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76600000010

第10章 风的故事

开始注意到风,应该是因为读刘亮程的作品,觉得他的世界里总是刮着一场永无止境的风。这场风跟着他吹过他们家的牛车,吹过他们搬家的路,吹过他时常站立的黄土坡,吹过一个位于半山坡上的倾斜的村庄……他走到哪,这场风就跟到哪,黄天厚土里,尽是这场风的声音和气息。当我读着这些文字的时候,这场旷古的长风就透过他的文字,吹凉我的手脚,吹乱我的头发,吹透我所认知的世界,吹扬起我的世界里的每一粒所历经的细小尘埃。这场风就此变成了我自己的。

我们都以为风有自己的方向。因此我们向前倾着身子,顶着迎面而来的风大声向它抱怨:“为什么每次都这么偏心,总冲着我们吹!”我们羡慕地看其它村子的同学顺着风往家走。风让他们长了翅膀,将他们的衣袖吹的向前鼓胀起来,他们后脑勺的头发也被风吹得尽向前飞,透出头皮的细白颜色——他们就在这风的鼓动里欢快地跑回家。这场迎面而来的大西北的风贯穿了我六年的小学生涯。那个小学堂的正门口有三条不同指向的路,分别通往三个村子,我们每天早晨就从三个方向奔到这里,幻想着遥不可知的未来,计划着多少年之后的相遇。

最难忘的当属春天的细风。它眯缝着眼睛,从大片大片散布在蓝天上的青灰色云朵中抽身而出,呼呼地呵气,云朵就忽忽地走,太阳就在这云朵中不断游移。“追太阳”,这成为中午放学回家的我们最喜欢的游戏。我们在路上奔跑,追赶未被云朵遮住的阳光,待追到时,便在阳光里弯下身子大口喘气,大声笑,大声宣布:“我追到了。”

那是一个简单的小学堂,那是一条两侧栽种着高大白杨树的村路。我们都以为,几十年后,我们还会抱着最初的情谊,沿着曾经的村路,为着曾经设想的相遇,从三个方向回到我们的小学堂。

可是,我的小侄子宁可掏着高额的跨学费用和寄宿费用,也要在镇里的小学上学,因为“人们”都说,村里的教学水平太差了,好老师都去哪了?

我在某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再回到那座学堂,看到了我们曾经开辟的花圃,曾经植种的松树,还有很多我未曾见过的新的道路和教室。可是,我也看到了教室里摆放着的一眼就能说出是几套的课桌椅。

我的确闻到了萧条的气息。值班的一位老师告诉我,等开学,一年级的孩子会去另一个学校报到。因为孩子太少的缘故,只能跟另一个村子的学校合校。

我们设想了种种,我们却没有想到,未来有一天,这三条村路的交叉点或许已经不是一座小学堂。经年的风,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吹走了村庄,吹走了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孩子,吹走了学堂,吹走了这片大地上的一切存在。任何记忆,在这场旷世持久的风里,终有一天,都会没了依托。

我的记忆里还有一场风,它彻夜在西南部的一片群山里回响。我常常爬到山头,坐在这片秋日的荒草地上,看远处一座连一座似无边境的山峰,看稍微平缓些的山头上的一座孤单的土屋,或者看一条绵延的通向山脚的山路。

世界这么静,世界如此静。

我在我成长的所有岁月里,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安静的力量。我把自己归置在这片安静中,不孤单,不怕,不空虚,也不愠不恼。我在享受这份安静,就像世间所有都有它必定的归宿,而我无须不安一样。我常常在下午4点时坐到这里,听风的呼吸——它们掠过山林时,“呼哧呼哧”,它们拂过草尖时,“窸窣窸窣”。直到太阳西沉,一群暮归的羊从我身边经过,踏起细小尘土,对面山头的房屋在青黑色的背景里亮起一盏昏黄的灯,我起身回那座我教书的小学校。

