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85900000033

第33章 医学医疗大发现(4)

1889年,德国医学家胡思·梅林和俄国医学家奥斯加·明科夫斯基,为了研究人体胰腺的消化功能,将一只狗的胰腺切除掉。结果那条被切去胰腺的狗竟然患了糖尿病。两人敏锐地意识到,胰腺一定分泌了某种激素,而糖尿病与胰腺之间必定也存在有某种关系。

梅林和明科夫斯基将他们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在一本医学杂志上,在当时的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谁也没能分离出文中所说的那种神秘的激素。30多年后,加拿大安大略省一个小镇上的医生班亭看到这篇论文后,非常感兴趣。他决心亲自提取胰岛的分泌物。但是由于小镇医院条件限制,所以他准备去母校——多伦多大学开展工作,那里的实验室设备先进、试剂齐全。班亭找到了他的老师麦克里奥德教授。

麦克里奥德教授是一位不苟言笑的学者,他对解开这样一个世界医学界的难题毫无把握,因此他婉言拒绝了班亭的要求。班亭怀着满腔热情来,却被老师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只好狼狈地打道回府。但他并没有灰心。

第二年假期,班亭又跑到多伦多大学。这一次,麦克里奥德教授碍于情面,勉强答应将实验室和一个学生研究助理贝斯特借他一个暑期。班亭分析了同行失败的原因后,同贝斯特一道设计实验方案。为停止胰腺外分泌部分泌酶类的工作,他们把胰腺里的胰管结扎,再提取胰岛的分泌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可实验并没有取得进展。班亭重新审查了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方法,发现了失败的原因:胰腺里的胰管结扎不紧,造成胰腺外分泌部仍在分泌酶,从而影响了提取工作。1921年7月27日,当他把提取液注射到患有糖尿病的狗身上时,奇怪地发现狗的血液中的含糖量迅速降低!他又用牛做了同样的试验,也取得相同的结果。这意味着胰岛分泌物确实提取到了。

等麦克里奥德教授度假回来后,班亭激动地将他们取得的实验成果告诉了他。麦克里奥德教授根本不相信。他认为世界难题地解开绝不会是那么容易的。然而,当班亭重新为麦克里奥德教授做了一次演示性质的实验后,教授信服了。他连声称赞班亭的实验做得巧、做得好,并表示要帮助班亭将实验进一步开展下去。1922年1月1日,他们首次将提取出的胰岛分泌物注射到人的身上,一个年仅14岁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试验。之前他已濒临死亡,但是注射之后,他的健康状态得到了很明显的改善。

这样,班亭成功地提取胰岛分泌物的实验得到医学界承认。班亭把这种分泌物称为胰岛素。1923年,班亭和麦克里奥德教授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链霉素

链霉素的发现者是塞尔曼·亚伯拉罕·瓦克斯曼。1924年,他所在的研究所,接受了结核病协会提出的科研课题:寻找进入土壤的结核菌。瓦克斯曼带着一个学生,经过3年的追踪,确认结核菌进入土壤后,很快地消失了。这个很有吸引力的结论说明,土壤中存在着至少一种可杀死结核菌的微生物。瓦克斯曼立志一定要找到这种微生物。

然而,土壤里各种微生物种类有数万之多,要找到一种微生物,无异于大海捞针。然而瓦克斯曼毫不畏惧。此后,他天天泡在实验室里,像查户口一样,对土壤中那些微生物“居民”挨家挨户地进行检查。1940年到1941年间,他所鉴定的细菌种数就超过了7000种。1942年,鉴定的细菌种数达8000种。期间,曾经发现一种链丝菌素,能够杀死结核菌等,但由于它毒性太大,因此也被淘汰了。

1943年,当瓦克斯曼鉴定的细菌种数已达1万种后不久,他发现一种灰色放线菌,对结核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没有毒性。于是,瓦克斯曼将这种灰色放线茵的提取物,应用于临床。结果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

