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9500000003

第3章 因是子静坐法(3)

第二节 呼吸

呼吸与吾人生活机能,关系重大。一般人但知饮食所以维持生命,不饮不食,即将饿死;殊不知呼吸比饮食为尤要也。盖饮食,必须金钱可易得之,而不用劳力,即不能得金钱,故觉其可贵。若呼吸,则摄收大气中之空气,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不必以劳力金钱得之,故不觉其可贵耳。然人若断食,可至七日不死;若一旦闭其口鼻,不使呼吸,则不逾时即死。是呼吸之于生命,比饮食重要之明证也。今欲研究呼吸之方法,有两种:一曰自然呼吸;一曰正呼吸。以下分别言之。

一、自然呼吸

一呼一吸,谓之一息。呼吸机关,外为鼻,内为肺。肺叶位于两胸间,呼吸时,肺部张缩,有天然之规则。常人之呼吸,多不能尽肺之张缩之量;俱用肺之上部,肺之下部,几完全不用。因此不能尽吐碳吸氧之功用,致血液不洁,百疾丛生。此皆不合自然之呼吸也。

自然呼吸,亦名腹式呼吸;一呼一吸,皆必达于下腹之谓也。在吸息时,空气入肺,充满周遍,肺底舒张,仰压横膈膜,使之下降。斯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又呼息时,腹部收缩,横膈膜被推而上,上抵肺部,使肺底浊气,外散无余。要之呼吸作用,虽司于肺,而其伸缩,常依下腹及横膈膜之运动,斯合乎自然大法,能使血液循环流畅。吾人不但于静坐时须用此法,实则行、住、坐、卧宜常行之。今举调节方法如下:

(1)呼息时,脐下腹部收缩。横膈膜向上,胸部紧窄,肺底浊气,可以挤出。

(2)吸息时,自鼻中徐入新空气,充满肺部,横膈膜向下,腹部外凸。

(3)呼息吸息,均渐渐深长,达于下腹,腹力紧而充实。

有人主张吸息送入下腹后,宜停若干秒者,此名停息。以余之实验,初学者不宜。

(4)呼吸渐渐入细,出入极微,反复练习,久之自己不觉不知,宛如无呼吸之状态。

(5)能达无呼吸之状态,则无呼息,无吸息,虽有呼吸器,似无所用之;而气息仿佛从全身毛孔出入,至此乃达调息之极功。然初学者,不可有意求之,须听其自然,至要。

二、正呼吸

正呼吸亦名逆呼吸;其主张呼吸事深宜细,宜达腹部,皆与自然呼吸同。唯呼吸时腹部之张缩,完全相反。而其使横膈膜上下运动,则目的相同。盖因反乎自然呼吸,故名逆呼吸也。今举其调节方法如下:

(1)呼息宜缓而长,脐下腹部膨胀,其结果腹力满而坚。

(2)脐下气满,胸部空松,横膈膜弛缓。

(3)吸息宜深而长,空气满胸,胸自膨胀,此时脐下腹部收缩。

(4)肺部气满下压,腹部收缩上抵,斯时横膈膜上下受压逼,运动更灵敏。

(5)胸膨胀时,腹部虽缩而非空虚,无论呼气吸气,重心常安定脐下,使之充实方可。

(6)呼气吸气,宜细宜静,以静坐时自己亦不闻其声为合。

古人有主张吸息宜比呼息加长者,令人则有主张呼息比吸息宜长者,以余之实验,则呼吸以长短相等为宜。

由上观之:可知无论自然呼吸与正呼吸,其目的皆在使横膈膜运动。正呼吸者,乃用人功使腹部之张缩,逆乎自然,而使横膈膜之弛张更甚,运动更易耳。因余静坐人手时,不期而合乎正呼吸法,故余书中采用之。然自出版以来,学者习之,有宜有不宜。故知此法参用人功,非人人可学;不若自然呼吸之毫无流弊也。

三、呼吸之练习

无论自然呼吸与正呼吸,其练习有共同之点如下:

(1)盘膝端坐,与静坐同一姿势。

(2)先吸短息,渐次加长。

(3)呼吸之息,宜缓而细,静而长,徐徐注入于下腹。

(4)呼吸必以鼻出入,不可用口。

鼻为专司呼吸器官,鼻管内有毛,可以障蔽尘埃;若口则非呼吸器,若用以呼吸,则侵夺鼻之功用,必渐致鼻塞;且尘埃人口,易招疾病。故无论何时,口宜噤闭,不特静坐为然也。

(5)呼吸练习渐纯熟,渐次加长,以长至一呼一吸,能占一分钟为最;然法不可勉强。

(6)练习静细之呼吸,每日不无何时,皆可为之。

(7)静坐时宜无思无虑,若注意于呼吸,则心不能静,故宜于静坐之前后,练习呼吸。

(8)静坐之前后,练习呼吸,可择空气新鲜处,以五分至十分,为练习之时间。

四、心窝降下与呼吸之关系

前言姿势,既述及心窝宜降下之理。虽然,呼吸时,于心窝之降下,更有重大之关系。盖心窝若不能降下,则呼吸不能调节,静坐之效,终不可得也。特再述之,以促学者之注意。

(1)初学者呼吸时必觉心窝处坚实,以致呼吸窒碍,不能调节;此即横膈膜未麓上下运动之故;宜持以决心,不可退缩。

(2)觉呼吸窒碍时,切不可用力,宜纯任自然,徐徐注意达于下腹。

(3)胸部宜一任其弛缓,使血液循环时,不致压迫心脏,则心窝自然降下。

(4)练习日久,似觉胸膈空松,呼吸静细深长,一出一入,能直达于脐下重心,即为心窝降下之明证。

第三节 静坐时腹内之震动

(1)静坐日久,脐下腹部发现一种震动之现象,即为腹力充实之证。

(2)震动之前十数日,必先觉脐下有一股热力,往来动荡。

(3)热力动荡既久,忽然发生一种震动,能使全身皆震,斯时不可惊骇,当一任其自然。

(4)震动之速度及震动之久暂,人各不同,皆起于自然,不可强求,亦不可遏抑。

(5)震动时宜以意(不可用力)引此动力,自尾闾(臀后脊骨下端尽处,名尾闾)循背脊上行,而达于顶;复透过顶,自颜面徐徐下降心窝,而达于脐下。(自尾闾上行至下降心窝,非一时之事,或距震动后数月,或经年不定,阅者勿误会。)久之则此动力,自能上下升降。并可以意运之于全身,洋溢四达,虽指甲毛发之尖,亦能感之,斯时全体皆热,愉快异常。

震动之理由,颇深奥难解;大率血液循环,其力集中于脐下,由集中之力而生动,由动生热所致。然何以能循脊骨上行,自顶复下返于脐,实不易索解。而事实上,则余所亲历,确有可信。古人所谓开通三关者,即指此(尾闾为一关;背部夹脊为二关,名夹骨关;枕骨为三关,名玉枕关)。

古人解此震动之理,其说颇多,兹引近理者,要不能绳上严格的科学,而固非无可取者。其言曰:胎儿在母体中,本不以鼻为呼吸,而其体中潜气内转,本循脊骨上升于顶,下降于脐,是名胎息。一自坠地后,此脉即不通,而以鼻为呼吸矣。静坐之久,能假此动力,仍返胎儿呼吸之路,即回复胎息之始基。

第七章 经验篇

第一节 幼年时代

余自幼多病,消瘦骨立,父母虑其不育。年十二,即犯手淫,久之,梦遗、头晕、腰酸、目眩、耳鸣、夜间盗汗、百病环生。幼时愚昧,初不知致病之由。年十三四时,略知其故;然不甚明了,屡戒屡犯,又不敢以告人,唯日在病中而已。家居城之西隅,距城东不过二三里,偶因节日,偕兄弟游于城东,中途辄足软不能行,归则一夜必盗汗六七次,幼年之状况如此。

第二节 青年时代

年十五六后,病益多,加以怔忡、心悸、潮热往来等病。犹忆十七岁之春,每日午后身热,至翌晨天明退热,绵延至十八岁之夏方愈。长日与病为缘,益觉支离,而颇知刻苦读书;旧时习惯,读书恒至更深不寐。久病之躯,以病为常事,以不病为变例,故虽病而读书自若,于是体乃益弱,病乃益深。

