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9600000006

第6章 洞悉人性的心理操纵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1)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等到你真正面对隐藏得很深的人性时,就会明白,一定要有一颗智慧的心,才能帮助自己把眼睛擦亮。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学会一些洞悉人性的心理策略,就能让你在打开自家窗户的同时,也悄悄掀起别家的窗帘。

首因效应:别忽略你给他人的第一印象

在日常交友、求职等活动中,我们常说“要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那么,怎么才能给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呢?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留下的印象,即是第一印象。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但是第一印象对于一个人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在心理学上有个专业术语,叫做“首因效应”,意思即初次见面的一瞬间给人的印象会给对方留下很深的烙印。所以,如果你在第一次交往中给别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别人就乐于跟你进行第二次交往;相反,如果你在第一次交际中表现不佳或很差,则往往很难挽回形象。

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连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如果是聪明、稳重,那么下次见面时即使有较激烈的争执,对方也会把上次的印象融合进去而判断他是个对工作投入的人。相反,如果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穿着随便、毫无气质、工作态度散漫,即使第二次见面诚心交谈,对方也一定会认为此人固执己见、目中无人。

美国总统林肯曾因为相貌偏见,拒绝了朋友给他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朋友知道了非常生气,责怪林肯以貌取人,当他指出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长相负责时,林肯却说:“一个人既然过了40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

虽然林肯以貌取人也有其偏激之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作用。

洞悉人性的心理操纵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方微安是金融风方方微安是金融风险管理行业中险管理行业中的佼佼者,工作能力非常强。但是她有个不好的习惯—在生活中总是不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整天穿着破洞牛仔裤配大T恤衫,总给人一种吊儿郎当的感觉。可是作为当事人的方微安却从未想过注重个人形象这回事。

有一次,她依旧穿着自己那身“行头”去一家公司面试。负责招聘的HR一看到前来应聘的方微安,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双方交谈了简简单单的几句,招聘方便下了逐客令:“非常对不起,我发现你不是我们想要的工作伙伴,我们公司需要的是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都很严肃的人!”

方微安的面试以失败而告终,这不是因为她的工作能力不够强,而是因为她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好。可见,第一印象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不能忽略的环节。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从而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当然,好的外在形象并不只在于服装漂亮,它更注重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以及从中透露出的个人气质与道德品质。要想有良好的形象,就必须注意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及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使你的形象在交往中光彩夺目。

心理学家认为,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

在日常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首因效应来向人展示一种良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需要注意,这种效应在社交活动中起到的效果只是暂时的,一个人要想获得更深层次的信任与肯定,还需要具备完美的硬件素质。

所以,我们不仅要善于修饰自己的外貌,还要加强谈吐、举止、修养、礼节、道德等各方面的素质。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修养才可能脱颖而出,“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意思。

想迈好成功的第一步吗?那就先努力为自己打造一个好形象吧!

首因效应的意思就是说,在日常交际中,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形成的印象是不易改变的,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一般情况下,第一印象主要是依据一个人的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映射效应:每个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

洞悉人性的心理操纵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自己追捧的明星,常会觉得其他人也一定喜欢;自己喜欢的运动,会觉得朋友也一定喜欢;父母喜欢的特长,父母觉得孩子也一定喜欢;你是一个喜欢嫉妒别人的人,别人一对你态度不好,你就认为他们也在嫉妒你;你是一个经常羡慕别人的人,当你走在大街上,别人多看你一眼时,你便觉得他们是羡慕你;你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你就觉得身边没有小心眼的人;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你就觉得身边没有坏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映射效应”,它是指人们自己具有某种特性时,就常常认为他人一定与自己一样具有该特性。这是一种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等映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认知障碍。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与高僧佛印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参禅悟道。有一天,佛印教苏东坡如何坐禅,两人相对而坐。苏东坡正在打坐时,突然灵光一闪,想要捉弄捉弄佛印,便开口问佛印:“你看我这样坐着像什么?”

