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58200000006

第6章 公冶长第五

担当道义,是自觉行为,不是对他人的强求。

听其言,观其行。

不要受到别人的影响,也不要影响到别人。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真正的仁者,有着全然的智慧。

衡量好学的标准是什么?

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词汇——

妻:动词,以女嫁人,与之为妻。

缧绁:此处代指公冶长身处牢狱之中。缧,黑色大索。绁,牵系、捆绑。古代牢狱中用黑色大索绑系罪人。

以其子妻之:孔子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公冶长为妻。

成长与感悟——

伸张正义,关键时候站出来,有所担当,是孔子欣赏的品格。

人物——

公冶长:齐人,孔子弟子,字子长,为人能忍耻。

5.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词汇——

不废:不被废弃。

刑戮:因犯法而受刑罚或被处死。

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将侄女许配给南容。

成长与感悟——

在清明的盛世,才华不被埋没;在乱世之际,能够明哲保身,这是正确面对出入、进退的理性选择。

人物——

南容:南宫韬,孔子弟子,字子容。

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词汇——

斯焉取斯:子贱的美德从哪里来?第一个“斯”,代指子贱这个人。第二个“斯”,代指君子的美德。

成长与感悟——

君子之贤,贵在熏陶,这正是聚于一门、敬业乐群的益处。

人物——

子贱:鲁国人,孔子弟子。姓宓,名不齐,字子贱。少孔子四十九岁。有才智,仁爱百姓,不忍欺。孔子非常器重他。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词汇——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礼器。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簋,皆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

成长与感悟——

器,指有用之物。以器喻人,指有用之才。

孔子言“君子不器”,指的是君子不要仅仅成为可用之器,更要追求正道。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词汇——

佞:巧言,即能言善辩。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用伶牙俐齿来应对别人,挑起事端,招人厌恶。御,抵挡、应对。给,言词不穷。

成长与感悟——

口舌捷利者,心中不诚,为善者少,为恶者多。徒快于一时,为人憎恶。

圣门高弟如颜回之“愚”、曾子之“鲁”、冉雍之“简”,是浑厚淳朴之气象。

有志于道者,首先要恭默。

人物——

雍:冉雍,鲁国人,孔子弟子,字仲弓,以德行著名。

5.6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词汇——

吾斯之未能信:我对这个还没有信心。

说:通“悦”。

成长与感悟——

知道自己不知道,才进而好学,更加恭身践行。

人物——

漆雕开:鲁国人,孔子弟子。复姓漆雕,名开,字子开,又字子若。少孔子十一岁。习《尚书》,不乐仕。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词汇——

桴:以竹木编成的水上行驶工具。大曰筏,小曰桴。

无所取材:找不到做船的木材。

成长与感悟——

“乘桴浮于海”,多有飘然而去之感。

夫子于进于退,与海天为一体的旷达令人心生涟漪。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词汇——

赋:兵赋,泛指军旅之事。

邑:古人聚居之所,分公邑和采邑两种,公邑直辖于诸侯,采邑为卿大夫封地。

家: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即采邑。

宰:古代卿大夫的家臣和采邑的长官均称宰。

成长与感悟——

仁有着全然的至高标准,实现仁,需要全然的自觉。

高标准,自然严要求。弟子们虽然优秀,但孔子并不轻易以仁嘉许。

人物——

赤:鲁国人,孔子弟子。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少孔子四十二岁。束带立朝,对宾主之间的礼仪非常娴熟。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词汇——

孰愈:谁更胜一筹。愈,胜。

望:比,比较。

成长与感悟——

一,数之始。十,数之终。颜回闻一知十,由始而见终。子贡闻一知二,由此而知彼。

闻一知十,潜心性命,一彻尽彻,是悟后之知。

闻一知二,聪明用事,唯事闻见,是推测之知。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词汇——

杇:抹子,涂饰墙壁用的工具。这里用作动词,涂饰、粉刷之意。

诛:责备。

成长与感悟——

听言信行,不如察言观行。听一个人怎样说,不如看一个人怎样做。

人物——

宰予:鲁国人,孔子弟子,字子我,因口才著名。

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成长与感悟——

正大光明、坚强不屈之谓刚。有此德者,将超然于万物之上。凡富贵贫贱,威武患难,荣辱得失,皆无动于心。

多欲者必多屈于物,多求于人,患得患失,内乱外扰,离刚就远了。

人物——

申枨:字周,孔子弟子。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成长与感悟——

人生的理想状态,是希望自己不要受到别人的影响,也不要影响到别人。

人拥有权力,或自认为具有较高美德时,对他人掌控的欲望将不断膨胀,其中包括肉体上的支配、精神上的影响以及对他人自由的干涉,当警醒!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成长与感悟——

