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05600000004

第4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1、退避三舍的奥秘

在竞争中,有时候为了前进,需要先后退,这是什么道理呢?打个比方来说,把拳头缩回去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这个道理看了拳击比赛的人应该都会明白。同样,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退一步,却能够达到前进数步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办事技巧。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因为遭受陷害,被迫离开晋国逃亡。在逃亡过程中,晋文公受到楚成王的厚待,当时他就承诺说:要是他当了国君,希望晋楚两国永远和好,但是万一两国开战的话,他一定会命令晋国军队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来报答楚国的恩情。当时,楚成王笑了笑,并未当真。

后来,晋文公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公元前634年,楚国借口宋国投靠晋国为名,派成得臣率兵攻宋,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救。晋国于是决定派兵攻打楚国的盟国曹、卫,这样,晋楚两国在战场上相遇了。

晋军的力量虽稍弱于楚军,且又远离本国作战,但其已占领曹、卫两国作为前进的基地,且齐、秦也已与他结成联盟,因而也很有实力。当晋、楚两军直接相对,正要开战时,狐偃对晋文公说:“当初您在楚国为客时,曾对楚王说,万一交战,晋军一定退避三合。现在可不能失信啊。”晋文公听了不语,身边的部将都纷纷反对。

狐偃又说:“成得臣虽猖狂,但楚王的恩情我们不能忘。我们退避三合正是对楚王表示谢意,并非怕成得臣啊。”大家听狐偃讲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楚军见晋军退兵,以为晋军害怕了,就在后面追。晋军将士奉命撤退,见楚军这样气盛、猖狂,不由得暗下决心,一定要打败楚军。晋军一退就是九十里,待扎下营来,成得臣派人送的战书也就到了。第二天两军对垒,都想借此一仗置对方于死地。

实际上,晋军的“退避三舍”,是晋文公图谋战胜楚军的重要方略。晋军“退避三舍”后,退到了卫国的城濮,这里距离晋国比较近,后勤补给、供应方便,又便于齐、秦、宋各国军队会合;在客观上,“退避三舍”也能起到麻痹楚军、争取舆论同情、诱敌深入、激发晋军士气等多重作用,将晋军的不利因素变为了有利因素,为夺取决战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样,表面上的退却,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果然,如此一来,晋军由劣势变成了优势,很快大败楚军。

可见,退只是一种迂回策略,其最终目的还是进。有时候巧用“退”的计策,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公元前244年某日清晨,赵国北疆雁门关外,尘土滚滚,旌旗飘扬,鼓角激荡。善征好战的单于统率的15万匈奴骑兵,发起了对中原赵国的掳掠战争。单于和部将们骑着战马,一路谈笑着向前进发。

一天,他们派小股部队前往赵营骚扰,李牧的军队不战自败。匈奴兵不费吹灰之力便抢得百十头牛羊,还劫持了几十名赵兵。一连数年中,李牧在雁门关安营扎寨,从不出战。单于认定李牧胆怯畏战,他那几十万驻边守军根本毋需放在眼中。因此今天单于调动精骑15万,从正面发起了对赵军的进攻。匈奴前锋部队已攻入李牧大本营了。

“启禀君主,赵军营中竟无一人。”先锋官赶来向单于报告。

“嗯,李牧这懦夫大概早已逃跑了。”单于不无得意地说,“命令部队全速开进。”正当匈奴主力部队全部进入赵军阵地之时,忽听军营四周号角齐鸣,喊杀声四起。只见四面八方无数的赵军步骑兵似乎从天而降。

“啊!我们陷入包围了。快撤!”单于急忙下令撤军。可哪里还来得及,李牧率领的军兵似乎个个变成了雄狮,呐喊着,举着刀剑枪械,像潮水般向匈奴兵冲杀过来。一场激烈的厮杀后,匈奴起兵死伤无数,单于带着若干人马,丢盔弃甲地逃了回去。从此10多年里,匈奴兵再也不敢进犯赵国边境了。

原来赵将李牧熟知匈奴骄横跋扈的习性,因此,便对匈奴兵采取了欲擒故纵的策略。他命令部队坚守不战,久而久之,匈奴人说他胆小如鼠,士兵们也开始埋怨他是畏敌之将,赵王更责怪他无能。但李牧依旧只守不攻,终于引得单于上了钩,打了大胜仗。

诸葛亮七擒七纵降伏孟获,李牧欲擒故纵大败匈奴。使用此计必须有过人的忍耐力,更多的时候,要忍受别人的误解和猜忌。成大事者,一定要能经得住这样的考验才行!

