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67000000057

第57章 沧海扁舟寄余生(1)

聚宝门下,长干桥边,风中之柳摇摇摆摆,落下许多青黄的叶子来,浮在秦淮水上飘飘荡荡地往西而去。嬛伶带着众女伶远远站着,嫏伶将陈复甫送到桥下,两人站定。陈复甫看着嫏伶,低了头,攥着马缰,半晌才道:“你回去吧。”嫏伶笑道:“我来送你,怎么反倒叫我回去?”陈复甫竟有些腼腆,笑道:“不知为什么,忽然不想让你看着我走。”

嫏伶眼中微微闪着光,于是笑道:“要不这样。你上马,我转身,我们谁也不看谁,就这么走开,好不好?”陈复甫听了,默默点头,果然翻身上了马。嫏伶抬起头来,和陈复甫对视着,微微一笑,二人心领神会,一个转身向北,一个调转马头奔南,果然谁也不看谁地就这么走开了。

战事既平,又逢中秋佳节,江宁府内渐渐恢复了往日升平,各大戏班子也都敲起锣鼓,开台唱戏。这梨园行干的是伺候人的活儿,本无什么孝节之说,哪怕是死了亲娘老子,也得唱戏。倾月班虽不同于那些江湖上混饭吃的戏班子,但也不便破此规矩,只是把满怀的悲痛放在了戏台子上,演绎着古往今来的悲欢离合。

且说李渔因郑成功北征而避难老家兰溪,如今兵祸已过,便将家小又送回杭州,自己卷了包裹往江宁府而来。进得倾月班家门,女伶们正在演练晚间要演的戏,虽然众人平素所穿的练功衣衫都是素白的,李渔却一眼看见女伶们头上带的孝花。李渔心里立刻就慌了,忙拉住一个问道:“谁没了?谁没了?”

可巧被拉的婉伶是个不善言的孩子,被李渔这么一问不免先伤感得哭了。李渔见此就更慌了,四下看看,只觉得众人都在,独不见嬛伶嫏伶,不由抖着手又问:“谁没了?”嬛伶嫏伶闻声而出,李渔见了她两个安然无恙,这才长舒了口气,不免再问:“谁没了?”娴伶这才悲悲戚戚地道:“嫱伶。”李渔听了难免感怀却又觉得是意料中的。

嬛伶嫏伶将李渔引进屋内,未开言便眼中含泪,一点一点地将嫱伶刑场赴死之事委婉说来。李渔一叹,赞道:“嫱伶果然是女中豪杰,倒真个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外面几个小丫头高声喊道:“屈先生来了!”嬛伶一听便笑了,向李渔道:“你和屈先生倒是有意思,都赶着一块儿来?莫非是心有灵犀?”李渔道:“恶缘也是缘,老天爷见我闲着,便遣他来和我争辩的。”

说着屈大均已经进了屋,果然笑道:“真是恶缘,我难得来看倾月班的姐妹们,却总是见到谪凡兄。怎么?谪凡兄从兰溪闭关回来了?”李渔笑道:“翁山贤弟从来嘴上不饶人,如今我是不敢说话的了。”屈大均道:“谪凡兄谦虚了,在口齿功夫上小弟向来是望尘莫及啊!”

李渔还要说,嫏伶劝道:“两位先生又来了!嫱伶不在了,我们可是劝不了你们的。”嫏伶话音刚落,李渔和屈大均都噤声不言了。屈大均叹了气径自坐下道:“沈姑娘果然是没了。我在南边同盟那里得知国姓爷底下第一战将甘辉被俘就义,又传说有位姑娘在刑场上慷慨赴死,便担心是不是沈姑娘。想不到,如此巾帼侠女就这样去了。快哉!痛哉!”于是问起可曾收拾嫱伶尸骨,又葬于何处,嬛伶嫏伶将当日情景一一说了。

午后,屈大均也不让嬛伶嫏伶陪着,邀了李渔,提了壶酒,两个人往燕子矶寻嫱伶和甘辉的墓来。临江的山崖边,一枝新生的海棠掩着一撮新土,屈大均和李渔见了便知是此。屈大均取出酒杯,李渔斟了两杯酒放在坟前,拜了三拜后左右坐下,自斟自饮起来。李渔笑道:“怎么?不和我争辩了?”屈大均笑道:“沈姑娘说的对,这是萝卜青菜的事,争来无意。还不如听风观云,对坐饮酒,难得自在逍遥。”

