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85100000377

第377章 萧条孤兴发(1)

“这就是新田?”

孙奕之有些不大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诸国之中,他还真就没来过晋国的都城。一则是当初孔丘游历诸国时,就不曾到过晋国,再则是他经齐鲁到秦楚,大多走的乡野小道,正好绕过了晋都新田,如今这还是初次到此,看到那破旧的城墙时,当真大吃了一惊。

这新田城池占地不小,可城墙残破老旧,显然久未修缮,城墙上下的守卫寥寥无几,城门大开之处,行人自由出入,莫说守卫,连税官都不见一个。

看到他脸上的意外之色,公子晏也不禁有些尴尬,干笑了两声,说道:“先生可是未曾到过新田?”

孙奕之点点头,颇有些感慨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人都道晋国乃诸侯之长,仁义为先,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他这么一说,公子晏面上却是微微一红,摇摇头,却也不便说什么,只是领着他朝城中走去。

到了城门处,孙奕之方才看清楚,那些来来往往的行人,出入城门之时,倒真是无人收税,不似姑苏城和其他大城,但凡入城者,都需按人头纳税,或以货物相抵,市井之中,还另有差役收费,百业百行,皆需缴税,如此方有大城之盛。

他曾经听闻赵鞅为晋国正卿执政之后,将原本赵氏领地的减税之政推行全国,方才使得赵氏与那几个世家的矛盾激化,十多年来内乱不休,可赵氏就是借此收拢人心,不但稳定了领地人口发展,还逐步蚕食了其他世家封地,除了素来与赵氏结盟交好的韩魏两家,其他世家对此都怨念深重。

可若是连都城的城门税都减免了的话,那晋王一族如何供养?王宫可不比寻常百姓家,日常开销之大,几乎已一睁眼就是个销金窟,若是王侯公族俭省度日的还好说,摊上个穷奢极欲的公族,莫说减免税赋,不加上几成都算好的。

难怪,新田这般堂堂晋都,城墙居然破旧如斯,就连公子晏这样王孙公子,都要自己去经营田庄,真不知当今晋王的日子,有多难过。

公子晏起初有些尴尬,等进城以后,看到城中热闹繁华的景象,方才松了口气,说道:“当初赵鞅坚持免去入城税,父王也觉得会减少收入,只是试行了几月之后,城中商税比原来多了一倍,远高于入城的人头税,便将这条政令推行至今。如此一来,新田城外看着虽有些破旧,可城中景象,甚至强于临淄。”

孙奕之听得清楚,难怪孔师对赵鞅成见不减,其人行事之强硬,对孔师而言,乃是有悖君臣之道,自然不喜。然而公子晏也说了,除了城墙破旧之外,城中市井繁荣,所见百姓衣衫整洁,面无菜色,显然生活富足,并无不满,确实比当初在齐国所见之人要精神得多。

难怪赵氏在晋国深得人心,且不论赵毋恤行事作风如何,赵鞅执政虽强势,但所行之令,皆有利于民,人心向背,仁义二字,终究还是立足于利益至上。

谁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他们就追随与谁,谁能让他们活下去,活得更好,谁就能左右他们的命运。

公子晏见他默而不语,视线却一直不停地朝周围扫去,其人目光坚定,眼神犀利,面容虽看着蜡黄粗糙,但五官硬朗,乍一看不起眼,可仔细观察,却能看出他言谈举止之间,绝非寻常的江湖游侠儿。

这样的人物,若能收于麾下,定然能助他成就一番大业。

他刚打定主意,想要收服这位“子仪”先生,忽然见他神色一凝,停下脚步,眼神变幻莫定,遥遥地望着前方,公子晏循着他所看的方向望去,只见一队黑衣黑甲骑兵,拥着一辆马车,正好走过前面的街市。

这队人马一看就与晋国将士大不相同,束髻短衣,黑衣玄甲,面色冷凝,不言不语之间,便已带着一股肃杀之气,让整条街上的人都避之不及,生怕一不小心冲撞了他们,惹来祸事。

公子晏叹了口气,说道:“那是秦国狼卫,你且记住,能避则避,莫要招惹了他们,否则我也很难保住你。”

“多谢公子。”

