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60200000020

第20章 箕子的诅咒——说筷子(一)

据说黄帝他老人家发明了锅灶(见《说灶》),燧人氏他老人家教会了大家用火,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细节上的问题,锅里的饭做好后,该怎么吃呢?没有人发明新的工具,大家就只好下手了,我们的第二个手指称为食指,可见这个手指在吃上大有作用,在古代他还有一个名字“啑盐指”,就是尝尝咸不咸的意思,想必经常出入于汤锅之中,大理段氏他们家老祖先估计天天将手指头伸进去,将一根肉指整成了百炼钢,最终创造出了一阳指这样的独门功夫。

这只是少数天赋异禀人才能练成的,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食,让他慢慢变凉才敢下手去吃。不过上古的时候,大家工作都不是很忙,可以慢慢等着他变凉,凉了之后再下手抓着吃,倒也不碍什么事。

幸好,后来发了一场大水,洪水滔天,沧海横流,方显工作狂本色,负责治水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吃起饭来肯定也不会慢慢等着他变凉,有一次锅里的肉煮好后,他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捞,他虽然会治水,却不会一阳指,结果被狠狠烫了一下,为了尽快吃到饭,大禹折了两根树枝夹起来吃。于是一种新的吃饭工具诞生了,产生了划时代的的意义。

这当然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这个故事再延伸一下还可以解释为火锅的起源,为了尽早吃饭,大禹发现肉切得越薄煮得就越快,于是他就将肉切成特别薄的小片,在锅里涮一下就吃——于是火锅出现了。这个传说强调了筷子在吃菜时候的重要作用:夹。所以最早的时候筷子的名字可能就是夹,不过春秋战国那会,各国文字不同,写法就有点差别,《礼记》就把筷子称为挟,《管子》上把提手旁换成了木字边,到了三国时,张揖编《广雅》,解释这个字的时候,写成了草字头改成了“荚”。虽然部首不同,但强调的内容却都是夹,充分说明那时候给这两根棍取名字的时候强调的是它的实际用途,简单明了。

筷子出现了,就不能随便用手指了,再用手指去吃饭,是一种很不礼貌也很不卫生的行为,特别是当手纸还没有发明的时候。春秋时候,郑国的公子宋估计食指还保留着古代的习惯,食指仿佛内置海绵体,感到美食,就如同看见美女,会充血摇动,甚至不能自已,就为了喝到一口王八汤,竟然将手指伸到国君的锅里,结果引发了一场叛乱。

尽管反对用手,但是我们的老祖先一开始也不鼓励用“夹”吃饭——只能用筷子吃菜,《礼记》上明确要求:“羹之有菜者用挟,无菜者不用挟”——有菜的时候用筷子,没菜的时候不要用筷子,还说“吃小米饭的时候不要用筷子(饭黍毋以箸)”,因为小米饭是一种可以祭祀天地的高贵食物,筷子这种东西是配不上他的,能够配上小米饭的只有“匕”——匙子。古人吃饭的时候就跟现在吃西餐一样,左手拿匙子,右手拿筷子,吃菜的时候用筷子去夹,吃米饭的时候用匙子去盛。

人吃饭的时候这样,祭祀的时候自然更要注意,想必在小米饭旁边放一个匙子,在煮好的肉上放一个筷子,为了便于祖先享用,肯定这个筷子要插在煮好的东西之上,即便到现在,许多地方供奉祖先的时候都是将筷子插在饭上,煮和者在古代是一个字,于是根据这个意思,人们很形象地创造了一个字“箸”,成了这两根棍的新名字。到了汉朝,筷子基本上摆脱了“夹”这个浅显的名字,彻底而改名为箸。

改了名,吃饭的时候匙和著并用这种习惯保留了很久,当年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当曹操说出那句著名的“表扬与自我表扬”的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时候,《三国志》说刘备吓得“失匕箸”,匙子和筷子都掉在了地上,说明他面前摆放的就有筷子有匙子。

筷子改名为箸,名正了言也就顺了,箸的含义越来越多,可以表示著名的著的,还表示穿着的着,在这些字被单独造出来之前,人们为了避免混淆,于是单独创造出来一个筯来表示筷子。竹字头下面一个助字,想必是帮助人们吃饭的意思。既然是帮助人们吃饭,就不要有那么多规矩了,估计从这个时候,用筷子吃饭的那么多规矩就被慢慢取消了。想用吃米饭就吃米饭,想用来吃菜就用来吃菜,《世说新语》上王述性急,拿筷子扎鸡蛋,结果鸡蛋没扎到,气得他拿起鸡蛋摔在地上用脚踩,可见这个时候人们在餐桌上已经没有古人那么多的礼仪了。

