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60100000033

第33章 薄阳:装运壮志从此飞(2)

当时学校在正课以外组织的活动,包括中英文讲演(初中英文为背诵)、论文写作、壁报等竞赛活动,各种球类的队际和期际赛,结绳比赛、野炊、营火等童子军训练所规定的训练活动,同乐会(由学校定期主办、演出之节目如乐器演奏、独唱、合唱、话剧等等,则由学生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排练),以及春季旅行、秋季运动会等。最令人难忘的是春季到青城山旅行。加上来往路程,时间一共三天。学生们总要在山上住两夜,听杜鹃从夜一直啼到天明。三天中既有永远不会厌倦的跟踪追迹游戏、生物标本采集和营火会等集体活动,又总留下足够个人自由领略湖光山色的时间。所以学生们年年去青城,年年不到出发就早早盼上了,背着干粮,列队前进,一路走一路唱着“看那春光正明媚,美景处处令人醉”。经过人烟稠密之地,不消队长提醒,步伐自然更整齐,歌声自然更响亮。野炊也是令学生们醉心的活动。有学生回忆,最愉快的时刻,是代表小队对老师说“请尝尝我们做的菜”。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学校还常约请歌手、演员、名流、学者来校演出或演讲,当时后方著名的歌唱家蔡绍序、周小燕、郎毓秀、喻宜萱等都曾出现在空幼的礼堂或大操场的看台上。而事后不是把一曲《万紫千红》留了下来,就是忘了把“努力,努力,努力往上爬,我头也不回,汗也不揩……”的歌声从空幼带走,使学生们如醉如痴地学着哼哼好些日子,引得周围农户的孩子们也跟着学唱彼时最为流行的歌曲。

而学生们最喜欢唱的歌曲还是空幼的校歌,即使70年后的今天,他们见面也必唱那些激昂的句子“崇墉九仞,必厚其基。峻岭千寻,必登自卑。惟我空军,岳岳英姿。下俯云汉,上接虹霓。咨尔多士,朝斯夕斯。论年则幼,用志不岐。宏尔造诣,正尔威仪。德与时进,学与时驰。毋自暴弃,毋用诡随。邦家机隆,望尔匡持。驱除寇盗,海宇清夷。云程万里,远大为期。”

每天下午两个钟头的课外活动时间,则把一个最广阔的天地展开在学生面前。由于学校的提倡,建立起了各种活动小组,包括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以至垒球队,合唱团,国乐社,提琴、钢琴、口琴小组,文学社,美术社,读书会,壁报社,器械操、举重小组、拳击小组,航模制作小组,理化研究小组等等,而且这种组织不只一个,仅各种球队就有几十个,合唱团也可以拉出一串名单。而对于团体的活动经费,学校也会通过各种方式给予资助。如话剧,制作景片、服装道具,以至化妆油彩,学校都会给予经费支持。几年间,学生们在简陋的舞台上先后演出了《黑字二十八》《离离草》《日出》《小人物狂想曲》等话剧。

由于远离家庭来到空幼入学,而空幼又远离城市,每到休息日,既不能回家享受家庭的温馨,也不可能经常来往跋涉三十六里路,钻到城市的繁华中排遣寂寞和乡愁。因此,空幼学生只好自己动脑子,想方设法找点玩法,打发这可贵而又漫长的周末。这既是课外活动的继续,如爱好打球的还是抱了球打,喜欢看书的还是捧着书看,醉心小提琴的也还是把自己交给琴弓和琴弦;又是课外活动的拓展,如爱运动的组织起来爬蒲阳的勾子山、向峨的二峨眉。爱画画的联合起来,带上干粮到野外写生。喜欢文学的找到心目中最崇拜的老师,埋进教官宿舍的斗室中谈天,或沿着蒲阳河边走边谈。当然还可开展一些日常没有时间进行或不被允许进行的活动,例如寻找各种材料,自制乐器,从笛子、二胡一直到小提琴;钻进山林深处,用自制橡皮弹弓打鸟,然后剥制成标本;跳进蒲阳河冲浪,从这岸游到那岸;围绕蒲阳镇探幽访古,或“了解民情”,走十几里路,下到当地的土煤窑里去参观;饲狗,让它按指令做各种动作,并一连几个钟头乐此不疲地训练,不见效果不收兵;抱了炸药,到水塘去炸鱼,钻到冰冷的水中捡回来,然后一盏盏收集灯油,悄悄煎了吃。

这些活动,尤其是像炸鱼、冲浪等,虽为校方明令严禁,但恰恰是这些,往往最能满足少年时代的好奇心理,以至热衷冒险的心理,因而许多人总无法抵挡蒲阳河带给他们的诱惑。

说到空幼的生活管理,有个小故事不得不说。

当年冯玉祥将军来空幼视察,看到学员们用心精进,很是开心,一激动就在操场大会上对大家说要一人发一斤肉,意思是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这在当时算是过年似的待遇,然而学员们的反响却远不如预期的那么热烈。下来一打听,空幼学生每天的伙食费是市面上一斤半肉或一斤半米的价钱,可想而知,大家对冯先生的奖励不太激动,亦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那时空幼学生的伙食是按空勤标准供应的。六人一桌,早餐都摆满六个菜,其中卤肉、炸花生米为每日必有之常菜,此外,每人还另有生鸡蛋两个,加糖搅拌后蘸馒头吃。尽管七十年过去,当年伙食之丰盛,学生们记忆犹新,每有相聚,必共忆之。

