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5600000021

第21章 八 (2)

王永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由你掌握,这是业务会议嘛!”

开会前,李守才还是动了一番心思的:要把群众的思想抓住,要把问题摆出来,给工人们看看它到底有多么大,再称称自己有多少斤两……

情况摆完之后,李守才加重语气说:

“困难很大!大家必须清楚这一点。情况就是这样,大家看怎么办吧?”

李守才的话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些人又在交头接耳了:“这活看来有点棘手哩!”“看人家说得有些道道儿!”……

“天鹅肉比蛙子肉总是好吃得多,可我就没吃过!”梁君脸对着天花板在自语。

人们又骚动起来。

戴继宏那边的一堆人急了,有的人又坐不住了。

“这是怎么搞的?把老戴的方案搁起来了?”小刘憋不住高声嚷出来。

“你又咋呼个啥?”戴继宏瞪他一眼,“沉住气,慢慢听下去!”

但李大炮却没沉住气,他的“炮弹”也“走火”了:“李主任,老戴不是提了个建议吗?为什么不说说?”

“有人提建议,”有人小声地说,“干吗不说出来?”

“有情况就都摆出来嘛!”坐在张秀岩旁边的一个天车工,在与小张叽咕了一会儿后,也说话了。

“大家别忙,我下边就谈!”李守才脸上的肌肉不自然地抽搐了几下,眼珠子从眼镜上边朝工人们骨碌碌溜了一转,发觉大家的劲头不对,只好赶快接着说下去:“戴继宏同志是提了个建议——说它是方案也行,不过还说是建议吧!这个建议很大胆,说明老戴的思想确是解放了,解放得很彻底!不过,光有干劲和热情还不行,设备技术文件还得配合上去,当然,老戴也提了措施,但是,但是……我看,老戴自己向大家讲讲吧!”他最后实在没什么好讲的了,就用这话来收场,用眼睛征询了王永刚一下,王永刚同意地点点头。

戴继宏站了起来,他那高大的身材,使这房子显得有点矮。没说话,他的脸就红了,胸脯一起一伏,看来情绪有些紧张,半晌才说出来:“同志们,这个建议不是我个人提的。是杨坚、张师傅跟工段一些同志商议后提出来的,我自己说不好,请老杨代表我说吧!”说完,他坐下了。

人们一齐把目光投向杨坚,这个年轻人一时显得手足无措起来,他也是不善于在大庭广众中讲话的,因此,连忙说:“我、我怕讲不好,老戴想的,还是他说吧!”

戴继宏在杨坚坐下时,狠狠地捶了他的屁股一下,并用眼睛一瞪说:“你是怎么搞的?”

杨坚对他笑笑,刚想对他说什么,张自力却站起来说话了。他说:“还是老杨说吧,继宏拙口笨腮的,他怕说不周全。”老铸工知道戴继宏的秉性,这孩子就有个倔劲和冲劲,嘴下不大行,心里有点啥不能全部说出来。

戴继宏又用力捅了杨坚一下,意思是:怎么样,这不仅仅是我的意见吧?

“到底师傅会帮徒弟的忙。”郑心怀冷冷地插了一句,他本是小声自语的,但人们还是能听得见。

“那就由老杨说吧!”王永刚好像知道戴继宏等人的心意,就助了一把,“别耽搁时间了!”

杨坚没有再推托,他原原本本地把戴继宏的建议讲了出来,并尽量使他的话系统化、条理化。当然,他也加进了个人意见,不过,谁也不能感觉到那是他外加进去的。他的讲话很有吸引力,腔调都是工人们平时讲话的土腔土调,虽然讲的是复杂的技术问题,但他却讲得通俗易懂,甚至像讲什么科学故事一般,把所有的人都吸引住了;而更主要的,是被他那一股洋溢的热情感染了。会场一时鸦雀无声,寂静到一根针落到地上都可听到。

戴继宏用心地听着杨坚的讲解,他在内心里感谢杨坚,他觉得讲解人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大大地充实了它。

