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31300000583

第583章 惊鸟

陇右军河西军大败于石堡城,十五万大军损失过半,王忠嗣在李光弼和五百亲卫的保护下逃得性命。断后的哥舒翰受伤多处,但凭借着他的宝马座骑得以幸运逃回碎石山大营。战败的消息传到长安,玄宗拍案大惊,久久无语。

十天后,关于战事的败因调查有了初步的结果,董延光上奏朝廷详述了战事的过程,称王忠嗣怠慢战机,不与胁从,孤军冒进不按照事前约定好的计划行事。从而导致被吐蕃人抓到机会各个击破。也导致了自己的攻城方略无法实施,不得不避免损失立刻撤军。

李林甫和杨国忠拿着这封奏折进言玄宗,玄宗正处于盛怒之下,下旨革王忠嗣一切职务,停职待查。其所领三节度使的职务分别由他人兼代。命哥舒翰为陇右代节度使,命李光弼为河西代节度使,命张齐丘为朔方节度使。一夜之间,王忠嗣从云端摔落地狱,往昔的荣耀一扫而空,成为大唐的罪人。

不久后,哥舒翰李光弼联名上奏为王忠嗣开脱,太子李亨也求见玄宗,请玄宗念及王忠嗣往日之功,给予从轻发落。玄宗的火气也正慢慢的消退,对王忠嗣的态度慢慢的发生了转变,而且还召见了王忠嗣一次。很多人都以为陛下将会重新启用王忠嗣,宽恕他的罪责,毕竟王忠嗣是朝廷中不可或缺的重臣,边镇少不了他坐镇。只有他的威望能够震慑突厥契丹之敌。

然而不久后一份来自济阳别驾魏林的奏折却让此事风云突变。魏林几年前在朔方节度所辖的朔州任朔州刺使之职,当时和任朔方节度使的王忠嗣交往甚多。魏林得知王忠嗣这次蹊跷的兵败后联想起当年王忠嗣和他说过的话来,并将这些话密奏政事堂。

“当年我和忠王在宫中一起长大,忠王为人敦厚仁义,将来必是个明君。若说我王忠嗣这一生只会对一人效忠的话,这个人便是忠王。”

这是魏林奏折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可谓大逆不道,而且里边包涵的含义颇深。当李林甫将这封密奏呈递给玄宗之后,玄宗立刻便联想到此次战败的蹊跷之处,以及之前王忠嗣一直迟迟不肯进攻石堡城并且写奏折讽刺自己好大喜功的事情来。

越是这么想,便越是疑窦重重。越是怀疑王忠嗣有问题便越觉得他一定有问题。王忠嗣如此公开的表示他只效忠太子,难道说这次战败是他故意为之?故意不愿意让自己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吐蕃臣服之景?

对这些事玄宗丝毫不手软,当即下令将王忠嗣交于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严查王忠嗣背后的图谋。可怜王忠嗣刚刚看到了冒头的希望,被这一闷棍又打入深渊之中。

这一次涉及的事情更为严重,一些为王忠嗣鸣不平并且在玄宗面前求情的人再也不敢说话了。这件事很容易便有谋逆之嫌,谁也不敢惹火上身。唯一还特地赶到京城为王忠嗣求情,以性命担保王忠嗣对陛下忠心不二的人便是哥舒翰了。这个胡人出身的大唐将领的表现反倒比正宗的唐人有骨气的多,据说在宫中追在玄宗的身边连续几天的求情,最后终于让玄宗稍稍松了口。不久后王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永远的离开了京城。

正月以来,朝中围绕着王忠嗣一案闹得沸沸扬扬。王忠嗣固然满腹的冤枉数不出,但有一个人比王忠嗣更为恼火,那便是太子李亨了。当王忠嗣再一次深陷魏林密奏之中时,李亨也无法为王忠嗣去求情了,因为魏林密奏的王忠嗣的言论里涉及的当事人正是自己。在这个时候,李亨绝不能多说一句话,因为父皇的目光正灼灼盯着自己,稍微言行不当都会产生毁灭性的后果。

