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30400000085

第85章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

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一九四二年七月三日

(选自诗集《灾难的岁月》)

戴望舒撑着一把油纸伞,带着一丝忧愁,带着一些惆怅,走到读者面前。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凭借一首忧伤的独唱,伴随着天下有情人。

1905年11月,诗人出生于杭州,祖籍南京。1922年8月,他与张天翼、施蛰存、叶秋源、李伊凉及马天骚等在杭州成立兰社。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在香港沦陷前,戴望舒就携全家移居到此地,担任《星岛日报》副刊编辑。1941年,香港当局向日寇投降。1942年,诗人因在报纸上编发抗战诗作被日寇逮捕。在狱中,遭受酷刑而不屈服。待叶灵凤将诗人保释出来时,诗人身体已受到极大摧残。

《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于诗人出狱后不久,“残损”是一种写实,暗指诗人在现实中受到的伤害;更是一种象征,表达了身处恶劣环境下的诗人渴望光明的心境。“摸索”一词极为准确,是从狱中伸向窗外之手、是从黑暗伸向光明之手。“残损的手掌”这一意象,在抗战诗歌中是独一无二的,他以血淋淋的事实控诉了战争的罪恶。对一个诗人而言,坚强地活下去,比死还不容易。可以这么说,从那以后,抒情的戴望舒远去了,战斗的戴望舒复活了。

诗歌充满了对祖国山山水水的依恋。起始两句是概括:“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接着,诗人以无形的手,从长白山的雪峰到黄河的浊水、江南的水田,从岭南的荔枝到南海的渔船,一一抚摸、感受,在缓缓的叙述中完成情感形象的塑造。括号中的两句诗:“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是对往昔美好事物的回忆,也是一种对比,更加突出了日寇蹂躏下的故国破败凋零。

而对“辽远的一角”,诗人触摸到的是“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诗人“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是从心底的拥抱,因为对那“辽远的一角”,“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在写作本诗之际,诗人还创作了《断指》、《狱中题壁》等,在这里,诗人郁积的感情得到了倾吐。一句“那里,永恒的中国”,是感情的升华,寄托了作者对抗战胜利的全部希望和祝福。

1932年11月,诗人赴法国留学,先后在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学习,掌握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是首个将西班牙诗人洛尔卡的作品翻成中文的人。在这样一种文化交融中,戴望舒构造纷繁复杂的诗歌意象更加娴熟,并把传统诗词中的韵律发展为诗歌的音乐美,给抗战诗歌注上了一个“人文关怀“的韵脚。他之所以被奉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一个领军人物,还在于他基于现实题材的创作,并一直贯以浓郁的爱的情感。

1950年,诗人因病在北京辞世,年仅45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多种。

在北京西山脚下,茅盾书写了墓碑:“诗人戴望舒之墓”。

在法国里昂大学的校园内,有一块纪念牌,上面用中文写着:“纪念中国诗人戴望舒——里昂中法大学学生”。牌旁,丁香花幽幽地生长着、开放着。

1944年秋,旅居香港的戴望舒到浅水湾凭吊好友萧红,他口诀一首《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诗人早已远行,梦中可有“海涛闲话”?

端木蕻良:嘉陵江上

那一天,

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

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

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

我仿佛闻到故乡泥土的芳香。

一样的流水,一样的月亮,

我已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

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

都仿佛流在我的心上。

我必须回到我的家乡,

为了那没有收割的菜花,

和那饿瘦了的羔羊。

我必须回去,

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

我必须回去,

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

把我打胜仗的刀枪,

放在我生长的地方!

文汇书店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初版

1939年春末,正是草深水涨时刻。在重庆北碚复旦大学夏坝分部教书的端木蕻良,经常在晚饭后和妻子萧红漫步嘉陵江畔。两个才情横溢的年轻人,在最好的年华相遇相爱,演绎了现代文学史上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

然而,战争使这些同为东北老乡的作家群充满无尽的乡愁。从九一八《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到诗人的这首《嘉陵江上》,都回荡着缅怀黑土地、打回老家去的时代强音。这首诗以“那一天”为开笔,看似平常,其实说明思乡之情一直萦绕在诗人脑际,就这么忽然涌上心头。敌人打来,烧杀抢夺,诗人失去了一切。面对“一样的流水,一样的月亮”,诗人思绪万千,他“仿佛闻到故乡泥土的芳香”,然而因日寇的侵入,使诗人“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接着,诗人以大意象“江水”为背景,以呜咽的江水为抒情主体,对家乡的菜花、羔羊等小意象进行歌咏,衬托出诗人“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的决心。