有时候盲目的讲究礼仪,反而惹人厌烦。比如明朝初年的唐肃,这人是个饱读诗书的呆子,有次因为早朝缺席,还没有向朱元璋请假,被开除公职,回老家去了。后来朱元璋有点想念他,就把他召回来,让他陪自己一起吃饭。陪领导吃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个在政府部门上班的人都有体会,何况这个领导还是个脾气不好的皇帝。《翦胜野闻》上说,唐肃为了表示自己毕恭毕敬,就在筷子上做文章,他吃完饭后,将筷子横在碗上。朱元璋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这是我从小学的礼节。朱元璋大怒:“这种民间的俗礼怎么能用在天子身上?”给他定了个大不敬罪,可怜这个呆子被发配广西当兵去了。

其实唐肃挺冤的,他的老家在浙江会稽,明朝时候,南方人对“箸”的讲究的俗礼还真是特别多,影响最广的一条就是箸不能叫箸,因为南方人多乘船,就害怕船到江心停“住”,也害怕船被虫“蛀”,“zhu”实在是一个不吉利的发音。但是偏偏吃饭要用的这个两个东西就叫箸,不用还不行,于是干脆反其意而用之,给他改个名字“快儿”,一开始也就普通百姓这么叫,《菽园杂记》上记载这个事的时候还颇鄙视称作“此皆俚俗可笑处。”态度跟朱元璋一样,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士大夫亦有犯俗而称块儿者。”这说明这股风已经渐渐影响到了上层社会,既然文人都用了,于是就有了专门的字“筷”,很快在口头语中风靡开来。一开始,就跟新华词典不收录“******”“小伙伴”一样,上层还颇为抵制,《康熙字典》就不收录筷字,显示出对他的鄙视,但这个字的生命力异常旺盛,很快就在习惯上取代了所有称呼,成了这两根棍的专有名词。

一、箕子的诅咒

在另外一个民间故事里,筷子不是大禹发明的,而是一位女性和她的丈夫发明的,这位女性和她的丈夫十分具有科研精神,曾经为了弄清楚一个孕妇的肚子里是男孩还是女孩,大胆的实行了历史上最早的剖腹产手术;曾经为了查看人的心脏是否有七窍,对自己的亲叔叔实施外科手术,摘去了叔叔的心脏。他的这些事迹都被详细记录在《封神演义》里,被后世传扬,他们就是妲己和纣王。不过《封神演义》的作者出于抹黑他们的目的,只记录了他们那些失败的手术,而对筷子这件大发明只字未提,幸好民间故事里广为流传。

据说有一天纣王吃肉的时候嫌太烫,无法手持,非常不高兴,妲己为讨他欢心,摘下头上发簪,挑起一块肉,送到纣王嘴里。纣王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也拿起一根簪子挑着吃,一会他们把簪子合在一起,正所谓双剑合璧天下无敌,双簪合璧,也会更好用,于是筷子发明了。

这个民间传说很不可信,如果筷子从这里起源的,看这俩人你侬我侬的样子,筷子最早就不应该叫夹,而应该叫挑,挑逗的挑,正好也和调情的调同音。

让商纣王发明筷子在政治上也不正确,商纣王作为众恶所归的典型,他当然不能发明这种功在千秋的工具,他要发明也是发明一种祸国殃民的东西,比如酒池肉林什么的,同样对于筷子也一样,他发明的也是一个奢侈品:象牙筷子。

当年这双象牙筷子制作出来后,立刻就轰动了朝野,大臣箕子非常伤心,他以这双象牙筷子为起点开展了一番大推理,“他用了象牙筷子,就肯定不会再用普通的陶碗,而要用玉杯,象箸玉杯在手,肯定就不会喝平常的小米饭,而要吃牦牛和大象的幼胎,必然不穿粗布短衣,住茅草屋,而要穿锦衣,住高楼。”然后箕子得出一个结论:国家要完。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围墙之下,箕子“移民”了,而且移得很远,从河南一口气走到了东北,来到了一座半岛上。后来商朝真的完蛋了,而他领导着半岛上的人民慢慢发展成为了一个国家朝鲜。