李亨心中之怒可想而知,一切仿佛是历史的重演,当年皇甫惟明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今天又轮到了王忠嗣了。自己身边的臂膀一个个的被斩断,彻骨之痛令人难以形容。而且让李亨恨的咬牙切齿的是,皇甫惟明和王忠嗣的事情都是同一个人所为,李林甫两次以同样的手段让父皇亲手斩断了自己的臂膀,将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李亨恨不得将李林甫碎尸万段,方解心中之恨。

很明显,那魏林早不跳出来晚不跳出来,偏偏这时候跳出来写了这封奏折,那一定是安排好的。李林甫老奸巨猾,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手段让事情变得万劫不复。这一切都是他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的结果,自己又一次在和他的争斗中完败了。

格调阴郁的少阳院里,李亨彻夜难眠,一夜一夜的坐在床上难以睡着。每有风吹草动,他便紧张的睁着眼睛四下环顾,生恐是父皇下旨派人来拿他。他苦苦的煎熬着日子,直到王忠嗣被贬谪出长安后,李亨既松了口气又感到无限的失落。

既然王忠嗣没有因为那封密奏而被杀,便说明这件事又和当初韦坚皇甫惟明一案一样,自己的太子之位起码是保住了。但王忠嗣一倒,自己手中所有的筹码瞬间输的精光,自己再没有任何强力支撑自己的倚仗了。从现在起,李林甫将会肆无忌惮的对付自己,而自己毫无还手之力。那么自己的太子之位又能经过几次冲击呢?

王忠嗣离京的当天晚上,李亨终于有了些许的心思和李辅国商讨下一步该如何办。在此之前,李亨因为担心而没有心情同李辅国商讨对策,李辅国也只能耐心的等待。

书房中,一盏孤灯之下,李亨坐在案后,苍白憔悴的面容在烛火下忽隐忽现,像是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一般。李辅国看着李亨的样子心中暗叹:这样的人将来如何能掌控大唐江山?他根本就不是个皇帝的料啊。优柔寡断,易怒多疑,遇事无谋。可惜的是,自己却只能竭力的辅佐他,没有其他人可以辅佐了。但这样也好,当太子即位之时,自己可以更容易的掌控左右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辅国,现在的情形你说该怎么办?我该如何应付如今的困局?王忠嗣被贬,他所掌控的陇右河西朔方三镇全部易主,哥舒翰和李光弼他们本太子和他们素无交往,他们会支持我么?”李亨低垂着目光嗓音嘶哑的道。

李辅国站在李亨的面前,目光中带着一丝鄙薄的嘲讽,但话语却很诚恳:“殿下,现在不要去想拉拢李光弼哥舒翰他们了。现在这个时候,谁还肯公开的表示对太子您的忠诚?这不是自找麻烦么?要想得到他们的效忠,眼前之局须得破了才成。”

李亨抬头期待的看着李辅国道:“眼前的困局如何破?我已经预料到接下来李林甫这老贼会肆无忌惮了。还有杨国忠,王忠嗣的倒台也有他的一份力,这两人联合起来,我这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也许……也许明天父皇便一道圣旨夺了我这太子之位了。”

李辅国叹了口气道:“殿下不必如此惊慌,越是这时候,越是要稳住阵脚。殿下知道为何会有今日之困么?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都这时候了,还有什么不当说的?”李亨叫道。

李辅国道:“那奴婢便冒死说了。若言语不当,请殿下恕罪。”

李亨摆手道:“你我之间不要有什么顾虑,想到什么便说什么,你知道本太子对你从不设防,你是本太子最为信任的人,没有任何人能取代你在我心里的地位。”

李辅国拱手道:“多谢太子,奴婢感激涕零。奴婢要说的是,太子您太犹豫了,太优柔寡断了。本来太子有大把的机会不让局势陷入如此的困局之中,但还是一步步的滑入此时。当初,皇甫惟明和韦坚之死太子便该有所警示的。在此之前,太子手中握有太子三卫上万兵马,还有王忠嗣的四镇近二十五万兵马,多么好的局面,竟然就这么白白的葬送了。”

李亨皱眉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辅国道:“太子啊,二十五万兵马足可干天大的事情了。太子但凡果决一些,现在您已经坐在金銮殿上接受群臣的朝拜了。”

李亨一惊道:“你是说……你是说我该起兵造反夺位?”

