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在一起又喝了一会儿酒,夏侯特将话题引向他们此行的意图上。他边拿着酒壶向苟爷爷敬酒边问:“苟大爷,您老人家听没听说什么地方有玉啊?”苟爷爷说:“哪圪瘩有 玉,我知不道。可我倒是听说过过一个玉的‘古’。你们要是乐意听,我就给你们说说这个‘古’。 ”夏侯特、上官蕊菲听后,高兴得将头点得如鸡啄米一样,连连说:“愿意听 !愿意听!”
吃完玉米面饼的戏水娃娃,正在伸着舌头舔粘到唇边的饼屑吃。他听到苟爷爷要讲“古”的话后,忙舍了唇上的饼屑,将舌头缩回到嘴内,边拍着手蹦边高兴的嚷嚷:“爷爷又要 讲‘古’啦!爷爷又要讲‘古’啦!”
据苟爷爷讲:在老早年的时侯,这个地方连年干旱无雨。村民们去龙王庙中为龙王爷敬香、上供;请出来龙王像前村后村的游;家家供奉、户户许愿。——祈求上苍福祐众生,盼 望龙王爷降甘霖救苦救难。
但是,乡亲们奉献的牺牲白白的摆在供案上,求雨的眼泪徒然流在龙王的供案下。天上还是没有一丝云,地上没有落下一滴雨。土地都干渴得裂开了一张张乞讨雨露甘霖的嘴。
望着颗粒不收的田园,看着枯焦的庄稼,农民们急得眼睛冒火,愁得心都要碎了。为了求活路,乡亲们背包夹裹、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到外地去讨生活、谋生路。离开故土以前, 眼含热泪的乡亲们仍然不忘去龙王庙点燃最后一支供奉的香火,把自己心中的最后一点虔诚奉献到龙王的塑像前。人们祈祷龙王爷发慈悲——降雨露甘霖给这片焦渴的土地普救众 生。村民们许下宏誓大愿:当田园复苏、草木再绿时,他们一定回来为龙王爷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但是,一年又一年、春去春又回,乡亲们祈求甘霖的泪水,没有得到雨露,没有浇灌出田园丰茂、庄稼葱翠;村民们供奉给龙王的牺牲,没有得到风调雨顺,没有换回来五谷丰登 、粮食满仓。希望——失望——绝望,车轮周而复始般循环往复的碾轧着人们的心,把乡亲们对幸福的乞盼撕扯得支离破碎、鲜血淋漓。
就在人们的心被失望啮咬、被绝望折磨的时候。有一个叫拴拴的青年,为了全村人的幸福,为了自己家人的生存,日夜苦干、挖渠筑堤,引来了江水浇灌土地。草木又绿了,田野 中又有了茂盛的庄稼,粮仓中又有了储粮,房屋中又传出人们的笑声,天上又有飞鸟在歌唱。
不料,挖渠引江水浇灌田园的事情被龙王知道了。龙王爷化为疯颠道人前去告戒、点化拴拴:挖渠引江水伤了地脉,坏了当地的风水,犯了水族的律条。龙王爷让拴拴填埋水渠、 停止引江水浇灌田园的行动。
然而,拴拴却不愿意亲手毁了自己辛苦劳动的成果,不愿意放弃对美好幸福的追求。拴拴拒绝填渠,仍然我行我素的引江水灌溉田园。为此,龙王水族用最卑鄙的手段来惩治、折 磨拴拴,迫害拴拴的亲人。拴拴的父母先后被怪病缠身、受尽折磨,最后被夺走了生命。随后,拴拴的妻子也染上沉疴长久卧床。拴拴四处奔走求医,到处拜神,都没有效果。后 来拴拴得知:所有的灾害,都因龙王水族迫害、蛊祟所至。但是,拴拴却伸冤无路、告状无门。
就在拴拴唤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的时侯,有人同情怜悯拴拴,为他指点迷津:要想伸冤,只有去长白山的一条路。在长白山的天池边,等南极仙翁为神鹿饮水时叩告冤情,才能 伸冤、救妻子。
拴拴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长白山脚下。他爬崖登岩、攀援到长白山顶,寻到了天池。天池边生有许多奇花异草;天池上方氤氲升腾、云雾缭绕。—— 好一处世外仙境。
拴拴无心观赏仙境美景,只想向仙翁诉告冤情、报仇雪恨。但,他从早晨的煦日等到午时的艳阳,又等到晚霞送走夕阳、玉兔东升,再等到嫦蛾离去、朝霞满天。终因仙凡殊途而 未能见到南极仙翁。
拴拴并没有因失望怅然而返。父母的怪病暴卒,被病魔缠身的妻子,家庭的冤情,乡亲们的企盼。这些仇、这些恨、这些冤、这些盼,都令拴拴不能离去。拴拴在天池边结草为庐 ,日夜守候、等待、期盼着。一夜又一夜,一天又一天,他等啊等、盼啊盼。带的粮食吃光了,他就靠採摘野果、寻找野菜充饥度日。但是,他始终没有见到所盼望的南极仙翁。