那根象牙筷子的作用,说起来颇类似于蝴蝶效应里那只扇动了一下翅膀的蝴蝶,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后来的史书上都十分推崇箕子的这个推理过程,《史记》上所持的态度和韩非子基本一致,贾谊就说:“纣亡天下,自箸而始,”《淮南子》上说:“糟丘生乎香箸。”,糟丘就是酿酒产生的酒糟,这都堆成一座山了,可见纣王的酒池该多么深了,但这一切都是从香箸开始的。总之所有的历史资料都对箕子这句话进行了各种演绎,将箕子说得跟个巫师似的,那象牙筷子被他附加了诅咒,我们不妨称为“箕子的诅咒。”凡是违背了的,似乎都没有好结果。

所以有作为的帝王们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个诅咒,南朝齐国的明帝萧鸾就十分讲究,他吃饭的时候就用竹筷子,还有意向别人显摆:“你知道我为什么用竹筷子吗?”恰好这个手下颇能揣测圣意,回答说:“过去大禹衣着朴素,有人笑话他,大禹就教导众人说使用象牙筷子会导致社会腐化堕落。圣上您用竹筷子正是不忘圣贤教诲,有意提倡俭朴,发扬古风。”这位大臣真会说话,他不但讲出了箕子的诅咒,还唯恐箕子说服力不强,抬出筷子的发明者大禹来说事,让皇帝好好受用了番马屁功夫。

我倒以为,纣王用象牙筷固然不对——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嘛。但是如果完全按照箕子说得去做,用土碗、穿布衣、喝米粥,这不是太装了吗?特别是到了唐宋,各种高档筷子成了富贵人家的基本生活用品,象牙筷已经不稀罕了,犀角筷、沉香筷也不足为奇,金筷、银筷更是屡见不鲜,甚至高档餐具还发展出了一个品牌“力士”,许多高档餐具上都刻有这两个字,几乎成了高档餐具的代称。但这两个字的含义至今不明,据我想象,或许高力士创建的企业生产的吧,不过这厮是个太监,没有后代,毫无爱国之心,将资产转移美洲,逐渐堕落为化工企业。

所以这个时候,人们不再筷子的材质上纠缠,箕子的诅咒也只是理会精神。皇帝敢将金筷子赐给大臣,《夜航船》上说唐明皇在一次宴会上,就把金筷子赐给宰相宋璟:“我不是要送给你筷子,而是要表扬你像筷子一样的耿直。”在这里奢侈的筷子不再是亡国的象征,反而成了奖赏大臣维护社稷的道具。宋璟这时如果说出一套箕子的推理来,唐明皇估计会拿筷子捅死他。

后蜀国的嘉王孟仁操给家里的教书先生仲庭预也是一个耿直的人,与宋璟不同,他是用金筷子证明自己的品行,《太平广记》说他家境十分贫寒,嘉王送他一个旧火炉御寒,仲老师生火的时候居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双黄金铸造的火筷子,他人穷志不短,把火筷子还给了嘉王,嘉王十分欣赏他,不再让他只是当个老师,委以重任。注意,这仅仅是一把生火用来捅炉子的火筷子,都用金子打造,真正吃饭的筷子想必就更奢侈了,但是耿直的仲老师并没有想到箕子的诅咒,而是愉快的接受了新的工作。

但大家不谈箕子的诅咒,并不意味着他不起作用了,他只是不再应验在筷子上,而是应验在夜壶上。嘉王的哥哥就是后蜀国王孟昶,他的夜壶都是黄金打造,镶满宝石,赵匡胤灭蜀之后,拿着夜壶做了一番事后诸葛亮般的简单推理,说:“夜壶都这样,那用什么盛粮食呢?这样腐败能不亡国吗?”他用的逻辑还是箕子那套,但是拿来说事变成了夜壶,不再提筷子什么事。实在是因为筷子奢靡不算什么事了。

后来赵匡胤的子孙被金国的铁骑赶到了长江以南,《西湖余志》上说宋高宗赵构吃饭的时候就用两双筷子,一双筷子专门用来夹菜入碗,一双筷子用来吃饭。联想起他后来十二道金牌调岳飞班师回朝的事,好像他吃饭也喜欢这种绵绵不绝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调。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他解释说为的是不浪费粮食,自己吃不完的饭菜还要让宫人们吃,这样没有沾过自己口水就不算剩饭,大家吃起来也不介意什么。他虽然是拿筷子说事,但实际上做做的却是节约粮食的秀。

