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55800000005

第5章 张爱玲《小团圆》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时下很多人把《小团圆》当成张爱玲的自传。坚持这样的想法很容易走上索引派道路,会注意看她怎么谈一些最刺激的问题,比如怎么谈胡兰成。或者我们把它还原为文学,纯粹当成小说来看。在我看来还有第三条路,现代文学里面有所谓的自传体小说。

《小团圆》其实不是纯粹的自传,否则不需要用小说的形式把所有人物改名换姓写,既然你让人觉得这是自传,为什么要当成小说来写?是不是要影射?而影射是为了报复或做一些回应吗?一个很“主流”的讲法说这本书是要回应胡兰成的回忆录。我觉得所谓影射或者把自己的生平变成小说故事,更重要的是对自己人生回顾的艺术化加工,把自己过去所经历的事情赋予一个意义,生命跟写作便独立于自己变成另一个状态了。

张爱玲明明不喜欢怀旧,但是她所写的东西又总是一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她有一段话讲到她最怕的东西就是回忆过去。“向来不去回想过去的事,回忆不管是愉快还是不愉快的,都有一种悲哀,虽然淡,她怕那滋味。

她从来不自找伤感,实生活里有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光就这么想了想,就像站在个古建筑物门口往里张了张,在月光与黑影中断瓦颓垣千门万户,一瞥间已经知道都在那里。”

她写《小团圆》的时候早已在美国住下来了,她在美国绝大部分时间是讲过去那段日子的。由此可见,回忆跟自传体的小说对她来讲是把过去的经历做一个艺术处理,试图为它找出一段意义,毕竟对她来讲是一段难割难舍的日子。她并不想把美国的生活纳进创作、处理、虚构的过程,只是把握不堪回首、不敢往里望的过去,越是不想往里望越要去处理它,找出里面的来龙去脉。

假如把九莉当成张爱玲自己的话,这真是一个充满心计和算计的孩子。《小团圆》里她和母亲的关系很复杂,似乎是爱恨交缠,而且更多的是恨。她不喜欢她母亲,这点看过书的人都知道,台湾的小说家骆以军形容她母亲对她的教育是种无爱训练,像训兽师一样,从小到大就在教你不要去爱人,要无情。在《小团圆》里出现过好几次关于选择的场面,她的人生总是面对各种大大小小的选择。

有时候小的选择是很荒谬的,比如她父亲问她喜欢金子还是银子,她居然就选银子。因为她每次做选择的时候都是在考量“对方想我怎么样,怎么做才能让对方高兴,我怎么适应这个场面”,没有一次是发自真心的,选择她喜欢的,都是为了应对别人,应对当下的场景而做的选择。她的所有理念是在一次次这样的选择中衍生出来的。

她小时候生活的环境人物非常纷乱,一个大家庭,还有中国传统故事在她心目中造成的巨大影响,使得她只能够冷冷地疏离于世界,要不然她会很难活。比方说她家的佣人韩妈妈有个儿子叫进宝,进宝跟她家有往来。有一天韩妈乡下有人来了,说进宝把他外婆活埋了。“他外婆八九十岁了,进宝老是问她怎么还不死。这一天气起来,硬把她装在棺材里。”外婆的手掰着棺材边不肯放,进宝硬生生把她的手指头一个一个掰开,往里头塞。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底下,听这些故事长大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她妈妈对她似乎很冷淡,从小见少离多,到处去跑。

但是又曾经为了她医病去跟一个医生上床来解决她的医药费,甚至还要打胎等等,这使得她们的关系变得非常复杂。

我们看到她有一个选择,父亲的小姘头给了她很漂亮的衣服后突然问她:你喜欢你妈还是喜欢我呢?九莉说:我喜欢你。她觉得:当下是你问我喜欢你还是喜欢我妈妈,如果我不告诉你说我喜欢你的话岂不是太不礼貌了。她面对选择的回应方式是为了给人看的。而同时她又想起《新约圣经》里面圣彼得三次不认主耶稣的故事,觉得自己已经背叛了她的妈妈。她真实的感情到底是什么样的?她还能把握得住吗?

九莉整个生命以及对待生命的看法是在一次次的选择和周边环境里磨炼出来的,最终变成一个抽离的态度,但这似乎又是乱世之中最正确的生活态度。乱世之中她这样长成,一切都合乎情理。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让她觉得她所做的一切选择似乎都有问题了,那个人就是胡兰成。最近台湾有一位年轻学者薛仁明,写了一本书《胡兰成——天地之始》。把胡兰成仔细研究并歌颂了一番。《********》特别拿来做了一个专题,说有人为胡兰成翻案。

坦白讲胡兰成真的很有才气,但从头到尾我都不是很欣赏他。他写禅,写中国文化,在我看来就像那种典型的学问不深、不扎实的文人要谈野狐禅。谈到最后,把东西说得玄玄虚虚,又显示出很阔达的态度,其实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种种低下甚至显得有些卑怯的行为动机。