拴拴伸冤无门、报仇无望,心如刀绞、愤世厌生,几次要跳崖告别这个魑魅魍魉横行、没有平民活路的世界。但他又不忍撇下卧病在床的妻子于不顾;不想失信于受尽干旱苦的乡 亲们;更不愿抛下父母惨死的冤情,在冤屈不白时抽身离世而去。这些割舍不断的情感,这些不忍推却的责任,这些不共戴天的愁恨,又将他从死忘的边缘拉了回来。他每天以泪 洗面、苦苦的熬捱着,企盼有一天上苍开天眼查晓他的冤情。
这天,拴拴因为没有寻到足量的充饥食物而感到腹饥难忍、神疲乏力,困惓不时的向他袭来。当他在草庐内憩息时,见长白山天池上空的雾霭滚滚而来,渐渐的将所有的空间都笼 罩了。拴拴的眼前一片漆黑,黑得什么都看不见了。——在梦中,拴拴见到了南极仙翁。拴拴向仙翁哭诉了冤情。仙翁听后雷霆震怒,派伺鹿仙童持青棱虚幻太阿剑下凡界、来到 江边。仙童向孽龙宣示了仙翁的口喻后,手起剑落将孽龙诛杀。
待到拴拴从梦中醒来时,已经在自己的家中了。拴拴的家人告诉他:拴拴失踪后,家里的人多日四处寻觅没有消息。昨天夜里,不知什么时侯拴拴却喜从天降回到家中了。拴拴听 后自己心里明白:这是伺鹿仙童诛杀孽龙后,将他送回家中的。拴拴在床上以枕为供案,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几个头,拜谢南极仙翁为他报仇雪恨。
拴拴以为:他的冤情,南极仙翁已为之定案、伸雪。却不料,孽龙水族因仙翁诛杀孽龙一事向拴拴报复。拴拴在田中伺弄庄稼时,被孽龙子用龙尾击杀。然而,拴拴挖渠引江水浇 灌田园是为了百姓生存——顺民心;孽龙子杀害向仙翁告状的拴拴——违天意。顺民心者昌,违天意者不祥。因此孽龙子谋害拴拴时,鬼使神差的将龙尾崴折了。又痛又怕的孽龙 子自知犯了天条,留下半截龙尾逃回到江里去了。
孽龙子犯天条,日后自有南极仙翁惩处。它留下的断尾与散落在江两岸的鳞片,久后化为了绿色的玉——颜色与孽龙的颜色一样。
讲完关于玉的“古”,苟爷爷领着夏侯特、上官蕊菲走出窝棚,指着远处的江说:“那就是早年拴拴挖的渠。年头多了,越来越宽,变成江了。江岸上有后人为拴拴立的石碑。
“这暂,庙里还有那个作孽龙的牌位呢。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那阵子,造反派要砸它。老人家们劝:砸了龙王的牌位,往后万一天要旱呢?干部们也不同意,说那个庙是ⅩⅩⅩ年 前建的,是文物。——里面的东西动不得。这才把龙王牌位留了下来。
“听说:谁要有了个病灾,去庙里点柱香,到拴拴的碑前磕两个头,念叨、念叨就好了。——灵验着呢!”
夏侯特、上官蕊菲听完了苟爷爷的“古”后,惊喜得将目光对视在一起。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睛中看到了共同的答案:既有鱼腹中的岫玉,又有玉的传说,并且都与江有关。看起来 :江两岸或者江中有玉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当初对江中有玉的推测,有一定道理。
心情激动的夏侯特、上官蕊菲剥茧寻绎般的理出了头绪后,又向苟爷爷问明了石碑与龙王庙的所在位置,起身向苟爷爷握手告别。
夏侯特与上官蕊菲来到江边后,在江岸上看到了一尊青石碑。石碑上的文字古朴无华,碑面上镌刻的“饮水思源”四个篆字笔锋雄健遒劲。
他们俩人观瞻了青石碑后,又去观看了龙王古庙。在庙中,夏侯特细心研究龙王塑像与藻井的彩画图案时,上官蕊菲则对一块古人篆字的横匾留意端祥了半天。
夏侯特与上官蕊菲再次来到江边时,他们长时间的望着传说中拴拴挖的渠——江,望着散落着孽龙鳞片的江两岸,望着腹中藏玉的草鱼出处——他们溯流寻觅的江水。但是,他们 望了半天,却没有看出来龙鳞在何处,更看不到玉在什么地方。
望着、望着,上官蕊菲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说:“你说我这笨脑袋!——我怎么没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