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0800000021

第21章 玫瑰园: 在没有路标的花园里 (2)

房地产代理业有一句很出名的行话:“没有卖不出的房子,只有卖不出的点子。”的确,在房地产领域,房地产代理是一个低资本、高智商的行业。相比较,代理商与开发商的职业要求则有很大的差异性,甚至算得上是一河之隔两重天。在房地产代理业无人能敌的邓智仁一旦转入开发商的角色便显出其底蕴的浅薄和经验不足了。

邓智仁以区区8000万港元智取玫瑰园的开发权,可谓一战而胜,极其漂亮。要知道,当时正是北京地皮大涨之际,同城另一个由港商投资的项目仅前期铺垫费用就高达2亿元。当时曾有人对邓智仁的“鹊巢鸠占”颇有微词,邓智仁则以自己的一套经商哲学振振有词地反驳:“在商业竞争中,没有道德可讲,我们都要按政府制定的游戏规则来玩,如果我违法了,你可以去告我。靠道德约束市场竞争根本不可能,也没有意义,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懂什么叫竞争,他们不会玩这种游戏。”

香港来的邓智仁是一个喜欢把聪明和狡猾写在脸上的人,可是,“会玩游戏”的他万万没有料到,那个被他阴柔一掌推出玫瑰园的刘常明却是一个比他更不讲道德、更会玩游戏的人,他留给邓智仁的决非是一个开满花朵的家园。在某种意义上,他的阴影一直幽幽地笼罩在邓智仁及所有跟玫瑰园有关的人身上,至今未散。

在法人、董事长的宝座上还没坐暖屁股,邓智仁就突然发现,刘常明提供给他的许多批文竟多处违规,玫瑰园的销售许可证是刘常明打通高官关节由北京市特批的,可是审批文件则是昌平县的地方文本而并未得到北京市政府的复核,其中绝大多数为越俎代庖之作,也就是说,玫瑰园的合法地位尚有待重新确立。这显然是最让邓智仁大吃一惊的事,在北京没根没底、原本指望靠刘常明的钻营借梯上楼的他很快掉进了跑批文、走关系的恼人漩涡中。

此外,刘常明留下的一堆烂账也超乎邓智仁的想象。别墅还没卖出几套,经济纠纷就已经冒出10多件了,邓智仁大叹苦经:“接过来以后,很多烂事都落在我身上,跑批文,清烂账,搞得我焦头烂额,这些实在不是我的专长。”他已隐隐感觉到,他处心积虑花8000万港元买来的可能是一张上贼船的船票。

就在邓智仁为玫瑰园的合法身份四处钻营的时候,中国经济“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规律再度应验。由于各地脱离实际大上工程,以致通货膨胀提前来临,宏观景气突然逆转,中央在无奈之下提出了“宏观调控,治理整顿”的方针,并严令停建“楼堂馆所”,像玫瑰园这样的外销别墅项目首先遭遇冲击。银根紧缩导致业已开工的玫瑰园停停建建,陷入进退无度的窘境,邓智仁只有拿利达行的钱一次次地给玫瑰园输血,那些他十分“轻易”地赚来的钱现在又十分轻易地掏了出来。其间,玫瑰园的另一家大股东又频繁发生变更,人进人出,转来转去,利达行的股份增加到了90%,玫瑰园真的成了邓智仁一个人的事了。

此时在中国民间流传着很多民间谚语,其中很出名的一句是:“到北京才知道自己官小,到广州才知道自己钱少,到海南才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在大北京沉浮了一段时间的邓智仁也意识到了“官效应”的重要。为了取得土地出让证,他四处寻找有较深政府背景的公司做靠山,可是在与这些公司的合作中又屡屡受骗吃亏,打起官司来更是回回落败,他终于明白在高深莫测的北京城,有些人是惹不起的,有些事是干不得的。他颇为感慨地对朋友说:“在内地做房地产,不仅要应付市场,还要应付政府、应付银行、应付形形色色的人。我已经厌倦与人打交道……香港人喜欢用法律解决问题,但我们告到法院就从来没有成功过,还要赔进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内地当被告固然不好,当原告更辛苦,很多时候,等待比出击更重要。”