有时候,吃不完的馒头,学生们还会分赠周围的同龄孩子,今年84岁的谢福全记得,当年一个操着蒲阳口音的外地青年牛达贞总是在围墙边喊一声“接好了!”,然后抛出几个白生生的馒头。而谢福全就在围墙外,铺开长衫尾摆稳稳地接住,道一声谢后赶紧回家与家人饱餐一顿,此情此景,长印谢福全脑海。

空幼学生的生活则全盘军事化。学校设总队部,跟负责“教”的教育处、负责“训”的政治部平行,而负责“管”——即军事化管理。总队下为中队,每中队150人,一个中队是一个伙食单位。中队下为区队,每区队50人,区队是生活单位,也是教学单位,住在一个宿舍里,在一个教室上课。中队设中队长,区队设区队长,都驻队与学生一起生活,负责学生军事管理的施行。

一天从起床到就寝,皆有严格制度。起床前五分钟,值星官已在宿舍前站定,只等山头上总队部号声一响,立即吹响口笛,催促大家起床。半个钟头内,完成洗漱、上厕所、集合、清点人数并向中队长报告,跑步到达大操场参加升旗仪式。升旗后,跑步2000米、做早操及武术半小时,然后准备早餐。

饭间禁止说话,而且三顿饭都先在饭厅前集合整队,单行鱼贯进入饭厅坐好。午晚餐进餐先举箸,等候值星官发“开动”令,早餐则先打蛋,每人举蛋在手,值星官一声令下,“咔”一声,一同打下。上课以后,由教管负责,值星官和队长就不再负责,只偶尔在教室外检查有无违纪律现象。晚自习后,稍事休息即晚点名,仍由值星官负责集合,向中队长报告人数,然后由中队长执花名册逐一点名。偶尔不点名进行训话,则由值星官指挥,成讲话队形(即“口”字缺一笔)站好。如遇既不点名队长又不训话,立即解散,学生们是最高兴不过的,用学生的话说,如同叫花子拾到了狗头金。随后队长们催促、巡视就寝情况。

每天早上都要整理内务,把全部被褥按床板大小平铺垫好,然后以白色床单四面平平整整包上。衣物另发内务箱,和盥洗用具一齐整齐码放床下,床上不许有任何杂物。内务每周六或周日进行大检查,进行全校评比。检查前,各期各队学生都会对内务格外整理,用两块光滑的小木板,一平一立,把包着被褥的床单夹出棱角,按规定收拾好内务箱,用一种“节节草”来回打磨擦亮面盆,然后伫立本人床侧恭候检查。检查后,成绩最好的由队部给予嘉奖,荣膺嘉奖的个人内务,往往面平如砥,四向端正如割,宛然艺术品,很多学生至今都不明白是怎么完成的。

每周都有军训课。初中是童子军训练,只算过渡。升入高中后,则完全按《步兵操典》严格要求,认真操练:卧倒、起立,拔正步,跑步立定数一到五,立正时两眼平视正前方,下颌微收,双手自然下垂,中指置于裤缝……一丝不苟。遇有重大庆典,重要人物来校视察,还举行阅兵仪式。最盛大的一次是第一期毕业典礼,白崇禧来校视察。总队长高凌昭身佩中有三道黄道的红色绶带亲自指挥。分列式开始,一中队一中队排成方阵通过检阅台,一声“向右看”,几十个学生的头一齐转过去,几十只手、几十只脚的动作像一个人一样,军姿飒爽,风采威武。

空幼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停止招收新生,学校则于1949年改名“空军预备学校”,夏初从蒲阳迁至台湾东港,于空幼第六期,亦即最后一期学生毕业后停办。

从1940年到1945年,“空军幼年学校”共招收了六期学员2100余人,学员遍布祖国各地和海外,由于战乱等原因,现存校友不足八百人,分布在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可以说半个地球上都有他们的足迹。就人数说,大陆、台湾与海外约各占三分之一。六年蒲阳生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由于家乡处在日寇烧杀抢掠的敌占区,多数同学连寒暑假都不能离开校园,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结下了深深的兄弟情谊,谓之“蒲阳情”。

而在台湾空军司令部,官方语言则为“蒲阳话”。

空幼师生大多为一时之英才,首任教育长汪强后任“台湾国防部长”,次任教育长陈嘉尚后任“台湾空军总司令”,继任教育长龚颖澄后任“台湾国防次长”,曾经在台湾当过“行政院院长”的唐飞就是空幼六期学员,“台湾空军总司令”林文礼是空幼三期学生。而从“空幼”毕业的同学还有很多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学者和科学家,他们在航空、水利等方面做出过重大成就,其中包括国际著名材料学专家何焯彦,美国纽约国家图书馆中国馆主任朱光复,国际著名水利学家何达明,国际著名原子能科学家涂剑穆,著名高能物理学家、兰州大学校长段一士,彩色粉墨画创始人周诗成,中国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国际著名航空学家华锡钧等。另外被中国台湾授中将、少将军衔者不下百人。仅仅留在国内的“空幼”毕业生就有300多名教授、副教授。

