,国人多不附,乃赦里凫须之罪,使之骖乘游于国中。见者皆曰:“里凫须且不诛,吾何惧也。”晋国大宁。良策殆本诸此。

蔡京当国,刻党籍碑,凡忠臣名士,一网俱尽。然其中亦有本非君子,而偶以一事不合京意,亦指为党,平生过愆,顾反得洗雪。如曾布、曾肇、王觌、章惇辈不可枚举。宦竖亦近三十人。汉·皇甫规深以不与党人为耻。数子碌碌,乃获附骥尾。士固有幸不幸耶?

汉·颜驷对武帝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唐·卢照邻著《五悲文》,自以高宗尚吏而己独儒,武后尚法而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而己已废。噫!士之不遇如二子者亦多矣。悲夫!

泰陵金井内,水孔如巨杯,水仰喷不止。杨名父子器亲见之,归而疏诸朝,请易地。事下工部,汤阴李司空囗怒其多言,害成功,阴令人塞其孔,谓诽谤狂妄,奏命锦衣官校枷杻押赴陵所验看。名父《亲三木朝辞候驾》诗曰:“禁鼓无声曙色迟,午门西畔立多时。楚人抱璞云何泣?杞国忧天竟是痴!群议已公须首实,众言不发但心知。殷勤为问山陵使,谁与朝廷决大疑!”孝庙竟葬此中。

苻坚锐意伐晋,曰:“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及登晋阳城,望晋兵部阵严整,怃然而惧,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五代·慕容彦超谓汉隐帝曰:“臣视北军,犹蠛蠓耳。”退问兵数及将校姓名,颇惧,曰:“此亦剧贼,未易轻也。”兵甫合辄先遁。二事如出一辙。

耿弇为张步所攻,光武自往救之。或谓剧贼兵盛,宜闭营休士,以须上来。弇曰:“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酾酒以待百官。反欲以贼遗君父耶!”李道宗将四千骑击高丽,皆以为众寡悬绝,宜深沟高垒,以俟车驾之至。道宗曰:“吾属为前军,当清道以待乘舆,乃更以贼遗君父乎!”二子武夫也,其所见乃有儒生不及者,人臣当以此为法。

尚书令左雄荐冀州刺史周举为尚书,又荐故冀州刺史冯直任将帅。直尝坐赃受罪,举并以劾雄。雄曰:“诏书使我选武猛,不使我选清高。”举曰:“诏书使君选武猛,不使君选贪污。”雄曰:“进君适所以自伐。”举曰:“昔赵宣子任韩厥为司马,厥以军法戮宣子仆。宣子谓诸大夫曰:‘可贺我矣,吾选厥也任其事。’今君不以举之不才,误升诸朝。不敢阿君以为君羞。不寤君之意与宣子殊也。”雄悦谢曰:“吾尝事冯直之父,又与直善。今宣光以此奏吾,乃是韩厥之举也。”宣光,周举字也。天下益以此贤之。梁冀跋扈,带剑入省。尚书张陵叱令出,敕虎贲羽林夺剑。冀跪谢,陵不应,劾奏冀,请廷尉论罪。诏罚一岁俸,百官肃然。冀弟不疑为河南尹,尝举陵孝廉,谓陵曰:“昔举君,适所以自罚也。”陵曰:“明府不以陵不肖,误见擢序,今申公宪以报私恩。”不疑有愧色。二事乃相类。

黄门监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荐,以至同为相。崇意轻之,请摄吏部尚书,知东都选。知古憾焉。时崇二子分司东都,恃其父有德于知古,颇招权请托。知古归,悉以闻。他日,帝召崇曰:“卿子才乎?皆安在?”崇揣知帝意,曰:“臣二子分司东都。其为人多欲而寡慎,是必尝以事干魏知古。”帝始以崇必为其子隐,及闻崇奏,乃大喜。问安从得之,对曰:“知古微时,臣卵而翼之。臣子愚,以为知古必德臣,容其为非,故敢干之耳。”帝于是爱崇不私而薄知古,欲斥之。崇曰:“臣子无状,挠陛下法,而逐知古,外必谓陛下私臣。”乃止,然卒罢为工部尚书。《新唐书》载此事,谓姚崇巧于料事,而知古薄待所知,至动人主之疑,终身不复用。可见伦理一也,交友不能信者,事君必不忠。