日后曾有业内人士假设,如果没有刘常明的这些批文猫腻和烂账,玫瑰园是不是就俏丽可人了?有很多专家对此表示怀疑。他们认为,邓智仁从一开始就犯了一个战略判断的大错误。用万科掌门人王石的话说,玫瑰园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注定的败局。据他分析,玫瑰园占地面积近50万平方米,而迄今上海或北京成功的别墅项目很少有超过10万平方米的,因此玫瑰园的当量之大超出了正常的市场容量;其次,玫瑰园以外销为主打目标,而哪怕是在深圳这样毗邻港澳的外向型城市,楼市的外销比例也不过10%。因此王石认为,刘常明和邓智仁搞玫瑰园项目是被房地产泡沫繁荣的假象所迷惑了。

1994年9月,在邓智仁的上百次奔波下,北京市土地管理局终于与利达公司正式达成土地出让协议。根据规定,土地出让年限为70年,利达公司向土管局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每平方米300元,共计1.5亿元,到1995年底分3笔付清。

一面要支付源源不断的工程建设款,一面要付清巨额的土地出让金,深陷玫瑰园的邓智仁欲哭无泪,此时刘常明已魂归西天,他想要掐人的脖子都不知道该找谁了。为了让游戏继续玩下去,他只好走上负债经营的道路。其中第一笔债务即向北京一家有“背景”的公司借债1720万美元及3422万元人民币。在银根日趋紧缩的大氛围中,邓智仁的这些借款都是通过非正常渠道拆借的短期高息资金,他不熟悉大陆在资金运作中的种种猫腻,这些钱层层转借到他手上,已是息上加息,高得吓人。他贸然闯进这个圈子,看得心惊肉跳,借得胆战心惊,不知不觉中已是债台高筑,欲罢不能了。

1994年底到1995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滑入空前低谷,市场异常萧条,豪华别墅和高档公寓更是全面滞销。邓智仁纵有天大本事也无力回天,玫瑰园的销售陷入停顿,此时此刻,利达公司拆借的短期高息资金陆续到期,邓智仁根本无力偿还。邓智仁只好转变战略,开始将玫瑰园从外销转向内销。他发现,外销楼盘市场空间非常有限,众多开发商争夺一个狭小份额,势必打得头破血流,内销市场则相对广阔,而北京楼价居高不下,说明有潜在需求支撑。这一判断应该说是明智的,可是这位具有超人敏锐眼光的代理商在具体的开发经营过程中却又暴露出管理经验不足的弱点。

为了推动内销,邓智仁把他在香港的一批售楼明星“空降”到北京,希望在短时间内毕其功于一役。这些香港职员当时月薪都在5万—6万元,加上住宿和往返机票,每个人平均每月要花掉公司9万元以上,这笔钱至少可以雇用10个有能力的北京人,人员成本的高昂直接导致公司竞争力的下降。同时,香港来的管理人员又与当地人发生文化和观念上的冲突,内地人员工作干得出色却薪水拿得极低,积极性受挫;而香港来的策划人员则不清楚内地市场的千差万别,以香港弹丸之地的规律硬套到大陆市场头上,以致利达公司很快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邓智仁步入他职业生涯中最黑暗的时期。

到1995年秋天,利达公司已先后向玫瑰园注资9000万港元,再往后就弹尽粮绝了,那笔巨额的土地出让金也在缴纳了8100万元之后,就再也难以为继。怎么样的市场,造就怎么样的商人,穷途末路的邓智仁发现他似乎并不适合北京这样的城市,商人的本能让他不由自主地寻找另一位像刘常明那样有“另类本事”的人。于是,一个叫梁振山的人就走进了玫瑰园。

山西人梁振山自称是一个很有“上层”背景的人,调动亿万元的资金在他看来易如探囊取物,而这些本事却正是邓智仁梦寐以求的。梁振山被任命为玫瑰园公司总经理,其主要职责便是对外融资。