这场风,和一段无果的爱情有关。我站在山头,听身边呼啸而过的风,他的声音在这场风里,借着电话无限悠远地传到我的耳中。他细细碎碎地说着他在另一座山中的所见所闻,说着他与他的学生们的俗常悲欢。他的声音里是殷切的期待和让人动容的坚持。我在山风里大声回应他:“你说什么?我听不清楚。”最后,同样是在这个山坡上,他坐在我的身边,一如既往地细细倾诉,有关爱情,有关未来。从前,因为距离,我一直不知道我会不会爱上他。而他在我面前时,我知道,他的坚持和对爱情的执着换取的是我的尊重和欣赏,除此之外,再无其它。我说:“抱抱我吧!”他将我抱在怀中。我听得到山风呼呼而过,甚至听得到风过衣角的声音。可是,我听不到心跳。时间对彼此都很重要,我早已过了需要爱慕者支持信心的阶段,而他亦是这样庄重而善良的人,更该被慎重和友善对待。保留彼此的尊重和欣赏,各自远行,该是最圆满的结局。

这段沉默无声的爱恋就剩一场山风和一个听不到心跳的拥抱,就像尘世间所有无果的爱情一样,最后都会湮没在一个人对其生活轨迹的无数回忆之中,当偶尔想起,会平静叙说,仿佛是一个跟自己无关的故事。

和这场西南山区潮湿而凛然的山风有关的另一段记忆,与生存和生命相关。他是我的一个学生,6岁,瘦弱的像曾经看到过的难民儿童的图片。他看人的时候,总是低着头,将眼睛上翻,无声的用目光为自己圈出一个可供蜷缩的空间。他总是不愿意来上学,他的扎着头巾的母亲拿着一条细棍将他从家里一路撵来。把他送进课堂后,他的母亲脸上有羞赧神色,眼睛里是无奈和恳求。我理解这种眼神,这是属于弱者的眼神。它常常存在于所有对生活充满期待,但是现实却赤裸裸地向他们呈现出残忍、无望和挣扎的人们的眼中。它在求得谅解,同时表达托付。我向母亲微笑,伸手去牵孩子。可是孩子有着和这座大山一样的倔强脾气。他浑身抽搐,眼泪汹涌,待母亲一转身走出教室,他立马挣脱开我的手追出门去。总要经历过很多个回合,他才会最终放弃母亲的陪伴,被我拉着走回教室。

可是,他仍旧辜负母亲的厚重期望,他的座位时常会一连空着一两天。我沿着山路去他家家访,想把这个孩子找回课堂,因为我知道他母亲看我时那种眼神的厚重意义。这是一个跟这片山上大部分家庭一样的一座土打的房子,家里除了一口煮饭的大锅和一张睡觉的木床外,再无多的家具。孩子在家,在家的还有他的姐姐和两个弟弟。姐姐智障,她抱着一岁多的弟弟毫不顾忌地盯着我看,口水从她翕开的嘴角淌下来。还有一个4岁左右的弟弟,太阳穴上有一个腐烂的伤口,苍蝇肆无忌惮地围着伤口叮咬。孩子看到我,去叫回在地里劳作的父母和爷爷。因为语言不通,我和他的父母亲没有太多的交流,他们只是腼腆地笑着,指着孩子断续地说:“不听话,打!”

可是不多久后,孩子再一次缺课,他的座位上一连三天看不见他无辜的眼神和时常茫然的表情。我再次来到他家,才知道他的这次缺席是因为我曾经看到的那个一岁多的小生命在三天前离开了这个世界,死于因一场小感冒引起的发烧。本来这个小生命还有机会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可是,因为贫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向来忽略所有他们认为没那么严重的病症。我想起来我在此前的家访中,才在登记孩子的家庭人口信息时写到:弟弟,1岁,身体状况良好。