李辅国皱眉道:“那可不叫造反,那叫清君侧。李林甫杨国忠这等奸臣在陛下身边耀武扬威,弄得朝廷鸡犬不宁。太子若是举兵清君侧,各镇兵马都将拥护太子。再说了,夺位又有什么不好?我太宗不是玄武门之变登基大宝?就算当今陛下,不也是杀了韦皇后,逼孝敬皇帝让位于他,后又连太平公主也赐死了?有人会说陛下半个不是么?胜者王侯败者死,那皇帝的位子人人觊觎,若不果决,如何能坐?”

李亨怒道:“大胆,你竟诽谤父皇,你想死了么?”

李辅国冷笑道:“殿下尽管杀了奴婢便是,奴婢这些话早就想说了。奴婢说这些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殿下您?您倒是孝顺敦厚,但结果如何?效忠您的人一个个被扳倒,殿下只剩下孤家寡人一个,一旦太子之位被夺,殿下还有活命的机会么?李林甫若是奉新太子登基,殿下是第一个被赐死的人,殿下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么?”

李亨呆呆无语,半晌后叹了口气道:“现在说这些有何用?早已时过境迁了,现在本太子手中可没有二十五万兵马了,只剩下孤家寡人了。”

李辅国沉声道:“殿下,现在还没到绝望的时候,莫忘了,殿下手中还有罗衣门。罗衣门辖下还有个王源。王源是剑南节度使,他手中的五万兵马也是殿下的兵马呢。”

李亨皱眉道:“王源?你相信他肯为我所用么?此人未必真正效忠于我,特别是这个时候,他更不可能效忠我了。”

李辅国微笑道:“殿下,不管王源是否真心的效忠于殿下,他的罗衣门的身份是不会变的。殿下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个把柄还是会有效的。他到今日的地步也是费尽心机,绝不肯轻易舍弃的,而且殿下又不是要他造反,而是利用他打破困局。”

李亨精神一震,低声道:“此话怎讲?”

同类推荐
  • 阪云传

    阪云传

    渡不尽的乱世烽火,看不完的是非善恶,生死之间的刹那,谁抚琴奏一曲离殇。被剑斩断的枯木,倔强的生长,挣扎着为谁而活。在景宁那个乱世之初的年代,枭雄们酝酿着阴谋,皇权更迭下藏着的肮脏,帷幕遮住了晋都的天,谢流尘,姬抚苍,李宁侧,暗香,引天渡,在这个天下人皆为棋子的年代会迸出怎样的火花。死去的人手中之剑已熔为铁。还活着的人仍向着心头的光前行。
  •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五代十国时期,在政治上,权位之争超乎寻常,父子相残,兄弟相杀;在文化方面,五代十国时期大不如唐朝,尤其是北方几乎处于停滞或倒退。十多个政权互相攻讦,又互为从属,还有时不时南下搅局的辽国。各方势力为了抢地盘、争名头,打着各种旗号相互角逐、厮杀、攻伐,各路江湖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后人重温这段历史,可谓精彩纷呈,但生逢其时的百姓却叫苦不迭。粗看,五代十国是一部短暂的分裂史、混乱史;细看,它却又是一部部创业史、奋斗史……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背后,展露的却是雄韬伟略,留下的是一段段传奇佳话,印证的历史变迁与局限。
  • 崇祯帝

    崇祯帝

    一个平凡的文科大学生穿到了明末的时代,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不幸当上了皇帝。用拿笔杆子的手来力挽狂澜,真的有这种可能性么。
  • 开府万国

    开府万国

    梦回大唐,奏响阵阵悲歌,泱泱五千年的古途,想要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面对几千年的历史的机遇,引导国人思想上的转变,一个现代的男子重生在唐初,面对历史上最大的变革,不知道,路在何方!
  • 书生万户侯

    书生万户侯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于野心家而言,这个时代没那么多繁文缛节,没那么多忠孝仁义。自己要的只是足够支撑自己野心的力量。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个天下分裂已久,国与国之间战火不断,百姓不堪其苦。在这个时代,南陈如蝉,洋洋自乐。却不知北周如螳,蓄势待发。然而北周亦不知杨坚早有以隋代周的黄雀之心。天下分裂已久势必一统,然而谁也不会料到这一次的一统的如此之短,这一切,有机会改变吗?
热门推荐
  • 亲亲我的妖精未婚夫