戴继宏的方案,震动了整个会场。人们不能不感到惊讶,一个普通工人出身的工段长,居然敢于打破铸工专家、技术副主任的“三无一缺”论,提出一整套的办法来,尽管它还是个粗糙的轮廓,但一个巨大的铸件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

甚至李守才也感到出乎意料。昨天王永刚把戴继宏的方案草稿交给他时,他根本没仔细去看,只翻了两页,就看不下去了。他觉得戴继宏有那种不现实的想法,仅仅是因为这个青年工人经历过的、看到的太少罢了。一个人知识越少,非分之想总是越多的,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这个道理。谁知今儿一听杨坚讲解,他发现这个青年工人的想法并不全是非分之想,有的地方还很有点儿门道哩,这倒需要认真对待了。

杨坚的讲解结束后,会场上哄闹起来了。惊叹声,赞扬声,议论声,还有那不相信的疑问声,响成一片。

王永刚仔细地观察了各种人的表情,冷静地从那哄哄的吵嚷中听取各自不同的议论。隔了一会儿,他向沉思中的李守才说道:“李主任,让大家谈谈看法吧!”

李守才勉强站起来,多少有点生硬地说:“大家静一静!”哄哄声戛然而止,他接着说:“戴继宏同志的初步方案,老杨介绍完了,大家谈谈吧!不过,大家知道,这是件大事,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地对待。”

室内很静,大家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谁也不先说话。王永刚知道这是李守才最后几句话发生了作用,需要缓和一下空气。他说:“同志们有什么想法,尽管摆出来。有啥说啥,想到哪说到哪,别留底儿!这件事虽然很大,可必须依靠咱们大家来办,铸件再大,也是人造的。将来装好了,还要人来操纵,有什么可怕的?大家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好了。”

一席话,果然使空气缓和了。会场又开始活跃起来。

“没人说,我先讲两句,”张自力多少有点困难地从地板上站起来,“继宏这个想法,我早就知道了。乍一听他说,我也吓了一大跳,觉得这家伙个儿大,要求高,从来没见过,就怕扳不动它。后来听继宏一解释,再经老杨一补充,王永刚同志一启发,我开窍了,劲头也来了,咱们干得了!”老铸工挥动着拳头,“也许有人要问,你根据什么说的?行!我告诉他,中型的我们干得了,大型的也能干得了!现在,要措施,我们有!要干劲,我们有!还有一股子革命精神,党又撑着咱们的腰,为什么还干不了?”张自力的话很有分量,不少人听了直点头称是。

“我赞成张师傅的意见!”小刘突然站起来冒了一句,然而,说完就坐下来不说了。

“为什么赞成?”李守才也很讨厌这小家伙的乱吵吵。

“我跟张师傅的想法一样嘛!”

“不过,我看可有点儿悬!”郑心怀却慢悠悠地站起来了,“这么个大家伙,造起来哪能那么简单?光起模这一关,就过不去!”

郑心怀这个问题提得很厉害,这的确是个关键。根据过去经验,生产大机架一般都采用整体模型,但起模时很困难,因为铸型要求撞砂特别紧实,模型和铸型间的摩擦力和黏附力很大,这个力往往超过模型强度,很难起模。看来郑心怀是动过一番脑筋的。

李守才对此很满意,他趁热打铁地启发道:“这个问题提得具体,很好!谁有类似的问题还可以提。”

不过暂时没有人继续提。戴继宏站起来了,他胸有成竹地说:“老郑提的那个问题,我和老杨考虑过了。”大家吃了一惊:他们都考虑了?因此更加注意地听着。“我们准备采用另外一种活皮抽芯式模型。”戴继宏把这种结构解释了一下,然后说:“我们初步试验了一下,不大离儿。”

王永刚对这点很高兴,戴继宏对许多问题心里已经有了底儿了,并且做了准备工作,干得很好呀!

