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9100000011

第11章 浅谈书法(5)

柳公权历经了唐朝代、德、顺、宪、穆、敬、文、武、宣、懿十代皇帝,官至太子少师、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咸通六年逝世,享年88岁,葬于耀县阿子乡让义村,墓前有清代乾隆陕西巡抚毕源立碑,上书“唐太子太师河东郡王柳公权墓”。

《神策军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之一。此碑结体布局平稳匀整,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笔画敦厚方正、沉着稳健,表现了柳体楷书浑厚、开阔的典型风格。正如岑宗旦《书评》云:“(柳书)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清代孙承泽跋文说:“柳学士所书神策军纪圣德碑,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其生平第一妙迹。”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的代表作,其体中宫紧密,四周疏放,笔书向内攒聚,向外辐射,撇高捺低,表现出静中有动的超逸姿态。

其书初学王羲之,后融北碑方笔于楷书,取“欧体”之密瘦硬险峻,又削减“颜体”之肥厚丰满;结体中宫紧缩,四角宽博开张;用笔瘦硬挺劲,骨峻气宏,自成一家,人称“柳体”。

柳公权的书法遒劲俊媚,用笔、结体都有其独到之处。他在用笔方面非常注重法度,讲究“精确干脆、一丝不苟”,尤其对笔画的始末笔端特别注重,方落、圆收,或方圆兼施,以求准确无误。其字短线浑厚有力,长线刚挺有质,似有弹性。挑、钩、折等用笔自如,锋出锐利,有“势不可当”之态;此外,柳体运笔多用中锋,以腕力行之,故线条纯厚、质朴苍劲,可谓“笔正”之典范。

柳公权的书法尤以楷书为佳,其笔法、结构已达炉火纯青之地步,对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据史书载,当时的公卿大臣家的碑刻墓志如不是“柳体”所书就以为不孝,足见其影响之大。

(6)张旭

张旭,唐朝大书法家,字伯高,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他擅长“狂草”,号称“草圣”。因其为人性格豪放,好饮酒,善写诗,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贺知章等人交往甚密,人称“酒中八仙”。唐人好以书饰壁,相传张旭往往大醉后呼叫狂走,然后挥笔狂写,故世人呼“张颠”。其草书“行笔如从空掷下,俊逸流畅,焕乎天光,若非人力所为”。意蕴超妙,行笔非凡。

张旭的书法,初学“二王”,端正谨严,规矩至极,传世《郎官石柱记》可见其楷法笔法,然而,最能代表其书法创造性成就的,则是他的狂草作品。其善于生活中观察体悟,据其自称,他的书法是见公主与担夫争道而得其意[大意谓“略甚狭窄而又势在必争,妙在主次揖让之间能违而不犯”(典出唐代李肇《国史补》),从而领悟到书法的结构布白“进退参差有致,张弛迎让有度”的书法意境——此即所谓“担夫争道”之典故由来],后观公孙氏舞剑而得其神,自此书艺大进。

《肚痛帖》草书6行30字,笔墨纵横,一气呵成。《肚痛帖》是张旭狂草的代表作,此帖写得纵横飞扬,精灵跳跃,犹如灵兔奔走,疏狂的笔法使字形结体动荡,但通篇看去却很平稳。《古诗四帖》以其崭新、高美的形式,巨大的气魂开雄伟壮润之篇章。明代王世贞跋云:“张长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数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

高適在《醉后赠张旭》中赞云:“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杜甫亦云:“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狂草,出乎天性,而力运自发,宛如天成。

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说:“旭以草书知名,而《郎官石记》真楷可爱。”丰道生跋:“行笔如从空掷下,俊逸流畅,焕乎天光,若非人力所为。”《宣和书谱》中评说:“其名本以颠草,而至于小楷行草又不减草字之妙,其草字虽然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

他精工楷书、草书,尤以草书著称。他的书法得于“二王”,而又独创新意。楷书《郎官石柱记》,取欧阳询、虞世南,笔法端庄严谨、不失规矩,展现楷书之精妙。

旧时,常熟城内曾建有“草圣祠”,祠内有一副楹联,云:“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酒狂称草圣,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可见其书法之精湛。

书法大家颜真卿曾向他请教笔法,怀素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草法,后以“狂草”得名,对后世影响很大。其草书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为“三绝”。

唐代韩愈竭力推崇其书,在《送高闲上人序》中称:“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张旭狂草,笔墨纵横,然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宣和书谱》云:“其草字虽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或谓张颠不颠是也。”此言或许最为恰当。

