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35400000008

第8章 把好嘴门这道关,口无遮拦就会祸从口出(1)

愚蠢总是在舌头比脑子跑得快的时候产生

《古兰经》曾经明确地规劝信士们谨防滥用舌头,有个人请教圣人:“你最怕什么?”圣人指着舌头说:“我最怕它。”另一次,有人又请教圣人:“我们要求得拯救的机密是什么?”真主的使者答道:“管好你的舌头。”一个人为什么最害怕舌头,而且为什么又要想办法管好自己的舌头呢?就是因为舌头往往会因为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而闯祸,会因为说了一些不经大脑的话而犯错。

事实上,很多人是急性子,说话办事总是风风火火,完全不经过深思熟虑,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这种人不喜欢等待,缺乏耐心。而且嘴巴里藏不住话,只要有想法,只要想说话,就会很快将话全部说出来,这种人说话通常都很快,总是脑子还没想清楚就把话说出来了,结果由于思考不及时,考虑不周全,而犯下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

汉朝时,汉人常常把匈奴人打得气势全无,正因为这样,匈奴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恢复元气,到了三国时期,曹操统一了北方,实力强大,而匈奴国则势力相对弱小。为了寻求生存的机会,匈奴就派使者来商谈休战,当时曹操专心应付蜀国和东吴,自然也不希望匈奴在背后骚扰,所以也有意和匈奴签订休战协定。

在召见使者之前,魏王曹操担心自己不够威严,于是就临时决定让自己手下一个相貌威严的武将冒充自己,前去商讨和谈事宜。当然,他自己则拿着刀立在一侧当起了侍卫,以便能够从旁观察情况。会面进行得非常顺利,双方很快握手言和,签订了协议,为了试探匈奴人对魏王的印象,曹操事后派人去打探,匈奴使者如实回答:“魏王的确雅望非常。”这番话不论是不是真心,至少不会让人感到面目无光,而曹操也能借此达到震慑的目的。可是这个时候,匈奴使者突然心血来潮,想也没多想,就补充了一句话:“然而榻旁捉刀人,真乃英雄也。”

这一句话说出口后,打探的人很吃惊,使者也自知说错了话,立刻闭口不谈,打探的人回来立即向曹操汇报了情况,曹操听完后想也没想就立刻派人诛杀了来使。很多人也许会感到奇怪,使者明明是在称赞曹操啊,证明使者很有眼光,而曹操也的确很有魅力。事实上,这句话恰恰触动了曹操的软肋。首先,这句话有揭穿真相的嫌疑,曹操自然不能容忍;其次,一个侍卫如果看上去比君主更有威严,那么在外人看来必定会认为曹操这个人还不如一个下人,这显然会让人笑掉大牙。这对曹操而言都是一种折辱,曹操一定不希望这样的话传出去。

其实那个使者也意识到了自己说错了话,但是一时心直口快,没有来得及做周详的考虑和分析,就贸然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犯了一个大错。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事后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可这时往往已经太晚了,说出去的话往往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是收不回来的。

我们常常说做人要三思而后行,无论是做什么事,无论是说什么话,都要先进行三思,三思当然并不是指要经过三次考虑,也不是说要思考三个方面,而是说在说话办事之前一定要多进行思考,要进行准确分析,比如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话是不是得体,会不会引起什么误会,会不会给自己惹上麻烦,自己说这句话是不是能够找到更为合适的话来替代。如果所说的话不得体,甚至可能会造成误会和矛盾,那么就不要说出来,或者换成另外一种更容易被人接受的话说出来。

经过认真思考之后,我们所说的话往往就具有可控性,能够尽量减少说多、说错的情况,使自己的描述更加准确合理,使自己的话更容易让人感到舒服。这就相当于给我们的嘴巴设置了一道闸门,我们说话不再是像洪水一样喷涌而出,而是适当打开闸门,有序地引导着倾泻出去,这样就不容易出乱子。

其实,任何一句成熟的、有内涵的话,实际上都需要经受住思想的沉淀,需要用成熟的思想来控制和支配,这些话是不能够随随便便就说出口的。其实说话的时候不要过于浮躁和心急,最好是沉住气、静下心来,慢慢说,而且最好是想一想该怎么说才说得更为恰当,怎么说才能更好表达自己的意思。事实上有些人说错话并不是有心的,他想表达的意思也不是这样的,只不过因为一时心急才使用了错误的表达方式,才使用了不恰当的词语和句子。为了避免发生误会,为了避免让人误解自己的想法,最好还是慢慢说,想清楚了再说,宁可说慢点,也不能词不达意,更不能说错话。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告诫自己的弟子,说话前先要用三个筛子将想要说的话进行筛选,第一个筛子就是真实,也就是说你所说的话是不是真的。第二个筛子是善意,如果说你所说的话或者听来的话不是真实的,那么就要看看这些话是否具有善意,你说出来会不会带来伤害。第三个筛子是重要性,当你心急火燎地想要说出这些话时,应该想一想这些话是不是很重要,是不是值得说出来。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也要准备一些筛子,在说出口之前,尽量先筛选几遍,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说出来的话有价值有意义。