“怎么?翁山贤弟过得不自在吗?”李渔问道。屈大均道:“人生在世,唯有两种人可以逍遥自在。一是无牵无挂无情无义之人,一是,”说着狡黠地一笑,“一是死人。”李渔玩味一番,笑道:“这话有些意思。按翁山贤弟所说,李某此生是不得逍遥了。”

屈大均道:“你我如今虽然政见不同,但既为文人,本心自然是同的。谪凡兄落拓不羁,菊花插头地剃了发,当了满清的子民,不过是想换个逍遥自在。我岂不知你自崇祯十二年名落孙山后便一味狂放,学了李太白徐文长之辈,都是那点功名之心割不下闹的?”

李渔听了先是一乐,随即哈哈大笑:“知我者,翁山贤弟也!”屈大均也笑道:“并非我知你,文人一心,千古情同。如今你写戏写文,作俚俗之乐,将诗书情怀都寄托在那戏台子上,也不失为一条出路。你那些戏若能百年千年地演下去,不照样能青史留名?古今状元进士多多少?能留下名姓的,又有几个?谪凡兄如此人生,挺好。”

李渔笑叹一声,道:“怎么?你不再瞧不起我,觉得我是个没风骨的人了?”屈大均哈哈大笑:“风骨?到如今我竟不知风骨是什么,只怕自己做了暴虎冯河之辈。”李渔有些惊讶:“翁山兄何出此言?”

屈大均道:“这是圣叹兄笑话我的。说起来,圣叹兄与谪凡兄倒是一类人物,洒脱得很,是我太执着了。”李渔于是劝道:“以翁山兄才学,纵不似我以俚俗为乐,也可著书论道,传之千古。何必苦苦纠结于此家国之事,不得自在呢?”

屈大均叹道:“我何尝不知此理?怎奈心中总有一念难以放下。尘缘难了,时机未到,只好继续执着吧。今日在两位义士坟前,我同谪凡兄说了这番肺腑之言,哎,真是痛快啊!”说着将喝空了的酒壶放下,起身一叹,向李渔道,“谪凡兄,走吧。”李渔上前问道:“翁山兄往何处去?”屈大均欣然笑道:“我约了三五好友去山阴一游,该走啦,迟了,可不好。”

李渔和屈大均下得山来,天色已暗。李渔道:“要走,也不急于这一个晚上吧?记得你几次都无缘看倾月班的戏,要不看了今天的戏再走吧。”屈大均想了一想,点头笑道:“也好。”两人沿着江宁府内的青石板大道往聚宝门外长干桥走来,恰好戏船开锣,演的是李渔的《风筝误》。

戏船上,男男女女为了一只题着情诗的风筝弄出无限风月笑话来,惹得台下看客也不住哈哈大笑。屈大均向李渔道:“难为你写出这么个故事来,奇思巧构,却又乐趣横生。”李渔道:“戏里的故事看着都那么奇巧,却不知真正奇巧的是这活生生的日子。”

屈大均点头叹道:“是啊!说来真是奇巧。只这一艘戏船,只这一群女伶,看起来是人世上最平凡不过,最低微不过的人了,却能惹出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故事来。还将我们这些人都牵连到了一起,这一种缘也算是奇了。”李渔道:“有缘,自会再见。但愿那时,你我都能平心静气,无私无邪地在这戏船下看出好戏。”屈大均含笑道:“好,算是个约定吧。”

待散了戏,屈大均同众女伶告别,也不让送,便径自走了。女伶们将船开回家中,纷纷下船而去歇息了。李渔和嬛伶在船中灯下坐着,一萤豆光,微微闪烁,两个人静坐了一会儿,李渔开口道:“怎么想起来演我的《风筝误》了?”嬛伶道:“最近大家心里头难过,演点开心的戏,好歹不要忘了快乐应该是什么样的。”

李渔笑道:“放心吧,忘不了的。等时间久了,大家就会像一样,每天开开心心的,有说不完的笑话。”说着,李渔从怀里掏出一叠装订好的纸稿来,送到嬛伶眼前道,“欠你的,总算是还上了。”嬛伶接过来看,只见第一页上写着《比目鱼传奇》五个字,便亮了眼睛,道:“终于写好了!”