孙奕之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他护送公子晏回来,固然有心相助,却也存着利用之心。公子晏的处境再尴尬,毕竟也是晋国公子,在此地行走,总好过他一个异乡人。更何况,就算赵氏的本事再大,也绝对想不到,他会和公子晏在一起。

对于公子晏来说,他顶多算个保镖,这类江湖游侠来自自如,随心所欲,一言不合可拔刀相向,意气相投亦可舍生忘死,两人本不过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公子晏在安然抵达新田后,还能如此提醒他,显然心存善意,留了几分余地。

“不必客气。”公子晏笑了笑,指着前方说道:“我家离此不远,先生不如随我同去,也认个地方,日后来了新田,也好有个落脚之处,总好过客栈那种人多口杂之地。”

孙奕之迟疑了一下,见他所指的方向,正好是那队黑衣狼卫所去之处,便点了点头,抱拳一礼,道:“多谢公子盛情相邀,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公子晏笑盈盈地领着他穿街过市,边走边给他介绍周围的店铺特色,孙奕之见着街市繁华,幡旗如林,各色店铺俱是人来人往,热闹不休,比之姑苏和帝丘有过之而无不及,城中的锦绣繁华,全然不似外城墙那般破旧不堪,别人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此地却是恰恰相反。

等到了地方,孙奕之才发现,公子晏的府第,正好就在秦国驿馆之旁,两人方才走过那条街市时,生怕惊扰着旁边的百姓,俱是下马牵着,徐步缓行,饶是如此,等到了公子晏的府第门口时,正好看到那些黑衣狼卫正忙着收拾东西,那辆马车却始终遮挡得严严实实,让人根本无从窥见里面的 情况。

饶是如此,孙奕之还是认出了江十三和秦易两人,至于其他狼卫,他既不关心,也无暇顾及。

江十三和秦易在此,离锋必然不远,那青青……会不会就和他一同在这辆马车之上?

他的一颗心骤然提起,既想看到她,又怕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画面。

毕竟,青青离开之时,尚对他充满了怨恨,赵戬之死,便如一把利剑,在两人之间,割裂出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哪怕赵戬之死并非他亲手所为,可他当时的身份地位,都无法推卸这个责任,况且以他对青青的了解,越是拒不承认,只怕她越是恼怒,倒不如老老实实地认错,好生解释,或可让她放下这个心结。

只是离锋偏偏趁此机会插了一脚进来,那些越人既然能将蛊毒发作时的青青治好骄,交给离锋,那他手中,必然有足以克制青青的药水。若不能一举将这些人制服,消息一旦走漏,他们就要面临最可怕的敌人,更何况,青青体内的子蛊一日不除,他就一日不能安心,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他也只能忍着。

马车在秦国驿馆门口停了许久,里面又匆匆走出两队人来,加上原有的黑衣狼卫,一下子二三十人,听了队长的安排后,一个个都忍不住泛起不忿之色,却又敢怒不敢言,将马车上装载的东西一一拿下,有人清点记账,也有人只看了一眼,便匆匆放回了木盒之中,毕竟,这些东西无论再好玩再珍贵,在公子眼里,都比不上青青的一根头发。

等他们搬完了东西,孙奕之本以为他们会请青青下车,他才好有机会看到她,便可安排营救行动。

只是没想到,他们搬完了东西,却并未请青青下车,孙奕之等了好一会儿,张望得连脖子都伸长了几分,尚未看到里面的人出来,等得已然心焦入火,根本连身边多了个人都不知道。倒是公子晏先进府去安排了些事务下去,方才走到孙奕之身边,想看看如何才能将他收归门下。

“咦?秦国狼卫居然带了个病号出门,也不知马车上是何人,竟有如此之大的排场。,”公子晏一见孙奕之还在望看着那辆马车,便忍不住在心底吃笑一声。

公子晏自己都未曾有过如此排场,便忍不住啧啧叹道:“这些狼卫真不愧是秦国的虎狼之师,精干彪悍,我若是能有这么一群手下……”

他的话说了一半,忽然轻轻地在唇边自己先拍打了一下,带着几分懊恼之意,说道:“瞧我这话说得,简直是光长他人志气,却忘了自家的厉害之处,真是失礼。”

他的话音刚落,便看到秦国驿馆的中门大开,走在最前面的,正是江十三,孙奕之也曾与他打过交道,知道他是李聃的心腹,最擅医理和毒物,青青身上的蛊虫,十有八九便是要靠这位维持。