智慧箴言:

晋文公的退避三舍看起来好像有点迂腐,在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上因为当初一句话而向楚军让步。殊不知,这“让步”里面却大有文章,表面上的退步其实换取的是更大的进步。

开始退让一步,结果制胜而归,这是得遂心愿的一种智谋。实际上,有进有退,能屈能伸,这正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2、韩信诱敌深入

“诱敌深入”本是军事上的常规战术,被人使用过无数次,结果还是有人会上当。这并非是上当者不懂兵法,实在是因为不善于把握进退之道造成的。而龙且就是这样一个人,并因此死在韩信手中。

韩信率兵攻破了齐国都城临淄,齐王田广逃往高密。韩信进入齐都之后,一方面出榜安民,一方面又引兵追赶田广。齐国万不得已,只得向项羽求救。

项羽这时正在广武山与刘邦对峙,只得派龙且为大将,周兰为副将,领兵20万救齐。龙且带领楚军星夜兼程,很快就与田广在潍水东岸会师,沿岸扎营。

韩信得知龙且率兵救齐,立即报知汉王,要求调回夏侯婴、曹参二军,也沿着潍水岸边扎营。

韩信召集诸将听令:“龙且是楚国名将,依仗武勇而来,只可智取,不可力敌。诸将务必听令……”

众将听令,依计各去准备。

龙且也在进行军事部署,与副将周兰计议说:“据我所知,韩信不过一个平常之人。向漂母讨饭吃,没有养活自己的本领;甘心受别人胯下之辱,胆量不及中人。这样的人有什么可怕的!”

周兰说:“将军不要这样去看问题。韩信自从攻下三秦以来,所遇之敌,无不望风披靡。即使霸王,也曾被他的诡计所败。这人足智多谋、变诈莫测,将军要提防上当,不可大意轻敌。”

龙且不以为然地说:“韩信虽然一向取胜,只因尚未碰上劲敌。如果碰上智勇双全的人,他还能使用诈谋?”

龙且一副傲慢的神气,差人到汉营下战书,战书略云——

楚大将军龙且告知汉营诸将:你们应该明白,韩信用兵以来,尚未碰上劲敌。魏豹不听周叔劝谏,丧师灭国;陈余不听李左车的计谋,被破数十万赵军;燕王胆寒而降服,貌恭而已;夺取三秦之地,偶尔胜之非战之功!我今日奉命救齐,将与韩信决战,不是诸国可比。你等伸着脖子受死,不要退悔!

韩信看完龙且战书,怒气冲天,要斩楚使。诸将力劝,韩信令杖决三十,在楚使脸上刺上“来日决战”字样,驱逐出营。

使者回到楚营,哭诉详细情况。龙且动了真怒,马上就要出战。周兰再三劝阻,勉强过了一宿。次日两军对阵,韩信、龙且各出阵前。

龙且数落韩信说:“你原来是楚国旧臣,如今背主降汉,作威作福,现已占有关中大郡,你仍贪心不足,胆敢抗拒天兵,快早早下马投降,本将免你一死。”

韩信大笑:“你们上门送死,尚且不知,还敢摇唇鼓舌?”

双方当即开战。战不多时,韩信引兵向东南奔去。

龙且笑着说:“我就知道韩信胆小如鼠!”率兵在后面紧紧追赶。

周兰拍马跟着龙且,望潍水河边而去。到了河边,只见潍******,汉兵淌水而过。

周兰忙拦住龙且说:“潍水本是长流大河,如今却干涸无水,定是有人阻断上游流水,我军如果追到河中,必被汉军放水淹溺。将军不可追击!”

龙且说:“韩信大败,逃命尚且来不及,还有什么诡计!河水本来随着旱涝而多少,如今十二月隆冬天气,正是水涸之时,河中自然无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汉兵纷纷涌进河中。

有人传报:“韩信就在前面不远!”

龙且听说,也不多想,指挥人马下河,追到中流时,只见一只斗大灯球,旁边立着一块木牌:“吊灯球斩龙且。”

周兰等将校齐过来观看。

龙且说:“这一定是韩信见我大兵追赶甚急,故意设立此牌。惑乱军心,阻止我军。”

周兰说:“怎能一时造出此牌?这一定是韩信诱兵之计。此处必有埋伏,故设这灯作为信号,现将灯球砍倒,汉兵不战自乱。”

龙且举刀砍倒灯球,只见两边汉兵齐声呐喊,潍河上游流水汹涌而来,波翻浪滚,疾如奔马,刹那即至。楚兵正在河流中游,尽被大水淹没。龙且听到水声渐近,急忙打马前奔。龙且之马是一匹千里马,一跃就到了岸上。