李渔点点头:“躲在兰溪的这些日子,也无其他,整日和笔墨为伴,总算是把这一本《比目鱼》写好了。你是第一个看这戏本的人,倾月班也是第一个演这戏的戏班子。”嬛伶微笑着:“你的深情厚谊,我替姐妹们谢过了。”李渔却道:“我岂在乎你的这一声谢?但凡你给我个笑,不嫌弃我的戏本子,我就心满意足了。”嬛伶抿了嘴,不答李渔,就着微光就浏览起戏本子来。

嬛伶这里一目十行地看着戏本子,李渔则目不转睛地看着她,戏船上静的出奇。嬛伶看到女伶刘藐姑为了不负谭楚玉的深情,决意一死,借着在戏台上演出《荆钗记·投江》的机会,一面痛骂逼婚的恶贼,一面向谭楚玉道:“我的夫啊,你妻子不忘昔日之言,一心要嫁你。今日不能如愿,只得投江而死!你需要自家保重,不必思念奴家了!”于是将戏里的投江作成了真的,自己投江死了。

嬛伶不由叹道:“当初看看你写的话本,我就极喜欢这个故事,如今改成了戏,就更好了!”“为什么?”李渔问道,“因为这刘藐姑和谭楚玉的深情?”嬛伶笑道:“谭楚玉身为富家子弟,为了刘藐姑甘愿落在戏班子里吃苦学戏,自然是个痴情种子。这刘藐姑为了谭楚玉的一腔真情,不惜以死相报,更是情痴。不过,叫我感怀的,不单单是这两人的情,而是这戏中戏的意味。”

嬛伶说着一叹,若有所思地道,“你看,刘藐姑借着演《投江》,学钱玉莲殉情,这戏中人和演戏人浑如一人,戏中的故事和演戏人的故事也浑如一个故事。然而,戏中人和演戏人终非一人,纵然故事相像,此情也有不同。如今你这戏写了出来,叫我们这些做伶人的演,就在之前的浑如一人和终非一人上又加了一层真假莫辨的意味。这情思,细细想来,牵缠万绕的,似乎永远也想不尽。”

李渔笑道:“恐怕,能有这想法的也只有你了。你呀,似乎就是活在戏里的,这凡尘间的事到了你那里,还不如一出戏来的热闹。”嬛伶摇头道:“我又不是什么藐姑仙子,怎么会不食人间烟火?我只不过在体味人间情的时候多想了一点戏里的情,就显得虚幻缥缈了。其实在我看来,人生中有些不可得的飘渺和希望也是好的。至少,可以让人有个好好活下去,开开心心活着的理由。”

听嬛伶这么说,李渔情不自禁地抓住了她的手,问道:“你的心意,还是不会改吗?”嬛伶撇过脸去,轻叹了气道:“为什么要改呢?”李渔不甘心道:“一个情字,本该是无拘无束的,无私无邪的,为什么到了你这里却又许多的羁绊?”

嬛伶不答,走到桌边,拿起方才演戏时用到的风筝,道:“一只风筝,本不值什么,一旦题了情诗,便也生出许多情来。可这风筝上的情,就像这只风筝,纵然能飞得又高又远,可到底还是要被一根线牵着。”李渔忙道:“你不是那等市井女子,你我相契不就是因为骨子里是一样的洒脱,一样的不拘吗?你为什么甘愿被世俗这根线牵着呢?”

嬛伶看着李渔,道:“山水境界,第一层和第三层看起来是一样的,意义却不一样。我一介女流,从一个喜欢唱两句戏的黄毛丫头到如今是戏船的一班之主,我诚然做了许多不拘世俗的事情。然而,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条戏船,为了这些姐妹们。不单单是我,嫏伶、婳伶、娉伶……她们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走到如今,我从心底里告诉自己,我得是那个唯一的守候的人。你说我不是市井女子,你难道不知,成全我的正是这条戏船吗?”

