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82500000008

第8章 舞狮文化流变

从舞狮起源的传说中,可知舞狮是一种面具文化,并与避邪驱疫有关。要想探求舞狮的起源,必然要了解中华民族狮文化的起源,这两者密不可分。

(一)西域狮融入中国文化

据一些考古资料显示,在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中,曾发现过几十万年前的古狮化石。后来由于冰河的原因,古狮在我国灭绝。

现在所知的最早狮子的传入记载在班固《汉书·西域传》中:“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巨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可见,西汉时已有狮子传入。到了东汉的时候,此类记载则更多了。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中的狮子崇拜的传入,对我国文化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西域诸国贡献真狮的影响。

东汉以后,作为佛教中王权象征和护法灵兽的狮子崇拜逐步融入我国文化,佛教的狮相也开始中国化,加入了我国的灵兽麒麟、龙、凤等特征,在保持威严尊贵的同时,加入了中国人的审美观。

(二)与傩舞的关系

自汉代以来,崇拜护法灵兽的西域狮的传入,为舞狮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而舞狮真正的产生与我国古老的傩舞有关。舞狮是传入我国的西域狮子崇拜,与我国的驱鬼逐疫的傩舞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产物。

傩,是古代先民为驱鬼酬神、消灾辟邪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傩舞是古代举行傩祭时跳的舞,源于原始巫舞。

至汉代,宫廷傩舞规模盛大,有“方相舞”、“十二兽神舞”等名目,舞者头戴面具,手执兵器,表演驱鬼逐疫的内容。

舞狮是受汉代出现的“十二兽神舞”等傩舞,以及魏晋以来佛、傩结合的影响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傩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以驱鬼逐疫为主题;二是使用假面具,或披兽皮等;三是有傩舞、傩戏表演,由单纯驱疫逐步向驱疫、娱人方面发展。这些特点正是舞狮具备的特点。

舞狮和傩有许多相类之处。如舞狮所用的锣、鼓、钹,鼓和锣都是傩乐的基本乐器。而鼓是指挥驱傩活动的号今,也是第一个傩乐器。

早在东汉高诱《吕氏春秋·秋冬纪》“命有司大傩”句注中,就有“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的记载。

锣与鼓的搭配,在唐代的傩乐中出现。如《唐人勾栏图》中描述庙会的“障中挝鼓外击锣。”

宋代以后逐渐流行,如梅尧臣《除夜雪》的“击鼓人驱鬼”,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和吴自牧《梦梁录·十二月》中所说“打夜胡”时的“敲锣击鼓”等记载。

舞狮中,鼓手是整个狮队的指挥者。舞狮中的钹来源于古代佛教法器,声音尖而清脆,正处于鼓声和锣声的谐音地位,起调和作用。

我国各地的舞狮队沿门拜年辟邪的习俗,与傩俗中的丐傩有着一定的渊源。

丐傩,是指以驱傩的名义乞讨的乞丐。他们多采用沿门逐疫的形式。如唐宋时的打野呵和明清时的急脚子,甚至莲花落、打莲厢、龙舟歌等,均与丐傩艺术有关。

打野呵,是宋代露天演出百戏伎艺的市语。宋代都市中瓦舍勾栏形成以后,民间各种伎艺人多在勾栏内演出,因而许多勾栏成为伎艺人卖艺的固定场所。不在勾栏内演出,只在街头空地或广场上作场卖艺,称为“打野呵”,流动演出的伎艺人则称为“路歧人”。

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二月》条记载南宋时,“自入此月,街市有贫丐者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傩之意也”。

这种“打夜胡”,据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中讲,也称为“打野胡”,《通雅释原》中则称“打夜狐”,讹为“野狐”。从这些记载来看,“打夜胡”或“打夜狐”在俚语中也就是“打野胡”或“打野狐”。

宋代民间流动演出的伎艺称为“打野呵”,其随地搬演不著处所的情形,与“打野胡”或“打野狐”相同。不过,“打野胡”是单在十二月一个月里扮演驱祟逐傩的,而“打野呵”则是不限于十二月演出的民间伎艺。

始于宋形于明而盛于清的江西新干“莲花落”,又称落离莲或摇钱树,当地称瞎子戏,是当时盲人乞丐行讨而唱的民间曲艺。其内容多为劝世文,以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用方言说唱,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的功能。

