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34200000018

第18章 讨淮南舍身平反寇 回沛下纪德筑高台

却说吕后诱杀淮阴侯韩信之后,汉帝爱她有才,非但国家大计常与商酌,连废立太子之事,也绝口不提了。吕后一见其计已售,自然暗暗欢喜。正想再做几件大事,给臣下看看,预为太子示威的时候,可巧又有一个送死鬼前来,碰到她的手里。

这人是谁?乃是梁王彭越。彭越佐汉灭楚,他的功劳虽然次于韩信,但也是汉将中的一位翘楚。他自从韩信降为淮阴侯之后,已有兔死狐悲之感。及见陈稀造反,汉帝亲征,派人召他,要他会师,他更加疑惧,因此托疾不至。嗣被汉帝遣使洁责,始想入都谢罪,又为部将辄阻止道:“大王前日未曾应召,今日再去,必定遭擒。倒不如就此举事,截断汉帝归路,真是上策。”可笑彭越只听辄一半计策,仅仅仍是借口生病,不去谢罪。不料被他臣子梁大仆闻知其事,从此大权独揽,事事要挟。彭越正想将他治罪,他已先发制人,密报汉帝。汉帝生平最恶这事,出其不意,即将彭越、辄二人拘至洛阳,发交廷尉王恬开审讯。恬开审了堂,虽知彭越不听息辄唆反之言,无甚大罪,因要迎合汉帝心理,不得不从重定。奏报上去,说的是谋反之意,虽出鹿辄,彭越若是效忠帝室,即应重治息辄之罪,奏报朝廷,今彭越计不出此,自当依法论罪等语。汉帝见了这道奏报,适闻韩信伏诛,自己急于离洛回都,去问吕后原委,因将彭越之事,耽搁下来。及至再来洛阳,又恐连杀功臣,防人疑惧,所以仅斩鹰辄,赦了彭越死罪,废为庶人,滴徙蜀地青衣县居住,以观后效。彭越押解行至郑地。中途遇见吕后。

吕后正为汉帝不杀彭越,遗下祸根,特地由都赶赴洛阳,要向汉帝进言。谁知彭越当她是位慈善大家,想她代求汉帝,赦去远滴,恩放还家。于是叩渴道旁,力辩自己无罪,苦求吕后援救。吕后当面满口应允,且命彭越同至洛阳。彭越这一喜,以为他们祖宗必有积德,方能中途遇见这位救命大王。他到洛阳了,正在廷尉处候信的当口,有人前去问他,他也不瞒,直将吕后已经允他,方向汉帝说情的话,说了出来,别人听了,自然替他贺喜。谁知他受人之贺,尚未完毕,忽闻传出一道旨意,乃是“着将彭越斩首”六个大字。总算未杀以前,幸有一位友人前来报信给他,他方知吕后见了汉帝,非但不去替他救赦,反而说道他是歹人,滴徙蜀中,乃是纵虎归山,必有后患,不如杀了来得放心。彭越知道这个消息,尚不至于死得糊里糊涂。否则见了阎王老子,问他何故光临,他还答不出理由出来呢。汉帝既杀彭越,还有三项附带条件:第一是灭其三族,说道斩草不除根,防有报复,第二是把他尸体酸作肉酱,分赐诸侯,以为造反者戒;第三是将他的首级示众,他首级之旁,贴着诏书,有人敢收越首,罪与越同。这三项花样,都是吕后的裁剪。