一声炮响,曹参、夏侯婴引兵杀来。龙且在重围之中左冲右突,哪里能够前进得了半分。慌乱之中,被曹参手起刀落斩于马下。

韩信斩了龙且,军威大振。

齐王田广听到消息心急如焚,第二日仓皇出走。韩信闻知,急派大军追赶。田广等刚行到二十余里,正遇夏侯婴,拦住厮杀,活捉齐王田广和田光,田横不敢恋战,杀开血路,逃往海岛避难而去。

田广被韩信斩首示众,齐国遂定。

龙且由于轻敌,中了韩信之计,关键还是韩信的计谋起了作用。

敌人有变化,我方就有机会,所以要想方设法让敌人发生变化,韩信的“诱敌深入”之谋取得了这样的效果,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水淹楚军,占领了最富庶的国家。

智慧箴言:

勇猛超群者,并不意味着就能带兵打胜仗。作为一个将领,仅仅靠蛮力是不能取胜的。

孙子兵法中对将领的要求有五条,“智”也就是谋略排在了第一位,可见,头脑还是最重要的。

韩信被称为“兵家之神”,就在于他足智多谋,先在谋略上胜过对手,所以战必胜,攻必克。

3、明哲保身,进退自如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泼辣、精明,她一方面让颇富心计的宠臣审食其出谋划策,赞襄政务,另一方面与骁勇善战的功臣樊哙等人结成裙带关系,把吕氏兄弟子侄安插在西汉政权的各个要害部门。

外戚吕氏倚靠皇后吕雉,想要取代开国老臣的地位,控制军政大权。在这种情况下,西汉的开国老臣处境十分危险,他们想要扭转时局,继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必须先在这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中生存下来。

汉高祖十二年,燕王卢绾意图谋反。刘邦命樊哙率兵前去平叛。樊哙出师不久,就有人向刘邦告樊哙的状。刘邦听后大怒,决定让陈平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将大将周勃藏在车里,到那以后,立即宣旨让周勃当将军,处死樊哙。

陈平、周勃领旨出发,途中陈平对周勃说:“樊哙是皇上的故交,曾经救过皇上,而且又是吕后的妹妹吕须的丈夫,可谓既亲且贵。皇上现在要杀他只是一时气愤,一旦气消,很有可能后悔。再加上吕后和吕须在旁边煽风点火,到时你我二人很可能获罪。依我看,咱们不如先擒住樊哙,将他绑回朝延,听候皇上发落。”周勃觉得陈平的话很有道理,就同意了。

快到樊哙军营时,陈平命人筑了一个台子,作为传旨的地方,另外派人持节去召樊哙。樊哙看到只有文官陈平一人前来,以为是传达寻常敕令,并没有多想,立即独自赶来接诏。

等樊哙来到台前时,武将周勃突然从台子后面跑出来,当即将他拿下,关进了囚车里,由陈平押解返回京师长安。周勃则赶到中军大帐,接替樊哙的职位。

陈平在返回长安的途中,突然收到刘邦病故的消息。他料定朝中政事一定是由吕后主持,局势变得更加险恶。

陈平心想幸亏自己没有杀掉樊哙,否则恐怕会遭到吕氏的暗算。但是吕后的妹妹并不知道樊哙没死,现在朝中忙于治丧,自己一定要尽快告诉吕后这件事。于是,他让囚车照常行进,自己快马加鞭赶往长安。

还没等陈平到达长安,就遇见前来传诏的使者,命他与灌婴一同屯戍荥阳。陈平想到樊哙的事还没说清楚,如果自己现在远离朝堂,日后就很危险了。于是,他心生一计,立刻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在汉高祖灵前,放声大哭,并告诉汉高祖樊哙是重臣,自己没有轻易将他斩首。

吕后和吕须得知樊啥并没有死,立即放下心来。吕后见他如此忠于君主,心生哀怜,就让他外出就职。

陈平觉得自己是个文官,到外地任职,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于是,他再三请求吕后让他留在京师长安。吕后推辞不过,就任命他为郎中令,并负责教诲、辅佐新即位的汉惠帝。

不久,樊哙被押解到长安,吕后立即赦免了他,让他官复原职。

汉高祖刘邦病危的时候,吕后曾问他:“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死后,让谁代任?”

刘邦说:“曹参可以担任此职。”

吕后又问:“那曹参死后呢?”