(三)点睛的习俗

在舞狮的狮子点睛仪式中,一般都是用鸡血点睛,而不是用朱砂。鸡血点睛的习俗,来源于我国古代普遍流行的磔鸡傩俗,是驱疫辟邪的重要手段。

磔鸡习俗,先秦就有,但专门磔鸡,不磔其它。此俗始于曹魏明帝,后又发展出专磔雄鸡的习俗。鸡血涂于门,可御鬼于门外,涂于器物,器物就会有灵气,杀鸡、取血、涂物的傩俗,在越南、日本、朝鲜的傩俗中普遍流行。

有些地方狮子点睛仪式中的撒圣水、撒五谷仪式,也与古代周傩中的撒菜牙和秦、汉傩中的撒豆播谷以辟邪的傩仪一脉相承。

(四)吞口雅俗

舞狮中的狮头形象,经常出现在各地傩面具吞口之中。“吞口,吞口,吞鬼之口。”

吞口傩面具以有一张大口为特征,有的大嘴里伸出一条舌头,有的嘴里咬着一把斩鬼金剑,也有的在口中咬着一颗红果等,吞口的大口形象意谓着可以食鬼魅,灭鬼疫。

我国南方醒狮采青时吞青、吐青,似乎也带有吞掉凶邪,吐露吉祥的寓意。韩国狮子舞中,狮子叼小孩辟邪,似乎与吞口傩俗有关。

(五)历史发展

一般认为,舞狮自唐代以来开始流行,有关唐代舞狮的文献记载也较多。

唐代最著名的舞狮就是“五方狮子舞”,该舞是盛唐时皇宫中专为皇帝准备的一种狮舞。据《新唐书·音乐志》记载:“设五方狮子,高丈余,饰以方色,每狮子有十二人,画衣执红拂,首加红抹,谓之狮子郎。”唐代杜佑《通典》卷《乐六·坐立部伎》记载:

太平乐,亦谓之五方师子舞。师子挚兽,出于西南夷天竺,师子等国。缀毛为衣,象其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拂,为习弄之状。五师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以从之,服饰皆作昆仑象。

可见此种舞狮规模宏大,并有严格的规制和舞法。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因违禁舞黄狮子一事,被贬官济州。此事在唐人薛用弱撰的《集异记·王维》,宋代王谠的《唐语林》卷中均有记述。

有学者认为,“五方狮子舞”是专为皇帝宴饮时的舞蹈,似乎与傩俗无关。而事实上,在唐代的开元傩制中,常常把傩与乐舞结合起来。如唐玄宗曾让4名方相站四角,为兰陵王舞在当中作伴,把傩和乐舞合二为一。

在晚唐傩制中,傩仪中的文艺表演成分更大,狮子舞也是傩仪中的表演节目之一。因此,“五方狮子舞”可能与庭傩仪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可能与傩仪中历史悠久的“跳五方”有一定关系。

宋代以后,舞狮在各地更为普及。从宋代流传下来的《百子嬉春图》中的舞狮情景来看,与现代舞狮已非常相似了,但舞狮与傩的关系一直很密切。如河北武安早期的《打黄鬼》社火傩舞中,就有狮子舞的内容。

明代湖北蕲州有72家傩班,当时的学者顾景星在《蕲州志》中,详细地介绍了蕲州傩仪,其中便提到有西凉狮子舞。清代江西务源县亦有“36傩班,72狮班”的说法,可见当时傩班的很是兴盛。在甘肃静宁县农村的烧社火、断瘟神和安徽贵池的傩仪中,均有舞狮的出现。

舞狮与古傩仪虽有密切的渊源,但两者的发展方向却不一致。舞狮的辟邪驱疫功能逐步内隐,而娱人的功能则得到了发展,成为主要的功能。

古傩在向现代傩转化的过程中,娱神的成分逐渐减弱,娱人的成分越来越强,许多地方发展出了傩戏。但与舞狮相比起来,其娱乐性和普及性有很大的差距,仍带有明显的驱疫娱神的特征。

由于舞狮娱人和傩仪娱神的不同发展方向,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舞狮越来越受到人民普遍的欢迎,逐步走向了世界。

而源于我国,曾在东亚地区广泛流行的傩,却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趋于衰弱,成为了历史的“活化石”,濒临灭绝。因此,这个古老神秘的民族文化瑰宝需要后人的保护和传承。