“像一尊佛。”佛印睁开眼,淡淡地道,“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大笑道:“像一堆牛粪。”见佛印没有开口反驳,苏东坡觉得十分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高兴地把这个经过告诉了自己的妹妹苏小妹。苏小妹听完之后,摇摇头说:“哥哥你可错了。佛家常说,‘万法唯心,心外无法’,你看别人老张是一个生意人,早年靠贩卖水产品发了家,如今已成为一家水产养殖厂的厂长。该厂从养殖到销售一条龙服务,生意十分好。虽然身家已过百万元,但是老张内心十分自卑,因为他只有小学毕业的学历。

别的生意人一说话文绉绉的,他就羡慕。最近他迷上了抽雪茄,在办公室抽,在厂子里视察时抽,回家也抽,来了客户他更抽得带劲。他的女儿十分好奇,便询问他最近老抽雪茄的原因。

老张吸了一口雪茄,悠悠地说:“别人有学问,我没有,没关系。因为我知道作为大老板,我们的标志就是雪茄。一支雪茄在手,地位就有。”

老张这种行为其实也是映射效应的表现,当发现对方的职业、社会地位、性别等方面与自己相同时,人们总是觉得对方和自己是一个圈子里的,同时也认定同一个圈子里的人都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所以,当我们发现对方与自己是一个圈子里的人时,总是喜欢与对方进行比较,但是又不愿意让自己落败。这时,我们便很容易将自己身上的特质映射到对方身上,这样看来,对方与自己便没什么区别了。

就像老张,他虽然很自卑于自己没有学问,但是他找到了一个安慰自己的方法,就是认为有钱人就应当抽雪茄。这是因为老张将自己的想法慢慢地映射到了他所处的群体中了。遇到与自己一样的人,老张就会想:“我不就没有学问吗?除了这个,你有的我也都有。”这样一来,老张心理就平衡了。

在《庄子》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祝他“长寿、富贵、多子”。尧都辞谢了。华封人疑惑地问:“这三个可是人人都追求的啊,你为什么不要呢?”

尧淡淡地说:“孩子多了,顾虑的事情就多了;人富贵了,家里的纷争就多了;人活的时间长了,就会多受一些困辱。这三样东西都无助于培养无为的观念和德行,所以我只好谢谢你的好意。”

你平常是不是也总纳闷地询问朋友“这么好的东西,你怎么会不喜欢呢?”之类的话?现在应该知道了吧,不是你喜欢的东西别人就一定喜欢,也不是大多数人都喜欢的东西少数人就必须喜欢。

反过来,如果自己碰到类似的事情—父母为你介绍了其他人眼中很不错的相亲对象、朋友劝你跟他买一样的衣服等等,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内心是否真正喜欢他们所喜欢的事物。

另外你也要明白,对方如此做也是出于一番好意,不能严辞拒绝,这时需要好好与对方沟通一下,明确地说清楚你不喜欢的原因。这样不仅可以让别人了解你的想法,也不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总之,我们仍然要本着真诚沟通的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既能让我们自己避免胡乱地强加于人的行为,也避免让自己勉强接受别人的安排,消除映射效应带来的弊病。

映射效应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映射到外界事物或者他人身上的一种心理现象。在这种现象当中,人们是以个人的思想为中心来思考事情,所以常常发生各种误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学会避免这种效应所带来的影响,就很容易避免很多误会和争吵的发生。

相似效应:人们天生喜欢跟兴趣相同的人交往

洞悉人性的心理操纵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美国心理学家纽加姆曾经做过一个心理实验。

他让17名素不相识的大学生同住在一栋房子中,在四个月的时间里观察他们之间的亲疏变化。

实验显示:在刚开始的时间里,住在同一间房里的学生关系都很密切,然而随着大家接触的时间变长,学生们的交际范围不再拘泥于同一个房间里了,他们都根据自己的性格、价值观等找寻相似的人并成为好友。

这些因彼此特性相似而结交的朋友,在实验结束之后依然保持着联系。人们往往很喜欢个性相同,对事物的观点、人生价值观等方面都十分相似的人。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相似性原则”。

当我们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群体中时,经常会根据年龄、熟悉程度、外貌等方面的信息来结交朋友。但当我们熟悉了这个群体之后,我们结交朋友会更受到个性、价值观、兴趣爱好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这样结交的朋友往往可以成为我们的知心好友。

为什么人们喜欢与相似的人交朋友呢?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发现,因为交往的对象与自己相似,所以社会价值观、个性品质以及对于一些事物的评价都是一样的,这样我们就会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肯定,对我们的心理和情绪起到积极的作用。

很多相似的人都会组成一个群体,而团体中的人很少会因为观点不同发生争执,并且还可以在心理上团结在一起对抗外界的阻力,增强自身的安全感。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与人交往中发现志同道合的人,我们很自然地就会与其成为挚友;而如果两个关系很好的人发现彼此对大多事情的观点都不尽相同时,慢慢地两个人的感情就会淡化了。

古时候有个叫管宁的人,他和华歆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两个人在屋里读书,窗外有达官贵人乘坐着豪华的马车经过,敲锣打鼓的,十分热闹。管宁就像没有听见一般,依然还是认真读书。

