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31300000773

第773章 攻蜀

王源再一次请求杜甫留在军中,这一次杜甫不再矫情。一来他已经走投无路。二来他怀着报国之志却苦于无人识货,现在王源已经是大唐的第一号人物,这对他而言是个绝佳的报国的机会,已经四十多岁的杜甫当然不肯放过了。

不过杜甫却很识趣,王源问他想在军中做何事务时,杜甫虽然很希望能带兵打仗,但自知这会让王源为难。于是便要求去担任后勤工作。杜甫原先担任的某州司曹参军的职务其实也就是看守兵器盔甲掌管库房的钥匙之类的差事,所以他想做些熟悉的事务,表现的尽量不是那么靠着人际关系而被收留的感觉。

王源想了想否定了他的请求道:“司曹之职便不用杜兄来担任了,我给你个参军的职务,你可以帮我参谋参谋战局以及出些主意什么的。司曹那样的活太过繁累,还是他人去做比较好,不适合杜兄。”

杜甫感激万分,当初那司曹参军的职务实际上根本算不上是个官职,不过是杜甫万不得已糊口的职位罢了。军中的司曹其实也不是个高级差事。王源显然是念及旧情,不愿让自己再去接触那样的事务。而参军的职务便等同于军中的参谋,可以对战事进行谋划进言,但凡直接和作战有关的职务,那显然比其他的职位要高的多了。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大军开拔离开梓州前往通州。当天晚上,高仙芝从陇右道送来的急信终于抵达军中,王源拆信一看,顿时大笑出声。

当晚王源召集了众将在大帐之中聚集,将高仙芝的那封信读给众人听。高仙芝在信中说,他已经探查清楚,抵近宁州一带的二十万所谓的叛军果真是障眼之法,只有约莫四五万是叛军兵马,剩下的都是叛军胁迫百姓伪装而成。

这所谓的二十万兵马缓慢的在宁州东七八十里的地方游弋,故意造成一种大兵压境的假象,但却不敢进攻。高仙芝告诉王源,叛军这副动作,则必然是要从南路直接进攻,要王源加紧侦查,确定敌军踪迹。信中还道,一旦通州战事打响,他将会按照计划行事云云。

王源笑眯眯的将这封信给众人传阅,军中不少将领原先对于大帅领军前往通州颇为不解,私下里也甚是疑惑此事,到此时终于全部恍然大悟。原来大帅料敌机先,早就和高仙芝商议好了,判断敌军是虚晃一枪。众将心情大畅,纷纷询问高大帅信中所谓的计划是什么。

王源笑而不答。所谓的计划便是,一旦在通州同叛军交手,高仙芝将率陇右道的大军猛攻宁州郊外之敌,之后直逼长安。而自己只要顶住通州之敌的进攻,让攻蜀叛军进退两难,那便是整个平叛战局的转机之处。但王源不能提前告诉众人,一来保密起见,而来也是在战局吃力之时让众人生出死战之心,而非寄希望于高仙芝的牵制。

……

巴山秦岭之东,长安城西南两百二十里外的金州境内。史思明的十八万精锐兵马已经集结完毕。所为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正是史思明的得意之作。当他被安禄山授命领军进攻陇右和剑南道时,他便想好了这个计策。因为史思明深知,若正面进攻的话,在复杂的蜀地山岭之间,自己未必能讨到好果子吃。自己虽然手握二十五万大军,但未必能攻下成都。

故而,这声东击西之计虽然会让他不得不分兵六七万去陇右道演戏,让他手中的兵力变少,但在战略上这是值得的,当然前提是这个计划能够成功。

为了保证这计划的成功,在长安城休整期间,史思明下令收罗的城中百姓十几万人,不论长幼病弱一概全部抓入军中,只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军中规矩便每人随便发了一套盔甲和兵刃,让手下将领尹子奇率六万余兵马看护着这十几万假兵马往陇右道宁州方向进逼。于此同时,为了避人耳目,他命手下的十八万兵马分为数批次,以小股的方式迂回前往金州集结。

史思明以这种谨小慎微的方式成功的完成了十八万兵马的集结,算算日子,那二十万所谓的兵马已经抵达了陇右道宁州附近,史思明特意的等了数日,给唐军一个调兵北上的机会。同时他也知道,多等一天便让唐军距离空虚的蜀地更远一些。当然不能无限制的等下去,否则北边的兵马随时可能露陷。

在等待的七八天时间里,史思明也没有闲着。他命人四处驱使当地的百姓为苦役,聚集了数万人力对进蜀的道路进行整修。他不希望被蜀道的艰难困住前进的脚步。一旦进攻,他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越过前方的你连绵高山,在唐军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成都。将玄宗击杀或者捉拿,到那时便大局已定了。

三月二十九日,正当王源率领大军行进在去往通州的路途之中时,史思明的十八万铁骑也从金州出发,向西扑入茫茫群山之中。在上万民夫的先导整修好的巴蜀古道上,密密麻麻连绵十余里的兵马和辎重车队像一条巨大蜿蜒的黑龙,游向了通州方向。