这个杀害了岳飞的皇帝,虽然昏聩,却是真正理会了箕子诅咒的精髓,箕子那番话警的是骄奢之心,诫的是贪婪之意,说白了筷子只是一个道具,只要能做到勤俭节约,用不用象牙筷子倒在其次。

同类推荐
  • 潜龙勿用(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潜龙勿用(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作品以戏说手法和揭秘视角重新构建了刘备集团核心——刘备、诸葛亮和刘禅(阿斗)三人的关系。刘禅到底是“万人迷”诸葛亮和甘夫人出轨的结晶还是刘备深思熟虑拉诸葛亮下水的政治阴谋?呼风唤雨通晓易容术的黄月英(诸葛亮夫人)到底为何会帮甘夫人?孙尚香和诸葛亮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秘闻?作品以颠覆性的情节和解构历史的风格,探寻历史人物复杂关系的可能性,呈现给我们一幅全新图景。作品文笔流畅,结构完整,悬念设置巧妙,融历史背景和丰富想象于一炉,情节引人入胜,语言风趣幽默。
  • 面具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面具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当米杨一直将自己藏在面具下面,以为这样可以藏住自己的缺点,可是面具也隐藏了最真实的自己,直到最后,他才明白拿掉面具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看见的世界才是最真实的世界。小说围绕表情与面具,真实与虚伪展开,通过巧妙的设想和鲜活的生活细节讲述了一个温情的故事。写下今天的故事,让人们用心去念。
  • 失语·羽之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失语·羽之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无疑,每天你都要与不同的人说着不同的话,太多的话,办公室、学校、交通工具、家,只是其中有多少是你真挚流露?换句话说,你是否将最想说的话告知了你最欲坦白的人,来不及了吧,万一某日你必将失去语言,会追悔吗?——故事从这里开始。一只不见了翅膀的天使、一个无法观看电影的局外者、一名身价不菲的同声传译;以及一份无法翻译的手稿、一出关于语言失落的幻觉、一场离开与会不会再回来的恋爱;“语言诞生的目的旨在排解孤独”——献给或许此刻孤独的你,愿此书与你共勉。
  • 你的木匠活呵天下无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你的木匠活呵天下无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世子戴允常在年幼时被指定为皇位接班人,远离父母,接受最为苛刻的帝王培训。为了对抗学习的无聊,使命的虚幻,他只能重拾儿时的兴趣,热衷于制作木工,无意中发现了空间的秘密:在他巧手制作的建筑模型内部,隐藏着一个可以被无限开发的世界……这就是他的国,他的城,他的安生立命之所。喜欢喝酒的,喜欢码字的,喜欢唱歌的,喜欢流浪的,喜欢泡吧的,喜欢沉思的,喜欢偷懒的,喜欢无所事事的,喜欢游手好闲的,喜欢不作为的……我们的太多喜欢,最终都会放弃。一个人可以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活吗?他的兴趣爱好可以养活自己吗?这是无解的难题。这是一篇幻想空间的小说。
  • 时间被轻松地打发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时间被轻松地打发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时间被轻松地打发了》包含四个有趣又沉重的短篇小说。《时间被轻松地打发了》是一个杀人故事。《游泳圈》是一个杀人未遂的故事。《肉丸和电梯》是一个用故事杀人的故事。《因为你一直在做梦》这个故事终于没有杀人,因为你一直在做梦呢。作者很擅长以冷静细腻的笔触刻画略带幽暗的题材,故事因而也有着精巧而深沉的质感。四个故事如同四面镜子,折射出拥有平凡人生的普通人可能误入的梦魇和困境。
热门推荐
  • 请别叫我贝克汉姆

    请别叫我贝克汉姆

    “下面欢迎08/09赛季英格兰足球冠军联赛的冠军利兹联队。希望他们下个赛季在超级过的愉快!”……“只要利兹需要我,那怕给我开出个位数的周薪我也愿意留在这!”……“曼联俱乐部宣布,将以3000万的价格引进利兹联队的右边卫王大卫。下赛季他将身披7号战袍为曼联队作战。”……“球进了!球进了!在第93分钟曼联队的王大卫用一脚标志性的任意球攻破了卡西利亚斯的大门!曼联队将获得本届欧洲冠军联赛的冠军!”……“升班马利兹联队宣布。将以500万的价格引回王大卫!这位前任曼联主帅弗格森的宠儿只在受伤之后仅代表曼联出场10次……”……“大卫,大卫……”球迷们挥舞着围巾高喊着一个名字。“大卫!”“嗯?”“这下好了,我们永不独行!”阳光下克里斯雪白的牙齿在闪耀。埃兰路白衣胜雪!
  • 天启一方