    亲亲我的妖精未婚夫

    他,是娇生惯养、高高在上的神界大将的儿子;她,是受尽各种屈辱,又一次次勇敢站起来的平凡女子。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和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有魔力的火花呢?尽请期待吧!作者qq:2231719319(18861507584)
  • 花田篱下好种田

    花田篱下好种田

    穿到农家,上有偏心祖父母,中有极品叔婶,下有闹腾堂弟妹,左有愚孝老爹,右有圣母老娘,花容月发现,要想分家发家致富有些困难!!不过,木事!!且看咱如何脚踹极品亲戚,手抓优质夫君,过上幸福美满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叶孟秋

    一叶孟秋

    胡兴儿第一次遇见叶孟秋的时候是六岁,叶孟秋一个小学生和初中生打群架。胡兴儿和叶孟秋在一起的时候是高一,揣着一盒进口巧克力去表白,脸笑得快要咧开,叶孟秋站在寒风里阴沉着脸看她,“胡兴儿你怎么还笑得出来?”彼时,她父亲坐牢,她从天堂跌入地狱。很多年里他们再也没见面,胡兴儿她成了一家餐饮的小领班,人前人后的伺候进餐的客人,有客人喊她,火锅汤太少了,她答应着,拎来一壶高汤,却不小心洒在客人身上,她连连道歉,叶孟秋就是这个时候由店经理带着从她身边走过,眼风都不眨一下。此文过程虐心,结局大喜,不用担心为悲剧。顺便推荐推荐去看看《春风谋》,也是青梅竹马类型,但是是古代的哟~
  • 非妳不娶

    非妳不娶

    自从遇见他之后,一切都乱了套了──月光下、花阶旁,十八岁的侬侬第一次见到耿绍怀。他贵族一般潇洒地出现,温柔的眼神锁定了她,笑得怡然自得,像是即使风狂雨骤,也有他挡着,就从那一刻起,她爱上了他!但两家世仇的身分,注定两人无缘的结局,身为项家的掌上明珠,她只能认命,一辈子将他当成心中最深最深的秘密……许是命运的安排,耿绍怀一直对她念念不忘!在事业上他呼风唤雨,足以和项家的继承人匹敌,然而虽拥有一切,却只有她,他想不得、更爱不得?!因为双方家人的阻扰,他被迫放弃爱情,但他怎能甘心?她可以躲他,只是他不会放手,对她,他势在必得,这一生,他已非她不娶!
  • 战骨:长乐无忧

    战骨:长乐无忧

    自古夺权江山都是男人的事,但在南都国祀王朝时期,天下因两个女人而狼烟四起。本文讲述两个亡国公主在乱世之中被迫走向不同命运的故事······
  • 末世帝途

    末世帝途

    我不知道那茫茫天道中是否有那万千神灵。也不知道那茫茫鬼道中是否有那万千魔煞。但我会一步步的走下去。掌控世间,斩灭修罗。傲然立于虚空,面对数万强者,白衣染血,却疯狂呐喊你们都有罪,该死!脚踩百万骷髅,却悠悠自语:我有罪,但是,该死的却是你们……
  • 武迹

    武迹

    穿越者莫林突然拥有了一个系统,于是他发达了。为什么我突破这么快?因为我杀怪有经验!为什么我技能这么强?因为我技能有熟练!所有我的敌人都要当心,因为当你们算计我的时候,我却在琢磨怎么才能爆了你们。纵剑天下,快意恩仇,我就是武道奇迹!
  • 超能再现

    超能再现

    吴心灵在救学校的过程中意外的获得了超能力,从此他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但他是否能像小说一样走上巅峰呢?(加我qq3048283309)
  • 倾南国

    倾南国

    一朝穿越。却不知自己身份。幸得遇到小王爷。
  • 落落

    落落

    他们叫她萧萧,她却给自己改名为碧落,碧落意为天空。第一次相见,他只敢偷偷的望着她。第二次相见,她以为自己终于能获得幸福,可他却决绝的让她离开。也罢,从此上穷碧落下黄泉你我便永不相见,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命运的作弄,终是不能逃脱再次相遇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