李渔仰天一叹,缓缓道:“这几年来,我思前想后,总想不明白你的心。有时候觉得要跟你在一起没什么难的,可有时候又觉得和你一起很难。你总说,这个戏船是从你们家出来的,你第二次的命是这条戏船给的。黄师父临终嘱托,姐妹们深情厚谊,这条戏船是你的。所以我就想,那我便连着你和你的戏船一起带走。可是,我说了,你不答应,我便又想不通了。今天再听你这一番话,我犹如醍醐灌顶。实际上啊,不能说这条戏船是属于你的,只能说你是属于这条戏船的。”

听罢此言,嬛伶转过身去,低了头,在胸前攥紧了双手。李渔又一叹,道:“好吧,既然如此,看来我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嬛伶把头埋得更低了,眼睛紧紧闭着。李渔笑道:“时候不早了,先歇着吧。明天一早,咱们就开始排演这《比目鱼》,这一回,依旧叫你们倾月班轰动江宁府!”

同类推荐
  • 中间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中间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在某个时空中,早在二战之前,地球已经被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人类依赖电子脑,自由穿行于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不论网络空间还是现实世界,都即将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中国正处在漩涡的中心地带。派系割据,军阀混战,日本虎踞东北,一场空前的大战正处在爆发边缘。沈汉生自感金戈铁马的岁月早已过去,面对无尽的战争,他只想远远避开。但巨大的阴影笼罩之下,没有人可以永远逃脱。作为网络谍战专家,沈汉生的命运已经注定,等待他的只会是一次又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生命的终结。《中间人》就是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30年代,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发生在中华民国的赛博朋克故事。
  •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现代作家废名评说梁遇春玲珑多态的散文,称他“酝酿了一个好气势”,“将有一树好花开”(《(泪与笑)序一》),讲得相当漂亮,相当贴切,不温不火。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多篇精美散文,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文艺杂话”、“随笔趣谈”、“大师小品”和“海外书话”四个部分。
  • 探险家要的是世界的心脏(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在他乡)

    探险家要的是世界的心脏(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在他乡)

    作品包含了作者以独立记者身份,在旅行中对四座城市进行的局部社会调查文章,分别是北京地下城、南京燕子矶、上海迷宫大厦和印度黎明之城。四篇文章均已在《城市画报》发表。我是在前往拜访著名隐士托马斯,品钦的路上突生一念,决定去做独立记者的。那时候我还是个刚刚入校的博士生。我从一本本砖头书中向世界的心脏探入钢针,但那俗丽的皮毛坚硬如铁。于是我决定潜入它的下水道,一探究竟。把自己扔进下水道的污秽中的感觉真好。你得时刻保持清醒,睁大双眼,保持好奇。 你得把自己放到最低,假装自己是个白痴,时刻倾听,时刻学习。你得假装自己是只缀网劳蛛,布局,吐丝,旅行。看清心脏,支取性命。不去妄想,不求真。drunkdoggy,记者,小说作者,书评人,比较文学博士。封面设计:Valdanito
  • 一夜白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一夜白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现实里爱做梦,噩梦也好,美梦也罢,都是一场又一场的生存演习。无能为力时的绝望,千变万幻时的绚烂,我都在逃避。我所害怕的都将是生活,我所爱着的也都将是生活。这只是一个对生活唠叨,对人倾诉的故事。在刘云离家的第三年秋天,一场秋雨里,突然一夜白头,但他没觉得有任何不妥,心里还有点暗暗窃喜,仿佛这一切都在他潜意识里预示着。生活如旧,一切都在继续。黯淡的时光里,刘云遇见了许多人,也遇见了许多不能称之为人的人,有人痛苦,有人喜悦,过去岁月里的不解、疑惑、梦境都纷涌而至。这个城市不下雪,可我却提前来到了冬季,一夜白头。
  • 生死不离——以此纪念走过生死的我们(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生死不离——以此纪念走过生死的我们(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我有很多亲人、朋友、同学、老师,不幸在这场灾难中失去圆满。我和我的家人也历经艰难险阻,才得以团聚。而喜新厌旧的记忆,它正在一点点摒弃着那些曾经对于它的主人我,最最刻骨铭心的时刻。偶尔,我会为此慌乱。就好像一个人曾经打败过一个凶残的敌人,可是随着年岁的老去,敌人的容貌在他脑海里,渐渐模糊不清了。我对自己说,趁往事还没有遗忘殆尽,我要把那场灾难中自己经历和看到的恐惧、勇敢、绝望和希望,用文字记录下来。我把这些文字合成一集,取名《生死不离》,是因为有感于当年成龙先生唱遍灾区的那首同名歌曲。
热门推荐
  • 震惊

