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30400000067

第67章 阿垅:街头

“沙刺,沙刺,……”

多雾的晨

锯匠们把生活锯成一片屑子。

而路边的花摊

红色的花,黄色的花,白色的花。……

照着和人脸一样没有表情的日光

闪烁着几滴冷淡的水珠,

卖花的,低下自己底头去寂寞地弄着手指

什么也不看

什么也不唱呢。

黑斑脸的孩子和妇人

蹲踞在一堆一堆的煤渣上

寻觅着,捡拾着,争夺着,……

为残余被弃的火种

为残余被忘的人生。

一个糖担子

向来往的人敲着破小锣,

生活,不需要这一点甜味么?——

但是人是无视的

孩子们也不来

自己,同样有着一双无望之望的眼;

只有乱飞乱扑的苍蝇了。

拾荒的旧篮子像一只母猪底大乳房是太沉重了,

装满着蚌壳一样多的弹片,

死不了,

硬是活着!——

与其卑贱地活

不如高贵地死!——

人,有人的生活;

不是昆虫的,不是寄生植物的,

不是不带链子的奴隶们的!……

与其黯淡地活

不如光辉地死!——

人,有人的权利

为了命运,天空,土地,在我们是必须自由的……

从无畏的死

得不朽的生,

流十字架的血

击碎巴士底狱的铁门!

?于是——

木屑成金沙

愁苦的脸开了花,红色的花,黄色的花,

白色的花

……

煤渣第二次燃烧,炸弹永远消灭

生命辉煌照耀。……

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九日重庆

炮火连天,一身戎装的阿垅,伏击在战壕,不停地向日寇射击。八一三事变中,这位88师的少尉排长,不顾负伤,在淞沪抗战中血战了70天。1938年8月,阿垅根据亲身经历撰写了《闸北打了起来》、《血,不会白流的》等报告文学,连载于大后方的《抗敌》旬刊,读者反响热烈。

阿垅1907年生于杭州,早年就读于上海工业大学,后从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十期毕业。在胡风的介绍下,阿垅在武汉与八路军办事处取得了联系。1939年到达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在野战演习中受伤,经组织同意去西安治疗,创作了《南京血祭》。伤愈回延安为交通所阻,滞留国统区。通过黄埔同学关系,阿垅进入重庆国民党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战术教官,继续为党秘密工作。

阿垅在重庆六年,坚持主编《呼吸》诗刊,出版诗集《无弦琴》、诗论《人和诗》、报告文学集《第一击》,并在《希望》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晚年的胡风在回忆录中说:“他(阿垅)把战争初期雄壮的东西和悲惨的东西都送给了读者,是抗战初期的忠实的记录之一。”

《街头》呈现的是抗战诗歌中难得一见的城市印象,是从“土地”创作母题之中独立出来的另一类诗歌。作者以深受战害的底层百姓的生活为对象,忠实地记录了侵略者的残暴、死难者的不幸、卑微者的无言、战斗者的抗争。诗作从“锯匠”锯声入画,拨开晨雾,呈现了城市底层民众的琐碎生活场景:寂寞的卖花人、脸上弄黑的捡煤渣的妇女和儿童、“敲着破小锣”的糖担子、捡弹片的拾荒的人。日寇的侵略使旧中国的城市更加百业萧条,民不聊生。为了“人,有人的生活”,为了“人,有人的权力”,诗人大声疾呼:“与其卑贱地活/不如高贵地死!”、“与其黯淡地活/不如光辉地死!”,这是作者充满怒火的呐喊,这是作者决死的战斗誓言。作为一名与敌人刀枪直击的战士,诗人拍案而起,满纸血泪。人的生活、人的权力,是多么值得珍贵。从这一角度讲,阿垅的诗歌超出了一般意义的抗争,是要彻底地砸烂旧世界的枷锁,正如诗中有言:“为了命运,天空,土地,在我们是必须自由的……”最后一段,是诗人对渴望新生的描述。“击碎巴士底狱的铁门”一句,借法国大革命中起义者攻打巴士底狱这一象征,彰显了诗人的战士本色。

1947年,因从事秘密工作,阿垅遭国民党当局通缉,被迫流亡到杭州、上海等地。

1950年3月,阿垅受鲁藜和芦甸之邀到天津市文协工作,虽是中年已双鬓斑白。期间,出版了诗论《诗与现实》、《诗是什么》、《作家的性格与人物的创造》等。

1955年因胡风案被捕,1967年因病辞世于狱中,1980年获平反。

阿垅是孤零零地去的,朋友们为怀念他,为他出版了《阿垅诗文集》。1980年,绿原、牛汉编了一本“二十人集”《百色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绿原在序中说:“本集题名《白色花》,系借自诗人阿垅一九四四年的一节诗句:要开作一枝白色花——/因为我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然后我们凋谢。”《街头》这首诗,也曾出现“白色花”。