第三节 静坐之发端

当病盛时,亦百般求治疗之法。而内地偏僻,只有旧医,所用者为汤药,久而无效,亦厌弃之。余虽不以告人,而余先考则察知余病源所在,有时示以修养心性诸书;又示以《医方集解》末卷所载道家大小周天之术;乃恍然大悟,稍稍习之,病良已。然无恒心,病作则惧,惧即习,病已则怠,怠则忘之。然自此知保贵身体,不加戕贼。自十九岁后,诸病虽未尝离身,而较诸幼年时代,反觉康强矣。

第四节 静坐之继续

年二十二娶妻以后,自以为躯体较健于昔,静坐之术即委弃不复为,而又不知节欲,于是旧时诸疾俱作,加以饮食不节,浸成胃扩张病,食管发炎如炽,益以嘈杂,时时思食,食至口,又厌不欲食。友人多劝余静养,余犹以为无伤也,迟回不决。至己亥之春,仲兄岳庄,以患肺疾死。其明年庚子,余亦得咳嗽疾,未几,即咯血;服旧医之汤药,病转剧,三月不愈。乃大惧,恐蹈亡兄覆辙。于是摒除药物,隔绝妻孥,别居静室,谢绝世事,一切不问不闻,而继续其静坐之功,时年二十八也。

第五节 静坐之课程

初为静坐时,自定课程:每晨三四时即起,在床趺坐一二时。黎明,下床盥漱毕,纳少许食物,即出门,向东,迎日缓缓而行,至城隅空旷处,呼吸清新空气,七八时归家。早膳毕,在室中休息一二时,随意观老庄及佛氏之书。十时后,复入坐。十二时午膳。午后,在室中缓步。三时习七弦琴,以和悦心情,或出门散步。六时复入坐。七时晚膳。八时后,复在室中散步。九时,复入坐。十时后睡。如是日日习之,以为常,不少间断。

同类推荐
  • 5分钟壮骨

    5分钟壮骨

    “小康不小康,首先看健康,当今人群的健康状况不尽如人意,需要壮骨的人群趋于低龄化,最主要的问题是膳食结构不全理,因此创造健康必须从调整膳食结构入手。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壮骨知识和具体、实用的壮骨方法,帮助您全面掌握壮骨的学问,从而避免骨质疏松,保障家人健康,获得快乐人生。”
  • 亚健康评估与干预

    亚健康评估与干预

    本书以中医“上工治未病”的理论为指导,以罗仁教授干预亚健康的专题系列讲稿为基础,较系统地介绍了亚健康的概念、表现、评估、干预原则和方案,对亚健康者的心理调摄、运动指导、饮食调节、生活习惯、中医养生、体质调控、不适症状的个体化干预和常见病预防进行了详细阐述。内容通俗易懂,资料翔实可靠,方法简明实用,适于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和亚健康者阅读参考。
  • 经验良方全集

    经验良方全集

    本书是清代医家姚俊所辑的著名方书。作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荟萃前贤效方、民间单偏方以及王公内府秘方共2 000余首,辑成4卷80余门,涉及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选方精粹、立法严谨、论证精妙,言简意赅。
  • 告别痛经36计

    告别痛经36计

    在患有痛经的女性中,其中有一半属于原发性,这和女性的生理特点紧密相关。有些女性错误地认为,痛经是治不好的。其实,继发性痛经是由于生殖器官的病变引起,病症一旦治愈,痛经即可消除。我们编写告别痛经36计的目的正是希望女性关注经期卫生,缓解痛经,提高生活质量。
  • 气色何来:会吃的女人美如花

    气色何来:会吃的女人美如花

    本书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时期女性的生理特点,精选了近300例具有润肤养颜、祛斑增白、祛皱抗衰、乌发美发等功效的营养食谱。在保证其营养合理、膳食平衡的同时,力求变换花样,调剂口味,让你在愉快的烹制过程中,既能享受到佳肴的美味,又能获得如花容颜的妙方。书中有针对性地推荐大量美容功能美食的制作方例,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方面阐述了每款功能美食的美容健身机理,并详细地介绍了该食品的性味功能特点、所合营养成分、具体制作过程及食用方法等,是关爱都市女性健康饮食的美容宝典。
热门推荐
  • 天牧红尘