点到为止,有些话不能说得太透

说话,点到为止即可,有些话不能说得太透。不看场合、不分对象说话,很容易得罪人。没有谁希望别人揭自己的伤疤,相信你也不希望这样,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别人不愿意提起的事情,不要“一根筋”地问;对于别人忌讳的话题,不要“死心眼”地说;对于别人的缺点,千万不要当众指出。否则,不但会伤害别人,还会失去朋友。

失恋的时候,人的情绪反应强烈,内心痛苦不堪。这不,陈晓的一个朋友最近失恋了,情绪特别低落,疯狂地吃零食,于是陈晓劝慰朋友说:“失恋就失恋,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朋友听了这话,当即拍桌子对她叫道:“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又不是你失恋,你在这里瞎嚷什么?”陈晓一下子惊呆了,因为平时她的这个朋友非常温和,她想不通朋友说话为什么变得这么粗暴。

站在一旁说风凉话,这是安慰人吗?谁听了不生气呢?一个说话不看情况的人不仅可悲,更是可恨,可悲的是她一生很难有真正的好朋友;可恨的是,揭人伤疤,戳人痛处,让人勾起一段不快乐的回忆。

张亮精心准备一个星期的企划案被上司“毙”了,原因不是他的企划案不精彩,而是因为他的企划案和另一位竞争对手的企划案太相似。上司怀疑张亮抄袭别人,或模仿得太像,所以,狠狠批评了张亮,还以张亮为反面教材,警告大家今后一定要有创新思维。

一周之后,李娜因为新的企划案正在发愁,就请教张亮:“张亮,上次你的那份企划案的创意是怎么来的……”她的话还没说完,张亮就打断了她:“你给我闭嘴!”一时间,大家都很尴尬。

说话看对象、分场合、看情况,点到为止即可,任何人都要牢牢记住。

首先,说话要强调场合意识。说话看场合,说适合场合、氛围的话,才能让人喜上眉梢;说与场合、气氛相背的话,就会让人怒火中烧。比如,在寿宴上,不要说卖保险的事;在婚宴上,不要谈离婚、婚外情等话题;在丧礼上,不要嘻嘻哈哈开玩笑……否则,你只会遭人白眼,招人反感。总之,说话要分场合,在轻松的场合可以幽默一点,在严肃的场合,说话要严肃认真。

其次,说话要强调环境因素。所谓的环境因素,就是你在什么地方,说什么话。比如,在饭桌上,就说美味佳肴,说能激起大家食欲的话题。在厕所里,就别说吃饭类的话题,否则,就有失大雅。

中国人很热情,两个熟人碰面了,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会问候一声。多半是问:“吃饭了吗?”尤其是在餐前餐后,使用这句问候更频繁。

有个人在洗手间里碰到一个熟人,对方正从里面出来,他张口就问:“吃饭了吗?

对方答道:“刚吃过了,你呢?”

“还没呢,马上就去吃。”

很简短的对话,却给人非常不雅的感觉。这就是典型的说话不看环境的表现,在这一点上要特别注意,否则,会给人没教养、不文明的印象。

再次,说话要看具体的情况。别人心情好的时候,你怎么开玩笑,哪怕开玩笑骂他,他也不往心里去;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你还嘻嘻哈哈,说话没轻没重,别人就可能跟你急。这就叫说话看情况。不注意这点,也很容易得罪人。

张悦和刘梅是好朋友,平时爱逗闷子。比如,几天没见,见面后来一句:“你还没‘死’呀?”对方也不计较,回一句:“没呢,等着你给我送花圈呢!”然后两人哈哈一笑,感觉特别轻松。

有一次,张悦病重住院了,刘梅去医院看望她,见面后想逗逗她,又说:“你怎么还没死啊?”这一次,张悦变脸了,生气地说:“你给我滚出去,快点滚。”然后,把她赶了出去。

试想一下,人家正重病在床,心理压力很大,心情也不好。这个时候,你对她说“死”,显然是没有分清情境。你们平时关系再好,再怎么开玩笑,这个时候你也不能乱说话。这个事例充分说明,说话看具体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话烂在肚子里比说出来更好