可是,邓智仁很快发现,天下所有的“刘常明”都有着同样的道德观念和职业性格,在这点上,决无任何例外。仅半年,他就察觉梁振山利用“首都第一别墅”的名声四处招摇撞骗,并私刻公章进行非法融资,而且还大笔挪用他好不容易筹措来的供玫瑰园苟延残喘的资金。于是,邓智仁愤而将梁振山开除。可梁振山又岂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主儿,他转而攻击邓智仁利用玫瑰园骗钱,并鼓动一批债主上门追债,还将玫瑰园的窘境公之于媒体,一时间邓梁之争甚嚣尘上,玫瑰园危机首度被曝光于天下。

“我是全北京最失败的人”

决定一个经营活动成败的要素有很多,如决策、技术、资金、人才等等,而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却常常被忽视了,那就是时间。时间会把资产变成债务,把利润变成亏损,把优势变成劣势。在我们正在讲述的这个故事里,也是时间把玫瑰园从一个人见人宠的芙蓉美人变成风韵早逝的迟暮弃妇。

好不容易熬到了1997年,玫瑰园第一期工程的186套别墅建成,并部分通过验收合格取得产权证,达到了入住的水平。另外,还有202套别墅主体已完工,待装修。更重要的是,整个49.9万平方米别墅区的基础建设已告完成,由于规划超前,设计时尚,别墅区给人的印象颇佳,的确有“第一别墅”的大家风范。但就在这时候,利达公司已无后续资金跟进,连让已缴纳房款的首批买房者入住的运营资金都没有了。

3月,在多方股权转让无果的情况下,精疲力竭的邓智仁终于下定决心从已经整整纠缠了他4年之久的玫瑰园噩梦中逃出。香港金时有限公司老板陆苍成为下一个玫瑰园主人。他入主条件之低简直让人不可思议:替邓智仁还清数百万港元欠款及送给邓智仁5套别墅。邓智仁将偌大一座玫瑰园及北京利达公司几乎白送给了陆苍,当然这里面也包括玫瑰园所欠下的“天文”债务:6.5亿元。

邓智仁几乎一无所有地黯然离京,此时他在北京城已没有容身之地,债主每天找上门来,法院不断发来传票,还有人声称要绑票催债,他已没有一点儿的安全感。他也没法回香港了,曾经风光一时、拥有上百家分店的利达行已经被一位大债主接管了。为了玫瑰园,这位正值壮年的男人几乎失去了一切。他孤身一人在广州待了整整1年,闭门思过。他后来对记者说:“我每天都在反省和检讨,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失败?香港人这么精明,但是90%的香港人在内地房地产市场都赔钱,为什么?”

他自嘲道:“缺乏开发经验的投资者到内地,会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判断和决策,他决不会试图去扭转现实。而香港成功的开发商则不然,他们有自己固定的开发模式,有足以自豪的成功经验,来到内地后,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料的不是一回事,他们总想扭转现实,想教内地人怎样做房地产,结果呢?发现是现实教训了自己。”

这位当年意气风发来到北京的香港第一卖楼人十分苦涩地对记者说:“人家令我失望太多,我也令别人失望很多,我是全北京最失败的人。”(《三联生活周刊》1999年8月15日期的《邓智仁专访》,记者单小海)

陆苍显然是另一个梦想在玫瑰园里掘到黄金的冒险家。在他看来,尽管玫瑰园债台高筑,但每平方米300元的土地出让成本,还是很有优势的,其潜在升值空间十分诱人;况且186幢别墅已经亭亭玉立地建在那儿了,其中只有73套收取了30%的预付款,如果将其以每平方米1800美元的市价全场售出,便足以还清当时欠下的所有债务;而玫瑰园一期开发仅用200亩地,尚余600亩,且是基础设施齐备的“熟地”;更何况京昌高速公路业已修通,昌平地价狂涨3倍,即使炒一把地皮也可大赚一票。

这就是玫瑰园:对于每一个新主人来说,一眼远远望去,她浑身上下每处都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可是一旦走进了,却发现美丽外衣的里面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梦魇。