    天牧红尘

    天牧,天界放牧......一颗珠子,它名天牧,到底隐藏怎么样的秘密?天路已断,无法飞升,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几万年来,再也没有帝级现世?当苏明一步步向巅峰前进,一个个谜团向他敞开......
  • 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本书总结出十六个大多数人常见的弱点,为你提供了战胜这些弱点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 模因入侵

    模因入侵

    一夜之间,网络上所有灵异小说全部消失,与之伴随的是,小说中的灵异事件侵入现实。各地灵异现象频发,从最初的不信,到惊恐、绝望、疯狂……直至死亡。人类,在哭泣。
  • 龙战八国

    龙战八国

    八路军某部一个连队和国军某部的一个加强排在一次争夺日军军火库的时候无故失踪。而在另一个时空里,诸国列强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那些洋鬼子在势如破竹的情况下却意外的遭一队神秘人的袭击,从此,接二连三的怪事发生了,一支让列强们闻风丧胆的部队也在中华大地崛起,国民们认为它是华夏祖先的灵魂,便称它为龙魂。
  • 弑神焚天怒

    弑神焚天怒

    他,一个人人皆知的一个没有丝毫修炼天赋的废物。被人嘲笑被人排挤,天道命运让他天生不能修炼。但他并不向天道屈服,他要逆天而行。神要阻挡我?那便屠神吧!天要压我?那便灭了天吧!看他如何逆天而行在他神级灵脉面前谁敢称天才?天灭天道杀众神。站在万神殿上俯视苍生,各色美女揽入怀里。天道是什么?我便是天道。
  • 我是除妖师

    我是除妖师

    什么?千年大妖解封,群妖乱舞?不怕,有哥在。什么?魔界侵蚀凡间,生灵涂炭?不怕,有哥在。什么?天界降临人世,灭世重生?不怕,有哥在!哥除的不止是妖,还有人、神、魔、鬼!哥泡的不止是人,还有神、魔、鬼、妖!不要羡慕哥,哥只是除妖师!--------------在这个不再受神的保护,妖与魔失去约束的年代,人间的终极劫难将至,主人公少年时代便觉醒了不被允许存在的远古真理,他驱妖除魔守护人类的同时,却又遭到天下除妖师的追杀。哼!如果不是为了一众MM们,我李秋仁才懒得去做除妖师,阻止那早就注定的天地劫难!
  • 美味时令青菜600款

    美味时令青菜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北京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巨岩碎涛

    巨岩碎涛

    《巨岩碎涛》是一部跌宕起伏,惊险曲折,磅礴厚重,悬念叠生的探案小说。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爱恨情仇的交织,案情经纬的交错,罪行令人不寒而栗!官迷心窍的副市长潘登高,对市长的宝座垂涎三尺,认为市长张政明阻碍了其升迁之路,由怨生恨,暗动杀心,勾结企业家高一峰,不惜重金,雇佣梦想一夜暴富的马彪伺机行凶,不料却杀错了人。正义邪恶,形同冰炭。一场正与邪、红与黑、警与匪、违法与护法的铁血较量,随着这桩扑朔迷离的谋杀案而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地展开。
  • 大宋女贼

    大宋女贼

    秦小优夜如豪宅行窃,结果一觉醒来自己被关在了大柜子里。什么情况?侠盗、侯爷、王爷、御前一等侍卫,统统把心交给我。大宋女贼,专偷人心……
  • 繁华未尽只为你

    繁华未尽只为你

    他冷漠,他温柔,他是她最爱的男人。那一年,她十九岁,正是花开得最美的季节,她遇见了他。“虽然你一直冷冷的,但我觉得你曾经一定经历过什么。”漠然的双眼,背后总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跟他在一起那段的日子,是苏亚兰这一生中最美好的场景、最难忘的回忆。“你是真的喜欢我吗?还是仅仅因为一个名字?因为我也叫‘兰儿’?”过程也许是美的,但结局往往总令人心酸。“如果没有你,我还会再遇见别人,但是如果我离开了,你就永远也别指望我还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