最后两句:“把我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寓意深广,不仅是指作者要打回老家去,而且要继续以刀枪守护可爱的家乡。诗人在这里实现了角色的转变,即由离乡的游子,成长为归来的战士!这种转变,是特殊时代所促成的。这份责任,是每一个失去家园的人所应该承担的。

诗作问世后,贺绿汀又将它谱写成一首独唱曲,加强了诗歌的战斗力、感召力。一经传唱,很快流行开来,成为一首为大众熟知的抗日救亡歌曲。诗中质朴的语言、亲切的意象、对家乡无限的怀念,让每一个吟唱者都深受感染;加上所谱之曲,深沉婉转,抒情殷切,散发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1912年9月,诗人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一户满族家庭。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上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1940至1942年,端木蕻良陪同病中的萧红在香港休养,主编《时代文学》和《大时代文艺丛书》。萧红在香港病逝后,端木蕻良分葬了爱妻的骨灰,独自旅居桂林,后又辗转于重庆、上海和香港等地。之后几十年,端木蕻良几乎每年都要为萧红扫墓,题诗作赋,寄托思念。

家乡、土地等乡土意象、情节是端木蕻良不能够忘怀的创作母题。诗人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土地的誓言》,其中写到:“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1985年,诗人携妻子钟耀群回到了家乡,他把家乡的黑土视为最珍贵的礼物。端木蕻良曾说:文学“要顾及乡下人”,文学的未来是“歌颂人民的领袖、人民英雄、各阶层人民生活”的“人民的文学”。

1996年10月,那个最爱萧红的诗人,那个喜欢穿鹿皮夹克的才子,因病辞世。在一篇题为《故乡永远是我的》散文中,诗人感慨地说:“人来自土地、也回土地去……”

同类推荐
  • 我的年代

    我的年代

    本书收有《丑小鸭》、《青春期轶事》、《自恋》、《看得见风景的阳台》、《北京印象》等五十余篇散文作品。
  • 胡适留学日记

    胡适留学日记

    《胡适留学日记》是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1910-1917)所写的日记和杂记,共分为17卷,记述了胡适早年的文学主张和其思想演变的轨迹、读书经历,他对当时社会时事的观察分析和思考,以及与朋友间的交往、书信往来存稿等,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学术、文化教育、内政外交、社会变迁等许多方面,不仅是研究胡适个人,也是研究整个近现代中国的珍贵资料。胡适留美早期的日记多是流水账,但由于具有连贯性,读来并不觉枯燥。后来的札记则真实坦白地记下一个青年人的私人生活、内心生活及思想演变的过程,有很多生活细节的描述,包括年轻人的自喜、夸大、野心、梦想,可以看作是胡适留学时的自传了。
  •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唐诗精品鉴赏》所选诗歌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妇孺能详之作,诗是好诗,赏析亦高雅成趣,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上的无限美感。
  • 悲与美

    悲与美

    《悲与美》收录了周安林30年间所写的30篇文章(大部分在多家报刊公开发表过),分为3辑,第一辑为文学评论,主要针对悲剧艺术及美学欣赏,观点新颖,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论述严谨;第二辑为散文,寄情于景,清新自然,言之有物;第三辑记人叙事,主要针对作者的亲人及闽东的名人和好人,人物刻画到位,情感真挚,读之令人动容。三辑一脉相承,正是作者对悲剧的研究与理解,才尤为真爱人性、人情中的真善美。
  • 字纸

    字纸

    具有斑斑土的硬,他的悲世悯人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摸鼻涕可以带来的,而是来自对一种生存的透彻把握。
热门推荐
  • 风流尊皇:妖颜倾天下

    风流尊皇:妖颜倾天下

    (番外不定时上传于末章)简阡颜?魇卜者?尔等可有资格知晓?“我既有能力杀尽天下浮华,又何必遵循你们世人定下的条条款款,框框架架?”凤眸微敛,妖艳绝世。传说世上有一双魇卜者,她们有不死之魂,无所不能。她是魇卜者之一,独自穿越异界。于是,在这平静了许久的四国大陆上,也开始有了传说。传说是谁风流随性,废译国皇帝夫君,纳児国烟花男宠?传说是谁恣意多情,携叁国空白圣旨,盗缌国皇室玉玺?醉里挑灯,何时为疲倦之日?梦回吹角,何处为安身之所?山花烂漫,何语为肺腑之言?灯火阑珊,何人为倾心之者?待一日,月色漫天际,飞絮散柳堤。“终有一人,愿毕其一生笑靥将我埋葬。”“一生一世一双人,似起似落似夙愿,半醉半醒半浮生。”
  • 兵王在妖都