春秋末年的儒家名师曾子,是一个很有名望和才学的人,作为儒学的传承人,他一生都恪守中庸之道,凡事都主张平和,从来没有真正得罪过别人,因为他平时做人很谨慎,说话也从不乱说,有时候明明自己有什么想法,他也不会轻易表露出来。他做人做事总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至于每次说话之后,他都要深深自省,总是担心自己说错过什么,即便到了临死前,他还在担心自己曾经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甚至非常不放心地问弟子们自己的手和脚是不是还在。

其实,曾子的为人处世方法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或者说更像是一个大笑话,但事实上,正因为他处处小心谨慎,能够克制自己的嘴巴,他的一生才会平平稳稳,不曾有过什么坎坷经历。我们做人也要学习曾子的谨慎,尤其是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能说的话尽量少说,不能说的话要烂在肚子里,不要轻易说出口,无论心里的真实想法是什么,都不要把实话说出来,因为很多不该说的话实际上像一把利剑,既容易刺伤别人,也容易划伤自己,所以最好还是放在肚子里消化掉比较安全。

生活中有很多直性子的人,常常一激动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有什么就说什么,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这样的人看上去非常耿直可爱,可是因为说话太直往往被人讨厌和排斥。事实上说话很直爽的人往往不够委婉,所以当他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意见时,就会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地提出来;当他们表达不满的时候,就会当面批评和抗议;当他们觉得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会直接指正出来。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只是说出了真话,但是在别人看来,有可能会产生误会,认为你在针对他。其实做人还是要圆滑一些,要知道你的肺腑之言不一定就是好话,即便你真的对别人不满,也不要当面就把矛盾公开,这样只会让双方的冲突升级。有些东西也许是你看不惯的,但是即便看不惯也要懂得去接受它的存在,你不想面对的话,不妨选择沉默面对,尽量让它消失在肚子里,说出来也许会成为一个定时炸弹。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比较黑暗的时期,各股政治势力互相对抗,常常弄得民不聊生。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筹码,很多当权者都会选择拉拢当时的名人和世族,一些非常有名望有才学的人因此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为了防止受到政治迫害,很多人干脆选择隐居,逃离是非。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是当时的名士,不仅长得挺拔俊美,而且才识渊博,深得当权者的重视,不过他这个人比较直率,不喜欢和当权者交往,也不稀罕官场的名利地位,所以他一直以来都没有入仕之心,每天都和亲近的朋友们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乐,除此之外,他甚至喜欢打铁。

尽管远离是非之地,但是嵇康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往往招来祸患。某一天,朝臣钟会听闻大才子嵇康在打铁,于是借着拜访的名义前来炫耀,当时钟会驾着非常豪华的车辇来找嵇康。其实明眼人一眼就知道钟会是故意来炫耀自己的排场和地位的,不过钟会的确是当权者司马昭身边的大红人,很多人都会敬他三分,嵇康原本可以做做样子,给钟会一些面子,这样也就可相安无事了。可是嵇康是个直性子,他看不惯钟会在自己面前卖弄,于是就故意装作没看见对方,这让钟会感到非常尴尬,他原本想在嵇康这个大文人面前炫耀,没想到遭了这样的冷落,心中很不是滋味,于是准备怏怏离开。

本来这件事就此作罢了,可是嵇康偏偏藏不住心里的不满,他不无讽刺地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这句话摆明了就是不给钟会面子,钟会非常生气,于是恶狠狠地回答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两个人如此精简的一问一答,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对话,可是这一番对话的背后却隐含着浓浓的杀机。钟会由此心怀怨恨,经常在司马昭面前说嵇康的坏话,而嵇康也因为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个性而得罪了这位权臣,可以说嵇康最终被司马氏杀害与这事有很大关系。

同类推荐
  • 小故事大道理:习惯左右孩子一生

    小故事大道理:习惯左右孩子一生

    “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然后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习惯就像一把钥匙,人的一生都会随身携带,好习惯可以开启成功和幸福之门,带领你走出扑朔迷离的大海,为你的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坏习惯则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功之门,把你带到堕落和颓废的路上去。”
  • 职场启示录:掌握职场生存的80个成功智慧

    职场启示录:掌握职场生存的80个成功智慧

    战场上,不打无准备之仗,同理,职场中,亦不能盲目做事。上战场前不做足准备,就可能兵败被俘;入职场前不做足功课,就可能人生失意。如果你不希望自已拥有一个失意的人生,那就首先要努力地创造职场上的辉煌。即使是只想职场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智慧。本书就从每个职场人都会遇到的种种情况入手,帮助大家寻求到解决同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告诫大家绕开职场生存的种种禁忌,从而使大家能够在职场中站稳脚,进而在职场中胜出。
  •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是一堂关于真善美的修心课,星云大师、净空老法师、南怀瑾大师、若贝尔得主莫言等最推崇的人生境界!看得透,想得开,放得下,受得了,耐得住!宽容不仅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与人相处时,只有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才会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同时,宽容能帮我们戒除忧烦急躁,抑制悔憎恨怨,平息对峙纠争,避免嫉妒猜疑;解疑去惑,达到工作、生活的圆满境界。
  • 礼仪全书(第三册)