提起大名鼎鼎的中国台湾空军三十四中队,即黑蝙蝠中队,就不得不提到为该中队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的空军幼年学校。由于三十四中队执行的是特种任务,又涉及台湾最高军事机密,故由******亲自负责,挑选最优秀的飞行员加入该中队。而三十四中队的相当一部分飞行员均为原空幼学员。

流水无声,恍惚之间,七十年时光弹指而过。

无论空幼的学子走出多远,他们的青春和梦想,一直都留在都江堰畔,留在蒲阳河边,留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钟一罄、一星一月之间……这群喝着蒲阳河水长大的学生,他们一生也没有忘记蒲阳,没有忘记灌县、没有忘记四川。

二峨巍巍,蒲水泱泱,空幼之情,山高水长。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7年4月下)

    故事会(2017年4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6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雪球专刊第088期:散户不亏战法

    雪球专刊第088期:散户不亏战法

    10月21日,许久不见的千股跌停再次出现。昨日还在体验“让利润飞”的快感,隔日就变成“如何保住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对于广大散户来说,在想着炒股赚钱之前,如何才能学会先不亏?参见本期雪球专刊——《散户不亏战法》。
  • 居家生活实用妙招经典

    居家生活实用妙招经典

    本书就收录了居家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妙招,并且将这些妙招介绍给读者。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让读者非常快速地掌握这些技巧,并且很容易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慢慢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 青年作家(2015年第8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8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3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热门推荐
  • 来生不负相思意

    来生不负相思意

    我的生命从那一年开始就注定要和你有故事,相信我们都会幸福的。
  •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在蒙古灭夏、灭金和伐宋的动荡年代里,忽必烈已从十二岁长到二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是否也参加了灭夏灭金和伐宋的战争,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1252年忽必烈初次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时,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说明在此之前,忽必烈不但掌握各种武艺,且精通军事指挥知识,并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 落雪儿

    落雪儿

    这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好像是受到某种诅咒,人们世代丑陋,当一个绝代佳人降临此地,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波呢?
  • 华人大亨

    华人大亨

    这是1982年的香港,他来,他见,他征服是他传奇一生最好的概括!亚洲股灾,十亿美金救市;进军好莱坞,令无数华尔街财团高呼“狼来了”;他说,财富于我,只是帮更多人实现价值的数字而已。没事写几本小说,被誉为最受欢迎的华语作家;玩音乐,成为全球音乐风格趋势的风向标;拍电影,屡获全球重要奖项,他只想告诉全世界,有一种电影叫香港;他缔造的商业帝国日进亿金,全球社交网络因他而生,他是全球财经传媒一致盛赞称赞的商界领袖。且看“叶黎组合”如何醉枕香江,玩转财富,成就传奇!
  • 圣遗大陆

    圣遗大陆

    萧祈,一个被平民遗弃的孩子,被一个老头收留,从此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都是宿命吗?谁也不知道。一人血战万人军队,一人在数万天兵天将的包围中杀出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血路,一人独战百万神兵神将!萧祈不知自己的命运仍然被幕后的强者掌握着......
  • 萌宝将军,爹爹战场见

    萌宝将军,爹爹战场见

    第一次见她他带着目的,当他将她从土匪手中救下来时,他对她一见倾心。但是,他不敢爱,但是却不由自主的去关心,去看这个女孩的一切,她受伤了,心疼的是他。她哭了,慌乱的是他。终究,他还是爱上了她。但是,他不能。他受召回国,率兵攻打她的国家。再相见已是在战场。爱她的他,该如何抉择?是江山如画,还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爱情?—————————————————————此文不虐某王爷:我欠你一国,欠你一命,你要你便拿去。某世子:我欠你千金百两,无奈破产,你要你就把我拿去吧。某娃:你们都边去,我的娘亲我做主!
  • 善法方便陀罗尼咒经

    善法方便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哈利波特与黄金四人组

    哈利波特与黄金四人组

    本书剧情简介就是威廉·都铎是个歪果仁,穿越到八九十年代的英国,偶然发现自己拥有魔法!原来他是个巫师!威廉和哈利一样大,格兰芬多!本书纯粹依照HP七部和道听途说的J.K.罗琳说的各种信息,如果有错,欢迎指正!纯凭个人兴趣,不保证更新,提供入坑不陪同出坑!
  • 冯剑华文选

    冯剑华文选

    本书为冯剑华老师编辑一部文选,与为肖川老师编辑一部诗选一样,都是我莫大的荣耀。因为他们为宁夏的作家、诗人做了几十年的嫁衣,为宁夏文学的繁荣奉献了一腔的热血。
  • 我爱上了那个校花

    我爱上了那个校花

    一个普通少年,一次意外的遭遇,生活变得危机重重,并暗中保护并不喜欢自己的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