1944年,瓦克斯曼把放线菌的分泌物称为链霉素,正式向外界报道了他的这一研究成果,他希望医学界的专家对链霉素的临床应用做进一步的研究,以便获取最佳的使用方法。

瓦克斯曼发明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的消息传开后,世界各地表示敬意的贺电和贺信,像雪片似的飞到他的办公室,人们给予了瓦克斯曼极大的荣誉。

但瓦克斯曼并没有被成功冲昏了头脑。他仍保持严谨、朴实的学风,对于链霉素的研究进展和作用等,绝不做一点夸大的介绍。一次,瓦克斯曼在瑞典访问时,对一位医学教授提出的关于链霉素的疗效问题,做了以下回答:“我对结核病实在一点也不懂,这个问题还是你们搞医学研究的有专门了解。至于链霉素是否能够治疗结核病,还需要继续进行实验总结,我只是从试管中知道链霉素能够杀死结核菌而已。至于对人类的结核病疗效问题,虽然初步取得良好成绩,但还应做进一步探讨。如果您有兴趣的话,我愿将链霉素奉送给您做临床试验,以进一步帮助我们总结。”

凭着谦逊谨慎的作风、坚忍的毅力以及医学界的大力支持,瓦克斯曼对链霉素又做了深入研究,发现链霉素使用中方法和用量一定要慎重,否则容易发生危险。此外,他还发现链霉素对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也有特效。

DNA双螺旋结构

1950年夏天,美国人沃森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的生物学界正在进行一种叫双结构螺旋研究竞赛。结晶学研究的权威、英国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已成功推出DNA分子有多股链,呈螺旋状。对DNA一无所知的沃森,在丹麦皇家学会听完劳伦斯·布拉格关于DNA的演讲后,决定研究DNA的三维模型结构。

次年秋天,沃森在导师的支持下,以美国公派博士后的身份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在这里,他遇到了比自己年长十几岁的克里克,他们都被DNA结构之谜强烈地吸引着,于是,决定共同研究这一课题。

在建立DNA结构模型的过程中,沃森和克里克借鉴了美国化学家鲍林发现蛋白质结构的过程。他们注意到鲍林的主要方法是依靠X射线衍射的图谱来探讨蛋白质分子中原子间关系的。受此启发,沃森和克里克像孩子们摆积木一样,开始用自制的硬纸板构建DNA结构模型。他们利用了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的一些证据,如DNA分子是由含有4种碱基的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的;维尔金斯和富兰克林通过X射线衍射法推算出的DNA分子呈螺旋结构的结论等。在此基础上否定了DNA是单链和四链结构的可能,首先构建了一个DNA链结构模型,他们将模型中的磷酸——核糖骨架安置在螺旋内部。但是,以维尔金斯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在对此结构进行验证时发现,沃森和克里克对实验数据的理解有误,因而否定了他们建立的第一个DNA分子模型。

在失败面前,沃森和克里克没有气馁,他们第二次构建了一个磷酸——核糖骨架在外部的双链螺旋模型。然而,与他们同室的化学家多诺休从化学角度指出了这个模型的错误,于是,第二次实践又宣告失败了。

1952年春天,奥地利的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访问了剑桥大学,沃森和克里克从他那里得到的信息是: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虽然查哥夫1950年就发表了这个结果,但是此时他们才强烈地意识到碱基之间这一数量关系的重要意义。于是,沃森和克里克又兴奋起来,他们经过紧张地工作,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当他们把这个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模型与拍摄的X衍射照片比较时,发现两者完全相符。沃森和克里克终于完成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工作。

同类推荐
  • 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能源科学知识

    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能源科学知识

    本套丛书的编辑对知识的尊重还主要表现在不断追随科学和人类发展的步伐以及青少年对知识的新的渴求。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激发学科学的热情,以及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了解人类社会,插上科学的翅膀,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勇攀科学的高峰。
  • 青春的记忆(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青春的记忆(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许多优秀的作品来自于作家青春的记忆。青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印象深刻的。而关于青春的文字也是最能打动人的,它是那么贴切,那么深入人心,引人感怀。这本书的散文写的是青春岁月里的感动、感悟、思索,作者因为那某一次的感动、感悟或是思索,而更进一步获得对人生的了解,相信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共鸣。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名人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名人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拷问中国教育