岂知竟有一个不畏死的,前来祭拜。汉帝正在夸奖吕后的时候,忽见军士报道:“顷有一人满身素服,携了祭品,对于越首,哭至晕去,现已拿下,特来奏闻。”汉帝听了,也吃了一惊道:“天下真有这样不畏死的狂奴么?朕要见见此人,是否生得三头六臂,快把这个狂奴带来。”一时带到,汉帝拍案大骂道:“汝是何人?敢来私祭彭越!”那人听了,面不改色,声不喘气,却朗朗地答道:“臣是梁大夫架布。”汉帝更加厉声问他道:“汝为大夫,识得字否?”布微笑道:“焉得不识?”汉帝道:“汝既识字,难道朕的诏书,汝竟熟视无睹不成?汝既如此大胆,定与彭越同谋!”说罢,即顾左右道:“速将此人烹了!”那时殿旁,正摆着汤镬,卫士等一闻汉帝命令,立将架布的身体,高高举起,要向汤镬中掷去。布却顾视汉帝道:“容臣一言,再入镬中未晚。”汉帝道:“准汝说来!”栗布道:“陛下前困彭城,败走荣阳成皋之间,项王带领雄兵向陛下追逼,若非梁王居住梁地,助汉扼楚,项王早已入关。今陛下已有天下,如此惨杀功臣,实使天下寒心,臣恐不反的也要反了。臣既来此,自然是为梁王尽忠而来。”

“来意还未说出,便要向镬中投去。”汉帝见他说得理直,且有忠心,便命将他释放,授为殿前都尉。架布方向汉帝大拜四拜,下殿自去。

汉帝遂将梁地划分为二:东北仍号为梁封皇庶子名恢的为梁王;西南号为淮阳,封皇庶子名友的为淮阳王。这两位皇子,究是后宫哪位夫人所出,史书失传,不债也不敢妄说。

单说吕后见汉帝在洛,无所事事,劝他返都休养。汉帝便同吕后回至咸阳。到了宫中,休息没有几时,忽然生起病来,乃谕宫监,无论何人,不准放进宫门,一连旬日,不出视朝。却把那班臣下,急得无法可施,于是公推舞阳侯樊啥入宫视疾。樊啥本与汉帝是内亲,及进宫去,谁知也被宫监阻住,樊啥大怒,狂吼一声,硬闯进宫。

门帘启处,就见汉帝在戏一个小监。汉帝见了樊啥,倒还行所无事,独有那个小监,只羞得满面通红,抢了衣裳,就急急地逃入后宫去了。樊啥不禁大愤道:“陛下起兵,大小百战,这个天下,也是九死一生之中,取而得来。今天下初平,理应及时整理,以保万世之基;乃与小阉,嬉戏宫中,不问朝事,难道陛下不闻赵高故事么?”汉帝听了,一笑起身道:“汝言甚是,朕明日视朝便了。”

次日,汉帝坐朝,见第一本奏折,就是淮南王英布的臣下中大夫责赫,密告英布造反的事情,不觉大惊失色道:“这还了得!”说着,拟命太子率兵往击英布。原来太子有上宾四人:一位叫做东园公,一位叫做夏黄公,一位叫做绮里季;一位叫做角里先生。这四位上宾,向居商山,时人称为商山四皓。吕后因惧戚姬夺嫡,特用重礼,聘为辅佐太子。那天四皓闻得汉帝要命太子出征,忙去通知吕后亲兄建成侯吕释之道:“皇后聘吾等辅佐太子,现在太子有难,不得不来告知足下。”吕释之听了一惊道:“太子有何危难,我怎不知?”四皓道:“主上现拟命太子率兵往击英布,太子地位,有功不能加封,无功便有害处。足下速去告知皇后,请皇后去与主上说,英布乃是天下猛将,朝中诸将,半是太子父执,若命太子驾驭他们,必然不听号令。中原一动,天下皆危。只有主上亲征,方于大事有益等语。此乃危难关头,务请皇后注意。”吕释之听了,忙去告知吕后,吕后自然依计而行。

汉帝听了,啃然道:“朕早知竖子无能,仍要乃公自去,我就亲征便了。”正待出兵,可巧汝阴侯夏侯婴,适荐薛公,称他才智无双,可备军事顾问。汉帝召入,始知薛公为故楚令尹,间计于他道:“汝看英布果能成事否?”薛公道:“不能不能!彼南取吴,西取楚,东并齐鲁,北收燕赵,坚壁固守,是日上策;东取昊,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粟,塞成皋口,已是中策;若东取吴,西取下蔡,聚粮越地,身归长沙,这是下策。臣知英布必用下策,陛下可以高枕无忧。”

