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33500000015

第15章 兄逼弟当筵结恨 甥杀舅登白焚身

却说刘綎带有一万兵士,个个都是强壮精悍。只因山河跋涉,饱受风尘,十停中倒有五停闹起病来。如今所说杜将军得了兴京,派兵来迎接进城去休息几天。兵士们听了,便个个喜笑颜开,把兵器收藏起来。身上穿着软甲,谈笑歌唱着渡过江去。先前来报信的二百名浙江兵士,走在前面领路。看看走了二十多里路,后面忽然金鼓大震,一支人马杀来。正是三贝勒统领的人马。刘綎十分慌张。再看那领路的浙江兵,已是去得无影无踪。幸而刘綎有五百名亲兵,还不曾卸甲,便掉转身来,列成阵势。自己拍马当先,和三贝勒厮杀。无奈那建州兵马越来越多,他后面的兵士又来不及穿甲。刘綎知道前去有一座阿布达里冈,可以驻得兵马。便传令兵士速速后退,到阿布达里冈上守住山顶,再与敌人厮杀。刘綎亲自押后,且战且退。看看到了阿布达里冈,明兵便抢着上山去。才走到山腰里,忽听得山顶上一声号炮响,四贝勒领着一支人马,大喊冲杀下来。明朝兵士,手无寸铁,又是身披软甲,只见山顶上箭如骤雨,打得明军马仰人翻,那尸身填满了山谷。刘綎手下人马,折去大半。这时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他便带着人马向西逃去。

前面有一座山峡,双峰对峙,中间只露出一条羊肠小道。刘綎把兵马排成一营直线,亲自押后,慢慢的行去。才有小半人马走出山谷,忽然西南两支人马杀出。左有大贝勒代善,右有扈尔汉,把明朝人马切做两段。大贝勒亲自来战刘綎。刘綎见了,眼中冒火,擎着大刀奋力杀去。两人在山峡下一来一往,杀了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大贝勒撇下刘綎,向山峡外走去。刘綎拍马追去,却被建州兵四下里围住。刘綎东冲西突,往来驰骋,总逃不出这个圈子。看看自己手下兵士,被建州兵杀得只剩五六十人。那箭锋四下里和飞蝗一般射来,刘綎拿刀背拨开,只是四下里找路走。忽然一枝箭飞来,射中马眼;那马受痛,和人一般直立起来,一翻身把刘綎掀下地来。建州兵一拥上前来捉他。刘綎手快,急拔下佩刀自勿!死了。大贝勒上去割下他的首级来,转过马头来,带着本部兵马,向富察赶去。

话说代善已打听得明海介道康应乾带着朝鲜一万兵士,从富察南路走来。那朝鲜兵都是身披纸甲,头带柳条盔。于是,心生一计。待到半夜时,他亲自带一千骑兵,各各带着火种,冲进朝鲜营去。前门厮杀,后门放起火来。这时东南风大作,那火头扑入前营,顿时烧得满天通红。朝鲜兵士身上纸甲藤盔着了火,一时脱不得身,立刻烧死了一大半。那烧得焦头烂额逃出营来的,都被大贝勒四下的伏兵捉住。这时三贝勒、四贝勒、扈尔汉的兵马,都已赶到。四面围定,一齐放箭。从半夜杀起,直杀到第二天午时。那一万兵马,不死于火,便死于箭。只有康应乾却被他逃跑了。这一场恶战,建州兵又掳得马匹器械无数。

息尔汉领了得胜兵士先走在路上,又遇到明朝游击乔一琦一小队兵马。息尔汉和他战,一琦败走,扈尔汉追上去。看看追到固拉库崖下,忽见崖上扎着一个营盘,风吹着露出朝鲜的旗帜来。息尔汉心下狐疑,认做乔一琦是诱敌之计。便把马头勒住,不敢前进;一面遣报马去报与大贝勒三贝勒知道。不多时候,那大贝勒三贝勒四贝勒,带着全部人马赶到。