而华歆就坐不住了,连忙跑到门口瞧热闹去了。等马车离去之后,华歆羡慕不已地走回屋子里准备继续读书。管宁却拿起了一把刀子,将两个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对华歆说:“你的志向与我不一样,你以后再也不是我的朋友了。”

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割席断交”的由来。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管之前的关系有多亲密,只要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就很难成为知心挚友。

在生活中,无论是朋友、恋人,还是家人,在某方面都会有相似之处。朋友之间,可能在对事物的看法、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上很相似;恋人之间,可能人生观、年龄、价值观等很相似;家人之间,可能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考方式等方面很相似。

相似的人在一起相处时,往往会相互影响,变得更加相似。所以,相似的人相处的时间越长,彼此的感情就会越深厚。

在婚姻生活中,人们常说:“××和××真是有夫妻相!”这个“夫妻相”不仅是指双方容貌上的相似,更是指这对夫妻的面部表情、处事方式、性格等方面的相似。因为性格相似的人更容易互相吸引,所以性格相似的夫妻比性格迥异的夫妻婚姻生活更为幸福。

相似的人本身就相互存在好感,随着彼此之间共同点渐渐增多,慢慢形成了一种默契,双方会更加喜欢彼此。性格迥异或者价值观、人生观不同的夫妻在婚后往往会因为不认同对方的想法而常常爆发争吵,彼此觉得对方根本不了解自己,这样就会使双方的感情慢慢变淡,很容易导致同床异梦甚至婚姻破裂。

在日常交际中,我们不可能每次都遇到与自己个性相似的人。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方与自己不同而对其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这样会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负面的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与不同的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当我们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发现自己与周围的人无法沟通,自己好像被孤立了一般的时候,我们可以尽快地找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让自己朝这个共同点靠拢,这样我们就可以尽快融入该环境了。

著名画家梵高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他年轻的时候热衷于传教。25岁时,他到达比利时的矿区传教。那里的人以采矿为生,终年穿着破旧的衣服,脸上都是煤灰。

梵高刚到那里的时候,很担心自己不会被当地人接纳,一直都在思考有什么办法让他们认同自己。有一天,梵高去矿区捡了很多煤渣拿回家生火用,因为马上就要到布道的时间了,他将煤渣放下,连脸都顾不上擦就上讲坛开始布道。

同类推荐
  • 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研究人的本性、自由、潜能、动机、经验、价值、创造力、生命意义、自我实现等对个人和社会富有意义的问题。他从人性论出发,强调一种新人形象,强调人性的积极向善,强调社会、环境应该允许人性潜能的实现。主张心理学研究中应给予主观研究方法一定的地位,并应突出整体动力论的重要。传统科学应用于心理学的一个弊端是,它所知道的最好方法是把人作为客体来研究,而我们所需要的却在于完全可以把人作为主体研究。
  • 沟通要懂心理学

    沟通要懂心理学

    本书用简练、通俗的语言为你介绍了生活中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会产生的各种微妙心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内容涉及到了生活中各种场景,全面实用。本书可以帮助你在任何场合中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 FBI心理洞察术

    FBI心理洞察术

    心理洞察是一门学问,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在沟通的过程中通过形体动 作、语言、表情、情绪变化、谈话的逻辑性、眼神来推断他人的心态等。在最短的时间内洞察他人心理,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主动权。 FBI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已经掌握总结出这个世界上最卓有成效的心理洞察术。让我们翻阅《FBI心理洞察术》,跟着FBI一起掌握了其中的精髓,一定能够运用心理战术轻松驾驭他人的想法,成为人际交往中的大赢家 。《FBI心理洞察术》由姬小安编著。
  • 执行的效力(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执行的效力(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开掘心理,发挥潜能,追求人生的最大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全面推出这套书的主旨。
  • 精神焦虑症的自救:病理分析卷

    精神焦虑症的自救:病理分析卷

    人们都说,精神疾病是不治之症,其实,这种认识本身就是我们这本书要治的“病”。英国的威克斯大夫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这种观念,也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观念。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内在的力量、比较简单的神经疾病、重新找回自己、如何治疗变得复杂的神经疾病等内容。 无论您是否有精神的困扰,这本书一定会或多或少给您的心理健康带来好处。
热门推荐
  • 我心匪石兮