史思明是有战略眼光的,他首选的便是要拿下通州,不仅是因为通州是剑南道东部最为凸前的州府,而是因为这里的地势的原因。通州所在之地乃大巴山南麓的末梢,相较于距离金州最近的北边的巴州和利州,攻击通州其实要走一个斜向西南的斜线,距离看似更远。然而,利州和巴州所在的正是大巴山的主峰连绵之处,巴山连着秦岭,可谓崇山峻岭连绵如涛,那是最难走的路线。

况且巴州利州境内多山,两座州城也择地势险要之处筑建,攻城也是难题,且容易被唐军利用地势设伏反击。而通州虽也在山岭之间,但通州在巴山南麓,这里的山已经只是大巴山的余脉,山势已经并不十分险峻和密集。

通州境内被南北走向的山峰三座大巴山余脉山峰所隔绝,一名明月山,一名铜锣山,一名华釜山。而这三座山峰分别将通州由南到北隔绝成三种地形。北为山地,中为丘陵,而最南端则是东川之地罕见的小片平原地带。东川之地的众多城池大多不得不建立在高山峻岭丘陵纵横之地。这可并未是出于什么战略防御的考虑,而是地形如此不得不为之。因为在东川之地,古来便有高山隔绝,根本不必担心什么防御的问题。通州城便是其中的另类,通州城便建立在华釜山之南的沃野平原上。

在以前,通州因为有了这片沃野之地建城,成了很多州府羡慕的地方。而今日,这却成了它被史思明顶上的软肋。通州城所在的小片平原地形,正好利用大军攻城作战,从而让它在防御上的弱点如秃子头上的虱子一般的显而易见。这也是史思明不辞劳苦舍近求远而兵发通州的原因。

北有二十万佯兵吸引剑南大军的注意力,南有出其不意攻击通州的战略布置,而且一旦顺利抵达通州,通州将会几乎不可避免的被攻下。从而成为攻击成都的剑南道中的第一块跳板。史思明对自己的布置极为满意,只要一切顺利,成都没有理由不是囊中之物,玄宗也没有理由不成为自己的阶下之囚。

带着必胜的信心,史思明的大军经过十日的山中艰苦的行军,终于在十月初八日午后走出了密密麻麻绵延百余里的山岭之地。骑在马上,史思明回首来时的峰峦叠嶂,心中感慨万千,几乎要赋诗一首表达激动的心情。这是他领军走过的最艰难的一段行程,他绝不想在回头走一次,他只想向前向前向前。

为保证大军的行踪不被暴露,史思明宣布暂时不必前行。虽然前方已经是通州之境,一条宽阔的道路沿着前方的矮山之侧绕行往西,只需绕过矮山之侧,便可见到通州城的影子。但史思明为了谨慎起见,还是命令在山口之外的林地之间停下扎营,同时亲自轻骑简从,率领十几名高级将领和小部分的护卫骑兵去往前方探查敌情。

一个时辰后,史思明来到了那座名为华釜山的矮山下方,众人舍弃座骑穿越茂盛的林木山坡往山顶爬上去,再一个时辰后,他们抵达了华釜山的山顶。站在山顶上,史思明等人极目远眺,但见夕阳之下,一片一望无际的平畴之地上,河流蜿蜒纵横,树木田地葱郁茂密,宛如到了自己曾经驻守的北方平原地带。而通州城便在山下数里之外的平原上静静的矗立着。

“眼力好的给我看清楚了,看看城中是否有大量的兵马,看看唐军是否已经有了防备,是否察觉我们已经到了。”史思明下令道。

众将领眼珠子瞪得都起了血丝,手遮夕阳极力辨识下方城中的情形。

“启禀父帅,貌似一片平静。瞧见没,还有百姓在城外田地忙碌栽种禾苗呢。城中也无异状,城头上我等只看到了少量的兵马。虽然距离太远有些看不清楚,但绝对不像是有大批兵马驻扎的样子。”史思明的长子,一直跟随史思明征战的史朝义在经过一番认真的观察之后禀报道。

史思明哈哈大笑,点头道:“和我预料的差不多,唐军恐已经全部被吸引到宁州前线了,通州城中的兵马恐不足千人,唾手可得之。诸位,立功的时候到了,谁可为本帅今夜一举拿下通州?听说蜀地的早茶不错,特别是通州的草茶点心更是一绝。明日一早,本帅想在通州城中吃点心喝早茶呢。”

同类推荐
  • 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大汉与罗马曾双雄并峙,几乎同时成为世界性文明,又先后陷入分裂状态。然而,中华在短暂分裂之后重归一统,罗马却走上了不归之路。一个有着当时最优越制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却为什么能维系文明数千年不中断?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什么会逐渐失去世界性?消亡了的文明又为什么能重生,并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之一?本书将从世界、历史、制度、信仰和信念五个方面展开讨论,试图解开这些奥秘。
  • 战国无双之信长的野望