同类推荐
  • 乡村拾遗

    乡村拾遗

    本故事集共有185篇故事,分为花草动物篇、风土人物篇、奇珍异物篇、乡俗玩物篇、民间传说篇等五篇,主要叙写了乡村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花草树木野生家养动物,乡土风情人物,以及许多奇闻异事珍物,乡村人吃穿住行趣闻异事,民间传说亲历等,是一幅幅乡村民俗画,是一部乡村民俗民风史,是典型的非遗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敦煌古代体育文化只不过是一条小溪。但是,月印百川,这溪流照样映射着中华文明之光。千余年来,它以灿烂的形式,被认为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种之一。
热门推荐
  • 语末夏未凉

    语末夏未凉

    她和他……明明那么近的距离,却像是隔了地老天荒。她竭尽全力的向他靠近,玩尽了手段,却受尽了伤。她像藤蔓缠绕着他,依附着他,却只能徘徊在友情和亲情之间。他纵容她的一切,却唯独在情感上吝啬不堪。他对她,不是不爱,而是越想珍惜,就越谨慎,舍不得有任何失误,害怕有任何闪失。她和他……是注定纠结,还是……
  • 极夜至尊

    极夜至尊

    一个自穿越而来的少年,身体流淌着人类与魔裔的血液,拿着枪械,带着老婆,行走在破晓与黄昏之间。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调皮妻子你别逃

    调皮妻子你别逃

    乌龙!绝对乌龙!去浴室也能穿越啊?一穿,两个人一起?原来,是被黑白无常抓错了,罢了!咱也体验下穿越!
  • 朱楼余纪—寻医

    朱楼余纪—寻医

    传闻,医馆朱楼,不卖寻常药材,不治病。甚至连老板阑乐都是看心情接的生意。“为何不治,我可是世子爷,信不信明天就派人拆了这座破楼!”“不接就是不接,我这里,等价交换,你身上没有筹码,也就只能……”自生自灭……
  • 东一之末

    东一之末

    一个对着未来满怀憧憬的少年,街头惨遇黑社会大哥虐待穿越。来自异界的召唤,他又该何去何从。难道最终还是变成了……本故事讲述的这不仅仅是两个大陆的碰撞,也是少年决小央内心的碰撞。
  • 想见却不能见的人

    想见却不能见的人

    阳光,炙热而耀眼。它从太阳系的中心,那个遥远而璀璨的星球上出发,走过一亿五千万公里的遥远路程,带着它的温暖和光,降临我们所在的星球。那样漫长的距离,那样广阔的照射范围,所到之处,繁花似锦,绿草茵茵。可是,当我们摊开手掌,将手指伸展到极致时,手心能够握住的阳光,却不过三寸长。
  • 豪门纠纷:大叔快放手

    豪门纠纷:大叔快放手

    她绝色倾城,出身神秘,思想跳脱,却被人拍卖。他貌若潘安,身份尊贵,高傲冷漠,却以高价将她买下。于是乎……一场如火如荼的爱恋自此掀幕。“喂,大叔,快放手!”
  • 二次元里寻找幸福脑子一定出问题

    二次元里寻找幸福脑子一定出问题

    当一个人穿越到游戏或动漫里会怎么样?额……这里不是说wow那样战斗类游戏,而是galgame,也即美少女游戏……
  • 倾城绝色:神秘三小姐

    倾城绝色:神秘三小姐

    神秘尊贵的古悉兰血脉后裔,一开始只能寄存在培养液里,最后依靠古悉兰之王的残存的力量,最终可以在外界生存。为了保护弟弟妹妹的她,牺牲自己的生命之源,再次陷入沉睡,无奈之下,古悉兰最后的仆人把她送去异世之界,希望能快速恢复。一朝醒来,彼岸世家废材三小姐,懦弱无比,清冷的目光再次睁开,她,不再是她。后来的后来,她身边有了伙伴,但是她的伙伴,能不能稍微靠谱一点?还有,寄居在她的空间里的那位大爷是怎么回事?
  • 撼天战歌

    撼天战歌

    战神出则天下战乱起,仙路封则成仙渺茫!浴火重生能否从回仙古纪元的辉煌,血脉力量的觉醒究竟能否破除九天禁忌?仙路封,成仙难,既如此,那就让我来把那仙路轰开,我要让九州,从此凌驾于仙陵之上若如连天神都战不过,何来撼天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