汉帝听了大喜称善,即封薛公为关内侯,食邑千户;且立赵姬所生之子名长的,为淮南王,预为代布地步。出征之日,群臣除辅太子的以外,一概从军。张良送至海上道:“臣因病体加剧,只好暂违陛下,惟陛下此行需要慎重。”汉帝点头说是。张良又道:“太子留守都中,陛下可命太子为大将军,统率关中兵马,方能镇服人心。”汉帝依议,又嘱张良道:“子房为朕故交,今虽有恙,仍宜卧辅太子,免朕悬念。”张良道:“叔孙通已为太子太傅,才足辅弼,陛下放心。”汉帝乃发上郡北地陇西车骑,及巴蜀将官,并中尉卒三万人,使屯浦上,为太子卫军。部署既定,始启程东行。

那时英布已出兵略地,东攻荆,西攻楚,又号令军中道:“汉帝的将士,只有韩信、彭越二人,可以与寡人对抗。今韩、彭已死,余子不足道也。”诸将听了,自觉胆壮。英布遂先向荆国进攻。荆王刘贾,迎战死之。英布既得荆地,复移兵攻楚。楚王刘交,分兵三路出应,虽然抵挡几阵,仍是败绩,只得弃了淮西都城,带了文武官员出奔薛地。英布以为荆、楚既下,正好西进,竟如薛公所料,用了下策。及至他的兵马,进抵州属境会甄地方,正遇汉帝亲引大兵,浩浩荡荡,杀奔前来。英布遥望汉军里面,高高竖起一面黄色大森,方始大大地吃了一惊,忙顾左右道:“汉帝春秋已高,难道亲自引兵前来拒我么?汝等速去探明报我,休被那张良、陈平两贼,假张汉帝亲征旗号前来班人。”左右奉命去后,英布急召随军谋士商议道:“汉帝若自己前来,倒要仔细一二。”当下有一个谋士袁爬,微笑答道:“臣只怕汉帝未必亲来。他真亲来,这是大王的福命齐天,应该垂手而得汉室的天下了。”英布道:“寡人除韩信、彭越二人之外,不知怎的对于汉帝,似乎有些惧他。汝说寡人应得天下,据何观察而言?”袁道:“汉帝已经名正言顺地做了年天子了,海内诸侯,畏其威势,自然都在观望,不敢贸然附和大王。汉帝若不亲自出战,只命各路诸侯前来敌我,大王一时也不能即将诸侯杀尽,久战不利,人所共知。若汉帝自来,我们只要设法能把汉帝一鼓而擒,这就是擒贼擒王的要著。不然,汉帝死守咸阳,我军就是连战皆捷,也要大费时日呢。”英布听了道:“汝言固是,但宜小心!”

袁正要答话,左右已经探明回报道:“汉帝果然自引大军三十万,已在前面扎下营盘了。”英布听罢,因有袁先入之言,便觉胆子大了不少,急以其目注视袁道:“汝有何计,快快说来!”袁听了,便与英布咬了几句耳朵。英布听罢大喜,急命照计行事。

谁知那位汉帝,也在那儿畏惧英布的行军阵法,颇似项羽,暗想这次的敌兵,恐非陈稀可比;兼之此次一路行来,辄有乱梦,莫非竟是不祥之兆么?因即策励诸将,有人取得英布首级前来报功,朕即以淮南王位界之。诸将闻命,人人思得这个王位,军威陡然大震。

汉帝见了,心中暗暗高兴,因即下书,要与英布当面谈话。英布批回允准。

汉帝率领诸将出了营门,遥语英布道:“朕已封汝为王,也算报功,何苦猝然造反?那陈#彭越诸贼,如何出奔,如何被获,汝尚不知不闻么?”英布素无辩才,听了汉帝之言,索性老老实实地答道:

“为王哪及为帝?我的兴兵,也无非想做皇帝而已。”汉帝见他无理可答,急将所执之鞭,向前一挥,随见左有樊啥,右有夏侯婴,两支人马,冲至英布阵前,大战起来。这天直杀到红日西沉,两面未分胜败,各自收兵,预备次日再战。

