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55800000023

第23章 《陈寅恪与傅斯年》——知识分子的风骨

研究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这其中隐含着对今日知识分子现状的不满。

十几年前,知识界涌起了民国热,开始研究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这其中隐含着对今日知识分子现状的不满。《陈寅恪与傅斯年》的广告语说“大师之后再无大师”,其实是盼着能再有这样的大师。

将陈寅恪和傅斯年两位史学大师放在一起,当然首先是因为他们在学术上的成就。陈寅恪性格内向,一生为学问而学问;傅斯年则脾气火暴,也颇有事功。他后来成立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成为中国现代史学一个重要阵地。同时,他们两人也是好朋友,还有姻亲关系。傅斯年再婚,娶的是俞大维的胞妹俞大綵,而俞大维的妻子,正是陈寅恪的胞妹陈新午。大陆读者也许对傅斯年比较陌生,因为他后来长居台湾,基本上与大陆隔绝了。实际上,傅斯年当年也是北大的风云人物,“五四运动”爆发后,北大学生游行的总指挥就是他。

读了这本书,我们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很厉害。比如傅斯年,他在伦敦大学读实验心理学,同时还选修了化学、物理、数学、医学等课程。后来他转到柏林读书,与陈寅恪同学。有一天晚上毛子水、罗家伦他们一起吃饭,大家翻傅斯年的书包,居然翻出一本三卷册的地质学专业书。而傅斯年当时在德国学史料学和实证史学,也就是说,他从自然科学学起,经由心理学和地质学,最后才落脚于史学。俞大维也是这样,先搞文史,后来又去研究军工和弹道技术,最后在台湾做了“国防部长”。

傅斯年后来去了台湾,做了台湾大学校长,到现在台大校园里还有一口“傅钟”,每年12月20****去世那天就会敲响。傅斯年其实只在台大当了一年校长,影响却很大。他一来就炒掉七十多个他认为不合格的教授,要求非常严格。当时台湾到处抓共产党,傅斯年虽然反共,但如果有人不分青红皂白到学校里抓人,他是要骂的;甚至还在报纸上写文章公开声明,说台大绝不兼办警察任务,也不兼办特工,当局若有真凭实据说某人是共产党,可以依法查办,但绝不能含糊其辞,血口喷人。可见,他一直都是“五四”时候的那个傅斯年,从未放弃捍卫学术的自由与独立。

有一次他在会场上与人争辩,认为奖学金制度不应该废止,对刻苦努力肯用功的学生,应该想办法替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有一个安定的环境,用心勤学。说完这话之后,他因为情绪太激动,宿疾发作,送去医院没多久就去世了。后来台大的学生还为此上街游行,要求把与校长争辩的那个人揪出来惩办。可见在很多同事和学生心中,虽然都觉得他脾气暴躁、行事霸道,但到底没有辱没那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

《陈寅恪与傅斯年》的书写方式相当感性,故事生动有趣。比如傅斯年曾经写过一封信给罗家伦,中间提到这么一句话:“说点笑话吧,老陈回去坐二等舱,带着俞大维那个生龙活虎一般的儿子,这个孩子就是俞大维与一个德国女音乐教师生下的私生子扬和。”

书里还说到当年徐志摩也在柏林,那时他正追求心中圣女林徽因,不惜与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张幼仪寻死觅活不愿离开。那些好事的留德学生就在一旁纷纷献计,拉着徐志摩到中国饭馆要他请客。有一个绰号“鬼谷子”的留学生居然出了个主意,让徐志摩把张幼仪像捐麻袋一样捐出来,移交给当时还没有结婚的金岳霖,大家都齐声喝彩。没想到金岳霖也在这家餐馆吃饭,隔着一层薄薄的木板,突然听到有人用中国话喊自己的名字,就探头出来看,结果把大家吓得面无血色。

关于这两位史学大师,学术界也有很多学理研究,比如我最近看的一本《真理与历史》。两本书如能结合在一起看,相信大家会更有收益。

同类推荐
  • 李白诗选评

    李白诗选评

    本书编选李白诗230题,270首左右。分编年、不编年两部分排列。不编年部分,又按诗体分为五古、七古(七言歌行)、五七律、五七绝、乐府几个部分。李白诗歌的编年,仍然是李白研究的重要课题,争议也比较多;对于李白寄托很深的乐府诗的作年,争议尤其多。
  • 张承源诗选

    张承源诗选

    本诗集收入作者百余首诗作。诗作内容分为“哨所短笛”、“春天泳怀”、“狂歌恋曲”、“丝路女神”、“母亲长河”五卷。
  • 游学在台湾

    游学在台湾

    本书作者以一个游学在台湾的学生的视角,生动有趣地记录了在台湾清华大学交流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台湾大学课堂上的妙趣横生,教授风采,作业、讲座等学习生活,也有课余生活吃穿、游玩、追星、做志愿者的丰富的生活体验;作者用敏锐的目光,游刃游余地流畅自如娓娓道来,对于台湾的老荣民,对于乡情,对于两岸同胞、同根的和平的期许都有情真意切的触觉。有感性的文字,也有理性思考,是大陆生在台湾交流以来比较全面记录游学在台湾生活的第一本书。
  •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本书所写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重点课题,由八位专家撰稿,陈晓明主编。从“现代性”入手来重新梳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变革和转型。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一直处于与外部剧烈动荡的世界对话中不断发生着各种应变的状态中。这些变革对促使中国文明步入现代化文明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当代中国文学为回应“现代性”的挑战,在建构现代性叙事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不懈的努力。在现代性的框架内来探讨中国20世纪以来的文学的发展变革,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看成现代性文学的实践形态。梳理出了二十世纪现代性文学的历史线索。
  • 成电记忆