    礼仪全书(第三册)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礼仪全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了生活、工作、交际中经常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在社会变化日益快速的今天,许多经久不变的社会习俗和礼仪,已经发生微妙的改变。本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 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本书所选的文章篇篇都是精心选编,值得品读,在每篇文章后设有“心灵悟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心灵的距离,因而使得本书更富有人文气息和启发性。
热门推荐
  • exo之女王黑暗复仇之路

    exo之女王黑暗复仇之路

    女主,小时候,被自己的好姐妹给陷害,失足掉到悬崖里。几年后,女主,开始了她的复仇之路,最后,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吧!!!
  • 帝姬传之萧风潆潆

    帝姬传之萧风潆潆

    简介:历代皇族夺嫡,风腥血雨,兄弟相残,何等惨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而同样是皇帝的孩子,公主的命运确实她们自己不能改变的。至少皇子还有“成王败寇”的结局。而她们,若生在盛世,嫁给全权之人,如若生逢乱世,则是屈身和亲,亦或许成为下一个朝代皇帝的妃子,挂上一个亡国公主的名号。总之,她们生在皇家,身不由己。乾成帝病危之时,身边皇子甚少且年幼,朝堂之上,全权大臣对皇位虎视眈眈,故立遗诏:“侧其长女华皙公主为皇太公主,为其弟辅政。”世人皆称其为“华皙殿下。”乾成帝此举开创了公主干政的局面,同时也为后宫的帝姬之争埋下了祸根。华皙的干政,为大乾的全胜时代奠定了基础。
  • 月潭蔷薇

    月潭蔷薇

    世人皆说她是妖女,没有人愿意接近她。她住在一间木屋里,院子里开满红蔷薇,她常常坐在花海里,仰望湛蓝的天空,一抹苦笑绽自唇边。她一出生便是双瞳异色,一只琥珀色,一只玫瑰色。夜晚,双眸会透出淡淡的血色。她没有父母,或者说,她不知道她的父母是谁。她自小便是一人。她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他们相遇的那天的红蔷薇花满院开,血色涟漪,染上她的裙子,记在她的心里。他是唯一一个愿意接近她的人。。。。。可命运偏偏弄人,身为成主的他为她而死,魔君却要与她厮守。顾卿霜你知道为何给你起这个名字吗?愿我如星卿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 北辰

    北辰

    苏潜在打篮球时突然昏死,然后被黑白无常带去阴曹地府,跟其他主角一样他被发现是搞错了,于是又被放了回来。还阳后的一天晚上他无意间得到一枚黑色的龙珠,然后被卷进了一场杀人案。随后一个自称是龙女的妹子找上了他,向他索要那颗珠子,称其是自己父亲的。。。。。。想知道后面有什么就点进来看看吧。
  • 一介书生

    一介书生

    一书生尔!....................QQ群:10154060
  • 一等废妾

    一等废妾

    她是王府废妾,受尽折磨之后,只剩一纸休书!这一刻,她如梦初醒,男人神马的要来何用?从此她惊艳重生!不爱红妆爱军装!三国乱世,血战沙场!各国枭雄对她青睐有加,十里红妆竞相迎!哼,当年的男人,你可后悔?
  • 幻魔掌控

    幻魔掌控

    这个世界经常会出现一些神秘的而强大的生物。它们肆意破坏、无情杀戮。或蛊惑人们、引人堕落。人类称它们为幻魔。但是人类当中也拥有特殊能力的人。他们之间会谱写出什么样的诗章?
  • 我二哥的江湖人生

    我二哥的江湖人生

    一本纪实性小说,带你走进当代黑帮,了解真实的黑道生活。我二哥说,就是死也不做在地里刨食的农民。我二哥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再有回头路。我二哥说,我们是微生族,被人无视的微生物既可以造福人群,也能致命。
  • 无量星神

    无量星神

    心茫茫,路何方?我老天你即让我活下来,就不该将我锁在这片天空!我,要寻找!要找到那消失的过去、找到那迷茫的未来
  • 神化时代

    神化时代

    天地巨变,动植物异变,虚空生物降临,人类从此进入黑暗的时代!昔日那在财富榜上叱咤风云的土豪巨富,再也不能挥洒着钞票买下世界!昔日那光彩照人的超模女神,亦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活着,是幸存者的唯一追求!在血与火的炼狱里,有一部分觉醒者,踏上了被神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