他把当年在汪伪政权服务的那段经历写进回忆录里的时候,为这个章节取了一个名字,居然是“渔樵闲话”。

多么聪明危险的一个男人啊!把这么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说成是“渔樵闲话”,像是渔夫跟樵夫那样过日子。这样一描写就显出自己好像高人一等,对所有事情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用这样的态度来回应大家对他汉奸的指责。

他把自己跟张爱玲的关系描写为一段神仙眷侣充满灵气的关系,也是同一种心态。

张爱玲在《小团圆》里让我们看到她一生面对很多选择,每次选择对她来讲都是关于忠诚与背叛的重要问题。但是到了最后,她在小说里要求胡兰成这个多情的种子去选择:“你决定怎么样,要是不能放弃小康小姐,我可以走开。”想想看,胡兰成怎么答?“他显然很感到意外,略顿了顿便微笑道:‘好的牙齿为什么要拔掉?要选择就是不好。’”这一下化解了他的问题,为什么“要选择就是不好”呢?九莉听了半天听不懂,觉得不是诡辩,是疯人的逻辑。她一辈子的问题就是要选择,遇到了胡兰成这种超级有才的无赖,她过去的紧张一下子就软弱下来了。这也说明为什么张爱玲会爱胡兰成,她没办法治得了这个人。

如果我们真把这本书当成是对胡兰成《今生今世》的回应,除了把胡兰成原来写得很灵气的东西突然拉到****里;这个回应更重要的是,张爱玲到了最后还是能够在另一个层面克服胡兰成。

在那一刹那,她觉得在胡兰成面前,自己变得很低很低。但是后来她看到胡兰成的回忆录《今生今世》,包括后来她写这本书,不只是对两个人关系的回应,不只是对自己的回应,更是一种历史观上的较量。胡兰成那种玄而又玄很能够糊弄人的东西,把《天地之始》的作者薛仁明都糊弄了。胡兰成动不动讲一些很玄虚的生命情调,仔细追究下去就会觉得那些东西其实都是虚的,很修辞的一套东西,表现出一副宽容的态度,其实再挖下去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严肃的悲怨在里面。对应于这样一种回忆过去看历史的态度,张爱玲在《小团圆》里展示出的是另一种典型的张爱玲式的,现实的贴在地面上,很熟世的态度。

她走到这一步,已经摆脱了胡兰成那一套什么都说好的态度,这是张爱玲不能接受的。她宁愿自己做了一场梦,梦中的她跟胡兰成有了很多的孩子很快乐。但是她知道这始终只是一场梦。真实的她常做的梦总是噩梦,这噩梦就是等待战争发生的那种可怕的临近状态。张爱玲在《小团圆》里面的历史观固然像过去一样,有种苍凉与华丽,特别是关于时代乱世之中的荒凉。当她住在美国,回忆过去,写这些经历的时候,对待自己的前半生,对待历史的态度无疑更加宽容,比她的早年更慈悲了,因为她更懂了。我们看到她写她的母亲,最后也有一个“小团圆”的意思,她的债还清了,似乎是复仇,但又好像多了一层理解。而对于胡兰成,她要做一个反驳,她似乎应该恨他,但又始终不出恶言。每一个人都很有问题,包括她自己也都很自私,但是又何奈?

同类推荐
  • 朱自清散文集

    朱自清散文集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他的散文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本书通过精心编排,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多篇散文名篇,如《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景》、《春》、《儿女》、《论严肃》等。这些散文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在浮躁的生活和工作间隙,捧读这样的真正纯美的阅读,体会纯粹的文字之美。
  • 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讲词

    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讲词

    主要讲的是:演讲是一门语言逻辑巧妙运用的学问,无论是经过深思熟虑写成的讲稿,还是慷慨激昂的即兴演说,它的背后都有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口才训练和文化积淀;演讲更是一种机智幽默激励人心的艺术,它把社会文化、道德伦理、政治军事等有机融汇在一起,把语言的美与生活的真如艺术般完美而巧妙地结合。一次成功的演讲,可以对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中国文学的自觉”是本书特别关注并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作者试图通过对具体文本和具体现象的细致解读,建构“大文学”的价值图景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揭示“中国格调”的魅力和价值,进而为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寻求积极的“支援意识”。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信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伦理,不说空话,不说废话,不说假话,体现着作者一贯的坦率认真的批评态度和细读深究的批评风格,显示出一种在质疑中建构的积极的批评姿态。这些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曾引起较大的反响和读者的好评,多次被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并屡次获奖。
  • 读者精品——亲情独白