    震惊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在全国许多地方引起了“地震慌”,山东临沂地区特别严重。2002年,作者以此为题材写了小长篇《震惊》,发表在2003年第5期《中国作家》上,获该刊当年的优秀作品奖,单行本2003年3月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 潇雨

    潇雨

    他,是名满江湖、武艺高绝的一代剑侠。她,却只是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平凡女子。两人的生活本不该有任何交集,缘起却只因那一场美丽的飘摇细雨。多年之后,那场记忆中的雨,终究是缓缓停了。沧海桑田恍若瞬间,他和她又回到一切的起点,终于能抛却所有顾忌,向着彼此,许下相守一生的誓言:青山白雨一壶间,柳岸风堤自搁浅。依榭宿聆风雨来,始知红尘江湖远。
  • 惑

    年少时,为了痴狂的偶像独自来到陌生的他国,一头扎进了五光十色的娱乐界。是是非非早就了凉薄的个性,
  • 小舞的慢递时光

    小舞的慢递时光

    老天爷有时也调皮,不垂怜单舞这老实巴交的小丫头不说,还专挑这软柿子上下左右来回捏搓,把人家里震得七零八落,把人耳朵撞成弱听,把人画画的手弄成神经损伤,还把人家最爱的男人送给了韩国女人……最后终于把人给整毛了,指天大骂:你都把我霉尽了,有种你来个大发的!不然,吃了我的吐出来,拿了我的还回来!谁说老天眷顾柔弱?分明就是一欺软怕恶的主!请看单舞、赵正男揣着一封慢递走进爱情的幸福时光全文已完成,持续更新……求包!
  • 若风传奇

    若风传奇

    “灵幽谷”里面妖魔鬼怪,无奇不有。场景更是只要你想得到,你都能在这里看得到。即使你想不到的,你也能在这里看到。还等什么?快快一起来体验一下神奇之旅吧。给你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亲!别吝啬你手中的推荐票哦,姐姐我会尽量保持每日1~2更,欢迎提供各种意见或建议……
  • 大明后宫:懿安秘史

    大明后宫:懿安秘史

    明熹宗皇后张嫣,开封人氏。天启元年册封中宫。正义严直,刚正不阿。主持后宫正义,与客魏斗争七载。七年,天启病逝。张嫣扶助信王由检即位,次年,改元崇祯。张嫣因在天启年间的所作所为深得民心,册封为懿安皇后。本文,以容妃的视角,再现张嫣的前半生。
  • 传说中龙很萌

    传说中龙很萌

    传说中有只龙的下半部分,,,,,号码被盗了,只能在这里发了,,请大家观看。一只软萌绵羊变成呆呆小乖龙的故事,,,,有点萌,多cp有冒险与解密,还算是很温馨的
  • 都市之神座传说

    都市之神座传说

    这是我的神座——当徐陵披挂铁甲坐上这空置蒙尘足有千年,甚至已经被凡人遗忘的神座时,他如是说。然后整个世界安静了,所有往昔的喧嚣、质疑,所有反对、末世都结束了。因为神说,这是不允许的。
  • 三国之子安天下

    三国之子安天下

    既不精通秦汉三国史,又无骑马安天下之勇,我只是个普通人,却在三国混出不平事,华千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却道出了历史的沉淀…后来人,定先时事!华子安,为天下狂!
  • 新任创世神官

    新任创世神官

    “你是谁?”“我是世界最伟大的神。”“那个……”“我是创世神。”“说完了吗?”“嗯!”……从此那位叫做郭晚的少年签下契约成为了魔法少……不,创世神。永远不要相信qb的话……从此郭晚卷入了神的战争。本作中有时候会埋伏笔或间接透露一些事情,所以章末作者的话(注释)很重要作者:皇庭旌(原名BenjaminMaterla)第一部分破坏神篇分主线(对应第一卷)与外章(第二卷)第二部分司命神篇(对应第三卷)由皇庭旌与√ERROR共同完成第三部分不死人篇由皇庭旌主笔,√ERROR进行设定考证。结局有好结局与真结局两个,目前三卷手稿全部完结,将在春节期间进行重编发布,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