《钱徽传》:长庆元年,徽为礼部侍郎。时宰相段文昌出镇蜀川。故刑部侍郎杨凭子浑之求进,尽以家藏书画献文昌,求致进士第。文昌将发,面托徽,继以私书保荐。翰林学士李绅亦托举子周汉宾于徽。及榜出,浑之、汉宾皆罢。李宗闵与元稹有隙,宗闵子壻苏巢及杨汝士季弟殷士俱及第。文昌、绅大怒。文昌赴镇,辞日,内殿面奏,言“徽所放进士皆子弟,艺薄,不当在选中。”穆宗访于学士元稹、李绅,二人对与文昌同,遂命中书舍人王起、主客郎中、知制诰白居易重试。内出题目《孤竹管赋》、《鸟散余花落》诗,而十人不中选。寻贬徽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李宗闵剑州刺史,右补阙杨汝士开江令。初议贬徽,宗闵、汝士令徽以文昌、绅私书进呈,上必开悟。徽曰:“不然。苟无愧心,得丧一致,修身慎行,安可以私书相证耶?”令子弟焚之。呜呼!如徽居心行事,休休有容,大臣器量也。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时以为奇绝,然亦有所本。庾信《马射赋》:“落花与翠盖齐飞,杨柳共青旗一色”,隋《长寿寺碑》:“浮云共岭松张盖,明月与岩桂分丛。”然勃则青出于蓝也。

考《唐书》,“文庙”下不言笾豆之数。《明宪宗实录》:成化十二年七月,祭酒周弘谟请增笾豆舞佾,言“唐玄宗既正孔子南面之位,服以衮冕。宋徽宗考正孔子冠服加十二旒。金世宗加孔子冠十二旒,服十二章。今圣朝尊崇孔子,既用天子之礼,而笾豆则非天子之制。乞敕礼部会议,增十笾十豆各为十二。”从之。是成化以前至唐宋用十笾十豆,逮宪宗始用十二笾十二豆,后张璁更定祀典,复用十笾十豆也。其略如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一、孝宗隆兴元年癸未,进太祖建隆至开宝十七年事。一、孝宗乾道四年戊子,进太祖建隆元年至英宗治平四年闰三月五朝事迹。一、孝宗淳熙元年甲午,进熙、丰、祐、圣、符、靖、崇、观、和、康六十年事。一、孝宗淳熙九年壬寅,合写长编重进;又进《续资治通鉴长编举要》六十八卷。今只存五朝事迹。

明制,父兄官三品大僚,子弟不得居言路。考之前代不然。《唐书》“三郑”列传:郑余庆,宪宗立,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子濣,本名涵,第进士,累迁右补阙,敢言无所讳。宪宗谓余庆曰:“涵,卿令子而朕直臣也,更可相贺。”郑覃,文宗太和九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弟朗,由山南幕府入迁右拾遗。郑囗,宪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囗,余庆从父,视濣为从孙,时正官右补阙。只以“三郑”列传证之,唐父子兄弟从祖孙不相避,明矣。惟《杜佑列传》:佑子从郁,元和初为左补阙,崔群等以宰相子为嫌,再徙秘书丞。然不过嫌之云尔,初未尝如明制必相避者也。

韩魏公三守乡郡,每谒先垅辄有诗,自矜其荣遇。如曰:“至日郊原拥节旄,先茔躬得奉牲醪。霜威压野寒方重,山色凌虚气自高。衣锦不来夸富贵,报亲惟切念劬劳。”又曰:“昼锦三来治邺城,古人无似此公荣。首过先垅心先慰,一见家山眼自明。”又曰:“风入旌旗撼晓光,两茔亲展喜非常。浓阴蔽野瞻乔木,逸势横天认太行。自叹重茵宁及养,纵垂三组敢夸乡。路人或指荣虽甚,明哲何如汉子房。”又曰:“暂趋先垅弭旌旄,因恤吾民穑事劳。田舍罕逢车骑过,聚门村妇拥儿曹。”又曰:“两飨先坟已致诚,却严轩从指东茔。鸿惊去旆参差起,马避柔桑诘曲行。”又曰:“乡守三逢禁火天,每驱旌纛扫松轩。衰残岂足酬恩遇,光宠徒知及祖先。”如此者不一而足。孟郊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王禹玉云:“出门四塞如黄雾,始觉身从天上归。”论者咸议其器量。二人者虽不可与公同语,然比之向时刺客取首,延颈以授,吏碎玉残,笑而抚之,若两人矣。