就在这天晚间,忽有英布部将冯昌,私率所部,前来归降汉帝。

汉兵不知是计,未敢阻拦,奔报汉帝。汉帝听了,急道:“来将恐防有诈,不得使他逼近营门。”岂知汉帝话犹未完,陡听来军一连几声信炮,即见冯昌首先一马杀进营来,霎时敌兵漫山遍野地围了拢来。

汉兵一时未防,所扎营寨,早为敌人冲破。汉帝见事不妙,跃上那匹御骑,急向后营逃走。甫出后门,不知何处飞来一箭,竟中前胸。幸亏披有铁甲,未伤内腑,但已痛不可忍。汉帝暗想道:“我若因痛而遁,我军无主,必然全溃。我的性命仍在未定之天,只有死里求生,或能转败为胜,也未可知,即使再败,我也甘心。”汉帝想罢,赶忙忍痛,奔至一处高阜之上,大呼道:“诸将听着!朕虽中箭,不肯罢休;汝众若有君臣之义,快快随朕杀入敌阵,一人拼命,万夫难挡,今夜乃是朕与汝众的生死关头。”诸将见汉帝已经受创,还要亲自杀入敌阵,为人臣的,自应为主效力。于是争先恐后的,一齐转身杀入敌阵。大家杀了一条血路,又换一条血路。人人拼死,个个忘身,真是以一当百,竟把敌阵中人,杀得七零八落,锐气全消,弄得打胜仗的反成了败仗。军心一散,便像潮涌般的溃了起来。

此时英布,虽是主帅,哪里还禁止得住,自己要保性命,只得领了残军,带战带退,一路路地败了下去。汉帝乘胜追赶,直逼淮水。

英布不敢退守淮南,便向江南窜逃,中途忽遇长沙王吴臣遣来助战的将士,见他如此狼狈,便劝他还是暂避长沙,再作计议。

吴臣即昊丙之子。吴茵病段,由子吴臣嗣位。吴臣虽与英布为郎舅至亲,见其胆敢造反,因惧罪及三族之例,早已有心思害英布,以明自己并无助逆行为,一时急切不得下手。正在那儿想法之际,一日接到英布书信,邀其派兵相助,吴臣便趁此机会,面子上发兵遣将,算来助布,其实暗中早有布置。

英布哪里防到,一见来将劝他逃往长沙,以为是至亲好意,决不有疑,赶忙改了路程,直投昊臣。谁知行至都阳,宿在释馆,夜间安睡,正在好梦蓬莲的时候,壁间突出刀斧手数十人。不费吹灰之力,这位已叛的淮南王英布,早已一命呜呼。却与韩信、彭越一班人,在阴曹相对诉苦去了。壁间的刀斧手,自然不是别人所派,阅者也该知道是那位大义灭亲的昊臣所为的了。吴臣既杀英布,持了他的首级,亲自去见汉帝报功。汉帝面奖几句之后,又从吴臣口中知道那个假借诈降为名,乘机冲破汉营的英布部将冯昌,乃是奉着谋士袁的秘笈而来的。袁那时与英布所咬的耳朵,自然就是这个计策了。

汉帝平了英布,知道天下英雄,已无其敌,心中岂有还不坦然之理。那时因近故乡,索性顺道来至沛县访渴故老。这明是汉帝衣锦还乡的举动。沛县官吏,冷不防地忽见圣驾光临,无不吓得屁滚尿流,设备行帐,支应伙食,忙个不了。无如沛县城池不大,汉帝人马又多,弄得满坑满谷,毫无隙地。哪知汉帝是日所带随身亲兵,比较他的队伍,不过十成中只带了二三成来了罢。等得汉帝驾至城内,所有官绅,沿途跪接,异常恭敬。汉帝因是故乡官吏,倒也客气三分,接见父老,更是和颜悦色;及见香花敷道,灯彩盈街,心里虽然万分得意,脸上却不肯现出骄矜之色。进得行宫,自己坐了御座,复将从前认识的那班父老子弟,一一召入,概免跪拜,温语相加,悉令两旁坐下。县中官吏,早备筵宴,一时摆上。汉帝又命他们同饮,同时选得儿童二百二十人,使之皆著彩衣,歌舞值酒。这班儿童,满口乡音,都是呀呀的闹了一阵。汉帝大乐特乐,此时已有酒意,遂命左右取筑至前,亲自击节,信口作乐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帝歌罢,大家莫不凑趣,于是又争着恭维一番。汉帝当场复命那班儿童,学习他所唱的歌句,儿童倒也伶俐,一学即会,唱得仰扬入耳,更把汉帝乐得手舞足蹈,居然忘了天子尊严,下座自舞。他虽随便而舞,可怜累得那班父老,竟把各人的喉咙,喝彩喝哑。汉帝忽然回忆当年的苦况,不禁流下几点老泪,众人见了,自然大为惊慌,忙去恭问原因。汉帝啃然道:“我今日虽已贵为天子,回想当年,几无吱饭之处。”说着,即命左右持千金分赠王温、武妇,为了当年留餐寄宿之情。其时两妇已段,由其子孙拜领去讫。汉帝又对众人说道:

“朕起兵此邑,得有天下,为人不可忘本,应将此邑赋役,永远豁免。”大家听了,群又伏地拜谢。汉帝尚未尽兴,直吃到午夜方散。

次日,汉帝复召各家妇女,无论老幼,均来与宴。那班妇女,不知礼节,弄得个个局促不安。汉帝又命免礼,放心痛饮,这一场筵席,更闹出百般笑话。汉帝视以为乐,并不计较。一连十余日,方始辞别父老,启行返都。父老又请道:“沛县已蒙豁免赋役,丰乡未沐殊恩。”汉帝道:“非朕不肯,实恨雍齿叛我,今看父老之面,一视同仁可也。”父老等送走御驾之后,便在沛中建造一台,名曰“歌风”。

正是:

为人在世原如梦,作帝还乡应筑台。

同类推荐
  • 麻栎情缘

    麻栎情缘

    《麻栎情缘》是在云中书城连载的一部异世争霸类小说,作者是竹香园林。
  • 农村大学生奋斗记:漂泊的城市

    农村大学生奋斗记:漂泊的城市

    程文志、朱宝达、罗雪洁、唐旭、曾美格是五个刚从大学校门步入社会、怀惴各色梦想的热血青年;他们全都来自农村,渴望能够留在大都会中京市有一番作为,但每个人却画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程文志想当作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先后做过化工厂工人、勤杂工,经过努力成了省报的一名记者;最后,他又奔向了北京。朱宝达不安心当副厅长的舅舅给他安排的市人事局的工作,一心想着开公司做买卖;历经几近破产的失败后,他东山再起,如愿以偿,成了年轻的富豪。罗雪洁和唐旭是高中同学,上大学时起两个人就开始了同居生活。在经过一场惨痛的生意失败后,唐旭竟然干出了携款外逃的傻事,落得个锒铛入狱的可悲下场。青春貌美、性格倔强固执的曾美格不愿回家乡小城工作,为此和恋爱四年的男友赌气分手。她被公司老板设计占有后,用腹中孩子逼迫老板离婚,最后却成了一个在火车站广场流浪的疯子……
  • 彝人匪王麦旺

    彝人匪王麦旺

    民国时期,老红军在贵州剿匪期间,不小心看到一个满身奇怪符号的人,随即眼前一片刀光,从此瞎了……在乌蒙山,殷实的麦旺家遭到了彝人最恶毒的诅咒——鸡血咒,从此家道中落。父亲死后,母亲自杀,作为麦家唯一幸存者,麦旺开始忍辱负重找仇家复仇……
  • 不夜之侯

    不夜之侯

    小说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二部,故事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反映了扎根江南杭州的茶叶世家杭家在这段动荡的年代中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突出了杭家人坚强、独立,如茶叶般清净、高洁的品格。叙述故事的同时描述了我国茶叶行业在这段年代里坎坷的发展史。宏伟的历史叙事和细腻的人物情节描写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享受。
  • 最后一个猎人