    兵王在妖都

    潘云“潘多拉”雇佣兵团的创始人之一,代号云影。多年的血腥生活让其烦倦。登上回故乡华夏的飞机,去寻找失散十四年的家。机上遇险,落入R国,老家伙,银狐,妖界,机械天使···
  • 让学生养成高尚情操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养成高尚情操的66个故事

    本书是名家推荐学生必读丛书之一,本套丛书用优美的文笔和讲故事的形式,分别从沟通、习惯、感悟、合作、思维、人格、情操、成功、亲情、智慧等多种角度,向学生讲述学习、处世、奋斗和成功的道理,寓事于理,寓教于乐,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非常适合广大学生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仙兵

    仙兵

    好好努力,天天向上。打怪、升级、换地图!胸无大志的钱乐,离开了安逸滋润的生活,毅然决然的加入了这个几乎无限循坏的生活当中,充满了风险,也充满了机遇。从一个小人物,慢慢的成长。p1:不种马,不后宫!p2:这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求收藏!求推荐!
  • 追爱:魅夜青魂

    追爱:魅夜青魂

    她是帝王钟爱的舞姬,艳冠群芳,妖娆无限。正当红时,她却猝死在诡异之夜。千年后,她的芳魂显身繁华的都市,只为寻找昔日的爱人。千年前的帝王也重现人间,带来一场爱恨交缠的游戏,要为她颠覆整个世界。“你是个疯子!”她恨。“我的确疯了,折磨喜欢的女人。”他却笑。千年迷爱,到底真情何在
  • 万道熔炉

    万道熔炉

    五百年后,修炼时代来临,强大的修士能飞天遁地,挑山扛岳,煮海焚天!本是资质平庸的王集,因为随他穿越而来的熔炉,任何武学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熔炉通万界,与各个世界的天才,天骄争锋,看谁是唯一至尊。
  • 神之本纪

    神之本纪

    在整个多元宇宙之中,上有众神所居的天界,下有恶魔与魔鬼所在的深渊和地狱,中间是万亿的凡俗位面。是矢志超脱,就自己化作天上的星辰,还是执着欲望,任由自己向下堕落?一个无意中得到了奇遇却又立即死去的异世灵魂,来到了这个宇宙的角落,他会被命运带往何方?亦或者……超脱命运!!
  • 道之玉匣冠

    道之玉匣冠

    明月渐升人犹醒,何处又来恼人风?非是为伊垂清泪,年少总是爱多情。夜半看剑剑尚鸣,曾伴旧日御风行。一张琴来一壶酒,多少红尘烟雨中。—为此小说而作《御风》第一次在起点写小说,朋友们说应该参照这个应该参照那个,很有道理。然而不坚持自己的风格,怎能开创新的体系,怎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体验之旅?
  • 镖师冷妃

    镖师冷妃

    一场变故,父亲失踪,下落不明,她不得不担起镖局重任,暗中追查;她用冷漠性情做面具,在渣男贱女中周旋,保护家业。他是大苍皇朝最不受宠的二皇子,沉默少语,身带“残疾”。可是真正的背后,真实的身份却权势通天,富可敌国。一纸婚约,她被赐婚于他为妃,两个毫无交集的人,被命运交缠在一起。大婚之夜,他却用雷霆万钧之势扑倒了她,她惊悚愕然:“你不是残疾了吗?”“本王的某物又没残!”他勾起她的下巴,将她再次扑倒。"
  • 神探狄仁杰之邕州疑影

    神探狄仁杰之邕州疑影

    寺院里的和尚离奇死去引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一个接一个的迷团不断涌现出来,神秘的部落,奇怪的暗器,可怕的杀手.在生离死别中,他们究竟能否经受住考验找到最终的答案......请看《神探狄仁杰》Ⅱ同人小说《邕州疑影》!本文稍加慢热,慢慢看下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本文已经完结,绝不会收费,也不会烂尾,大家可以放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