那朝鲜都元帅姜宏立,打听得明兵大败,便偃旗息鼓,打发通事官到建州营里来投诚。说道帮助明朝,原不是我国王的本意,只因从前日本兵打进我国里来,霸占住我们城池,那时多亏明朝派兵来帮助我们打退日本兵。如今明朝又送文书来叫我们出军到宽甸,我们义不容辞,分派一万人马,在富察地方驻扎;我们原不知道和什么人开战,如今既是你们建州人马,我们也不敢冒犯上国。况且那一万兵士,已蒙上国杀死,如今我们元帅愿修两国之好,立刻停战。大贝勒听了这番话,便和肩尔汉商议。四贝勒便立刻有了主意。打发通事官跟着来人到固拉库崖朝鲜营里去回话。说:“你们既有诚意投诚,便当把所有明朝人马杀死,都元帅姜宏立,亲自到我们营中来投降。我们看天有好生之德,才肯赦他的罪孽。”那姜宏立听了这番话,无法可想,便把明朝游击官捉住,连他的兵士都从山顶上抛下去。可怜这五百多明兵,个个跌得断腰折腿,脑破血流,死在山下;建州兵就山下割了乔一琦的首级,带着朝鲜国的都元帅和副元帅两人,回到兴京去。那姜宏立见了英明皇帝,吓得只是爬在地下磕头。英明皇帝叫人扶起,在偏殿里赏赐酒肉;一面又备办庆功酒席,请大小从征官员,在御花园吃酒。

英明皇帝又在宫里召集各妃子太子公主福晋们,开一个家庭筵宴。当附妃子们有富察氏、觉罗氏、和庶妃等。太子们有次子代善,三子阿拜,四子汤古岱,五子莽古尔泰,六子塔拜,七子阿巴泰,八子皇太极,九子巴布泰,十子德格类,十一子巴布海,十二子阿济格,十三子赖慕布,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十六子费扬古。都团团圆圆陪着父皇坐在一桌。这时英明皇帝,一壁吃着酒,一壁听大贝勒、三贝勒、四贝勒三人铺叙战功,心中好不快乐。皇帝心中最欢喜的是十四子多尔衮,看他面貌又长得清秀,脑子又聪明,性情又和顺,宫中各妃子福晋们,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多尔衮在酒席上,也和穿花峡蝶似的,跑来跑去。不是在这位妃子怀里坐一回,便是在那位福晋膝前靠一回。皇帝吃到高兴的时候,也把多尔衮拉过来,搂在怀里;一手摸着他的脖子问道:“这几天可拉弓吗?”多尔衮忙回说:“这几天,天天五更起来拉弓。师傅说孩儿有劲,明日打算添上一个力呢。”皇帝微笑说道:“不添也好,省得拉狠了,乏了力。”父子两人正说着话,乌拉氏见他儿子得了光彩,心中也说不出的欢喜,忙离席出来,摆着腰走到皇帝跟前,笑说道:“陛下莫看他一个十岁的小孩子,他已跟着师傅学上中国的诗了。”皇帝听了,伸着一个大拇指,说一声:“好儿子!”当下多尔衮要卖弄自己的才学,便讨来笔砚来,上面先写着“西郊试箭”四个字,接着写了一首七言绝句道:

绣旗队队出西林,桦箭腰弓在柳荫;众里一支飞电过,谁能巧射比穿针?

他略加思索的写成了诗,忙捧着去献给父皇。英明皇帝接纸在手,哈哈大笑。说道:“你父亲枉做了一朝天子,这中国字我却一个不认识。好孩子,你快译给我听听!”多尔衮便把诗里的意思,仔仔细细的译了出来。满殿的人听了说好。这时,独有富察氏见乌拉氏太得意了,心中酸溜溜的,有说不出的一种难受,便悄悄的向自己两个儿子丢了一个眼色。那莽古尔泰因父亲封他做了三贝勒,心中感激父亲,却不敢十分放肆。独有德格类,因父皇不肯封他贝勒,心中久怀怨恨。如今见有母亲壮他的胆,便想借此出出气。但是,一个人也不敢说话,他一向知道四贝勒皇太极是不满意多尔衮的,便暗暗去拉着四贝勒的袖子,向他挤挤眼。皇太极心下明白。