刘邦答道:“王陵可以。不过王陵性格憨厚刚直,可以让陈平帮助他,陈平虽然很有智谋,但无法独任。周勃为人忠厚老实,可以任命他为太尉,从旁节制陈平。”

按照高祖遗嘱,萧何死后,曹参当了相国。汉惠帝五年八月,曹参也死了。

吕后细细回想高祖的遗嘱,于汉惠帝六年十月,拜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太尉。汉代以右为尊,陈平便是屈居王陵之下。

第二年,汉惠帝辞世,吕太后临翦听政。吕太后想要立诸吕为王,她先征询王陵的意见。

王陵向来说话很直,他回答吕太后说:“当初,高帝斩杀白马歃血立盟时,曾宣誓说:‘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如果现在立诸吕为王,就是违背了当时的誓约。”

吕太后听后十分不高兴。她又问陈平和周勃,这两个人都说:“以前高帝初定天下时,就将刘氏子弟封为王;现今太后您称制,想要立吕氏兄弟子侄为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太后听了他们的话心中大喜。

罢朝以后,王陵对陈平和周勃十分不满,责备他们说:“当初与高帝歃血立盟时,你们也都在场。现在高帝驾崩了,太后想要封吕氏为王,你们却违背盟约,阿谀逢迎太后,死后有什么脸面去见高帝!”

陈平坦然地说:“今天面折廷书,我不如你;日后保全社稷,定刘氏的后代为君,你却不如我。”

智慧箴言: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一种适应。反过来说,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仕途的艺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当然,说者容易做者难,看似平淡却艰辛,要做到明哲保身,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自非贤达,孰能兼之?”宋代陆游更是直截了当地感叹道:“信乎明哲保身之难也!”

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4、以退为进,终获胜利

吕后称制后不久,王陵因忤逆太后的旨意,被夺回了相权,改任为皇帝的太傅。王陵肚量狭小,难以咽下这口恶气,于是以生病为借口辞去官职,从此闭门不出。过了几年死于家中。

吕太后免去王陵的相职后,将陈平升为右丞相。吕须因为樊哙一事,仍记恨陈平,几次在太后面前说他的坏话。

陈平升为丞相后,吕须说他作为丞相却不理政事,只知道整天喝酒,玩弄妇人。吕后根本不把这些小错放在心上。

其实这一切都是陈平的计策,因为自从汉高祖刘邦死后,主弱臣强,吕太后生性多疑,而且狡诈狠毒,经常怀疑文武兼备、志向远大的大臣,一不小心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因此,陈平故意装得胸无大志。在朝廷上,凡事随声附和,若即若离。在家时,经常饮酒,与妇女玩乐。他听说吕须向吕太后告状,变得更加放荡。

吕太后对陈平放下了戒心,有一次,她当着吕须的面,对陈平卖弄道:“俗语说:‘妇人和小孩子的话,是万万也不能听信的。’想您与我的关系,吕须的谗言是不足取的。”

陈平也就将计就计,从此与吕氏相安无事。太后封诸吕为侯、为王,陈平也听之任之,从不表示反对。他只是千方百计地要保住丞相的位置,以后朝中发生大事时,自己也可以居中调度。

但是,诸吕的权势越来越大,气焰也越来越嚣张。陈平觉得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一定会祸及国家,危及自己。他心中十分忧虑,经常独自思考对策。

一天,他又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一点也没有察觉陆贾走近自己。陆贾坐下后,打趣他说:“丞相您的思念可真是长远啊!”

陈平听到有人说话,骤然一惊,见是陆贾,忙问:“先生猜猜我现在想什么呢?”

陆贾微微一笑,说:“您现在官至丞相,富贵对您来说应该不是问题。您现在忧虑的无非是诸吕之事。”

陈平听了陆贾的话,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连忙请教他:“先生您说的话一点不假,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陆贾说:“天下天平,要注意相国;天下危急,要注意大将。如果将相协调,那么士民就会依附他们。这样的话,就算天下发生什么不测,也不会被分裂。您为什么不和太尉交好呢?”

这些话与陈平的心意不谋而合。于是,两人促膝交谈,秘密协商起来。

陈平用陆贾的计策,花了500两金子为太尉周勃祝寿。周勃也依例报答,两人借故你来我往,交往甚密,无形中,使吕氏的阴谋受到阻碍。

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七月,吕太后病死。吕氏和刘氏宗室以及政府官僚之间的矛盾已经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各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政府官僚同刘氏宗室结成联盟,共同对付外戚诸吕。

八月,斗争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详细地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权衡朝中人物,制订了一条计策。

当时,曲周侯郦商在家养病,他的儿子郦寄和赵王吕禄关系非同一般。陈平和周勃派心腹劫持郦商,以此要挟郦寄,让他劝说吕禄将兵权交给周勃,到自己的封国就任。

吕禄身为上将军,掌握中央的基本军事力量,吕太后委任他主持北军,驻防未央宫(皇宫)。但此人无勇无谋,他见刘氏打算请王和灌婴等将领带兵讨伐诸吕,就轻信了郦寄,将自己的北军交给了周勃。

