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82600000002

第2章 三孔的悠久历史

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位于山东曲阜境内。三孔是我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因其在我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其所在的曲阜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也被称为“东方圣城”。

三孔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正是因为有了孔子这位儒学大师,三孔才受到了世人的尊敬。除了孔子这位圣人的影响外,悠久的历史无疑也赋予了三孔以更多的文化内涵。

1994年,三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再一次体现了三孔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一)三孔的主人孔子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孔子是三孔文化的核心,要了解三孔,就必须要了解孔子这位儒学的开创者。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千百年来,孔子的家世、生平及后世影响,成为了每一个游览三孔之人最感兴趣的话题。

1.孔子家世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当初,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

此后,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共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因此,孔子先祖也就有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

弗父何的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

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当时的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杀了宋殇公,也杀孔父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难,孔家后代来到了鲁国。此后,孔氏就开始在鲁国生活。

孔子的父亲名纥,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到了老年才娶了孔子的母亲颜徵在,生下孔子。

2.孔子生平 孔子名孔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陬邑,即山东曲阜。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到孔子出生时,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30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鲁国内乱,孔子不满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

鲁定公九年,孔子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后来由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鲁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后来因受到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

此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这一年孔子55岁。

在周游列国的14年中,孔子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效用。

鲁哀公十一年,季康子以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当时的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没有起用孔子。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去世,死后被葬在鲁城北的泗水之上。

3.孔子影响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不仅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

由孔子及其后人所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时至今日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孔子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在西方人心目中,孔子与希腊古代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和莎士比亚一样,相信和谐、等级、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绝大部分西方人对孔子尊敬有加。

(二)三孔的历史沿革

在山东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五分之一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被统称为“三孔”的孔府、孔庙、孔林,就在曲阜境内。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我国的正统文化。因此,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也受到各朝各代人们的重视。

1.孔府历史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看管孔子的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住在孔庙东边。

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也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了后来人们所看到的规模。

2.孔庙历史 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两千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

据考证,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即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内设孔子的衣冠礼器,岁时奉祀。

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隋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已有正殿、两庑等建筑30余间。北宋天禧年间建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堂廊庑316间。明弘治年间奠定了后来的规模。

到了清代,康熙等多位皇帝都非常重视汉学,也注重对孔子文化的尊敬。特别是雍正年间,当时的雍正皇帝就曾下令大修孔庙。后来的孔庙大体上就是此次扩建成的规模。

3.孔林历史 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被葬在鲁城北面泗水。当时的墓葬形制很简单,据记载是:“藏入地,不及泉,而封为偃斧之形,高四尺,树松柏为志焉”。

当时,孔子的弟子们在墓前以砖瓦砌成祠坛,并“各持其方树来种之”。弟子和鲁人从冢而居,以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追念。

其后的历代帝王为显示褒扬圣道,相继修坟植树,增拓墓园,添加建筑,设官守卫,孔子墓地面积不断扩大,使孔林扩展为世界上延时最久的家族墓地。

东汉永寿元年,鲁相韩救修孔子墓。他令人把墓前砖祠坛换成了石头。石方三尺,纵横各七块,又在墓前造神门一间,东南建斋厅三间,形制初备。

汉末,孔林面积已有一顷,并有树数百棵,相传由孔子弟子们亲手栽植的树木。

此后一段时间内,中原连年战乱,孔林也遭破坏,林内树木所剩无几,仅有五十余座墓葬。

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驾临鲁地,亲自祭祀孔子,下诏栽种柏树,并为孔子修饰坟茔,逐渐恢复了孔林的规模。

北宋宣和元年,“有司请于朝,命工镌刻石仪,五年成峙于墓所”。宋人既刻石仪,此时,孔林的墓道轴线也就正式形成。

金人统治时期,人们曾经绕孔子祖孙三代墓,添建了围墙,并增建了亭殿、思堂等建筑。

元朝至顺二年,孔子第五十四代孙、曲阜县尹孔思凯“以樵牧难禁,始作周垣,建重门”,在孔林周围创设围墙和两重林门。

到了明代,孔林面积扩至1800亩,并增建许多新建筑。弘治七年,第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泰重修了享殿、林墙、驻畔亭,添建泗水左右二桥和二门城楼,增植桧柏数百棵。此次的修建基本奠定了孔林的主要布局。

万历二十二年,巡按连标、巡抚郑汝璧修葺了享殿斋室,又在大林门之南神道上添建“万古长春”石坊和两侧碑亭,栽植神道桧柏数百棵,最终完成了孔林神道。

在清朝时期,主要是扩大林地,对建筑有几次修葺。清康熙二十三年,圣祖康熙瞻拜孔子墓时,孔尚任以“族众日繁、林内衬葬无隙、林外皆为版籍民田、欲扩不能”为由,乞请恩准扩林。