纵观阿垅四十年代诗歌,题材和意象异彩纷呈,来自《圣经》、天文、地质、宇宙天体学乃至植物昆虫学,以及早期神话元素,都扑棱棱地在他的诗歌中穿行。有评论把阿垅比喻为“同黑暗天廷激战的诗歌的刑天”,道出了诗人的刚毅。正如诗人所写的那样:“我可以被压碎,但绝不可能被压服。”

同类推荐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爱情漂流瓶

    爱情漂流瓶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上可谓奇葩,它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展现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展示了其作者的真我风采。本书作为一套经典读者散文选本,共收入200余位作者500余篇优秀作品。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热恋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等多维多味的爱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的爱心,给人以爱的启迪和美的陶冶。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理性的展示了高层次的情感阅历和人生感悟。
  • 生活滋味

    生活滋味

    本书收录了作者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包括:“悠长的北京滋味”、“北京文友”、“美食香茗谈风味”、“旅游之乐”等。
  • 名旦:柳萍的艺术人生

    名旦:柳萍的艺术人生

    本书讲述了柳萍的成长经历,以及艺术生涯,包括有:“柳家有女初长成”、“闻道梅花圻晓风”、“花开时节漫凤城”、“满园春色关不住”等内容。
  •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上)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上)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热门推荐
  • 至尊巫师大人

    至尊巫师大人

    一次的袭击,她蜕去了天真。一次的战役,与她相遇,是姐妹?是情敌?一次的救赎,与他相识,是伴侣?是仇人?她爱他,哪怕他折磨囚禁她千年;她敬她,为了他能重生宁愿放弃十世轮回化为虚无,更要忍受心里的剧痛亲自送她上花桥成为他的妻子。本以为从此他们就会幸福一生,谁想到,突然得知千年的覆辙再次重蹈,她还来及得阻止吗?
  • 校草大人是我竹马

    校草大人是我竹马

    秦玔——楚天晴的竹马,陆昭夜——牧天荫的竹马。“秦玔,你说我那里不好了,为什么没有自从上了高中一个男生都没有给我表白过?”她记得以前读小学和初中时挺受欢迎的……怎么上了高中她欢迎度就往下降。她不知道是因为身边的某只大灰狼,在剪她的桃花运。知道后,就和他保持距离一段时间……桃源滚滚来。喜欢上竹马的好哥们,请他帮忙交给心上人却被老师抓包。
  • 神殿十二骑士

    神殿十二骑士

    在黑暗的宇宙里,有一个充满了神力的金色星球,在那里住着宇宙的保护者,神殿守护神...
  • 破碎大陆之被铭刻的荣耀

    破碎大陆之被铭刻的荣耀

    当大陆上的光明破开黑夜的那一刻,被称为晓。他的出生,就是晓的来临。他的陨落,亦是晓的落幕。他的一生总是在为守护而战,却仍不断的失去。他一直都行走在善与恶的边界上,虽然命运不断的推着他步入黑暗,但是他却顽强的依然憧憬光明。这是一段被人记载的历史,这是一段被人永颂的传说,这是一段被铭刻的荣耀!
  • 人类僵尸

    人类僵尸

    他,有血有肉;他,有情有义。他是人类,也是僵尸!当僵尸强势来袭,他将何去何从……
  • 风里希的修仙之旅

    风里希的修仙之旅

    一个隐藏在平庸面具下的富家小姐;一次不同寻常的际遇;身份不明的神秘男子!什么?上古十大神器?还有魔神?神兽?好东西当然是多多益善了!嘿~帅哥,谁欺负你了?报上名来,单挑不行的话,那就群殴吧!
  • 虚妄帝国

    虚妄帝国

    我只是想做对一件事我只是想证明我还有价值就这样
  • 枕边有鬼

    枕边有鬼

    "极品无良的继母因为贪图彩礼,把我卖给恶鬼为妻。自此之后,各种光怪陆离的事情在我身边陆续发生。被迫孕育鬼胎,被百鬼侵扰,受尽妖魔鬼怪的纠缠!每天晚上我的“鬼夫”,还躺在我身边,邀我共枕:“娘子,为夫想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十年后你我

    TFBOYS之十年后你我

    曾经青涩的感受,曾经无法割舍的留恋,正在成长的兴奋与惶恐。三个少年渐渐地长大,在你我共同的记忆里。三个少女陪伴三个少年的十年青春,少女们没有奢望,只希望少年们快乐。如果思念有声音,不愿它是悲伤的哭泣···
  • 锦墨

    锦墨

    “我问你,何为仙”?“逍遥自在便是仙”。“那我再问,何为妖”?“诡异狡诈便是妖”。“那你可曾有过逍遥?可曾有过自在?我可曾欺你?可曾欺过天下人?”听罢,白衣男子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