为了实现“摘桃子”计划,在房地产业界无甚经验的陆苍又将当初与邓智仁闹得不可开交被扫地出门的梁振山请了回来。此举显然激怒了在广州闭门舔伤的邓智仁,其时玫瑰园和利达公司官司缠身,中间的重重法律关系除邓智仁外没有人能完全搞清,而他不仅不配合,反倒从中作梗,拖延时间,玫瑰园现房因此始终无法销售套现,陆苍整日徒呼奈何。8月,到位不到4个月的梁振山突然在北京王府公寓的家中被山西省公安局带走,从此杳无音讯。北京媒体再次把聚光灯对准了玫瑰园,上百位购房港人实在忍无可忍,集体向法院提起诉讼。原本就资本不足的陆苍哪有资金对付众多的债主,结果十五六家法院的封条覆盖了玫瑰园的每一寸土地。陆苍一枕黄粱梦。

当年何等风采逼人的玫瑰园终于步入了夕阳西下时。

1997年9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北京利达玫瑰园别墅有限公司进入破产还债程序,要求债权人向法院申报债权。3个月后,共计有105家债权人进行了债权登记,债权申报总额高达10亿余元人民币。

同类推荐
  • 审计理论与案例

    审计理论与案例

    本书由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与财务研究院专攻审计理论的管理学(会计学)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刘华编著,在结构、内容上力求创新,试图还审计以逻辑和语言见长的原貌。本书强调对审计理论的建立和运用,重视对审计学科发展状况的关注和思考;探索审计职业发展的历史规律,解剖国内的审计实务和国情,紧盯英美发达国家和国际业界的动向,直面和探讨审计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阐释常规的审计程序、规范,总结优秀的审计经验、技巧,传输最新的审计理念。本书是审计从业人员系统学习和掌握审计理论、透视审计职业和解剖审计案例的重要学习用书。
  •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有这么一个事实:世界上80%的富翁曾经是推销员。推销员作为一种职业,既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又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如何在推销工作中掌握真正的技巧,成为真正优秀的推销员,却是长久困惑广大推销员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呢?显然不是天资,关键在于技巧!你要和成千上万的、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还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变化。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娴熟的推销技巧和高明的推销手腕,就很难在复杂的市场上取得成功。本书由崔希希编著,正是为那些准备从事推销工作或已经从事推销工作的人们量身打造的推销宝典。
  • 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

    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

    《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为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分会主持的有关中国企业运筹学研讨论文集,内容包括:管理科学、工业工程、投融资理论、市场营销、其他等。
  • 商务谈判艺术

    商务谈判艺术

    杨易编著的《商务谈判艺术》对商务谈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谈判原则、谈判准备、谈判开局、谈判磋商、谈判策略与技巧、谈判礼仪、风险规避以及谈判法律与心理为重点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商务谈判的基础知识,是高务谈判人员必备的参考书
  • 创业管理——过程理论实务

    创业管理——过程理论实务

    《创业管理--过程·理论·实务》结合当前国内创业创新活动的实践特点和发展趋势,基于对创业者的培训和高校创业课程教学的需要,运用国内外创业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创业过程中的关键理论和操作实务进行系统阐述。全书共分4篇10章,依照创业管理的过程按创业导论篇、企业创建篇、企业成长篇、创业收获篇展开。主要内容包括:创业与创业精神、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创业计划、创业的筹资融资、成立新企业、创业团队与企业文化建设、新创企业的运营管理、新创企业的成长管理、创业生涯管理、收获与退出策略。各章节中设计了“本章提要”、“引例”、“专栏”和“实例”,每章后面附有思考与训练题、案例分析题。
热门推荐
  • 蝶翼盎然

    蝶翼盎然

    21世纪,一个从小在黑帮长大的大小姐,无意中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为了收集神器,让自己回家,和朋友踏上了一段神奇的旅途
  • 云来

    云来

    一个仙人为情不惜搅乱九州大荒,负尽天下。一个巫族祭司仿佛无情无爱袖手天下,但是却因为一个女子,将战神引弹起。风起云涌,爱恨情仇。她竹蘭青,本是楚国将军,与修仙界无半点纠葛,却因是至阳至阴之体,邪剑不争的主人,被阴谋卷入这场修仙界的大乱。九州哀嚎遍地,生灵涂炭,看她(他)如何抉择。
  • 大秦联盟