其书博大清新,纵逸豪放之处,远超前代,颇具盛唐气象。传世书迹除楷书《郎官石柱记》外,草书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较为著名。

4.宋元时期

(1)蔡襄

蔡襄,字君谟,北宋书法家,擅篆、籀、楷、隶、行、草等体。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学识渊博。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分,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只有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其书正楷端庄沉着,行书温淳婉媚,为时人所重。

蔡襄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自书诗帖》得鲁公笔法而修于鲁公书,可为楷则。沈括说他善于“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这说蔡襄虽追求古趣,但不是“泥古不化”的,敢于创新。

《东坡题跋》称:“‘蔡君谟独步当世’此为至论。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而求其所短,大字为小疏也。天资既高,辅以笃学,其独步当世宜哉。”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云:“君谟工字学,大字矩数尺,小字如毫发,笔力位置,大者不失缜密,小者不失宽绰。”米芾《海岳名言》评其书:“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慢,多饰铅华。”

传世墨迹有《谢赐御书诗》和书札、诗稿等;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等。著有《茶录》《荔枝谱》,及后人所辑《蔡忠惠公集》等。

蔡襄官至端明殿学士,知杭州,卒谥“忠惠”。擅篆、籀、楷、隶、行、草等书体,楷书师法颜真卿,结体端严,体格恢宏;行书得晋人风韵,潇洒简逸。论书应注重“神、气、韵”,崇尚古法。他上承唐代书法,下开宋代新风,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蔡襄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其正楷端重沉着,行草温淳婉丽。其书法在其生前就受时人推崇备至,极负盛誉,最推崇他书艺的人数苏东坡、欧阳修。

在“宋四家”中,苏轼、黄庭坚、米芾都以行草见长,而蔡襄却以楷书著称。其书法师从褚遂良、颜真卿,兼取晋人法则;其字端正沉着、雄伟遒丽。米芾、苏东坡、黄庭坚、欧阳修对他的书法都十分推崇。

欧阳修说:“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欧阳文忠公集》)

许将《蔡襄传》说:“公于书画颇自惜,不妄为人,其断章残稿人悉珍藏,仁宗尤爱称之。”

《自书诗帖》是其行书代表作,整篇神气连贯,笔意温婉清隽,犹有王羲之的《兰亭》遗风。传世墨迹有《茶录》《牡丹谱》《与杜长官帖》,石刻《万安桥记》《昼锦堂记》等;后人辑有《蔡忠惠集》传世。

(2)苏轼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闻名于世,世称“三苏”。他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又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因有人说他作诗讽刺“新法”,故有“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后被捕下狱,史称此事件为“乌台诗案”。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颍州。元祐八年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时年六十六岁。

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东坡书如华岳山峰,卓立参昂,虽造物之炉锤,不自知其妙也。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耳。”又说:“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者,自当推为第一。”

存世书迹著名者,有《前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中山松醑两赋合卷》;此外,尚有《一夜帖》《久上人帖》《子由梦中诗帖》《与子厚书》《天际乌云帖》《董侯帖》等;碑刻有《丰乐亭记》《司马温公碑》《表忠观碑》《苏子丹碑》(亦称《罗池庙迎送神辞碑》)《醉翁亭记》等。

另有,《与若虚帖》《答钱穆父诗帖》《付颖沙弥二帖》《遗过于帖》《次韵秦太虚诗帖》《与郭廷评书帖》《与宣猷丈帖》《渔父破子词帖》《武昌西山诗帖》《石恪画维摩赞帖》《鱼枕冠颂帖》《致道源四帖》等已收入《三希法帖》。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人称“玉局”“长公”“雪堂”,谥“文忠”,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官翰林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礼部员外郎,至兵部尚书,礼部尚书;苏轼生平喜爱提拔后进,著名诗人和书法家黄庭坚、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等人均出其门下。

《前赤壁赋》将苏轼的旷达胸襟、高洁灵魂及超逸优游的心境体现了出来,故明代董其昌赞扬此书墨法云:“每波画尽处每每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耳。”

苏轼的书法,主要是行书和楷书,楷书也含有行书的韵味。其书法初学“二王”,后学李邕、徐浩,中年以后又学颜真卿、杨凝式,继而自成一格。其字特色,以“笔圆韵”胜,即丰肥而有气韵。他曾说过:“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其书集众家之长,开创“刚健婀娜、丰腴圆润”的“苏体”,后启“宋代尚意”的独特风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称:“蜀人不能书,而东坡独以翰墨妙天下。”