讲到皇太极,是太妃的儿子,又是一身好武艺,面貌也长得英俊,但是总比不上多尔衷长得秀美,因此宫里的妃子,总是喜欢多尔衷的多。皇太极这一点醋气,也捺在肚子里长久了,如今见他大要过面子去,便不觉心中勃然大怒,明仗着自己新有战功,父皇决不奈何他的,当下他便在鼻管中冷笑一声,说道:“这些都是书呆子闹着玩的事情!我大金国以马上得天下,我们现在用不着这个!”这几句话,虽然说得正大光明;但是听在英明皇帝耳朵里,明明知道他弟兄两人在那里吃醋。心想,这弟兄嫉妒,不是好事体,很想说几句话责备他,无奈这皇太极也是自己十分宠爱的,文武百官又都和他好,他新近又立了战功,便不好意思去说他。谁知这里皇太极才说完话,那边德格类又发话了。他冷笑着说道:“这些句子,听在耳朵里怪熟的,我师父也曾教过我,莫不是在什么书上直抄下来,哄着父皇的吗?”

这多尔衮到底是小孩子,听两个哥哥这样奚落,他便把小嘴儿一扁,“哇”的一声哭了。乌拉氏忙上来拉过去,英明皇帝气得双眉倒竖,喝着德格类说道:“你弟兄两人欺侮他年纪小,这一点点小过节儿便气他不过,将来会怎么呢?”一句话骂得满殿的太子哑口无言。英明皇帝便传旨,把德格类逐出宫去,从此不奉宣召,不得进宫。旁的太子也觉得脸上没有光彩,快快地退出宫来。独有皇太极心中不服,却暗暗的在外面买服文武百官,结党营私。这且不在话下。

却说明经略使杨镐,在沈阳城中,一次一次得到三路兵队全军覆没的报告,吓得他神魂颠倒,手足无措。他一面写奏章报与神宗皇帝,一面立刻传出军令去,令清河城一路总兵李如柏的军队,赶速退回沈阳,保护城池。这次萨尔浒山战役,明朝共阵亡兵士八万八千五百九十余名,将领阵亡三百十余名,烧死朝鲜兵士一万余名。杨镐这时心中最挂念的,是他盟弟刘的尸首,便派了五十名兵士,悄悄地到阿布达里冈下去,觅得刘将军的尸首来,用香木雕刻一个人头,装在死人的颈子上,又买了一具上等棺木,把他装下了,亲自送回北京去。刘綎的妻子见了丈夫的棺木,哭得死去活来。亏得杨夫人和她好,打叠起千言万语安慰她。从此刘綎的儿子,便在杨府中养大。杨夫人便把女儿许配给刘公子,两家便成了眷属,刘夫人也得一个靠傍。

明朝自从吃了这个大亏,便牢守关隘,不敢问关外的事。那建州皇帝,便趁此机会取了开源城,又打破铁岭城:打败蒙古喀尔喀的军队,活捉酋长宰赛。启尔汉又对英明皇帝说:那叶赫部主,从前赖我婚姻,如今又帮助明朝前来攻我,这个仇恨不可不报,愿陛下下令征之。“英明皇帝说道:”联并非忘叶赫之仇,只因那叶赫部主和我四贝勒,有甥舅的名分,如今出兵打他,怕于亲戚面上不好看。这时大贝勒站在一旁,跳起来说道:“从来说的,大义灭亲,俺们要成大事的人,顾虑不得这许多。”英明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这个话却也不错,”四贝勒便向父皇求得先锋元帅,带一万人马先行。英明皇帝亲自带了二万人马,随后行去。诸贝勒大臣,也随营听用。