    大秦联盟

    “世人谁能相信朕能得天下?扫六国?就算是朕自己也不相信!”“凭秦国一国之力,何以得天下?朕向来不是迷信之人何以相信长生之说?”看秦始皇嬴政重临2000多年后的中国玩网游,建势力。
  • 暴风雨之后

    暴风雨之后

    小说写的是一个男人对他和一个女人片刻激情的回忆和再解读,书写的是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以及它和理智,共同带来的美好回忆。从小说中不难看出,激情和理智的双重体现使得小说中的人更加丰富,也更像一个个有尊严的人。尊重激情同时更尊重理智,其实是作家在尊重本来就是矛盾共同体的人,这是值得致敬的文学的表述,也是值得致敬的态度。经由作品,我看见的是一个能够捕捉到人物情感游移,对深邃的人性、复杂的人情拥有觉悟、有过体察,具有表现能力的优秀作家张惠雯。
  • 活着老庄孙子

    活着老庄孙子

    作为北漂屌丝代表,庄凯在职场打拼中,不仅遭遇新人规矩、同事算计、上司打压、挚友出卖、阴谋圈套等坎坷,还与一心嫁老板的清丽妹、成熟干练的白骨精、聪颖古怪的小螺丝等爱欲纠葛。庄凯幸与同样饱受事业情感困扰的哥们吕刚、老祝相互支撑过关。当庄凯邂逅普通白领孙莹意外结婚后,他本想跟合伙人吕刚、吴老师,通过“星投会”大展拳脚创业,不料被二人背叛,陷入绝境。庄凯不得不求助曾经的相好凯西,并跟凯西进入光怪陆离的电影业搏杀,不料却卷入凯西给妹妹复仇的计划中,目标是让国民老公王亚聪恶有恶报。更因和大导演千金艾米擦枪走火,庄凯与孙莹的婚姻出现了空前的危机。
  • 梦幻三国志13

    梦幻三国志13

    这是一个游戏吗?胡康不知道。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被忽悠进去的。按照胡康自己的理解来看,这确实应该是一个不存在的虚拟世界。但是,如果在这个世界死去的话,那就真的死去了。这还能够把它看成是一个游戏吗?胡康凌乱了。最让他纠结的是,在这个世界里,他可以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一切,甚至在里边得到的物质都能够带到现实世界当中去,这让他如何能够不心动?他更愿意把这个世界当成是另外一个世界,或者说,是自己的一个梦。
  • 灵纵天下之天赐之章

    灵纵天下之天赐之章

    多年以前,天下一片太平。但是有一天,上古八荣耀侍卫暴君天纳竟不受控制,逃离了八荣耀。与暗天使大战。后来因为八荣耀的阻止,天纳错失了绝杀暗天使的机会。而暗天使却趁机使用秘技与八荣耀八荣耀同归于尽。而天纳化成一枚黑纹蛋,暗天使变成了一尊雕像。但是八荣耀的魂魄却还在天界,他们不断的寻找力量的继承者,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 异世缘殇

    异世缘殇

    父亲在一次时空穿越实验中失事,被卷入异时空。三年后,女儿徐子嫣只身穿越,来到异时空寻找父亲,从而开始了一段异世情缘。在爱情丰收之际,才赫然发现,这次科研的最终目的竟然是为了掠夺异时空的资源。在利益与生存面前,爱情遭受着最严峻的考验……
  • 始变劫

    始变劫

    “欲生者不活,当死者不死,离魂依依,奈何人间不舍?《霍·乱》有言:衣食不舍,乃生狂徒,钱权不舍,乃生战乱,情欲不舍,乃动天地,人心不舍,乃始变劫。君问前路,不如归途。”——问路石碑文注意:本作世界观较为复杂,请耐心梳理。
  • 秋海那小子

    秋海那小子

    懵懂的外乡少年,在魔都目睹了风起云涌的职场斗争,经历了光怪陆离的感情纠葛,在奇遇、艳遇、遭遇、中磕磕绊绊地成长,最终褪去稚嫩,破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