    读者精品——亲情独白

    我深深地知道:系念着漂泊天涯的我,只有母亲;然而同时感到凄楚黯然,对月挥泪,梦魂犹唤母亲的,也只有你的女儿!节前许久未接到你的信,我知道你并未忘记中秋;你不写的缘故,我知道了,只为规避你心幕底的悲哀。月儿的清光,揭露了的,是我们枕上的泪痕;她不能揭露的,确是我们一丝一缕的离恨。
  • 诗路未来

    诗路未来

    本书所收30余篇论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探究了以曲为主的中华韵文发展现状与走向,题材广泛,立意高远,论述剔透,观点新潮,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专业引领作用。
热门推荐
  • 重生聊斋当和尚

    重生聊斋当和尚

    人生只是一场蝴蝶梦,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人茫茫,痴痴彷徨,何去何从,难觅方向。死宅男蓦然醒来后,才发觉自己身在聊斋世界,变成了一个兰若寺的和尚,霎那之间,真实与虚幻难以分辨,生与死也难以看透。
  •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隋唐》

    《最隋唐》

    杀一人为罪,杀十人为强。杀百人为屠,杀千人为雄。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刀。杀人不眨眼,一念即杀人。抽刀即为杀,杀人不见血。刀下亡魂众,啼哭杀一人。千百纵横路,唯有手中刀。
  • 战神的崛起

    战神的崛起

    一次意外使他来到了一个久远的大陆,让他不得不踏上修仙崛起的路途,他以另一个人的身份开始活着。在岁月中成长,接受死亡的洗礼,开始了成为一代斗神努力,在这段路中,有儿女情长,有心酸泪水,有坎坷人生。也有红颜知己。为了一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他闯入了刀山火海。用那句生要同生,死要同死的誓言,震撼大地山河。
  • 悠闲高手

    悠闲高手

    【有点热血有点骚】王小春是个苦逼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在一家情侣宾馆打杂。白手起家干事业,吊儿郎当混日子,乐在悠闲。
  • 至尊裁决

    至尊裁决

    虾米对小鱼说:你我井水不犯河水,你为何要捕杀我?小鱼对虾米说:不错,你我井水不犯河水,但奈何你比我弱小,所以我要捕杀你!小鱼对大鱼说:你我同为水中鱼类,你为何要对我赶尽杀绝?大鱼对小鱼说:因为我是比你强大的存在,在我的眼里,你只是我果腹的食物而已!……术尊对术圣说:你我同为人类,同为修士,你为何就不能放过我一马?术圣对术尊说:哼!同为人类?同为修士?笑话,圣级之下皆蝼蚁,你有何资格与我相提并论?……人同神说:神啊!你为什么要如此的摆弄我的命运?神同人说:天地一盘棋,你只不过是我手中的一粒棋子而已,你的命运自然由我摆弄!……是谁赋予了你裁决他人生命的权利?又是谁将你的生命交予了他人裁决?是谁?……既是这样一个命不由己的世道,那我刑天恕便破开这世道,成为自己的命主,成就那至尊裁决之位!
  • 前夫厚爱:老婆快回来

    前夫厚爱:老婆快回来

    女人最幸福的那一刻便是,穿着婚纱踩着公主式高跟鞋,朝自己心爱的男人一步一步走去,随后许下诺言,交换戒指。可是,她的幸福却是建立在痛苦之上!没有恋爱的垫基,直接因为父母的一句话而走进礼堂。没有朋友的祝福,没有亲人的陪伴,所拥用的只有冷冰冰的现场,甚至连牧师都没有。一场如梦般的婚姻,便结束了她自由的人生。我是雅姝,很高兴能为大家带来我的作品。
  • 纳尼亚传奇7:最后一战

    纳尼亚传奇7:最后一战

    "一只无尾猿无意中拣到一张狮子毛皮,劝诱他的朋友——头脑简单的骡子披上狮皮,假扮阿斯兰,控制纳尼亚的生物。国王蒂莲为了解救纳尼亚的生灵,并揭穿无尾猿的诡计而成为无尾猿和卡乐门人的俘虏。他向阿斯兰呼救,唤来了尤斯塔斯和吉尔。他们救出蒂莲国王,并带领独角兽等忠诚的动物和卡乐门军队、反叛的野兽以及矮人们展开战斗。但此时残酷的异教塔什神已经来到纳尼亚。"
  • 乱武苍茫

    乱武苍茫

    乱武时代群雄并起各据一方,人族斗武、兽族蛮武、魔族疯武、天族神武。叶天宸少年风度手持无邪宝剑脚跨虚空苍龙乱武苍茫!
  • 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智慧背囊16本)

    外国名言说:“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有一盏指路明灯,就是智慧之灯。”古老的传说中,利用智慧,会让一块石头说话,现代生活中,拥有智慧,会让人生处处柳暗花明,获得成功。本书汇集了几百个令人不忍掩卷的智慧故事,以智慧点拨来进行引导,使广大读者在读过故事后有所顿悟,有所启发,进而用机智聪明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开创自己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