此后,又有人提出几个大小不同的问题,戴继宏也作了解释,虽然有些解释还不很详尽具体,但听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大家讨论得很热烈,一个接一个发言,有的提问题,有的提建议,有人作补充,有人谈看法,还有人只简单地表示态度。

先前还是一个一个讲,继则嚷成一片。就在这时,梁君举起手来。李守才被一阵吵嚷搞得有点蒙头转向了,也没看见有人举手,直到郑心怀提醒说:“李主任,有人发言!”李守才才看见梁君那只细白的手臂。“大家别嚷了!”这一举手把李守才从纷乱中救了出来,“请老梁发言。”他预感到:这个年轻人的发言定是非比寻常。

“我仔细地听了杨坚同志代表戴继宏同志所作的发言,”梁君在众目睽睽之下站了起来,他那郑重其事的声调和那一气呵成的长长的句子,使听的人有点不舒服,“其他同志的发言我也听了。我觉得大家热情很高,干劲很足,真可谓气势如虹,排山倒海!特别是老戴和老杨,已经做了那么多工作,更使人惊叹不已!但是,”忽然又发出故有的“尖声”来了,“我还有一点点想法,”他故意表示谦虚,尽量压低一下喉咙,“什么事情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空想比实际美丽,但实际却比空想具有说服力。铸造大机架,我举双手赞成!可是,有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去克服‘三无一缺’的困难,却值得好好研究了……”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看了看众人的反应,他觉得人们都在注意地听,他暗自高兴。

“老戴不是提出办法了吗?”小刘最不爱听梁君的讲话,于是忍不住顶了一句。

“对!老戴多少触及到这个问题,”他虚晃一枪,“不过,我还有个比喻,比如,现在人类想飞到月球上去,这路怎么走?很多人在理论上早已解决了,但具体技术问题,却一时难以解决。当然有人会说,现在不是有人造卫星上天了吗?但仅仅卫星上天而已,毕竟还没飞向月球。谈到老戴的建议,这是个很好的建议,如果它真正能够使我们有把握地铸成大机架,人们没有理由否定它,我也不例外。”梁君讲完了,拿出雪白的绸手绢,轻抚细抹地擦去脸上的汗。

同类推荐
  • 三蛇沉浮记:午菲中篇小说选

    三蛇沉浮记:午菲中篇小说选

    这本集子以作家从小生活的故乡和上山下乡当知青生活过和体验过的生活背景为原型创作的六篇中篇小说,包括《严仔玉》《名犬》《夭寿之友》、《重现的钧瓷之光》、《回马》和《三蛇沉浮记》。
  • 紫檀木橱

    紫檀木橱

    本书收录的小说包括:二木当官、因为爱上了你、村里有个报告团、紫檀木橱、山妹子、抓阄、葫芦坳、机会、组训、较量、蜂洞、自投罗网、一个帕金森病患者的漫漫求医路、头奖。
  • 永不,永不说再见

    永不,永不说再见

    这个世界上,会不会有一个人,在你不知道的某个角落,唱着你喜欢的歌,做着你年少时的梦,走过一一条你梦寐以求却遥不可及的路?如果你碰上这么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这就是命中注定,前世今生?可事实上,王子和灰姑娘只有在童话里才会得到美满……
  • 基督山伯爵(下)

    基督山伯爵(下)

    《基督山伯爵(下)》前1/4主要描写主人公狱中遭遇和越狱后的报恩行动。后面的3/4叙述主人公复仇的曲折经过。小说是以基督山扬善惩恶,报恩复仇为故事发展的中心线索的。情节离奇却不违反生活真实。
  • 香巴拉秘符Ⅱ

    香巴拉秘符Ⅱ

    张崇斌自越南救出祁兵,作为交换条件,与越南黑帮分子达成“合作”协议,齐赴西藏“神山”开展寻“宝”计划。然而“神山”探索征程充满曲折、离奇坎坷,且因有人告密,张崇斌被羁押。为了自证无罪,澄清祁兵冤情,在办案人员和国内权威专家严肃的讯问面前,张崇斌联手拥有天才智商的唐凯以超凡的解谜构思,巧妙地剖析了麦田怪圈、金字塔、UFO等世界上最具影响的不解之谜之间存在着的内在关联及其成因机理,并通过对秘图符号释义,揭示出当前威胁全人类的危机所在。
热门推荐
  • 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奕内景玉书