一想起青青还在他们手中,也不知这几日几夜下来,不知她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孙奕之恨不得自己的视线能够穿透马车上的帘帐,好看到她现在的情况。

青青在马车上坐着,盘膝挺背,整个人正襟危坐,若是被孙奕之看到,当真要吓上一跳,他还从未见过她如此安静老实的模样。

她自从在玄宫之中的铜鼎铭文上有所感悟之后,便已有所突破,后来在赵府守孝的那段日此,时常与赵氏子弟练剑,更是体会良多,却一直未曾静心练功,这次受伤清醒之后,她不愿与离锋同乘,离锋只得骑马随行,这马车上白日里就只有她一人,正好方便她潜心练功,以求突破。

马车停下时,她已有感觉,只是这几****已习惯,离锋让人给她送来的饭菜她该吃就吃,毫不客气,就算明知道里面有药,她也毫不避讳。

离锋这几日,一有空便与她说话,从路上的风土人情,说到剑法心得,再说到两人所谓的“未婚夫妻”关系,青青听在耳中,却压根没往心里去。

从睁开眼的第一刻开始,她就不曾相信过他,尤其是在发现食物中都掺了让人手足发软,内力无用的药物后,她更是对他提高了警觉,哪怕晚上睡觉之前,也要将自己的衣衫绑的紧紧的,白日里更是对他完全不假颜色,只闷头待在车厢中,简直像是长在了里面一般。

孙奕之眼看江十三让人将驿馆的大门打开,压根不曾请车上的人下来,便要将马车赶进馆内,不由暗暗着急,也顾不得许多,手下屈指一弹,将早已备好的两枚尖锐的小石子弹向那两匹拉车的马儿。

那两枚小石子并不算大,可他这手功夫还是从三四岁跟邻家小儿打鸟时开始学的,比之箭矢弓弩丝毫不差,那两枚石子正正好冲着那两匹马儿的马尾之下弹去,那地方的皮肉最薄,除了这地方之外,那小石子打在马身上,也不过似挠痒痒一般,根本无碍。

可孙奕之选中的位置,格外隐蔽不说,还格外疼痛,那两匹马原本就拉了一整日的车,精疲力尽,如今好容易熬到地方,歇了口气,却遭受如此恶毒的打击,当场就长嘶一声,声音之凄厉刺耳,连孙奕之都忍不住捂着耳朵后,拉着公子急速晏退了几步,随口说道:“公子小心——”

说话之间,就见那两匹拉着马车的马儿,长嘶一声不说,一发脾气,直接一撩蹄子踢开了要牵马的狼卫,转身便朝着街市另一头跑去。

江十三顿时就黑了脸,怎么也没想到,这临进门了,居然会闹出惊马之事,偏偏出事的还是公子心悦之人,为了她,这几日公子简直费劲心思,若是她在这里有什么意外,他还真是无法交代。

当即他也顾不得喊人通传,自己就朝着那惊马追了上去。

可那惊马狂性大发,冲入前方街市之中,拉着马车轰隆隆地传街而过,慌不择路地朝中间的城区冲了过去。

孙奕之惦记着青青,也不敢与那些人正面冲突,如今眼见马车冲入街市之中,随时都有可能伤人伤物,也顾不得在隐瞒实力,直接冲了出去,双足发力,转眼便要追上那狂奔中的马车。

同类推荐
  • 靖武刀

    靖武刀

    最后的大劫过后,人类丧失了所有的信仰有人在焦土之上,振臂高呼,希望打开新的道路,然而迎来的,却是长达百年的杀戮与征伐那是最乱的一个年代,希望的种子完全磨灭,所有人在恐惧和杀伐中苟活直到那一天,神出现了……
  • 成了最后一位神仙

    成了最后一位神仙

    仙道,执天之道,乃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神道,全人之道,乃是损不足而补有余。民意乃天意,人心即天心,天道有缺,以人道补之。他成了地球最后一位神仙,却又可神游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人道,教化众生……
  • 鸿蒙灭世

