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60200000001

第1章 说灶(一)

孔夫子虽然号称不谈怪力乱神,但有时候迫于形势还是要谈一谈的,当年流亡“海外”,走到卫国,在这个国家他不但传出了和南子的绯闻,他还谈了谈鬼神,卫国的权臣王孙贾问孔子:“人们都说与其巴结房屋西南角的主神,不如巴结灶神,你怎么看?(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可怜老夫子门下弟子三千,唯独少了一个元芳,他只能打破不语怪力乱神的底线,自己回答:“我认为这句话不对,你得罪了最高层,谁也帮不了你。(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据说是因为当时孔子在卫国一心找卫国国君和国君夫人南子谈他在这里的工作待遇问题,完全没有把王孙贾这样的权臣放在眼里,于是王孙贾就拿神仙们做个比喻来旁敲侧击,他把卫国国君比作家里西南角的主神,把自己比作灶神,暗暗提示孔子:“你与其巴结主神,不如给我们这些小神送点礼,我们替你美言几句,更有用处。”哪里知道孔丘这个理想主义者,根本就不理他,一心瞄准最高层。最后还是再度流亡。

孔子这个倔老头就不说什么了,令我佩服的倒是王孙贾这权力寻租的水平,比我们现在直接索贿腐败领导强多了,看人家这比喻打得,把自己比作灶神,将国君比作主神,多么贴切啊。

至于为什么贴切?那要从灶神这个职位说起来——

一、从灶到灶神

在集市上一个男子和一个算卦的吵了起来,马上就要打起来了,别人问原因,这男子说,我家里人有病,夏天来找他算卦,他问我你家灶台朝哪儿开。我说南面。他告诉我改西南就好了;哪里知道到了秋天病还不好,我又来找他,他让我把灶台改成正西,我按他说得做了。但家人病仍然不好,今天我再来问他,他竟然说让我将灶台再改成南向,又恢复了从前。

故事出自《右仙台馆笔记》,这个算卦的虽然好笑,但并非一点也不懂,他的目的是想通过改变灶台来改变这家人的风水,只是学艺不精,沦为笑柄。

为什么灶台方向的改变能够决定家里风水呢?这主要是因为灶台是一家最为重要的地方,有道是民以食为天,这食物从哪里来?当然从厨房来,只有厨房丰盈,然后才能谈其他。这一点也非常符合马克思物质理论,在人类进化史上,灶台的出现和对火的使用一样重要,因为有了灶台人类才能从被动使用火变为主动使用火,才能够规范使用火,让火苗真正服务自己的胃,从而最终促使人类的进化。

因此灶台这个地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他的风水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地方必然充满了灵性,我们那些没有被马克思他老人家的唯物主义洗礼过的先民认为这个地方充满了神性。

在汉代的著名科学著作《淮南万毕术》里,就有人提出利用灶台可以实现多重功效。例如新媳妇过门,丈夫只要将妻子的头发埋在灶前,妻子就会安心在丈夫家。估计这种说法的科学依据就是利用灶台压住女人的心,让她一心围着锅台转。

灶台不光压住女人心,也能压住男人心,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远离家乡的主人公会将一把黄土包在怀里,想念故乡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实际上这样做完全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抓一把灶前的土放在怀里,《淮南万毕术》里就说了“灶之土不思故乡。”具体做法是“取灶前三寸方半寸,取中土持之远出,令人不思故乡。”数字说得如此精确,可见是经过反复论证的。

为什么灶有这么大灵性呢?因为有神仙住在这里,那就是灶神。

在这三尺弹丸之地,也要设立一个神仙,并不是因为天庭“神浮于事”见缝插针安排下来的,实际上,从灶台出现的那一天开始,这个职位就定了下来,其间虽然人事变换频繁,职能屡经改革,但这个职位一直保留。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光荣正确的始祖,人称黄帝的公孙轩辕同志。公孙同志在他自己的正确带领下,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利用抢地盘的业余时间,刻苦钻研,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来了灶。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公孙同志在取得了如此巨大成就后并未沾沾自喜,而是又一头钻进了厨房再接再厉发明了锅。三国时期的谯周在《古史考》里记载了这件事:“黄帝做釜甑。”他还说黄帝第一次把谷子做成了饭,把米煮成了粥(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如此说来,黄帝他老人家对于厨房来说是创世纪的大人物,他不灶神谁灶神?所以刘安在《淮南子》中说得斩钉截铁:“黄帝作灶,死而为灶神。”

不过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死后只是当个灶神太不应该了,也太贬低他老人家了,东汉的高诱估计也持有这个观点,所以他在注解《淮南子》就说“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他把炎帝当成了灶神(虽然他在这里提到了神农,但很显然他把神农和炎帝是按一个人说的,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神农和炎帝就是同一个人)。《论衡》上也说“炎帝作火,死而为灶。”可见炎帝能够当成灶神跟炊具无关,而是因为他善于使火,从炎帝这个名字似乎就透漏着他跟火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都认为他就是太阳神,掌握着厨房必不可少的能源用品,如此说来当个灶神也是完全应该的。