却说那叶赫部主弟兄两人:一名金台石,住在东城,一名布扬古,住在西城。他弟兄两人,自从明兵大败以后,便带着兵马逃回本部,刻刻防备建州兵来攻打他。到这时建州兵果然来了,英明皇帝亲自攻打东城,却令贝勒攻打西城。英明皇帝攻到第三天上,打破了东城的外郭:心中还念郎舅之情,便令兵士大呼道:“金台石快快出降,饶尔一死!”那金台石站在城楼上说道:“努尔哈赤,你莫说这个话,我不是明朝人可比。我和你在满洲地方,一般是雄主,岂肯束手归顺?与其降汝,毋宁战死也!”说罢城上飞石滚木一齐下来,打得建州兵头破血流,倒在地下死去的却也不少。英明皇帝看着大怒,自己摇着令箭拍马跳上去,后面军士张着藤牌,冒死猛攻。大喊一声,城墙坍了。建州兵一齐抢进城来,叶赫兵在城里,还是拼死抵敌,金台石一手拉着他的福晋,一手抱着他的小儿子,在高台上躲避,建州兵四下里把高台围住,口中连喊道:金台石快快投降!金台石在上面说道:“你家四贝勒是我的外甥,若要我降,请你四贝勒上台来一见,我便下台投降。”当下英明皇帝听了,便约退兵马一箭之地,又差人到西城去把四贝勒皇太极唤来。

那四贝勒到了台下,口称舅父。金台石招手,唤四贝勒上台去。四贝勒正要上去,一个侍卫站在一旁冷眼看出金台石的脸上露出凶恶的神气,忙去向四贝勒耳旁悄悄地说道:“贝勒莫上去,可看见他脸上的神气么?他心中一定不怀好意呢。”四贝勒给他一句话点醒了,忙站住了;一面对他舅父说道:“我已在此,舅父快快下台来!”金台石冷笑说道:“你既不肯上来,我也不曾和你见过面;你是不是我那真的外甥,叫我也难信,我如何肯轻易下台来呢?”这时大臣费英东、额附达尔哈在一旁大声喝道:“你看平常人里面可有像我四贝勒这样英俊魁梧的人吗?你下来便下来,不下来时,我们便放火烧台了。”金台石又说道:“我儿子德尔格勒,听说他受伤在家,你何不唤他来,俺父子见一见面,再商量下台的事。”停了一会,德尔格勒上台来,见了他父亲说道:“事到如今,守住在台上也无用了,俺父子两人快快下台去,见了英明皇帝,或者他看在亲戚面上,饶恕我们,也未可知。”金台石听儿子劝他投降,不觉大怒,拔下佩刀来,向他儿子砍去。他福晋见了,忙上去抱住了。德尔格勒看他父亲不肯投降,只得抹着眼泪,走下台来。他福晋见丈夫固执不肯下台,便也抱着幼子,走下台去。他母子三人,走到英明皇帝跟前,磕着头,大哭起来。英明皇帝用好话劝慰着,又赏他母子酒饭,叫四贝勒陪着一块儿吃。说道:“他是你的哥哥弟弟和舅母,从此以后,你须好眼相看。”费英东看着金台石到底不肯下台,便喝声:“杀上去!”建州兵便一齐拿起斧子,砍那台柱子。金台石在台上,放起一把火来。顿时轰轰烈烈,烧得满台通红。建州兵在四下围着看着,那台烧到一半,便震天阶一声响亮,台脚坍了,金台石还不曾烧死,从台上直翻下来。建州兵上去捉住了,拿绳子把他活活勒死。报与英明皇帝那里,圣旨下来了,好好的棺敛埋葬。

这时西城正被建州兵围得紧急。布扬古听说东城已破,心中十分害怕,和他兄弟希尔杭古商量投降,又怕建州皇帝不准。他母亲听得了,便说:“待我先出城去和大贝勒说妥了,你弟兄再投降未迟。”当下他母亲出城来见大贝勒。大贝勒见他外祖母来了,便迎接进帐,十分恭敬。他外祖母说:“你两个舅舅极愿投降,又怕你父皇不许,特求俺来问你。”大贝勒听了,立刻拿起桌上一杯酒来,喝下半杯,剩下的半杯,叫人送去给布扬古吃下。拍着胸脯说道:“我外甥保舅舅的性命如何?”布扬古吃下半杯酒,吩咐开城,把大贝勒迎进城来,摆上酒席,他两人对酌起来。说起亲戚的情分,布扬古不住掉下眼泪来。大贝勒一面催促他快投降去。布扬古便站起身来,走到后院去,和他妻子告别。那福晋拉着布扬古的手,哭着说道:“听说金台石已被建州兵逼死,丈夫此去须得处处小心;那努尔哈赤十分阴险,怕他不怀好意。”布扬古便挥泪而别,走到前院,和他弟弟布尔杭古一同跟着大贝勒到大营里去见英明皇帝。