九月,周勃掌握了北军的大权。周勃当即行令军中:“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

此时军心都倾向了刘氏,士兵们都左袒,愿意为刘氏效命。这样,陈平他们就控制了封建政府的中枢——未央宫,为击败吕氏奠定了基础。

相国吕产节制着中央军的另一支骨干力量南军。吕产不知北军已经易主,想到未央宫与吕禄商议,一起举兵捕杀刘氏宗室和众位朝臣。

陈平得知吕产的阴谋后,命令刘氏宗室中最勇武、最坚决反对诸吕的朱虚侯刘章前去辅佐周勃,监守北军军门。并让卫尉设法阻止吕产入宫。

刘章见吕产在宫门外徘徊,乘机杀死了他。随后,分头捕斩吕禄、吕通等人,最终将吕氏一族全都杀死了。

同年九月,群臣废除了吕太后策立的皇帝,拥立刘邦的长子、代王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从此,西汉转入大治时期。

智慧箴言:

人生的成败与进退有很大的关系,那些急于前进的人,对自己满怀信心,但是,这种自信有时是自以为是,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身处各种名利场中的人,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那些不善于进退的人,就会成为失败者。

以退为进,首先要保持自己的实力,然后伺机而动,克敌制胜。

在生活和学习中,要了解自己的对手,如果自己暂时处于劣势,没有足够的能力与对方抗衡,有计划地撤退可以积蓄自己的力量,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

5、置之死地而后生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元光六年。英勇善战的飞将军李广在一次大战中失利,由于身负重伤,不幸被匈奴人俘虏了。

李广的左右肩均被匈奴人砍伤,左臂还中了箭,伤口汩汩流血。李广脸色惨白,心如刀绞。他不是为自己被俘痛心,而是为那些为他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的死而伤心,这都是自己准备不足造成的。

由于匈奴主单于早就对李广又敬又怕又恨,曾经在战争中下命令:“要活捉李广,有重赏。”匈奴骑兵们得意洋洋地准备用李广邀功。

那些匈奴骑兵幸灾乐祸地对李广说:“你这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想不到竟落在我们手中,真是三生有幸啊,我们大王一定会好好款待你的”李广咬紧牙关,不吭声,闭着眼睛装死,于是匈奴骑兵拖来一个用绳子编织的大网,把受伤的李广放进大网里,架在两匹马之间,拖着走。

这些匈奴兵拖着半死的李广,更加耀武扬威。为了早些邀功请赏,他们一边嘲笑李广,一边急忙赶路,不知不觉放松了对李广的警惕。

李广闭着眼睛,脑子里却飞快地想着逃跑的办法。他猛一抬头,看到一名匈奴兵骑着一匹好马,便心生一计,乘着颠簸的劲儿直直地跳起身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神速,扑到他身上,顺手夺走他背上的弓箭,一个重拳将匈奴兵击落,然后,在匈奴兵目瞪口呆之时,李广双腿一夹马背,那骏马如箭一般冲出去。

“死地”最早出自《孙子兵法》,是形容己方形势的一种方法:疾战则村,不疾战则亡这,为死地。在这种形势下,只有通过“吾将示之以不活”,激发其士兵的都只,速战速决,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否则只能等死。现在就是比喻把自己放在一个没有退路的地方,只能往前,不能退后,拼死斗争,还有可能胜出,否则就只能束手就擒。

韩信的井陉之战最有代表性。当时韩信背水列阵,号称要置之死地而后生,以九万迎击陈余二十万精锐,而且他打胜了,于是,后世就有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实例,以百战百胜的韩信来演绎这一“真理”,更是有说服力。

井陉是个咽喉要道,而且是一个只容两骑通过的要道,出了井陉道,是一条河,这条河据说和井陉道有个夹角,韩信出了井陉道后,扎营在河的右岸,正对着陈余的营垒,背后是河和井陉道,是一个标准的死地。韩信这样做,并非是他愿意自投死地,而是陈余已先他占领了有利地形,只留下这个死地让给他。

韩信如果不愿自投死地,就必须放弃进攻陈余的战略意图,但如果放弃这个意图,韩信的九万新兵将处在一个更为不利的形势之中:敌国做战,没有后方补给,没有兵员补充。平定河北的整个战略行动只能放弃。韩信唯一强于陈余的地方在于陈余不懂谋略,陈余只知道将韩信逼入一个死地,而不知道怎样将韩信消灭。或者说陈余小看了韩信,认为韩信自投死地就一定会死。