辽曲宴宋使,酒一行,觱篥起歌。酒三行,手伎入。酒四行,琵琶独弹。然后食入,杂剧进,继以吹笙、弹筝、歌击、架乐、角觝。王介甫诗:“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盖纪其事也。至范致能北使,有《鹧鸪天》词,亦云:“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则金源燕宾或袭为故事,未可定耳。

玉堂赏花会,赋诗者四十人。学士则南阳李贤、安成彭时、槜李吕原、莆田林文、安成李绍、永新刘定之、钱塘倪谦、东吴钱溥;侍读则金城黄谏;詹事则庐陵陈文、长洲刘铉;侍讲则眉山万安、渔阳李泰;中允则古杞孙贤;赞善则范阳牛纶;修撰则吴中陈鉴、博野刘吉、钱塘童缘、华容黎淳;编修则西蜀李本、昆陵王亻與、余姚戚澜、宜兴徐溥、琼山丘濬、泰和尹直、安成彭华、霅川陈秉中、临川徐琼、四明杨守陈、临江吴汇;检讨则严州傅宗、安成张业、河东邢让;翰林五经博士则天台鲍相;典籍则西蜀李鉴、泰和陈谷;侍书则浙江谢昭。其二人则礼部员外郎临淮凌耀宗,中书舍人江东曹冕。诗成,李贤序之,彭时作后序。

妇人匀面,古惟施朱傅粉而已,至六朝乃兼尚黄。《幽怪录》:神女智琼额黄。梁简文帝诗:“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唐·温庭筠诗:“额黄无限夕阳山。”又,“黄印额山轻为尘。”又,词“蕊黄无限当山额。”牛峤词:“额黄侵腻发。”此额妆也。北周静帝令宫人黄眉墨妆。温诗:“柳风吹尽眉间黄”,张泌词:“依约残眉理旧黄”,此眉妆也。段氏《酉阳杂俎》所载有黄星靥。辽时俗,妇人有颜色者目为细娘,面涂黄,谓为佛妆。温词:“脸上金霞细”,又“粉心黄蕊花靥”,宋·彭汝砺诗:“有女夭夭称细娘,真珠络髻面涂黄”,此则面妆也。

泽州李俊民用章,举承安五年进士第一。金亡后,其同年三十三人惟高平赵楠仅存,又挈家之燕京。俊民感旧游,以诗题“登科记”后云:“试将小录问同年,风采依稀堕目前。三十一人今鬼录,与君虽在各华颠。”又云:“君还携幼去幽燕,我向荒山学种田。千里暮鸿行断处,碧云容易作愁天。”录中:张孺卿介甫、晁李中宝臣、任德维公理、孔天昭文安、王毅知刚、赵铢敬之,皆中都大兴府人。

元裕之寄书耶律中书,荐当时士大夫在河朔者,固安李天翼、渔阳赵铸、燕人张舜俞、曹居一、王铸,且曰:“凡此诸人,虽其学业操行,参差不齐,要皆天民之秀,有用于世者也。”按虞文靖《学古录》有田氏《先友翰墨序》,称彰德田师孟辑其先友手翰,中有刘百熙字善甫,曹居一字通甫,赵著字光祖,俱燕人。其称著曰大侠。按元集作铸者,字才卿,别是一人也。

唐设九科,童子居其一。贠半千、杨炯、吴通元、裴耀卿、李泌、刘晏,皆由是举。宋则杨亿、宋绶、晏殊、李淑,均以童子出身。然汉有童子郎,梁有童子奉车郎,以童子拜官者多矣。元童子科见于《选举志》者一十六人。仁宗延祐七年举陈聃,则大兴人也。

明弘治壬戌状元康德涵海、榜眼孙直卿清,皆以不拘小节被劾去国。然二君实才雄一代,德涵词锋如云,直卿劲气毅然不可夺。论者谓二君为是科冠冕,以忌嫉者多,老于摈斥,可惜。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为了结束,我请求开始