    天启一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混沌初开,一气始成。阴阳调和,四象更新。五行轮回,万物方生。如斯英雄,天启一方。
  • 《共产党宣言》再解读

    《共产党宣言》再解读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宣言》产生的背景及经过;第二部分对《宣言》的七篇序言和正文作了比较详细的解说。第三部分联系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所涉及的某些重要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日益富起来的中国人应当积极探索和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关系到全社会幸福指数的全面提高。什么是科学的幸福观?其一,科学的幸福观对幸福的定义必须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即外延要包含幸福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内涵要抽象出幸福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二,要深刻揭示人类幸福的客观规律,使人们明确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其三,要有实践指导意义,容易付诸行动,并切实增进个人和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其四,能够促进善的互动循环,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水平,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句话,科学的幸福观应当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健康的、和谐的、理性的、积极进取的幸福观。
  • 尸兄,你好

    尸兄,你好

    宝剑,婚约,千年前的旧人为何滞留古墓千年?书生,执念,徘徊在校园的幽灵何时才能解脱?我一直认为比鬼还要恐怖的是人心。
  • 大话西游之猴王归来

    大话西游之猴王归来

    三藏:”空空,你可知为何这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悟空:”.......“三藏:“空空,你可知为何这芸芸众生,都要皈依我佛!”悟空:“......"三藏:“空空,你可知为何这诸天神佛,受万世敬仰!”悟空:“呔!吃俺老孙一棒!”这一棒,我要这天地都灰飞烟灭;这一棒,我要这芸芸众生都烟消云散;这一棒,我要这满天诸佛都化作尘埃;这是一个猴王取得真经,得去紧箍咒,一棒子敲死唐玄奘的故事,也是一个猴王重走西天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重取真经的故事。
  • 魔法精灵之含淼校园

    魔法精灵之含淼校园

    。。。。我懒得写,自己去看。可塑性hi真的很精彩呦
  • 我欲临仙

    我欲临仙

    凡尘肉体,在时间长河前唯有化作皑皑白骨,遗忘于世,无力抗争。这是修士的世界!只有修士,才能摆脱生命的桎梏,不断前行,长存天地之间。而传说中,那与天地永生的仙人,便是所有修士追求的终极。少年林辰,自落山宗而出,握玄天灵玉,走向一片未知而又充满神奇的世界。大道三千我为主,临仙一路无人阻!ps:本书郑重承诺,绝不断更,希望大家喜欢,(新人新书,无梦恳求推荐票和收藏,你们的每一个支持,都是无梦前行的动力!)
  • 都市至尊神笔

    都市至尊神笔

    我有一笔,能书日月山河。我有一卷,能容天地万物。落魄青年杨浩远本是古玩店里的实习业务员,家境贫寒,屡被刁难,却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至尊神笔的垂青。一笔挥毫,让你鸿运当头。一点笔墨,让你霉运缠身,哭爹喊娘。画啥有啥,要啥来啥,飞机大炮,金银珠宝,信手拈来。杨浩远手持神笔,此后咸鱼翻身,逆袭都市,成功走上人生巅峰,打下一片热血豪迈的都市传奇。
  • 再见,我的王后

    再见,我的王后

    为了陈国,我被迫远嫁和亲,为了子民安定,我不得不委曲求全。权力阴谋,叫我备受煎熬,失去的记忆,让我夜夜难安。他,为了成就自己的大业,不惜一次一次的将她玩弄于鼓掌之中。她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他,竟一手促成母国灭亡,成全了他至高无上的皇位。我渴望自由,渴望踏行天地,然而肩上的责任使我不能离开我轻轻一笑“我要的你给不了”“除了自由,孤什么都可以给你”他看着地上的我,捏着门,强忍着“孤悔了,这是孤唯一一件后悔的事,那便是让你入南宫,若不此,你现在一定很幸福”是啊,忘了了一切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