    成电记忆

    岁月荏苒,光阴如梭。电子科技大学历经筚路蓝缕、奋发求索,在相继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后,正迈上新的发展征途。蓦然回首,55年那些默然前行的深深足迹交织成一首荡气回肠的岁月之歌。1956年,由当时的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三所院校的电讯工程专业合并,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电子信息高等学府——成都电讯工程学院。55年来,一代代成电人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求实求真,追求卓越,形成了优良的精神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热门推荐
  • 传奇之大漠英雄

    传奇之大漠英雄

    蝎子尾是天山派少掌门,他虎背熊腰,浓眉大眼,发号施令犹如狮子吼。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命令四十名勇士挺进沙漠引路,将队伍的行进路线做好标记。他带领兄弟们快马加鞭昼夜兼程,才得以赶到云凤林总部,领受了老掌门戈壁探宝的新指令。他带领队伍进入沙漠时,天色变得阴暗起来。蝎掌门明白:人在沙漠中不能缺水,不能迷路,还要随机应对风暴,酷热或酷寒。他意志坚定而心情沉重。因为这次探宝,他是志在必得。他将带领队伍在沙漠中用血肉之躯与命运搏斗。这次行动,他已立下誓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 一笑倾城,强宠小娇妻

    一笑倾城,强宠小娇妻

    锦台真是她人生的奇迹,莫名其妙的相遇,莫名其妙的守望,从此她不平凡的盛世年华!我会等待,谁是我的盛世年华。
  • 《时间知识篇》(上)

    《时间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时间知识篇(上)》是科普知识百科全书系列之一,《科普知识百科全书》结合当前最新的知识理论,从自然到科学、原理、论述到社会发展的包罗万象,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需求。该书是丰富青少年阅历,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加强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对未来的向往憬,热爱科学的难得教材,是青少年生活、工作必备的大型工具书。
  • 保护伞

    保护伞

    山南省黎昌县城五公里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昌平公司总经理傅小成在事故中死亡。傅小成的死亡终点重重,省公安厅收到有关傅小成被谋杀的举报信后,派出刑侦总队长伍建良到河阳进行调查,并在调查中发现,命案的背后意有黑恶势力在操纵。与此同时,山南省委、省纪委收到了反映省公安厅分管刑侦的副厅长李仲章与黑恶势力头目吴广林、袁明海互相勾结,为虎作伥,充当黑社会保护伞的举报信。伍建良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昔日恩师李仲章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线索。师徒间展开了智斗博弈,究竟谁是胜利的一方。
  • 午夜残梦

    午夜残梦

    主人公猛子从小体弱多病,他奶奶过世后,魂魄不散,盘桓在她身边,而他总是可以看见身边种种恐怖的异象,使他饱受折磨。梅子从小饱受苦难,和猛子相互倾慕。经过时光的考验他们究竟结局如何在命运面前,一切将如何抉择
  • 南湖戈壁魅影

    南湖戈壁魅影

    南湖戈壁,一个神秘的戈壁。卢伟的父亲就是在那里失踪,曾留给他的那个月牙形挂坠跟曾经的楼兰国又有怎样的联系?卢伟与考古队进入南湖戈壁深处考察又会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考古队又有几人能活着离开那个诡异的戈壁呢?
  • 花千骨之双生爱恋

    花千骨之双生爱恋

    花千骨苏醒了,因此,冰清界复苏!这次,花千骨和花千骨的孪生妹妹~花千莹,会发生怎么样的事情呢?
  • 最终异变

    最终异变

    夜幕降临,纷乱嘈杂的都市当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黑暗物种。神秘的念珠,引领着他的本源觉醒,引领着他一步步变异,但变异的终点,是站在物种的巅峰,还是沦为食物……书友群三鲜堂264780101,欢迎大家的加入
  • 天价宠婚:豪门阔少小甜心

    天价宠婚:豪门阔少小甜心

    (宠文,甜文,番外中)她曾用生命救下的未婚夫,转眼就爱上她同父异母的姐姐。转瞬,她遇上一个全城最低调的新贵男人。原以为他只是遵从父母命和她装模作样交往,却不想终在一个晚上,男人开口,“我们结婚吧”。“好”她点头。未婚夫和姐姐订婚宴上,她挽着男人高调出席,惊呆众人眼眸,闪瞎渣男贱女的眼睛。众多记者采访,“顾少,依人小姐是你女朋友吗?”。他一笑,与她四目相对,目光温柔:“不是,是老婆”。四四的微博,喜欢的姑娘可以加一个,云起-叶四四
  • 丧尸中生存

    丧尸中生存

    被人抛弃,不哭。被做成药人,不怕。身处末日,不惊。请别指责我的无情,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