    为了结束,我请求开始

    当白色羽衣洇在了一片绯红之中,一朵妩媚之花便坠落了,那通体不俗的光泽也黯淡下来了。咳,美丽竟如此短暂如此摄入心魄!掩卷沉思,朋友,在嗟然浩叹之余,你对生活是否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呢?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2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2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着所在。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读一首诗,念一个人,恋一座城

    读一首诗,念一个人,恋一座城

    本书是针对女性读者中的都市白领、小资和文学青年所写,特别是那些钟爱文人雅事,有历史怀旧情结的读者所期待的精美读本。本书精心挑选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九座古城,由此划分九大章,时间上从秦汉到明清,地域上从金陵到洛阳,按照这样纵横两条线索,每章对应一座城,由一首诗展开,牵引出一段发生在此城的动人往事,或是才子佳人或是文人墨客。十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名城、故都曾经繁华的历史。令众多读者虽不能至,却可心灵游览。整部作品的文笔尤其地细腻唯美,颇见才情,适合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在历史与诗意中享受无限美好的意境。
热门推荐
  • 那年,你从我记忆中路过

    那年,你从我记忆中路过

    一次相遇,给两个人设下了缘分。一段虐恋,伤透了她的心为了逃避,她出国了。五年后,她强势归来……
  • 装太后

    装太后

    齐朝皇帝驾崩太早,留下年幼的太子继位,有意谋位的庄丞相表示,有必要把大龄待嫁长女庄宜珺送进宫装一下太后,对此庄太后表示:啧啧,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娃儿啊,教哀家如何下得去手啊。皇上则表示:太后,还满意你看到的么?
  • 君心难测

    君心难测

    传言他冷酷无情,心狠手辣,却对她情有独钟,温柔备至,令她在不知不觉中,失了心!岂知,温柔背后是阴谋!他害她,失了心、害她,生不如死,将身受重伤的她扔到街上,任她自生自灭。再次醒来,她是皇上爱妃身边的宫女,为报恩,她助她登上后位,统领后宫,而换来的,却是她的背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孤独与大胆

    孤独与大胆

    本书收入胡适本人所写自传类文稿。胡适在这些文稿里,记述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家世、个人经历,在基本反映他一生的同时,也记述了胡适个人思想变化的历史过程。
  • 最真的感情,最美的故事

    最真的感情,最美的故事

    血浓于水的亲情,情灵相吻的爱情,知音相惜的友情,坦诚挚纯的真情,这些都是世界最真最、最美的感情。它们比蓝天深邃,比原野辽阔,比泰山沉重,比大海深沉,比泉水清澈。一段真情,一个故事,那些最美的故事里面,一定包含着一段最至真至美的感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浮世瞳

    浮世瞳

    为了隐埋在双瞳深处的真正秘密,他毅然走进都市……国术与异能的碰撞,异术与超术的对决,谁主沉浮!阴谋阳谋,诡计百出。前世今生,轮回不止。以强者的决心笑傲花都,以帝皇的姿态俯瞰世界!浮华乱世,浮沉俗世,浮萍若世,浮生随世,它名——浮世瞳。
  • 末世之拯救

    末世之拯救

    末世的来临,人类的灭亡,是大自然的优胜略汰,还是人类自己的所作所为,亦或者是背后有某种阴谋唆使。为了追寻末世的真相,为了拯救人类,宿千叶被四百年后的十二位强者联合送往四百年前,末世到来之前。宿千叶是否能扛起大旗,追寻真相,挽救人类。
  • 青莲修罗

    青莲修罗

    冥界第一杀戮之王修罗重现,人间必将引起一段腥风血雨。本来在与世隔绝的天瀑村快乐生活的唐晨,因为一把从小携带的匕首,本命青莲觉醒,从此唐晨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改变。青莲与修罗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纠葛。
  • 三世未央

    三世未央

    最开始爱的纯情,却在一次次的阴谋,掠夺,杀戮中,变得暗黑。最后身处其中的他们,是该选择相信呢,还是决绝的背弃呢?
  • 墨世卿府

    墨世卿府

    墨世一出,必撼天下。哪怕受过多大的创伤,墨世九杰始终不离不弃。它是一个可以依靠的家,这里的每个人都存在于我的身边。不离不弃。写给,我所沉溺的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