韩信将自己的军队自投死地,背水列阵,吸引陈余全军尽出攻击他,接着,最关键的时刻到了,韩信的两千多骑最精锐的骑兵出动了,他们预先躲在陈余营垒的附近,当陈余军全军尽出时,这二千骑兵突袭陈余大营,占领了陈余大营,关闭了营门,树起了韩信军的旗帜,当陈余全军战斗到精疲力尽时,才发现自己的大营已经丢了,军队劳累到极点时,就会丧失战斗力,此时陈余就是如此,陈余完全明白自己营垒的坚固程度,一旦被敌人占领,就不可能夺回。此时他所能做的只有逃命了。

韩信还知道另外一点,虽然军队在死地仍然会战败,但是由于退后一步就是死路,军队的战斗意志会更强。军队在死地能够比平时坚持的时间更长一些,而他需要的就是这段坚持的时间,为了得到这段时间,他甘愿冒全军覆灭的危险。那么是什么让他敢于如此冒险呢?是张耳,一个对陈余极其了解的副将。正是有了张耳,韩信对陈余的判断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外人看来冒着巨大风险的行动,却是当时最正确的行动。也正因为韩信的这一战例,孙子兵法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有了另一种诠释。

在这种诠释中,置之死地固然极险,但并非不能出奇制胜,还是那句话“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高明的将领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冒险,而这个险有多大,利益有多大,如果不利时如何处置,只有这样高明的将领,才有可能使用这一计谋后全身而退。而平庸的将领如果只会模仿,身死军灭那是一定的,就像马谡在街亭做得那样。

智慧箴言:

的确,有些时候我们遭遇到困境时,彻底地赌一把反而效果更好,这就是所谓的置于死地而后生,当然要赌还需要有李广将军那样的勇气和智谋。有勇有谋,不管是商场还是战场,均可所向披靡。

当今世界已变成商家的战场,各式各样的价格战已经愈演愈烈,到底谁能够在这场战争中获得胜利,稳坐观望台还是孤注一掷,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古人的做法,因为商场如战场。

6、康熙帝松手挥拳

精明的猎人从来都不斩尽杀绝,而是尽量给猎物留下一条活路。做人和办事,有时也要采用网开一面的策略,一手硬,一手软,靠强硬来威吓人,靠松软未吸引人。必要时可以先松一下手,等时机成熟了再挥拳痛击。这样会使对手分化瓦解,无法顽抗。

郑成功是民族英雄,同时也是满清最头痛的一股势力。他从不放弃反清复明,多次发动进攻。有一次几乎攻下了南京,让清政府出了一身冷汗。

郑成功死后,由其子郑经掌权,但郑氏集团内部始终纷争不断。尤其是郑经的伯父郑泰家财万贯,势力强盛,招致心胸狭窄的郑经疑忌。

康熙三年,郑经设计诱郑泰至自己帐中饮酒,将其缢杀,并派兵抄其家。郑泰之子郑缵绪被逼无奈,率水陆各镇官员投降清朝,郑氏集团力量大为削弱。

康熙认为这是很好的机会,于是下令三路大军猛扑金厦。一番激战之后,郑经不得已退守铜山,金、厦尽为清军收复。康熙趁机派人四处招降,借以扰乱郑军军心,使其不战自散。

尽管郑经拒绝投降,但康熙仍然相信,如果松一下手,会有很多郑氏将领前来归顺。于是,他专门派出官员长驻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四省,专门针对郑军中下级军官进行诱降。

在清朝政府高官厚禄的诱惑下,郑军人心浮动,各思投身之路。康熙三年春,郑经将领林顺,在旧友施琅致书相招下投诚。共计带来文武官3985人,士兵40962名,农民64330名,眷属人役63000余人,大小船只900余只。

郑经见诸将纷纷叛降,自知铜山必难坚守,又恐变起肘腋,遂退居台湾,令周全斌、黄廷二人断后。周、黄二人不想远离故土,也归附了清朝政府。自此,金厦及沿海诸岛尽归清朝所有。

康熙十二年底,三藩之乱爆发。郑经见有机可乘,率众攻打厦门。当时,清军主力与吴三桂作战,耿精忠又率主力北上江浙,郑经遂趁机攻占了闽海、粤东沿海地区。

但由于政见不和,郑经不与三藩配合,只是滞留于福建、广东浑水摸鱼,又不断抢占三藩的地盘以接济台湾。耿精忠、尚之信因而屡次与郑经发生冲突,但为了共同抗清,又不得不忍气吞声。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决定重点打击耿精忠,对郑经则采用松一手的策略。康熙十五年十月,清军在福建转入反攻。康亲王杰书亲率大军自浙江入福建。耿精忠因南部有郑经牵制,无力抵抗,被迫降清,并担任向导,转而攻郑。结果郑军全线崩溃,郑经不得已退守厦门、金门及附近岛屿。