    最后一个猎人

    为了拯救因隐匿猎枪被拘禁的老杜,父亲先是托人情,后是借款。作品深处埋藏着的对人的悲悯神情,给人持久的震撼力。
热门推荐
  • 都市龙腾

    都市龙腾

    枫,带着尘埃,掩饰心中的阴霾,芸,带着悲哀,在迷茫中选择离开,如果情能长久,为何却曲终人散,如果爱能永恒,为何却只能彼此思念。心中只希望天下有情人能相许永久,永不离散。
  • 让头脑卷起风暴

    让头脑卷起风暴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做鬼的那些年

    做鬼的那些年

    大头鬼!到!小头鬼!到!于锦川!到!既然人都齐了,那我们该出去巡山头!听说西边来个恶鬼,大伙都机灵点。嗳~!
  • 仙图腾

    仙图腾

    沧海的百国,星空的巨宗,以及无敌的家族,在这个浩瀚的修仙世界,仙道没有尽头……幼时的苏墨被张老头收养,不过十数年后遭人欺骗,落入人贩子手中,几经流转后接触到仙道……
  • 双魂体

    双魂体

    两百年前,正邪之战后世间进入短暂的平稳期,少年叶寒烟便在这时出生,但天生体弱,双魂扣体,命不久矣。世间三大派法剑宗、米佛寺、心清道为争夺上古秘法而与这少年小子结下不解之缘,恰时魔道重启血腥之路,一场人性与魔性,正义与邪恶的交战,徐徐拉拉开了序幕......正是:少年英雄夺命路,驱魔之道卫清明。
  • 星神界传

    星神界传

    叶星辰,曾经的华夏守护神!因缘际会降临至星力世界,万物皆修星辰之力,曾经的第一强者却无法开辟容纳星魂的空间,他会就此过上平凡的生活吗,不会,我叶星辰前世守护华夏,今生也要扫平一切障碍,守护我所珍惜的一切,且看他如何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铸就辉煌,到达这个世界的顶峰——星神界
  • 古剑奇谭之琴心剑魄岂堪分

    古剑奇谭之琴心剑魄岂堪分

    招魂之曲,牵引亡魂,天命,何解,无解无题,一切暗涛汹涌,今日何解,明日无题此小说又名《招魂引》,是古剑一的同人小说,剧情与电视剧无关。小说衍生观是根据古剑衍生观进行延伸,延伸至天地未分。招魂引为小说的一个线索,主角为百里屠苏和风晴雪,他们的历险又将重燃,神秘的殇妤之谜,云焱的刻骨回忆,飞廉与乌雅(乌衡),梵云的秘密,亘古的私心,天墉的剧变,剑祖襄垣的仇恨等等。故人终将团聚,踏上未知的征路,开启未知的大门。小说观点纯属小巫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 侠武英雄之武动江湖

    侠武英雄之武动江湖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不同的武侠世界,不一样的武侠之梦,和与众不同的侠者风范!
  • 执掌仙域

    执掌仙域

    自小镇走出,手握一方星辰宇宙,掌握五行,纵横万千世界。这是一个从贫民窟走出的逆天强者!这是一个极度幻彩绝伦的仙侠世界!执掌仙域,亿万生死,握于掌中…(每日中午12点一更,晚上7点一更.)ps:本书有完整的大纲,逻辑严谨,稳定更新,质量保证,绝不记流水账!劳烦各位兄弟姐妹点个收藏加入书架,投几张推荐票,小小地支持一下八方,谢谢~
  • 真品齐天圣仙

    真品齐天圣仙

    天要灭我,我则灭天。世欲毁我,我必屠世。我敬你苍天一杯酒,望你守好本分,莫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一个受人歧视的灾星加废柴,几度被人骗婚,骗钱,从死人堆里艰难的活了过来,一步一步,,,逆天而行,只为执掌天印成为三界主宰。我一直想写出一部充满哲思而又激励人心的小说,经过三年的孕育,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齐天圣仙》终于问世!有个古老的传说:炎体现世,万族灭,兵戈起,天将劫难,苍穹变。本书集几大成名小说之优点:塑造出了如《斗破苍穹》中萧炎一般狠历冷峻的人物性格,又兼有江湖武侠的恩怨情长,同时又融入了《遮天》那东方玄幻的磅礴大气,鼓舞人心,崇尚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激发斗志,而又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