布扬古肚子里记着他妻子嘱咐的两句话,刻刻提防。他跨着马,走到营门口,不见有人出来迎接,心下便怀疑起来。勒定了马,不敢下来。大贝勒见了忙抢上前来,拉住他的马缀说道:“你不是一个好汉!话既说定,还有什么疑心呢?”布扬古勉强下得马来,走进帐去,见英明皇帝铁板着脸儿,坐在上面,两旁站着许多侍卫,各挂上腰刀,眼睁睁地看定他,静悄悄的,真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布扬古心里越发害怕,便屈着一条腿跪下去,心想他们倘要杀我,我一条腿不曾跪下,也可以逃得快些。半晌只听得上面吩咐:“赏酒!”便有侍卫捧着金酒杯,满满的盛着一杯酒送到布扬古面前。布扬古看了这一杯酒,心头止不住乱跳起来。他心想:“这一定是杯毒酒,我可不能吃的。”他便接过酒来,送到唇边去,一手擎起袖子来遮住,悄悄地把一杯酒倒在地下,也不拜谢也不磕头,便站了起来。只听得英明皇帝冷笑一声,吩咐大贝勒说道:“领你哥哥回西城去!”布扬古、布尔杭古两人急急退了出来,回到西城去。

那布扬古的福晋正盼望着,见丈夫平安回来,便笑逐颜开。夫妻两人在内院重整筵席,浅斟低酌起来。吃到更深时候,便双双携手入筛上炕,做他的好梦去。正甜蜜的时候,忽然窗户外面跳进两个大汉来,手拿一条粗绳,上来套住布扬古的颈子。见听得布扬古大喊一声,可怜活活的勒死了。他福晋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见了这情形,哭得死去活来。这时布扬古手下的侍卫已走得干干净净,还有谁来理会她呢?那两个大汉看看人已死了,便一纵身跳出窗槛去了。原来这两个大汉是英明皇帝差遣来的,他见布扬古那种莱鹜不驯的样子,怕他还有反意,因此打发这两个刺客来勒死了他,为斩草除根之计。那布尔杭古和大贝勒有郎舅之亲,便饶恕了他。这时叶赫全部,都投降了建州。

英明皇帝在东城住了三天,便班师回国去。人马赶到半路,忽然探马来报说:“前面有一小队兵马,打着蒙古旗号,拦住去路。还有一位将军,口口声声说,奉了林丹汗之命,捧有国书在此,要见你建州皇帝。”英明皇帝听了,心想:“蒙古是西北大国,林丹汗又是蒙古王部的盟主,今既有使臣到来,不可怠慢了他。”忙吩咐扎住人马,传来使进帐。当下见营门外走进一个大将来,手捧国书,口称:林丹汗使臣康喀尔拜虎请英明皇帝安。说着,行下礼去。这时大贝勒、四贝勒都站在一旁:四贝勒过去,接过国书来,送与他父皇。打开国书看时,见上面写道:

统四十万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问水滨三万人满洲国主英明皇帝安宁无恙耶?明与吾两国,仇敌也,闻自戊午年来,汝数苦明国。今年夏,我已亲往明之广宁招抚其城,收其贡赋,倘汝兵往广宁,吾将牵制汝。吾二人非有衅端也,但以吾已服之城为汝所得,吾名安在?若不从吾言,则我二人是非,天必銮之。先是,二国使者,常相往来,因汝使臣谓不以礼相遇,构吾两人,遂不复聘问。如以吾言为是,汝其令前使来,复至我国。

英明皇帝看了国书一言不发,便把国书递给大贝勒。许多贝勒大臣,一齐围上来,一边看着,一边连说:“岂有此理!”就中四贝勒忍耐不住,抢上前去,一把揪住了那拜虎,拔下佩刀来,要割去他的鼻子。英明皇帝见了,忙摇着手止住他。一面唤人把拜虎领出去,拿酒肉好好看待;一面在帐中召集了一班贝勒大臣,商量回答国书的事件。有的说把拜虎杀了,莫去理他;有的说,把蒙古营里的兵都捉来,割去耳朵,放他回去,也叫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英明皇帝听了,连连摇着头说:“不妥!不妥!”