    拷问中国教育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犀利的笔锋、忧愤的思想、澎湃的激情、生动的描述,直指应试教育的软肋与死穴。与此同时,作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对中国教育改革的严重性、紧迫性及其出路,进行了有益的不乏见地的论证与探讨,是一部呼唤中国教育改革的警世书。
  • 刑法原理与实务

    刑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宪法学导论》就是其中一部。
热门推荐
  • 盛宠呆萌妻:青梅,快到碗里来

    盛宠呆萌妻:青梅,快到碗里来

    “老公,不要……”“洗个澡而已,不要什么?”“那老公你捏我那里干嘛?”自打和许清言在一起以后,白遇夏的生活简直就像开挂一般。“老公,我想要前几天被宋太太买下来的那一串钻石项链。”“好。”“老公,我听说你最近买了一套房。”“房产证上是你名字。”“老公,我想要……”“好,马上满足你。”对许清言而言最爱莫过白遇夏。
  • 问鼎神域

    问鼎神域

    八岁苍秦,与父母元宵夜至铸铁城观灯,因为青龙谷的人追杀携宝逃跑者而与父母失散。这个携宝逃跑者就是白衣男子。后来,白衣男子临终将一个棕黑色匣子交给了他。从此,开始了苍秦不平凡的人生。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本书从民间神灵、传统节日、礼仪禁忌、民族婚俗、生肖文化、民间游戏、神话传说、华夏饮食、民族服饰、中华民居、民族工艺十一个方面展现了一幅中华民俗的多彩画卷。
  • 藏地密码9

    藏地密码9

    灵魂转世、再生,是藏传佛教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事。其中蕴含着他们的生死观,而他们的生死观在整个世界的生死观之外,独辟蹊径。
  • 桥殇绝恋

    桥殇绝恋

    一曲误终身只要桥不断,我们就不会分开可桥未断...
  • 钻石与灰烬

    钻石与灰烬

    长久以来,我以为,只要遵循轨迹按部就班滑行,生命这一趟列车,就会缓缓的驰向预设的终点。殊不知,生命无法预设,欢喜悲伤,心酸荣辱,你遇见的美好与痛苦,由不得你来调配比例。《钻石与灰烬》是青年新锐作家林培源继《第三条河岸》之后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
  • 捉妖联盟

    捉妖联盟

    当天空在哭泣,当雨水滑过冰冷的铠甲,我们举起了手中的钞票,来到了一所开在小巷深处的酒吧,点一杯来自心泪的酒水、吃一点出自恐惧的零食,看着篝火演绎的戏剧,我们的心也终于寻找到了慰籍。喜欢本书的请到17k搜索书名观看最新章节
  • 爱要跨越

    爱要跨越

    天城的公主艾珂和自己的几位好朋友,冰蝶,庄梦蝶,千川雪,绮菱,去参加一派对谁知道这是一个陷阱,艾珂为了保护自己的朋友被打下人间,封印了记忆和魔法,开启了一段美妙好玩的路程..........
  • 月照西楼

    月照西楼

    众生繁衍生息,人、魔、妖、神四派主宰生灵,正邪相对。她是诞生于天地的月中之玉,享受了千年孤寂。她被众仙封神,心中还带有一丝窃喜,以为能摆脱这独自寂寞,却是被人利用。又得万年蚀骨伤痛。爱而不得,神魂泯灭。佛说:“你若放弃成魔,再入人世,我便还你一个心愿。”凤睫低垂,水墨晕染的眼角斜飞笑意,他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为保她,他愿背弃初衷,放弃攻打神界,重入轮回,只为再续前缘。在她消逝的那一刻,她看见了一切,她想:若能再来一世,不管他是人是魔,也决不负他一生绝恋。月光穿过漫漫黑夜,寻觅着。“我千年前的爱人啊,你在何方?”
  • 青楼落月

    青楼落月

    她,身在青楼里却一层不染。将男人骗的团团转是腹黑的她的拿手好戏。当身世被一层层揭开她会做出些什么?敬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