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9400000005

第5章 藏族人的住所

藏区地形复杂多样,有地势峻峭的山谷峡谷,也有地势平缓的草原。地理位置不同,决定了当地的藏族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一般来说,藏区居住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定居与游牧。

定居

早在古时,藏族先民就建立了可居住的房屋,《新唐书·吐善传》言:“屋皆平七,高至数丈。”指的即是当时的藏族建筑。

西藏的建筑艺术经过千年的实践积累,已发展出一条符合藏区自然环境和生活实际且外形美观的建筑技巧,在设计规划、平面布局、面积大小、结构混合、立体造型、层数高低等方面,已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建筑体系,并世代相传。

楼房

雪域高原气候寒冷、干燥、风沙大。为了保暖避风沙,住宅一般选择在背风向阳处,门窗大都开向东南,楼房的西北面和底层不开窗,以避西北风。屋基一般选择在离耕地较近但不占熟地、靠近水源、温暖向阳、不易遭洪水灾害之地。以独户分级形式毗连住宅群建造。

兴建住宅一般要经过占卜、选址、择日。决定好房屋的地基和方向后,不用图纸,而是根据建筑面积、建筑层数与木匠、砌石墙或筑泥墙师商议用材和具体施工事宜。有趣的是,在修建房屋时,工匠不用制作施工图纸,而是根据传统标准已有“腹稿”。在具体施工时,工匠或建筑人员共同遵照习惯的度量标准模式作为准则进行施工。尽管这些度量标准很原始,且不精确,但修建出来的房屋却能达到相当牢固、完整和美观实用的完美水准。

环境较为潮湿的地区会建造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楼房,一般底层用于圈养牲畜以及贮藏燃料等,上面用于居住。环境较为干燥的地区,一般只建造一层民居。

碉楼

碉楼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用来做哨所的碉堡,是古时候建筑的遗存,另一种是民居,采用了碉堡的形式。

碉楼大部分建造在地势险要的山坡上,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的石头。碉楼巍峨高耸,易守难攻,窗户极小,基本上为透气的气孔,这些气孔在打仗的时候可当作射击孔。

民居碉楼色彩朴素,只采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土黄色,石块的青色,木料部分则涂上暗红,与明亮色调的墙面屋顶形成对比。粗石垒造的墙面上有成排的上大下小的梯形窗洞,窗洞上带有彩色的出檐。在高原蓝天白云、雪山冰川的映衬下,座座碉房造型严整而色彩绚丽,风格粗犷而凝重。因高原山势起伏险峻,施工的困难,碉楼的占地面积较小,转而向上发展空间,整体造型与藏香中的塔香有几分相像。

木房

居住在林区的藏民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以木头建造房屋。虽然不同地区的藏族居民在生活上有着一些差异,但总体来说,藏族人的生活内容基本一致,所以木房的居室结构与楼房的居室结构大同小异,但木房同楼房相比,防震能力更强。

以闻名的道孚民居为例,道孚民居的建筑学名为井干式(又称木楞子建筑),一般为二至三层,高约5~8米。建造房屋的时候,以一整个圆木做道孚民居的整体骨架,房屋的前面及侧面用圆木对劈,两头相互咬和,剖面为内壁。这几乎就是一个结实不容易散架的巨型木盒,一旦发生了地震,房屋不会散架,从而保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不过如今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大规模使用木材的房屋不再建造。

游牧

游牧地区的人们一直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常年在夏牧场和冬牧场之间迁徙,相应地,牧民就有两种住所——夏牧场中使用的帐篷和冬牧场中建造的住宅。

在夏牧场,牧人会根据水草的情况随时搬家走动,所以夏牧场中多使用帐篷。帐篷由蓬布、横杆、撑杆和橛子组成。传统的帐篷有两种,一种是黑帐篷,一种是白帐篷。黑帐篷主要由牦牛绒制成,将采集来的牦牛毛经过加工编织成线绳,然后再编织成帐篷。黑帐篷编织的纹路并不细密,却能阻挡落下的雨滴。蓬顶有天窗,便于透气和采光,天窗上有遮盖布,在雨天或者是大风天,需要将布块盖下,防止雨水和冷风侵袭。

白帐篷是由布料缝制而成,传统的白帐篷比黑帐篷略小,但如今,随着帐篷制造业的兴起,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的帐篷,极大地丰富了帐篷的种类。如今在赛马节等热闹繁华的节日上,民众会携带传统的小型白帐篷参加节日,这时草原上的白帐篷犹如星星点点,成为一道具有藏族特色的壮阔景观。

虽然草原广袤,但帐篷也不是随意搭建的。牧民对选址有着严格的标准,例如要选“东如开放、南像堆积、西如屏障、北像垂帘”的地方,或者是要选“靠山高低适中,正前或左右有一股清泉流淌”的地方,此外选好地址之后,搭建帐篷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帐门的方向,帐门朝东——这是遵循祖先传下来的习俗惯例。