家访结束,孩子的母亲让孩子跟着我一起回学校。我们像他每一次上学时一样,先沿着一条细窄的山路走到山脚下,然后跨过一条小渠,爬上另一座山顶。我让孩子跟我一道坐在山顶上休息,他这次乖巧听话的挨着我坐下。仍然是无止无尽的山风,它顺着两山之间的谷口呼呼地吹向山下的那座城市。每晚,我都可以透过学校的院墙看到这个城市的灯火,可是在我身边沉睡的是一盏盏昏黄的灯光和这些灯光下写满岁月摧折的脸庞。他们为了讨取更好的生活,从更深远的大山里搬到这个距离城市如此之近的山头却最终决定眼望着不属于他们的璀璨灯火维持着生命需求最底限的生活。这是一个无可苛责的选择。他们过往的生活经历让他们不具有在大城市里谋生的技能,语言不通,不识汉字,充满无从判断和把握的未知。大山,尚还称得上可靠,艰辛耕耘,总能维持生活。当生命谈不上尊严和质量的时候,它至少还该谈生存,只有存在,才有可能和希望。就像孩子母亲的眼神,就像所有坐在我的课堂上的孩子的努力。我牵起孩子的手,一言不发,走回学校。

这场透骨的风始终在吹。在风的面前,一切恒远都是虚妄,一切过往都会归于无形。可活着是另一回事,该继续的总要继续。无论如何,我们总期待,我们还能追到阳光,还能在阳光里俯下身子,大声喘气,大声笑,大声宣布:“我追到了!”

同类推荐
  • 衣钵(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衣钵(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类似于古代笔记小说的十一个小故事,有奇幻的妖化人物变形,也有鬼心作祟的沉船杀人。幼年读《聊斋》,时常耽于书中的幻想,然而世事变迁,城市早已高楼林立,四年时间,我差不多只写了这十来个笔记小说,笔法上尽量做到古朴简洁,它们似乎与这个时代的写作早已格格不入,但它们开辟了我另一个精神的幻想世界。
  • 男盗女娼(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男盗女娼(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二十九岁的白小七遇到吉普,以为终于蹚过了情感的波折和暗礁,可以修成正果,却发现吉普不仅有妻子还有多位情妇的事实。知道了真相的她决定不动声色地与吉普相处,给他制造麻烦,伺机报复。然而,在共同经历了一系列离奇琐碎的事件以及无数次火热缠绵之后,白小七却迷失了初衷。是接受爱还是继续恨,是欲念作祟还是真情使然,是真实还是欺骗……同时,在都市靡丽的洪流中,赵佳薇、巨蟹男、西域、刘总、老薛……每个人也做出了各自的选择。白小七觉得一股火往头上涌,掏出钥匙开了门。“你怎么有我家钥匙?你是谁?”“我是陈朗的女朋友。你是谁?”“我是陈朗的妻子。”
  • 啊,明天(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啊,明天(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相似的命运让一个年轻人和两个孩子在狱中不期而遇,结为忘年交。狱中的生活,让他们的意志得到磨练,他们的精神得到升华——为了生存,为了自由,他们演绎出一个个使人叹息、让人回味的动人故事。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平实的叙述,带我们走进文革悲情岁月里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监狱。监狱里有着残酷的一面,也有温情的一面。正是这温情的一面让人期盼着明天的来临。生活在当今的世界,常常喜欢回忆回忆过去,再放眼放眼未来,于是就有了一些感怀感触,就有了一些见诸于笔端的文字。
  • 中间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中间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在某个时空中,早在二战之前,地球已经被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人类依赖电子脑,自由穿行于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不论网络空间还是现实世界,都即将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中国正处在漩涡的中心地带。派系割据,军阀混战,日本虎踞东北,一场空前的大战正处在爆发边缘。沈汉生自感金戈铁马的岁月早已过去,面对无尽的战争,他只想远远避开。但巨大的阴影笼罩之下,没有人可以永远逃脱。作为网络谍战专家,沈汉生的命运已经注定,等待他的只会是一次又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生命的终结。《中间人》就是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30年代,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发生在中华民国的赛博朋克故事。
  • 西天(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西天(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那么,这就是你这十四年中,西行路上的种种经历?”贞观二十七年的一个夜晚,长安关外的望经楼,唐朝皇帝李世民从遐思中回过神来,意犹未尽。眼前,他视如兄弟的玄奘法师,比起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启程时更瘦削了许多,肤色也晒成古铜,不复旧日的白皙俊俏。“陛下,臣僧不过是讲了一个关于去往西天的故事。”玄奘抬起头,平静如深潭冷寂如枯井的双眸隐隐显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忧郁。“你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唐朝皇帝虽然斜倚在他的王座上,神色中有一种兴趣盎然的闲适,语调中却仍保有他九五至尊的威严。
热门推荐
  • 紫月家园