康熙十六年五月,苦于水师无船,后方不稳,暂时无力渡海攻郑。康熙派人前往厦门招抚郑经,希望趁郑经新败之机,和谈会有所收获,但郑经仍持前议,照朝鲜例。

八月,康亲王杰书再派人去厦门见郑经,提出可以按照朝鲜的例子办理,每年纳贡,通商贸易。可是郑经得寸进尺,要求沿海诸岛也必须由自己把守,粮饷由福建供给,因而谈判功败垂成,战事又起。

郑经手下大将刘国轩猛攻漳州,屡败清军,乘胜北上,包围泉州。康熙以福建总督郎廷相指挥不力,令其单独入京,任命姚启圣接替他。

姚启圣到任后,大力整顿军务,并建立起一支足以抗衡郑氏水军的海上力量。

对郑氏集团,姚启圣按照康熙的安排,注重策反、招降工作。一时间,郑军将士纷纷来降。

康熙在招降郑军的同时,还让姚启圣利用反间计,扰乱郑氏后方。他派人携带重金潜入郑军,广散谣言,以引起郑军内部自相猜疑。而对郑经派来的间谍,不仅不究,反诱以厚利,为我所用。以上措施,收效显著。

这样,没过多长时间,姚启圣便充实了清军实力,稳定了民心,大大削弱了对手。使得清军逐渐摆脱被动局面,转入了反攻。

经过了八年之久的金厦拉锯战,郑经的势力遭受沉重打击,仅率千余人逃回台湾。清军则在战斗中重建了水师,并在实战中锻炼了海战能力。

康熙十九年,三藩之乱已近尾声,统一台湾提上了日程。康熙毅然起用熟悉台湾情况、善于海战的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

六月二十二日,澎湖大决战爆发。施琅分三股主力进攻,清军的“五梅花”战术大显神威,郑军被击沉毁战船百余艘,只剩下30余艘战船逃回了台湾。

澎湖大捷,使得郑军主力尽失。此时郑经已死,由小儿子郑克壤继位,郑氏政权人心浮动。

康熙乘机派人到台湾传谕招抚。软硬兼施之下,郑克壤等人走投无路,只得投降,不再坚持复居台湾。至此,台湾终于实现了统一。

智慧箴言:

“软硬兼施,松手挥拳。”康熙经常采用这一变化莫测的手段,其中收复台湾的时候应用得最为成功。

他敢于用人,果断决策,充分利用了有利的时机。但最重要的是,他采取了软硬兼施的谋略智慧,一手打,一手抚,该松的时候就松一手,通过招抚诱降。大大削弱了郑氏集团的力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类推荐
  • 黑格尔的智慧

    黑格尔的智慧

    黑格尔(Hegel 1770~1831),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被誉为“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的黑格尔哲学,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的一座高峰。
  • 能说会道好办事

    能说会道好办事

    言谈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把两个陌生的人由陌生变为熟悉,由熟悉变成知己或亲密的朋友;它可以解救危机,打开通往坦途的顺利之门;它甚至可以叱咤风云,一句话抵得上千军万马、可以翻江倒海、气魄无穷。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激励了万千上万的青少年发愤读书;马丁·路德·金一篇充满豪情壮志的演讲让美国黑人风起云涌寻求自由;贝多芬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更是激发了许多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样,周围的人给你一点小小的赞扬和鼓励,就能使你找回自信,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 如何说客户才会听 怎样听客户才肯说

    如何说客户才会听 怎样听客户才肯说

    要成为业绩冠军,靠的不是每天把腿脚跑断,把汗水流干,把客户纠缠得不厌其烦,而是懂得“如何说”与“怎样听”!如何说?——跟客户说得天花乱坠,就能拿下订单吗?能否拿下订单,卖出东西,并不在于销售人员能否把话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在于能否把死人说活,关键在于客户是否信任你!如果你能说得客户信任你,客户就会买你的东西!怎样听?——客户的话是一张藏宝图,顺着它可以找到宝藏!出色的销售人员往往善于聆听客户的抱怨、异议和投诉,善于倾听客户的需要、渴望和理想,善于听出客户没有表达的意思——没说出来的需求。
  •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恰是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年龄;22岁,恰是涉世未深、阅历不足的阶段。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社会、立足社会?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职场、决胜职场?怎样才能以最佳的姿态经营人生、开创人生?答案就是要有生存智慧!所谓生存智慧,是指以怎样的心态修身,以怎样的方式处世。本书围绕每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可能会遇到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同时以一些名人或者成功者的相关经历及众多普通人在职场或交际场上的相关的经历为论据,让年轻人看到生存智慧在二十几岁这个人生真正的起始阶段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也让年轻人真正学会修身养性,学会人机博弈,学会职场生存智慧等。
  • 日事日清:打造高效的执行模式