    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奕内景玉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本无心,寒玉倾城

    妃本无心,寒玉倾城

    空桐有女,阴狠毒辣;辰耀有女,倾国倾城。她是天煞孤星,满脸的地狱之花,诠释了她注定不会平凡的一生,江湖,她是人见人怕的魔鬼,皇宫,她是身份最贵的清冷公主。他是病秧子王爷,清雅如尘,是辰耀国人人敬仰的存在,整日与药为伴,却不知心下也是个霸道腹黑的主。某天,他神情郑重的允她十里红妆,她却梨涡一现,当场逃婚?!第二天,京城大街小巷贴满了她的寻人启事:净栾王妃北堂无心,因嫉妒本王天人之姿逃婚,望见到的人打包送回净王府!片段:某男虚弱倚靠卧榻:“娘子……为……为夫怕是等不到你嫁给为夫了,不然现在就把事办了吧。”“……”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大婚之夜,某男蜷缩角落:“为夫体弱,娘子可悠着点!”
  • 甘肃省志.政协志

    甘肃省志.政协志

    政协志上限为1950年10月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成立起,下限至1998年1月七届省政协届满止。
  • 万妖仙尊

    万妖仙尊

    凡人宋安准备飞升成仙,却渡劫堕入妖界!堕入妖界,只想简简单单做个逍遥小妖,却稀里糊涂卷入了万年难遇的妖魔大战?两界内耗之时,消失数十万年的神器接踵出现,传说中巫妖大战被毁灭的大陆现世,曾被灭绝掉的巫族强势重归,六道轮回重化后土!天地重归洪荒,三界濒临灭绝边缘。昔日洪荒九州重组,天道扑朔迷离,天地之间,所有种族纷纷卷入到这场漩涡里。小妖宋安,统领万妖,为了天地不陷入进无休止的杀戮,独立承担起救世的责任,见证属于他自己的传奇!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 鬼帝小娇妻

    鬼帝小娇妻

    鬼帝令人闻风丧胆,传说没人能靠近他,性格孤僻。偏偏女主生性活泼,是个捣蛋鬼,明明可以自己解决自己弄得烂摊子偏偏又推给别人。性格相差这么大的两人在一起又会如何?
  • 当夜晚降临时,你是不是一个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当夜晚降临时,你是不是一个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夜晚,则是故事的高发时段。每当夜幕降临时,情绪和世界由此打开,奔涌而出,泛滥不止。故事,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10个和夜晚相关的故事,也是10个关乎情感和情绪的故事。
  • 食物没错,吃会错

    食物没错,吃会错

    电影《双食记》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就是美女、美食,看起来赏心悦目,但如果处理搭配得不好,也会要了人的命。中华传统饮食不仅美味、养生,还有相生相克的道理,就像爱情让人沉醉也能杀人。电影《双食记》的中医顾问、著名中医专家李杰和著名药膳食疗专家郝建新共同打造本书,让人们在安排膳食过程中趋利避害、合理配餐,避免食物相克,防止因不当膳食而产生疾病……
  • EXO之杀手复仇归来

    EXO之杀手复仇归来

    呵呵,凌雅汐你不是杀了白羽吗?我告诉你,亲人、朋友是我的底线,凡触碰了我的底线的人,杀无赦!凌雅汐,我已经没有牵挂了呢,要不要尝尝生不如死的感觉啊?EXO,我告诉你们,你们不是不相信白羽吗?要不要尝尝互相怀疑的感觉啊?我管你什么身份什么地位,跟我们什么关系,我告诉你们,在白羽死的那一刻,我就不再是原来的安诺琳。我变了哦……还不是你们亲手把我推向地狱啊?我可是恶魔了哦,来自地狱的恶魔哦……
  • 尸术

    尸术

    赶尸湘西的风俗,赶尸的人是一个身穿道袍的法师,无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赶。夜里行走时,尸体都带着高筒毡帽,额上压着几张画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而今天我要讲的是30十年前杓子岭那段不同寻常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