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柳村和周围的村落,是有着定童亲的习俗的。当年夏从寒本来也该有一门定童亲的人家的,只是那时候阿春先生已经在学校教书了,所以号称要破除旧思想地没有给夏从寒定童亲。
当年定童亲的那些人,长大后发现时代根本就不一样了,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都已经是深深根植在大家的思想里了,所以对于那些从小父母给定下亲事,大多都是没能有结果的,反倒是因为习俗的那些繁礼,每当要取消一门童亲的时候,总是能闹的两家人都不太痛快,而且要是两家人离得比较近,童亲的两位当事人,总是不可避免会因为经常碰面而深深觉得尴尬。
基于这点看来,阿春先生倒是挺有先见之明的。只是乡村地方,总有些热心的婆婆婶婶的,喜欢给别人介绍对象。
这天早上阿春先生刚刚给菜园子里的菜浇完水,回到家里准备吃早餐,阿婆就找上门来了。
说起阿婆倒也是个传奇呢,她的本名叫什么大家都几乎遗忘了,但凡认识她的人,不管老的少的,都称呼她为阿婆。阿婆是附近有名的媒婆,她的传奇在于她介绍的对象,大多都能成婚,并且婚后生活也都挺和睦幸福,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拜托她给自己家尚未成亲的子女物色对象。
只是现在年轻人慢慢都不太愿意接受这种方式的婚姻,所以阿婆这几年有时候也会感受到生活很寂寥,仿佛以前那些骄傲的本事都被时代的开放思想所掩盖了,她对阿春先生说:“现在的年轻人啊,恋爱谈的像过家家似的,好不容易碰到个觉得能结婚的,还经常因为合不来而不得不离婚,还不如我阿婆介绍的能来的长久呢。毕竟我看人看得这么多了,谁和谁能处得久,我看一眼就知道了。”
对于阿婆,阿春先生也是很无奈,之前在镇子上的时候,阿婆就去过家里几次了,每每兴冲冲地对阿春先生说哪家姑娘好标致,和你家从寒可是相衬的很呢。
阿春先生刚开始还拿什么恋爱自由来应付阿婆,后来这个理由说多了,自己都觉得烦,所以干脆把原因都推给夏从寒。
“我也是很相信阿婆的眼光的,可是从寒有女朋友了,我也不太好再说什么呢。”
之后阿婆就没再打过夏从寒的主意了。只是时间过去这么久,也没见夏从寒结婚,每次回来也都是一个人,没见过什么女朋友,所以阿婆看见阿春先生搬回来之后,心里那股静寂已久的热情又开始觉得骚动难耐,总想给未婚的夏从寒物色一个对象。
“年纪也不小了呢,该考虑下了,虽然现在的男人都不愿意那么早结婚,可毕竟你和阿兰总要抱孙子啊,不能由着年轻人的性子来呢。”阿婆一本正经地劝说着阿春先生,眼睛不时地看看旁边吃饭的夏兰。
“说的也是呢,阿婆。”阿春先生敷衍着热心的阿婆。
好不容易将阿婆打发走,阿春先生终于能够安心吃早餐,可心里总被阿婆刚刚的话牵引着。当年自己的母亲没能抱到一个亲孙子,到过世的时候还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父亲呢,现在想想,也许当初应该再要一个小孩的,只是那时候怕要是有了自己的小孩,会不会把心就偏向自己的小孩,因而冷落了从寒呢。要是有个小孙子,也许生活也可以不这么无聊吧。
“夏兰,你说要不让阿婆给从寒找个对象吧,反正也不是什么坏事。”
夏兰已经吃完早餐,正在洗衣服,“你又不是不知道从寒的脾气,他哪可能接受这种事情哦。”
阿春先生点点头,继续吃着早餐。
“对了,我每天早上去海边散步,都会碰见那条老狗,挺可怜的,没食物吃,饿得都只剩下一身骨头了,再这样下去,说不定很快就会死了。我想把它带回来养呢。”
“你自己看咯。”夏兰边搓洗着衣服边淡淡地说。她心里跟阿春先生一样,在阿婆离开之后,她的嘴上虽然没有说出来,但心里不由地想起夏从寒的婚事这件事情来。
“希望从寒早点能够结婚,给柳家生个孙子才是呢。虽然再怎么说,跟柳家已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可言了,但总归是白春养大的孩子,也如亲生一样,给白春生个孙子,总是好过彻底断后吧。只是从寒那乖戾的性格,说又说不得,哎。”夏兰在心里想着。
阿春先生倒真是个好人,只是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对他生起愧疚的念头,然后又因为倔强的性格,演变成为什么我要忍受的心理来。这种无端的心理,说到底,也是很折磨人的一件事情。
这么多年来,夏兰心里总是带着对阿春先生的愧疚与他一起生活在一起,说自己不痛苦其实是骗人的,她知道关于自己以前的事情,阿春先生并不是完全不介意,只是换成其他的男人,说不定早就把自己扔到一边去了也说不定呢。可自己又能怎么办呢,刚结婚的时候,自己甚至还会因为倔强的脾气跟丈夫顶嘴,只是因为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后来父母过世的时候,都交代自己,“这么好的男人,一定要好好过日子啊,再怎么样你也有愧于丈夫,他也没有对你指责过,女人家,要懂得分寸才是啊。”于是之后自己也只能忍受这种既定的命运而已。
说到命运这种事情,其实也说不准到底是自己还是丈夫被捉弄了,毕竟想起来,丈夫忍受的痛苦应该会比自己多吧。要不然为什么每次喝醉酒都要说那句“酒入肠,前事忘”呢,终究是难以忘怀地默默忍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