进入冬季,藏区气候更为恶劣,在冬天放牧时尤其需要做好保暖,而单薄的帐篷不足以抵御高原的严寒,所以冬牧场一般为定居住宅。

同类推荐
  • 越剧

    越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其声腔优美清婉,表演真切动人,无论是音乐、唱腔、表演,还是布景、道具、服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广受喜爱与赞誉的戏曲艺术瑰宝,如今已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酒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酒文化

    本书以中华民族悠久的酒文化为主线,运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的美酒趣闻,其涉及美酒溯源、传说、典故、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
  • 陇上灯谜六十年

    陇上灯谜六十年

    本书辑录了甘肃省自建国以来六十年间著名谜语专家创作的谜语,内容涉猎广泛,谜面用典丰富,文字典雅、工整、谜语或形象生动,或妙趣横生。适于谜语爱好者、收藏者及对此感兴趣者阅读、鉴赏。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茶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茶文化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热门推荐
  • 异界虫生

    异界虫生

    侯孙宝----一个21世纪的废材大学生,意外流落异界,乐观豁达的他性格在这里被改变.他又是一个骨灰级的虫子饲养爱好者,穿越异界的他获得了随身携带的各类虫子的奇特能力,这些能力将在他的成长历程中相继觉醒.奇妙的异世界,狰狞的魔兽、多姿的美女、纷繁的战争、绚丽的魔法、强横的武技,这一切见证了主角的成长,埋藏在体内的异能何时觉醒?流落在异世界的他将如何生存?这个故事,就从他收到了一封奇怪的招聘信开始......(为方便大家第一时间看到更新,请加本书QQ群:41751013)
  • 欲望挣扎

    欲望挣扎

    三十而立的帅气男人方大正,绝色女子申晴,并不美满的婚姻,欲拒还迎的生死恋情,底层官场的相互倾轧和相互算计,亲情、友情、爱情,演出一幕悲喜大戏……
  • 魔帝的天才狂妃:逆天三小姐

    魔帝的天才狂妃:逆天三小姐

    她一辈子活着只为了报仇,直到下一世,她发誓,只为自己而活!国安局史上最强特工醒来,竟是一个废的不能再废的哑女!坐拥至宝,开启异瞳,探索斗气流转,吸收星辰之力!他,冷清孤傲,漫不经心。他是杀伐果断的冷面战神,遇上了傲娇腹黑无与伦比的她,“卑鄙阴险的蠢女人”:“死不要脸的倒贴门”,究竟是棋逢对手,还是互相沦陷?群雄追鹿,异军突起,玄元至尊即将开启时空之门!
  • 星枫传

    星枫传

    这是一个穿越到异世进行修仙的故事,本来林星枫只是想体验一下御剑飞天的感觉,却总是无奈卷入妖魔鬼怪的阴谋之中,然而最令他头疼的却是少言寡语的师傅、妖异邪魅的大师兄、性格火爆的大师姐、又爱又恨的小师姐、无限呆萌的小师弟!!!至于什么狐妖、女鬼、魔女之类的,她们真的不是事。。。收了就不是事~林星枫:我真的只是想修个仙啊喂!
  • 卿酒瞳

    卿酒瞳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本文满满的甜宠爱情,哪怕你逃的再远,他也要将她抓回来,牢牢的扣在手心,哪怕沧海桑田,哪怕江山如画~
  • 我和学霸谈恋爱

    我和学霸谈恋爱

    我们的青春,没有抽烟,没有堕胎,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恨情愁。陪伴我们的应该只有两个男人:一个温柔了时光,一个惊艳了岁月,我至今都能清晰回忆起,他们一个叫薛金星,一个叫王后雄。非主流女孩李嫣然转学进入邵南市四大名校之一的芷兰中学,误打误撞和高冷学霸王后雄,阳光学霸薛金星同时擦出了爱情的火花,而李嫣然也渐渐完成蜕变,在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女孩之后,也收获了浪漫的爱情...
  • 豪门邪少的冷妻

    豪门邪少的冷妻

    司徒碧瑶:因为母亲是被别人的小老婆,所以她愤恨,然而,就算是这样的母亲也终于离她而去了,于是她开始了疯狂的报复计划,却不知不觉走入别人设下的陷阱。凌灏瑾:凌家的大少爷,也是凌氏集团的年轻董事,多金、英俊、邪恶,他的身上有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为了这个秘密,他选择了与她成为伙伴。
  • 豆类养生事典

    豆类养生事典

    本书详细介绍了豆类在养生中的功效及相关养生方法,在此基础上又介绍了各系统常见病的豆类养生方法。
  • 天使之冥清贵族魔法学院

    天使之冥清贵族魔法学院

    她,一介孤儿,却身含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一介校草,身上有着非同凡响的魔力;他,一介校草,身上有着非比寻常的吸引力;他,一介校草,却一直把她当做妹妹一样对待……当她遇见他们,她,会如何选择?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