    日事日清:打造高效的执行模式

    请用以下标准衡量自己是否尽职尽责: 能否在规定期限的前一天完成忙务; 能否把每件普通的小事处理得漂亮至极; 能否犯上司交代的事情做得既周到又完美; 能否把一项趋于想像的重任做得恰到好处; 能否把那些别人可以做到合格的事情做到优秀,把别人可以做到优秀的事情做到卓越。 如果在以上内容中,你能做到不止一项“能”,那么你就成为了一个日事日清、能够担当重任的员工。如果还未能做到,请你阅读本书。
热门推荐
  • 王俊凯爱我就别伤害我

    王俊凯爱我就别伤害我

    王俊凯,我恨你。-----------冷沐蓉蓉儿,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这样的,原谅我好吗?-------王俊凯王源,我知道这不是真的,只要你向我解释,我就相信你。---------冷沐雪雪儿,你还愿意相信我吗?------王源千玺,你不会背叛我的,对吧。-------冷沐熙小熙,我不是故意要这样的,对不起......-----------易烊千玺
  • 中国古典散文集Ⅱ

    中国古典散文集Ⅱ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侧妃有喜:公主是小妾

    侧妃有喜:公主是小妾

    她,贵为一国公主,生得倾国倾城之貌,数不清的皇孙贵族争破头只为有幸一睹绝代风华。但三岁那年,她遇上命中人,小小芳心暗许,就此定下终生。可谁料,十二年后,刚满及笄出嫁之年,心中所属被“蛮弩”擒获成阶下囚,父王竟唯恐“蛮弩”攻国,生生逼她改嫁仇敌“蛮帝”和亲求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生石之白骨莫哀

    三生石之白骨莫哀

    “以我永生之命,还你至死不渝!”上一世,一场车祸无情的夺去他的生命,她甚至连一句亲密的话语都没来得及说出口。然,苍天不负有情人,重生之后,她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而这一世,她是神女,肩负着全族的安危,本不该对外族之人动情、动心,可是…万物莽莽,红尘裴然,她既不为万物而生,自然也不会为万物而死!她来这的目的,只为他,也只是他而已。二人之间本就有一世情缘未了,今世必将再续前缘,不得双栖不瞑目。
  • 岚烨梦起光年渡

    岚烨梦起光年渡

    『简介』:他的无尽岁月只为等她,她的两生年华只为待他。訾岚顾,上一世被神秘势力追袭,且看这一世她如何漂亮反击!言寻烨,绝世高手。其一怒曾杀尽所有门派主力,而后不知所踪。被修真界背后称为———杀神。......当訾岚顾带言寻烨回到外祖家,即顾家。这二人缓缓走来,两人状如金童玉女。言大神第一次出现就确立了地位!而且在訾女神不知情滴情况下╰( ̄▽ ̄)╭......訾岚顾:“言寻烨,你喜欢我?”问完,岚顾呆了,言大神愣了......秒秒钟言大神清醒了,温柔笑道:"自然,姑娘可愿跟我?”没回过神的訾女神傻傻点头~点头了!言大神开森惹,回过神的訾扭曲了!!“不行!"“为何?话要算数哟!”“至少现在不跟!”
  • 蠡海集

    蠡海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神相

    异世神相

    且看在异世从小看到美女就会流口水的他,如何在这里开始自己的YY人生,又如何利用前世的知识去实现自己前世未完成的伟大理想,泡尽天下美女,实现宏伟霸业!当他到达天道之境时,他又何去何从?前世、今生如何取舍?且看他如何纵横仙凡之间玩转天下美女。本书的结局绝对是你意想不到的,也一定能让你大开眼界、大笑合卷!
  • 朝之妖

    朝之妖

    为了他,她放弃做妖,寻她前世情郎,混入官场,与他再续情缘
  • 易段天机传

    易段天机传

    混沌初开,有四部天书与黑龙自天地孕育而出。相传,得四部天书者得永生,黑龙开悟后守护四部天书,却不料最后被剑宗老祖墨芥子斩落江中,四部天书分散落在人间。数千年后,黑龙转世成为墨芥子后人,被父亲废去经脉,看着天之骄子的哥哥,十三岁的墨天羽内心总是无法平静。却不料在一次郊游遇险后,墨天羽的人生轨迹却发生了变化,从而开启了一个血雨腥风的武林时代。
  • 不与恶少一般见识

    不与恶少一般见识

    哇咔咔,第一次见面把我给撞了,第二次见面又因为他被胡娜娜给教训了,第三次又因为他被老师罚了,第四次直接签契约了,好惨哪,看看这对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