    鸿蒙灭世

    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一个卑微的下人,没有人身的自由,在绝强的世家苟延于世,突然一天之内,被神界和魔界两大至尊魂魄栖身与灵海,传与绝世神魔功,从此天高任鸟飞,看谁不爽,一戟灭之,管你神佛魔,挡我者死,笑傲苍穹。
  • 浮灯沉月,红颜乱世

    浮灯沉月,红颜乱世

    "一千多年了,纵使浮灯已毁,但妖狐罂粟的执念未消,浮灯的灵气一点也不会减少,七星现实狐妖罂粟必定转世,他们终究躲不过命运的那一刻,唉,前世情未了,今世必相还······“一位白发老者叹道······
  • 最后一位黑客在仙域

    最后一位黑客在仙域

    弹指间,天崩地裂,一念间,时空幻灭。仙幻荒域,有三十六重仙域,七十二重荒域大世界。这里修士之间的战争毁天灭地,处处都是焦土与哀鸣,谁也无法在这乱世之中逍遥自在,谁也无法在这里踏上巅峰之路!直到有一天,一个重生而来的黑客少年,带着他的万能工具和师傅凯老踏出宗门。凭借着万能工具的搜索,采集,炼药,炼器……渐渐的构筑出一个让家人朋友,都能够安全修炼的世界。微系统流,敬请关注!
热门推荐
  • 十城传

    十城传

    一段征程,一段血泪,千华术法,坎坷人生,解开迷途,成史之道。
  • 一玺明静

    一玺明静

    这是属于阿玺和明静的故事。他们从小是青梅竹马可却因为种种原因阿玺离开了明静。十多年过去了。明静再次遇见易烊千玺,两人该如何面对?
  • 凰为谁活

    凰为谁活

    如果可以重来,她不会再去寻找那个不现实的梦!如果可以重来,她不会再去贪念那张不属于自己的钱币!今时今刻,她不可能再找回过去的一切!如今的她为谁活着?每天每夜的分割时段,她只能痛苦的回忆:如果可以重来。。。。。。
  • 斗天:我欲成仙

    斗天:我欲成仙

    一个被家族抛弃的少年,应命而生,意外觉醒,立誓要登上修炼的顶峰!御剑飞天,俯天下苍生!弯弓如月,射九天苍龙!提兵百万,诎四海敌国!那些欺我的,我要他永世沉沦!我誓必成仙,解放被魔兽一族欺压的天下人族!上天不仁,视万物为牲畜,我偏要与这天斗争到底!
  • 妖怪世纪

    妖怪世纪

    本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少年,却在无意中接触了一个老头,而穿越到了玄幻世界,这注定了少年这不平凡的一生!而这次穿越究竟是人为,还是真的说是意外?????
  • 傲世双穷

    傲世双穷

    这是一个强者至上的世界,没有夺人眼球的魔法,却有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力量,在这多姿多彩的世界,又将会发生什么呢?
  • 萱草集

    萱草集

    萱草集,是我的第一本回忆性散文,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我正朝着神遗之地进发

    我正朝着神遗之地进发

    这是我朝着传说中的【神遗之地】进发的故事。没有激烈的打斗,漂亮的女主,跌宕起伏的剧情。仅仅是两个人的日记(大概)。新手第一次作品,请见谅。没有存稿,没有后续剧情。抱歉我都没想好,作品名字也是临时编的。不求打赏推荐什么的,喜欢就评论支持一下好了。
  • 侠岚之焱灵魂魄

    侠岚之焱灵魂魄

    无极之渊大战后,破阵统领牺牲了,却仅仅封印了穹奇一小部分零力,虽然救回了墨夷,但辗迟也在战后昏迷不醒,醒后的零力竟然高于三魂,辗迟究竟有什么秘密?,同时实力比三魂更强的四灵也即将出现,可他们却不听穹奇的命令,并且据说四灵以前还和穹奇展开过大战,这是为何?穹奇又为何再次复活任务失败的三魂呢?他又有什么阴谋呢?三魂又会和四灵发生什么样的争斗,辗迟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穹奇战胜侠岚的武器吗?还是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拥有元炁和零力的刃呢?或是?四灵又是什么?他们又会和辗迟发生什么故事呢?玖宫岭又会对四灵采取什么措施对待辗迟和四灵呢?一切答案尽在侠岚之焱灵魂魄
  • 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本书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视野,在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基础上,立足于西北开发的具体实践,就“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战略意义、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农村现代化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