这时,十四皇子多尔衮,年纪虽小,也跟着他父亲在营帐里。当下他却站起来说道:“蒙古有兵四十万。我们如今正要夺明朝的天下,何妨暂时利用蒙古的兵力和他结盟,合力攻打明朝?得了明朝的天下,那时我们路近,他们路远,不怕明朝的天下不归我们掌握。”多尔衮说到这里,英明皇帝拍着他的颈子,说道:“小孩子,主意倒不差!”到了第二天,把拜虎宣进帐来,便拿两国结盟合力攻打明朝的话对他说了。拜虎连声说:“好,好!”当便斩倒一头白马,一头乌牛,对天立誓道:

今满洲八旗执政贝勒与蒙古国王部落执政贝勒,蒙天地眷佑,傅合谋并力与明修怨;如其与明释旧憾,结和好,亦必合谋然后许之。若满洲渝盟,不偕喀尔喀贝勒合谋,先与明和好,皇天后土,其降之罚;若明欲与喀尔喀贝勒和好,密遣离间,贝勒等不以其言告我满洲英明皇帝者,皇天后土,亦降之罚。吾二国同践盟言天地佑之。其饮是酒;食是肉。二国执政贝勒,尚克永命,子孙百世及千万年。二国如一,共享太平。

同类推荐
  • 地狱之眼

    地狱之眼

    考古学家伯林汉先生准备将一具埃及的木乃伊捐献给大英博物馆,但在木乃伊进行展出的时候,他却离奇失踪了,除了一枚埃及十八王朝的圣甲虫宝饰,没有留下任何的线索,而他的失踪也关系到一份丰厚遗嘱的归属问题,在人们试图从那具封存千年的木乃伊身上寻找伯林汉先生失踪的线索时,却发现触碰的真相将会引发出一系列难以想象的灾难和阴谋……
  • 远距离欣赏

    远距离欣赏

    是作者已发表的中短篇小说的选集,这些小说洞穿现实,抵达社会生活的底部,具有寻求哲学本真的品格。通过作者在描写时的真诚,我们可以看到他探究如万花筒般的缤纷世界的真实面貌,以及更接近生活本真的努力。
  • 病毒异事

    病毒异事

    众目睽睽之下,北方学院教授姜一民暴毙身亡。警方在他体内发现了一种新型病毒――第六感病毒。随即,接连有人感染该病毒,北方市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刑侦队长庞勇临危受命,与《北方日报》的记者金溪涧联手,开始了阻击病毒、追缉真凶的艰难旅程。调查中,一幅名为“猕猴烧香”的夺命图片频繁出现于网络。警方意外发现,它竟是一个早已灭绝的远古部落的杀人符咒。符咒即将被破解,病毒却在不断变换着传播方式;真相渐渐逼近,敌人却在酝酿绝地反击……
  • 小城疑案

    小城疑案

    天河兴贸公司的业务员张义突然失踪,有人看到他和一位穿红衣裙的秀丽女子上了火车。七年中一直毫无音讯,七年后他的妻子李梅却接到陌生电话,说她七年前失踪的丈夫有可能被人害死了……小说情节扑朔迷离,险象环生。犯罪嫌疑人狡猾多端,新一代的刑警智勇双全,运用逻辑推理,拨开层层迷雾,查明了一个个事实真相……
  • 盛世风铃

    盛世风铃

    以山南省全面整顿金融“三乱”为背景,主人公葛艾在社会、官场和个人感情的为线索,展现了当年席卷全国的金融“三乱”,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其中纪检监察干部的形象尤为鲜活、感人。
热门推荐
  • 神武惊仙

    神武惊仙

    顺为仙,逆为魔,亘古匆匆,弹指间。恩怨似海,情仇如云。爱恨之间,天下之大势残酷,世道凄冷,凉如冰水。遗秘万载千年寻,终是黄土骷髅,云端青烟!那仙,何为仙?我魔,何为魔?
  • 阴证略例