    紫月家园

    叶枫的世界是个充满虫子和变异野兽的世界。人类面临在生死之间的抉择。人类的危机是来自于虫子和野兽还是来自与人类本身?紫月的出现使得人类获得进化,一切是阴谋还是契机?让我们伴随叶枫的步伐去建设真正属于人类自己的家园。
  • 皓神记

    皓神记

    用一抹执着,化一个意想;用一份真心,化一世传奇。且看穿越异世少年如何开启属于他的热血江湖。手握无影度皓世,万般难解六字诀。虚妄横渡千百载,末影苍茫皆成空。
  • 九十九次,樱花凑爱

    九十九次,樱花凑爱

    “樱花好像又开了,可惜我再也见不到了。”女子站在树下,伸手想去接下那瓣飘落的枯花,只是……与手指的擦间而过,刹那间却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绝美的脸上,一条白色丝带蒙于眼上,女子一袭白衣与那错落的樱花…宛然一体,美……惊心动魄。
  • 狩猎者们狂想曲

    狩猎者们狂想曲

    代表八卦的八枚异能戒指重现人间,赋予人类异能的同时侵蚀人类的神经,当神经系统被完全侵蚀时,就会沦为戒指的奴隶。这些戒指究竟是人类的福音,还是噩梦?大危机!不死之谜诱惑迷途之人,上古凶兽破封,向人类世界席卷而来……怎能让它们前来!本该死去的东西,就该让它们有个死去的样子!那么,为了我们的家园,努力吧,骚年们!人畜无害的小鲜肉邂逅面瘫暴力的哑巴哥,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注:这不是腐文,真的不是……【拍砖】)素面朝天的萝莉,性感妖娆的御姐,诡秘莫测的苗女,半死不活的戒奴,一切尽在……《狩猎者们》
  • 转身的温柔

    转身的温柔

    温柔的转角,甜美的唇瓣,品尝甘甜与苦涩。冰冷的王子,热情的公主,开转校园恋情。
  • 我与尼酱二三事

    我与尼酱二三事

    白痴,我为什么喜欢你啊?全世界都懂的事为什么只有你不懂?算了,原谅你了,你要知道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原谅你并且在你身后陪着你,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只因为是你。
  • 神仙泪

    神仙泪

    他父母双亡,天煞孤星,别人都敬而远之,偏就她像个狗皮膏药非要赖上来,一说下山历劫,二说赚钱糊口,却没想到她将自己当成了历劫的度厄星君,拿来避劫用。他惆怅,这个迷糊小仙,难道不知道度厄星君是位女仙吗?她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百来岁的时候又被师傅踢下山度劫,好在,她运气不差,一下山就遇上了下凡历劫的度厄星君,先收了个狐狸小徒弟,又顺手找了个竹妖做知己,再拜了一个和尚做师傅,正得意洋洋之际,星君的前世情妇找上门,还有亡魂前来索要身体,更可怕的是,他竟在山中藏了个美貌道姑!
  • 重生小夫妻

    重生小夫妻

    老天爷:家庭的不幸是对你的磨砺女主:好吧,这个没的选老天爷:重生是对你的考验男主:好吧,这个没的选,也不错老天爷:小三是对你们爱情的......女主(男主):不行!这个不能选!看女主和男主重生回十岁,为了家庭为了幸福为了爱情携手拼搏,披荆斩棘,降妖除魔每天暂定一更,上午十点到十一点左右各位看过的亲们要留下票票呦,别忘了推荐收藏夜雨在这里拜谢啦。
  • 爵女惹不起:我本猖狂

    爵女惹不起:我本猖狂

    她是杀伐果决的爵女,一朝相遇,这小子耍她
  • 宋史通俗演义(二)

    宋史通俗演义(二)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