    战国无双之信长的野望

    本作品不是外国的真正历史,望各位看到本文的读者千万不要记住1582年以后的本书内容,因为自从本能寺之变以后,织田信长连骨头都没剩下,所以我们姑且认为他是阵亡了。本书是从1582年开始,本书就完成了从真实历史向架空历史的转变,废话不多说,开始讲述。对于1582年以前的历史,虽然时间和顺序上做了一些调整,好歹书中所述的地区那个时候是真正存在的。
  • 大唐管理员

    大唐管理员

    年轻的图书馆管理员许涵赟,意外的穿越到大唐武德九年末,面对即将发生大事的大唐王朝,作为一个曾经的图书管理员该如何选择,是安安稳稳的利用自己超越千年的知识作一个富家翁,还是去打造一个自己心目中崭新的大唐王朝。且看小小管理员如何玩转大唐。功名利禄,能给我们短暂的生命历程带来什么?青史留名?对后世来说也仅仅就是一个名字而已。
  • 青云路

    青云路

    孤儿出身的楚铭在一场车祸中穿越到了异世界,不是慷慨激昂的汉唐盛世,也不是残忍混乱的五代十国,一个不熟悉的世界,一段没听说过的历史。陌生的世界,只有一个人踽踽独行。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一步一步打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汉唐盛世!
  • 后宫政治(上)

    后宫政治(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热门推荐
  • 仙门第一剑

    仙门第一剑

    十年砺龙泉,于今可观否?会当击天际,一剑震九州。……少年风白,穿越到了一个仙侠世界,成了孤儿,幸被丹霞仙门的掌门君子剑楚正明收为二弟子。上有严肃的师傅,忠厚的大师兄,下有可爱的小师妹,生活极是舒适。然而此时,丹霞仙门却已经外强中干,外敌伺伏,波云鬼谲。风白以自己的剑,守护师门!剑气如电气如虹!气寒西北何人剑!
  • 山海无限镜花缘

    山海无限镜花缘

    这是一个凡人在山海镜花世界中经过命运的洗礼最终成为大唐帝国复兴的守护神的故事。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更是一个热血沸腾的经历。当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颠覆了神话。他的故事便成了永恒——
  • 小妾息怒:王爷休逃

    小妾息怒:王爷休逃

    一夜为妃,她成亲当天,就被打入了冷宫。他最心爱的女人,失去了孩子,却将这样的过错,怪罪到她的身上。被人陷害,误入青楼,她成了他眼里的荡妇。第一次被他夺了去,荡妇之名,不攻自破。有喜后,无声打掉了肚子里的那块血肉,却中了他最爱的女人的招。鞭打,昏睡不醒,另外一个男人相救。
  • 形势解

    形势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僵尸城堡

    僵尸城堡

    一个郊外的城堡发生一系列奇异古怪的事,人们为了探究事实真相决定冒险前往城堡。
  • 墨染古意

    墨染古意

    史简上泛起的涟漪惊艳无数的流霜岁月文人墨客笔底的轻描叹尽多少悲欢离合玉琴悄声撩拨华灯初上的烟雨花巷佳人闺中望三军甲马不知数壮士沙场秋点兵伊人何时归
  • 胡思与乱想

    胡思与乱想

    一如书名,胡思乱想,不是小说,只是偶尔游离的思绪,流于笔端。
  • 君子论

    君子论

    如果岳不群穿越时空跑到异界,并附身在一具最低等的骷髅兵上身上,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 兵猴传奇

    兵猴传奇

    沈石溪总能设计出出人意料的情节,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极具传奇色彩。类似的情节设计是非常体现作者功力的,只有不一般的设计才会吸引读者,而沈石溪擅长此道。他总能设计出“陡峭”的情节,这是他动物小说的一大特点。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第二大特点是情绪饱满、爱憎分明。动物小说本身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生命意识,即通过动物的故事,体现生命价值、意义和追求。
  • 浩天苍穹

    浩天苍穹

    在千万年后,在浩天大陆已成为古老传说的时代,一个怀有五行灵体血脉的少年凌空出现,被寄养在一个小小家族,苟延残喘着,打破了千万年的枷锁。少年,从青龙小镇而出,在这个大世中战出了一片天地,万古长存,便可以掌控无尽生灵....在浩瀚无际的大陆上,有着无垠无限的海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灵种族,他们都在不断地突破自身,永恒追寻着天地间的最终玄妙。在这里,等级森严的势力分局,如蛛网般覆盖在世界上每一个偏僻角落!在这里,位于顶端的强大势力,不但坐拥天地间最强大的人力,最神奇的灵器,最广阔的领土矿脉,和最玄妙的功法,这一切,都是想与天争存,摆脱命运的控制,你不属于我,我不属于命运,我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