    阴证略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复仇之嫡女重生归来

    复仇之嫡女重生归来

    嫡女被庶妹和渣男的一场精心算计的阴谋陷害,等渣男上皇上之位后,她却在庶妹的恳求下让皇上封她为妃,却不料,庶妹在嫡姐的饭菜中下了堕胎药,在她虚弱之时,告诉嫡姐真相,她却无法接受这冷酷的事实,一饮毒酒而死,发誓:如有来生,必定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有仇必报!重生复仇之路开始,未完待续......
  • 好马来吃回头草

    好马来吃回头草

    细心温柔的初恋情人;帅气耀眼,完美暖男的现任闺蜜;花样美男,独特气质的超级男模……面对众多帅哥倾心追求,她却望着苍茫的天空——是谁说,苏筱筱和林墨言不会在一起?“小姐,小心!”逃过一劫的苏筱筱跌坐在地上,眼泪不可抑制的:原来他再也不会陪我过马路了……
  • 那些青春,不乖

    那些青春,不乖

    跃在渊要去复读了。原因是他不知道接下去的人生要干啥了,或许远方有着生命的意义。对于一个家庭条件还不错,学习能力还不错,长相还不错,人缘关系还不错的良好青年,跃在渊突然发现自己找不到生活的重点了。去工作?好像暂时不缺钱。去旅游?好像心儿一直在流浪。去恋爱?好像有女友了,应该吧。完成梦想?只想做一个安安静静的臭咸鱼。(好吧,就是这么负能量)
  • 青铜棺

    青铜棺

    梦中神死、魔灭。号称千古不灭,万载不朽的神魔为何陨落。小小地球灾难开始。尸族虫族为何突显人间。是惊天阴谋,还是天地动荡。神秘青铜棺到底隐藏这什么秘密。连天的大战就此展开。
  • 儿女三国梦

    儿女三国梦

    人生的玄幻来自于人们对未知的向往,意念的玄幻来自于人们内心的未知。玄来玄去,玄出心意!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人生如此!一次偶然的穿越使他回到了乱世纷争的三国,他一个现代的普通职员,穿越到了古代历经困苦。在兵祸战乱的年代冲锋陷阵。因智谋无双屡屡击溃敌军!已知自己无法改变历史。引导大军挥师他处,从而开辟出一片繁华帝都。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神技,也没有乱人耳目的神兵,凭借超越古代2000年的现代知识一次次改变命运。儿女情长在所难免,家国情怀谨记在心!欢迎大家抱着一种祥和的心态,阅读本书!更会书写一些被人们遗忘掉的英雄。
  • 破灭之炎

    破灭之炎

    十三年之前一场劫难,无数强者陨落,秘籍遗失。时至今日,各大门派虽已恢复元气,却与之前相差甚远。言明为了治病来到灵霄派,掀起了一阵波澜,也揭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我想要变强,为了不让我爱的人从我眼前逝去。”言明握紧了双拳,怒视前方说道。
  • 2210

    2210

    2210年世博前夕,一群易拉罐在一辆车子的后备箱里苏醒,带着迷茫,不停追问:“我是谁?”他们遇到了酒瓶先生,发起了对身世的探询,并且在酒瓶的带领下得知了汽车上的秘密。他们流离失所,一个叫做“探索”的易拉罐,获得机会观察2210年的人类世界,知道人类世界面临极大危机,并产生对人类道德的担忧。在垃圾处理厂,他带领易拉罐们逃离流水线,并搭乘卡车回到城市。这个原本四季分明的城市迎来了“桑拿季”,他们遇到了热心的麻雀,得知这个城市已深深处在全球暖化后果中。在麻雀们的帮助下,易拉罐们转移一个又一个地方,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历一个又一个惊险时刻,终于......
  • 书穿女配: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书穿女配: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楚昭作为一个十项全能的奇女子,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说迷。某天,正当她为小说中的某个角色的悲惨命运扼腕叹息时,一只系统送上门来……看似平凡的背后竟藏着巨大的秘密,命运的齿轮悄然流转。【本书非科幻空间,男女主1v1,不喜勿喷,谨慎入坑】微笑.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