但是炎帝作为黄帝的亲密战友、得力助手,领导核心的第二号人物,当个灶神也确实是有点委屈,幸好炎帝作为二号首长他善于使火的本领也渐渐被人忘记了,出现了另外一个专门的火神祝融,孔颖达在注解《礼记》时就说了“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祝融就兼职当了灶神,保佑炉火旺旺的。

其实祝融是个官五代,从孔颖达的话里看,他爹叫颛顼,而颛顼他爹叫韩流,韩流他爸爸呢,叫昌意,而昌意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地黄帝(据《山海经》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如此说来,炎帝将这灶神之位让给祝融估计也是黄帝打过招呼的。

《山海经》里说祝融是兽身人面,骑着两条龙在天上飞,那龙估计就跟现在富家公子哥玩的跑车一样,可以想见,祝融每天估计就是骑着龙跟别人比赛,对灶神的职位履行想必不到位。

在灶神这个职位上,由于他没有做出过太大的贡献,造成祝融的身份现在还有点模糊,司马迁在《史记》里就写到“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的儿子成了穷蝉,没祝融什么事了,有意思的是,蝉字和融字都有一个虫字边,这说明颛顼这个儿子虽然有两个名字,他们很可能就是一个虫子。

这件事有必要请庄周先生出来做个见证。他在自己著作《庄子》讲了一个故事,说齐恒公出去打猎,结果遇见了鬼,他回来问当时的专家皇子告敖,皇子告敖借机给他讲了许多鬼,提到一种鬼叫做“灶有髻”。意思就是说灶这个地方有鬼叫做髻,这里虽然是谈鬼的,但南北朝时的陆德明在注解的时候说:“髻,灶神。”

专家认为这个髻和蛣是通假字,而这个蛣在《广雅释虫》解释得很清楚,就是蝉的意思(现在许多地方依旧把蝉叫做马蛣潦),既然颛顼的儿子名为穷蝉,那灶神显然就是一只蝉。不过这是一个很穷的蝉,跟唐僧那金蝉子可不一样。

这就奇怪了,一个很穷的蝉跟厨房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这个蝉并非是居高饮露的蝉,而是在灶房中经常见到的长得类似蝉的东西,现在人们管它叫灶马。《酉阳杂俎》上说:“灶有马,足食之兆。”可见到了唐朝,人们依然保留着对它的崇拜。现在商周的釜鼎等青铜器上常见雕刻着一种蝉纹,这大概就是希望用灶神保佑吧。

据说蛛丝马迹的马就是这种灶马,而不是奔腾的骏马,因为蜘蛛和灶马都经常出现在灶台上,所以人们就将他们两个并列来代表那些不易察觉的事情,这估计就是人们崇拜之余,仔细观察的结果。

同类推荐
  • 楼底有条朝西的马路(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楼底有条朝西的马路(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四个独具特色的小故事,讲述四段当代青年的真实人生。小说有着较强的时代背景,如昆明暴力事件、反日游行等,但作品关注的是游走在这些事件边缘的当下年轻人的困境,描述了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时,作为个体的孤独、困惑和挣扎。
  • 有人落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有人落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通过颇具魔幻色彩的情节来呈现一个真实而残酷的现实。某天傍晚,“我”为救一个溺水的妓女而身亡。“我”死后,“我”的灵魂和“我”的狗,相伴活着。十天后,“我”的狗为救一个溺水的小偷也身亡。“我”生前,是一个落水的官员;“我”死后,灵魂得以救赎和解脱。这是个人人都在落水、人人都需要救赎的时代。所幸,“我”的狗永没落水,它身上焕发出圣洁而温暖的光芒。一个亡灵的孤独倾诉。一个落水者的自“我”救赎。独特的视角,与严酷的现实;堕落的人性,与圣洁的狗性;温暖的民间,与无情的官场——构成作品非同一般的质感与痛感。
  • 关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关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关下》用意识流的手法,揉合正史、野史、传说、民谣等,再现陇中地区关下二百多年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以及关下农村现状。1、庄院2、老街3、六月六4、雷雨5、牛谷河6、雷爷庙7、城的堡子8、金骡子峡9、城殇10、饥荒11、歇马店12、大干13、火龙袍14、土改15、冰草16、苞谷面17、疙瘩山18、驴圈院19、麻雀长工剩子从金骡子峡出来,未逮到金骡子,却捋得一把金丝鬃毛,因此发迹,成了康老爷,于嘉庆三年,在关下筑起了一座城。二百多年来,关下经历过两次大饥荒,一次是民国十八年,一次是一九五八年。康老爷的后人——没落的地主二老爷,侥幸在第二次饥荒中活命,却醉死在城门口的官碾子上。老痴爸是走在夕阳里的人了,和老痴爸一样,关下的老人们都在养狗。死去的治治爸生气了,说,我这才走了几年,关下这小一辈的都不种地了。
  • 我的祖宗许的什么愿望(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我的祖宗许的什么愿望(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农村青年杜小为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报社从事新闻工作,期间受挫,遂失意回归老家小镇——石塘镇。之后由于某种契机业余时间里开始写小说,不业余的时间里是在当地最大的一家饭店工作,同事有外地女孩鞠子和他高中时的暗恋对象范泛。除此之外,另有一个主角是杜小为高中时期的朋友,在小镇开了一家录像厅的李大鸣。在他们四人之间发生了一些有关青春有关爱情有关回忆的啼笑皆非却又遗憾的故事。
  • 微山病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微山病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故事讲述了对于故乡的数次逃离和一次回归,在荒原般的旧城中,几个微山人之间隔了几场情爱、一次背叛和无数个无法实现的人生计划,他们相互打击而又不得不重新相聚,正如他们对于家乡的态度——这里有他们呆不下去的苦闷,又有他们离不开的闷骚,所以他们小心翼翼地为了图个方便,继续生活在微山。
热门推荐
  • 旧时长安新雨凉