准奏后,孔尚任将孔林向东、西、北三面各扩“一百五十五丈七尺,计地十一顷十四亩九分”,同时新修围墙,从而奠定了孔林的规模。

雍正十年,享殿瓦色依庙工寝殿之制,改为黄色,并将宋宣和石翁仲移至孔银墓前,而以新镌之翁仲代替。

1922年,修葺了圣墓、碑亭、林门和红墙诸处。

据统计,自汉以来,历代对孔林重修、增修过十多次,增植树五次,扩充林地三次。

新中国成立后,三孔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早在1961年,******就将孔庙、孔府、孔林和鲁国古城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改革开放之处,中国就向全世界宣布:曲阜对外开放。1982年4月,******将曲阜列为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三孔更加让世界注目。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公布,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列为“世界化遗产”,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同类推荐
  • 祠庙陵墓对联(下)

    祠庙陵墓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 思想课堂-婚姻笔记

    思想课堂-婚姻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本套书选编了《易经》《老子》《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了凡四训》《唐诗三百首》《宋词j三百首》等十二本文化经典书籍。《易经》和《老子》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和《了凡四训》告诉读者做人的基本礼仪和智慧,《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让读者体会中国语言的优美和博大精深。全套书配有注释、译文和鉴赏,让读者更容易读懂,非常适合对我国经典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能让读者对书的思想和文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帮助读者快速读懂我国的传统文化。
  • 中国回族茶文化

    中国回族茶文化

    本书是大中华茶文化内容的组成部分,本书内容在介绍茶基本知识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回族饮茶习俗、特点、茶文化。仅供喜茶、爱茶、知茶的穆斯林和各民族茶友们互相学习交流参考。
热门推荐
  • 光炎本纪

    光炎本纪

    东西文明大对决,东方修真和西方星空力量的大碰撞,以及最最神秘的力量即将降临光炎大陆,一个杀手的传奇。。。
  • 影子天使(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影子天使(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这是一个关于爱和守护的故事。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遇到一个你甘愿为之献出生命的人。林俊也是这样,他在10岁时爱上梦境中的女孩,为了保护她,他用一把锤子敲碎了她继父的脑袋,当然,是在梦境中。之后,他醒了。发现自己是惨烈车祸的唯一幸存者。车祸不仅带走了他的双亲,也毁灭了他的生活。出院之后,他被姑姑收养,搬到偏僻的小镇上。在这里他遇到了佩佩,一个时而呆傻,时而精灵的智障女孩。从厌弃到吸引,两人间的关系与日俱进。然而好景不长,为了保护他免受殴打,佩佩身陷砖窑血案,化身杀人魔女被警方带走,从此音讯全无。
  • 武魂天道

    武魂天道

    人有三魂七魄,三魂之中,天魂主宰人的意识,地魂主宰人的善恶,人魂主宰人的寿命,而武魂既称之为魂,便也可以算是人在三魂之外的另一道魂,主宰武者的修为!其实这是一个瞎了十年的骚年复明后继续装瞎坑人的故事。
  • 学术之美

    学术之美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学者专栏”、“海峰随笔”等栏目进行的学术交流。这些随笔既包括刘海峰教授个人的治学之道与治学体验,还有对一些教育和文化问题的思考和评论。这些系列精品随笔以小见大,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大气、轻松、幽默,具有很强的学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体现出刘海峰教授教育理论的精深和历史与文学功底的深厚,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还原生活细节的规律,寻找现实背后的真相。本书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 推理女王的游戏

    推理女王的游戏

    身为推理小说界当红作家的她,有着女王般傲人的气势、女王般美艳的容貌、女王般的荣誉与地位,同时,她也拥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精明冷静的头脑。聪明睿智的她,能否配合警方拨开迷雾,还原一桩桩离奇诡异案件的真相?父亲生前好友的畏罪自杀,让她发现诸多疑点。她找到了父亲当年死亡的线索,使得有人刻意掩盖了八年的真相呼之欲出。没想到,这却让她陷入一场友情与亲情,法律与道德的艰难抉择中。
  • 傲世总裁追妻记

    傲世总裁追妻记

    他们虽然没有见面,但是他们已经是夫妻,可恶的是这小女人竟然让我们的总裁在婚礼上落单,可恶吧?因为知道他有女朋友,结婚只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所以她逃了。逃跑,亏她想得出来,让他在那么多媒体面前出丑,他堂堂Y市头号大总裁,怎么可以承受这种侮辱,不把她抓回来问罪,他这个总裁岂不是要被人笑掉大牙。
  • 重生之我为逆棂

    重生之我为逆棂

    虚界的毁灭,神兽的阴谋,机缘巧合的少女,意外的重生,血脉的巅峰!他又该如何?!顶级血脉“逆棂”!创造传说!虚拟神明,我来主宰!
  • 冬至雪夜声

    冬至雪夜声

    我叫夏雪夜,我又不是夏雪夜,我只是无意闯进这具身体的一具游魂,我摆脱了空虚的游荡,只是,这现实的世界为什么比未知的冰冷还要可怕?当所有的一切都结束的时候,谢谢你,我的勇士,谢谢你肯守在我的身边。“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我愿护你一生一世,只要你在我身边,不离不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御兽纪

    御兽纪

    呼风唤雨的仙人,掌控异火的神兽,天生地养的异兽,逆天而修的精怪……李昊穿越洪荒世界,降临御兽纪元,在这神奇的世界他该如何生存下去?为仙如何?为魔如何?我不是仙魔,我是纪元之主!逆命而行,强势崛起,成就无上仙境,开启属于自己的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