黄庭坚曾题字云:“东坡道人少时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浩;至于酒酣放浪,能忘工拙时,瘦硬字乃似柳诚悬。中年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圜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者自当推为‘第一’。数百年后,必有知余此论者。”

其子苏过在《斜川集》中说:“吾先君子,岂以书自名哉。特以其至大至刚之气发于胸中,而应之于手,故不见其有刻画妩媚之工,而端章甫若,有不可犯之色。”

苏轼的著述宏丰,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为“宋四家”。其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3)米芾

米芾,一作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湖北襄樊),世称“米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赵佶召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相传,他爱古好奇,常穿了唐代服装在大街上四处走;又喜爱石头,看见奇石就下拜,呼之为“兄”,因其举止狂放或疯颠,故世称“米颠”。

米芾书法成就最大者是行书和草书。他能博取前人所长,用笔俊迈豪放,自谓“刷字”,意谓“运笔迅速而劲挺”,世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黄庭坚说:“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当所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他曾自述云:“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八面。”后人更称赏他是“八面出锋”。

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快刀利剑”之气势。传世作品如《蜀素帖》《苕溪诗》是其书风成熟时得意之作,用笔跌宕起伏,雄健异常,变化多端,为难得之书品。

《宣和书谱·行书六》称:“大抵书效羲之,诗追李白,篆宗史籀,隶法师宜官,晚年出入规矩,深得意外之旨。自谓善书者只得一笔,我独有四面,识者然之。”

曾自负能提笔作小楷,笔笔端谨,字如蝇头,而位置规模,皆若大字,然不肯多写。曾奉诏仿《黄庭》小楷,作周兴嗣《千字》韵语。

同类推荐
  • 老上海,旧时光

    老上海,旧时光

    本书是作家程乃珊和连环画家贺友直联袂完成的“老上海画卷”,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上海开埠至今150年来的小资情调、人情世故、风俗名物、海派风情等。从旗袍到包包,从冰激凌到自助餐,从弄堂到亭子间,从茶馆到电影院……无所不包。出生于上海金融世家的程乃珊,对上流阶层的生活有着丰富自然的感受,她的文字细致入微,被夸赞为“触摸到了老上海的灵魂”。2013年4月,程乃珊病逝;有人说,程乃珊是张爱玲的“传人”,程乃珊走了,张爱玲式的上海也缺了一角。同样身为“老上海”的连环画泰斗贺友直,为本书配图45幅,他的画被誉为“老上海社会文化记忆中的珍宝”,常常一幅画就可以让人联想起一个时代的上海记忆。
  •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女性”一词不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它有着丰富深邃的内涵。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女人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任何一个女性都不可能只成为其中的一项而置其他为虚无。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信自足的生命个体,女性应视责任为生命的必需,视苦难为生命的营养,视爱和成功为生命的追求。她应圆融、明净、厚重,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只有当她在事业追求和日常生活中都能敞开心胸去面对时,生命的魔力、智慧的光芒、梦想的花苞才会灿烂地绽放,自由地舒展在蓝天白云之下,风来舞蹈,雨来欣悦。
  • 日近西山云霞飞

    日近西山云霞飞

    十五年前,我被史铁生期待未来写作态的话语感动,期盼这些到来。他在一则随笔中写道:所以我希望“职业作家”是暂时现象。我希望未来的写作是所有人的一期假日,原不必弄那么多技巧,几十亿种自由坦荡的声音是无论什么技巧也无法比拟的真实、深刻、新鲜。我希望写作是一块梦境般自由的时间,有限的技巧在那儿死去,无限的心思从那儿流露,无限的欣赏角度在那儿生产。
  • 海外游记

    海外游记

    每个出境旅游的国人,都是热爱生话的世界公民。一起去领略异域风情,饱览五洲形胜吧:踏上戈兰高地,走进奥斯威辛;瞻仰吴哥的微笑,触摸哭墙的神经;登临狮子岩的天上宫阙,俯瞰珍珠港的水下沉艇;回望世贸中心废墟,重温加德满都圣境;观赏山洞里的弗拉明戈,聆听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体验马尔代夫的绿色浪漫,寻访佩特拉的玫瑰红古城;礼赞爱琴海上的人间天堂,惊叹卡久拉霍的性爱庙群……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有了共天下之乐而乐的多彩旅程,方不枉今世今生!退休以后干什么?带着老伴去看世界。
  • 钱钟书《谈艺录》读本

    钱钟书《谈艺录》读本

    本书分鉴赏论、创作论、作家作品论、文学评论、文体论、修辞、风格七个部分,遴选《谈艺录》原文一百余则,将所论诗人、作品、用典一一注明,每则之后有题解,以浅近的现代语体阐释每篇的命意。
热门推荐
  • 穿越!泰拉瑞亚