    我心匪石兮

    他是她的竹马,她是他的青梅,明明是两小无猜,却因为两岁时她被人抱走,从此再无音讯。某一日酒会,他误打误撞认识了她,却不知当时明明两小无猜,而现在却形同陌路。他只顾家人叮嘱,寻寻觅觅找了她多年,却不知她被人救走,和他同在一座城中呼吸同一片空气。后来的他,遭遇家庭巨变,从军人变成了一个商人,从此和她多有照面。而她总是不知道,原来,她就在父母身边,靠的这样近,却忘记了自己的身世。席攸之寻找顾夕颜很多年,心中只盼望见从小和他订亲的那个女孩,只盼望能够退亲,从此再无瓜葛。两年过去。再见面时,只见她一脸嘲讽,“吸油纸,你怎么还忘不了你的青梅?”席攸之微微一笑,“用不着了,她一直都在我的身边。”
  • 随风飘逝

    随风飘逝

    本书主要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北方H市,芳龄十八的木青(石油部“三配一调”总调度长兼东北局局长木怀远之女)与三十五岁的石油部东北局机要处处长戴祖涵之间的凄美曲折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年龄相差十七岁,跨代的爱情遇到传统观念的阻扰,最后这段感情夭折在亲朋好友的一致反对中。本书情节跌宕起伏,情感细腻,可读性较强。
  • 豪门蜜宠:首席娇妻难搞定

    豪门蜜宠:首席娇妻难搞定

    他是万众瞩目的顾家大少,清贵雍雅,冷酷邪魅。她是默默无闻的小编辑,一次采访相识,她在最落魄时毅然选择成了他的秘密情人。他换女人如衣服,她不争不抢,偏偏爱吃飞醋。“你别碰我,今天不想伺候二手货。”“是吗?”男人邪佞一笑,挑起她精致的下颚“货物都出仓了,撞门我也要进去”再次被男人狠狠蹂躏,她嘴里喊着不要,身体却犹如藤蔓纠葛的紧。一场鱼水之欢,在她以为彼此都深陷其中时,他却在和自己领证后,选择和别人举办结婚。
  • 倾尽一生的爱情

    倾尽一生的爱情

    她自觉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人,但对于感情她却有她自己副执着,宁缺勿滥。她一直都在等一个人,一个人值得她用尽一生来爱的人,这一生她只会爱一个人。在三十岁时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默默无名的人变成了公众人物,而那个人也出现在了她的生命里
  • 启真1

    启真1

    《启真(1人文主义)》包括:专题、书评、序与跋、书摘、品书、书荐六部分,收录了:《人文主义者论教育》《人口与社会——读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文字与心史——解读乡绅刘大鹏及其<退想斋日记>》、《理解休谟经济思想的三个维度》、《西南联大的学风》、《法藏的譬喻:因袭故典还是自出机杼?》、《“黄跋”的魅力》、《欲望之书》等论文。
  • 丐妻妖娆

    丐妻妖娆

    她穿越而来却成废后,被帅哥劫持出了皇宫,偶然混入丐帮。且看擅长搞怪,聪明伶俐的她如何带着丐帮走向辉煌!丐家有匪女,淳朴天然成。一语倾人心,一怒倾人海,一笑倾人寰,一叹倾人生。终恨世事艰,缘灭空逝风。
  • 穿越时空我不怕

    穿越时空我不怕

    哈哈哈^_^本小姐终于穿了!看我怎样笑傲古代。我本想笑傲古代,可是为什么事情没我想得那么好呢?
  • 校园极品生

    校园极品生

    一个神秘的女孩,突然闯入了我的世界,历经10年的修炼,叶天无论如何都要离开,不管是查明自己的身世还是以后的生活,叶天想:我必须离开!
  • 夕夕相映

    夕夕相映

    珅夕有点窘迫“师兄,这不太好吧。”汕祀忽悠的瞟了她一眼“怎么了,不是挺好。”珅夕差点要扶额,他是好了,舒服地坐在蛇头上。可她呢!!一路的不知有多少人投来杀死人的目光。珅夕向四周看了看“可是师姐她在叫你唉。”汕祀不为所动。“你我的约会要她做什么。”···珅夕一脸红晕···
  • 正道联盟

    正道联盟

    2525年,无解的黑疫病导致世界人口锐减至十分之一左右。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和协商下,世界大一统,不论种族、国度、宗教、信仰。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和社会等级。理想国,全人类心中的完美国度成立。主角李天正,一个身处新时代的律法官,继承了父母的希望和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凝聚了一批与自己拥有共同理想的热血之士。与旧势力、新型犯罪集团甚至国家解放者代表联盟势力斗智斗勇。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改写了理想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