    旧时长安新雨凉

    讲述的是《史记》流传的爱恨情仇一部奇书,两代人的著述,三代人的努力传承这是一场博弈,不过是荣誉与荣誉的对碰,却最终不可调和,我只不过希望父亲书稿流传,名留青史,如果注定有人牺牲那么我愿意走上祭坛.....
  • 仙士尊者

    仙士尊者

    在这个世界,分为十五个修炼层次,每个层次突破每个层次都是生死难关,最后的强者究竟是谁,谁能掌握这个世界的核心?来拉开一场巨大的帷幕把。[不定期更新]
  • 卡哇伊的想和你天长地久

    卡哇伊的想和你天长地久

    樱花树下美丽的约定,多年之后再相遇,天真的她,和毒舌的他,又会摩擦出什么火花呢?“......”某校草终于忍受不了某花痴炽热的眼神,淡淡开口:“你要干什么?”“要追你。”某花痴毫不犹豫的回答。“可以是可以,但我有条件......”某校草在经过某花痴的N次“不懈努力”下,终于“痛苦”的接受了。
  • 天龙之扭转乾坤

    天龙之扭转乾坤

    这是一个关于龙的传说,同时也是一个流传于世间最虚华的梦。皓月当空,她为何不告而别?漫漫寻母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千年的恩怨又能否在今世得到化解?在梦境和现实的纵横交错中,我们一同寻找答案!
  • 深圳迷城II:城中村纪实

    深圳迷城II:城中村纪实

    多少爱情,与爱无关?多少婚姻,与情无缘?青春路上,爱情如童话般美好,却又,似锥心的毒药!
  • 谬传

    谬传

    方谬,原本人界普通人,死亡后,携带天启系统和魔帝传承重生于冥界,开始了属于他的传奇!这里,作者将为您展现《谬传》的世界。
  • 驱鬼族

    驱鬼族

    敬往事一杯酒,再苦再累不回头,我是一个死不进幽府,魂不入轮回之人,一切都从这里开始【收藏不止,更新不息】有兴趣的进群讨论欢迎加入灵异小说交流,群号码:341942796
  •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出生到五岁,她与老奶奶相依为命。五岁到七岁,她在孤儿院尝到人情冷暖。七岁到十七岁,遇到他,他给了她,十年盛宠。十七岁,阴差阳错,她失去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十八岁,带着伤痛与纠结,她离开了刚刚相认的父母,也离开了他。二十三岁,她以慕家大小姐的身份回归,身边还带着一个可爱的宝贝。兜兜转转,时过境迁,他一直记得当年的承诺。他的手,从来只为她画新衣,就如他的爱,从来只有她一人。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新衣在此,故人久侯。不管你是苏小幺,还是慕瑰宝!来吧!我的爱人!
  • 灵域传奇

    灵域传奇

    灵域圣子,背灭族之仇,携镇族之戒,修旷世秘籍。入练体、破锻骨、开气海、进破虚、凝元神、看生死、问天道,踏万千轮回而知天命,脱胎换骨,一息万物生。面对仇敌,毒舌附身,攻势凌厉!面对朋友,舍己为人,两肋插刀!阴谋,阳谋,机关算尽,且看我毒舌,嚣张,撕破你的伪装!问星界之大,谁还能够阻止我称王的脚步!-----------------------------------------------------------求鲜花、收藏还有对本书的评论!酸酸乳在此拜谢!
  • 狼人先生

    狼人先生

    永生永世的誓言,终究却有缘无份。属于屌丝女的洛丝意外邂逅前世恋人,将会引发怎样的前世之续?女主角来自天堂,最终却走向地狱。男主角是来至异类的种族,他们又将作何选择?悲剧的血族总是得不到爱情,只好承受痛苦。争权的阴谋一直的默默进行,到底鹿会死在谁的手上?他们又将会有怎样的结局?我也不是你的天使,你不是我的王子。宿命的轮回,只能默默地承受。新手上路,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