    穿越!泰拉瑞亚

    穿越了?泰拉瑞亚世界?手里只有黄铜武器?晚上周围出现僵尸?杀!找队友,杀肉山,虐月总,踏上人生巅峰!
  • 秩序与王座

    秩序与王座

    这是一片无比冰冷的星空,这是一个无比残酷的世界。在这残酷宇宙里唯有秩序永恒。秩序共和国特工王安临,在潜伏过程中意外的目睹了帝国高层的秘密行动。面对帝国军队的追杀,王安临被迫闯入星痕......当飞船能源耗尽濒临解体之时,一艘零体风格的战舰悄然逼近......燃烧的星空、破碎的星球、残破的战舰...一幅幅炼狱般可怕的场景在王安临的脑海中闪过。当他再次醒来之时,却发现自己正躺在“公民培育室”的营养舱中,成为了一位新生公民!一股奇异的力量也在王安临的身上悄然萌发...为了探寻一切的谜底,王安临毅然踏上了寻找真相的道路。当世界的真相被一步步揭开之时,王安临也逐渐踏上了位于这片星空顶端的——秩序王座!
  • 圈子:掌控命运的超级人脉术

    圈子:掌控命运的超级人脉术

    你是否有这样的烦恼?明白人脉的重要性。却始终不知道怎么和人交往。在生意场、交际圈中处于边缘地位,得不到其他人的重视。别人很容易办好的事情。很容易就融人的团队,对你来说却比登天还难。你是否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因为你没有掌握全球政治圈、财经圈金字塔尖人物都在运用的终极社交法则——圈子!解密人脉聚集秘术,揭示人脉整合王道!
  • 荣耀格斗士

    荣耀格斗士

    SpikeTV记者:傅先生,作为第一个拿到UFC重量级金腰带的中国人,您在职业生涯总共成功卫冕二十次,有人预言,您会是进入UFC名人堂的第一个中国人。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吗?傅心一:没什么特别的感想,我只是热爱MMA这项运动。央五记者:傅先生,拳击运动员的出场费比MMA运动员的高很多,为什么当初你会选择MMA,而不是拳击呢。傅心一:拳击只能用拳,MMA踢打摔拿都能用,我觉得那更像现实里的格斗。XXX记者:傅新生——傅心一:不好意思,今天先到这吧,最近比较忙,正在写一本书。你们所有想问的,我都会写在书里,这本书叫《荣耀格斗士》
  • 赴天仇

    赴天仇

    百万年彷徨终一日天谴而醒岁月无情也难已抹平人间真情恢复记忆带着一身阳谋逆天而行百神同陨不为毁灭它也预示新生天仇路,赴天仇,斑斑白骨终不悔
  • 水光只为你而起澜

    水光只为你而起澜

    初次见面,他是她的大学军训教官,她活泼搞怪,他深表无奈;四年之后,职场相逢,他是她的甲方公司所有人,她礼貌疏离,他步步紧逼,看大灰狼如何吃掉小白兔。
  • 贵雨学院

    贵雨学院

    一个叫苏夏的女孩她的生日就是母亲的祭日!所以她没有过过生日,她后来找到了自己的外公,因为爱她的父亲在她14岁去世了,车祸去世的。她后妈把她高中安到了贵族学校“贵得高中”后来她遇见了冷夜天,他们之间又擦出了怎样的花火呢?请尽情观看哦!
  • The Rhythm of Life and Other Essays

    The Rhythm of Life and Other Ess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缘人

    阴缘人

    我是母体死亡六小时后剖腹取出的死婴,是身为通灵巫婆的奶奶帮我续的命,奶奶说我命阴带缘。为了生命能坚挺的存活下去,我不得不继承奶奶的衣钵。绕在我的身边诡异事件层出不穷,古老的传承门派之间的明争暗斗如影随形……这一切纷扰的源头,都源于我是一个命阴带缘的阴缘人。
  • 异域孤军沉浮记

    异域孤军沉浮记

    经过四年的国内革命战争,国民党政权已元气大伤,摇摇欲坠,到一九四九年五六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夺取了国民党的政治中心都城南京,并且解放了上海、杭州、南昌、武汉、西安等主要城市。党中央面指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在一九四九年下半年,继续向西北、西南、东南、华南进军,全部歼灭祖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当时在祖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绝大部分猥集在华南和西南。他们互相勾结,妄图组织所谓湘粤联防和西南防线,企图建都广州、重庆,继续顽抗。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得不流亡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