天道有吉凶祸福,人性有贤愚刚柔。在天地之间,人在担当怎样的使命与任务?这其中的道理,深远而美哉!在这方面的体察与表达,孔子极为到位。子贡不禁感叹,孔子所说的性命与天道方面的道理,在别处就听不到了。

学习性命与天道,根本在于对孝悌忠信的持守、诵习。

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成长与感悟——

闻之未行,等于未闻,多闻害矣。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成长与感悟——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外在的文,源于内在的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就是内在的质。

敏是天资。学是人功。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天资敏加好学,再加不耻下问,是为文。

人物——

孔文子:卫国大夫,名圉。

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成长与感悟——

有对己恭,方有对人敬。进而事上、养民、使民各得所宜。

人物——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公孙侨。郑穆公之孙,字子产,又字子美,是古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5.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成长与感悟——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物——

晏平仲:齐国大夫,名婴。

5.18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词汇——

居:藏放。

蔡:用于占卜的大龟。

山节藻棁:房子的斗拱雕刻成山形,短柱上饰有水草图案。山节,使雕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水草名。棁,梁上的短柱。

成长与感悟——

臧文仲藏一大龟,在龟室中柱头斗拱上刻有山水,梁的短柱上画着藻草,装饰得像天子供奉祖宗的庙一般。一个人一旦逾越了本分,智慧从何谈起呢?

人物——

臧文仲:臧孙辰,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文”为其谥号。

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词汇——

令尹:春秋时楚国最高的官职,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相,掌军政大权。

三仕:多次出任令尹之官。

三已之:多次被罢免。

弑:臣杀君为弑,子杀父为弑。

十乘:四十匹。

弃而违之:弃其禄位而去。

成长与感悟——

令尹子文三起三落,进无喜色,退无怨色,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忠诚之至。

陈文子弃其禄位,洒然一身,三去乱邦,心无窒碍,可谓之清。

真正的仁者,也是智者。有仁的心愿,还要有实现仁的能力。忠、清都有着仁的意愿,但缺少了智,终究不能实现仁。

人物——

令尹子文:子文,名斗豰於菟,曾为楚国令尹。

崔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

陈文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名须无,谥号“文”。

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成长与感悟——

君子之行,谋其始,思其中,虑其终,然后允合事机,举无遗算。

思者,思其是非,思其利害。思谋太深,过分谨慎,则过犹不及。

人物——

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谥号“文”。

5.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成长与感悟——

有一种更深的智慧,美其名曰“大智若愚”。

装成智的样子,成名者易;去掉浮华,保本性者难。

人物——

宁武子:卫国大夫宁俞。谥号“武”。

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词汇——

狂简:激进。

斐然成章:文采可观。

裁:剪裁,引申为教育、指导。

成长与感悟——

志大而略于事,徒以斐然之文而成章篇,违理害道,不知裁正,有误于后人。

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成长与感悟——

有所恶而不念,有宿怨而相忘,则恩怨俱泯。

人物——

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词汇——

乞醯:借醋。醯,醋。

成长与感悟——

是曰是,非曰非,有谓有,无谓无,曰直。

直,实事求是,并不需要曲意的实现,哪怕是去实现“美德”。

人物——

微生高:微生为姓,高为名,春秋时期鲁国人。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词汇——

匿怨:内心藏有怨恨而不形之于面色。

成长与感悟——

花言巧语,伪善的面孔,看起来毕恭毕敬,但心藏怨恨。孔子对此持否定态度。

左丘明、孔子同好恶。

人物——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学家。相传曾任鲁国太史,作《左传》和《国语》。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词汇——

盍:何不。

衣轻裘:穿着羔裘大衣。

敝:损坏。

憾:怨恨,不满。

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伐,自我夸耀。

施劳:夸大自己的功劳。施,夸大。

成长与感悟——

心之所至之谓志。

车马、衣裘与朋友共同使用,即使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求仁而得仁。

不炫耀自己的长处,也不夸大自己的功劳,这是不违于仁。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仁者安仁。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词汇——

自讼:自我责备,反过来省察自己。

成长与感悟——

修己者方可安人。

人对于别人的“过”,容易知见;反观自己的“过”,有点困难;自讼,自知自省,难上加难。然唯有“见其过而内自讼”,方可纠偏,归于正。

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成长与感悟——

真正的“好之”是心有所属,心甘情愿。

好学,即追求道,实现仁。

道义的担当是个人的自觉行为,不是对他人的强求。

同类推荐
  • 台州有意思

    台州有意思

    台州是个怎样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小地域都拥有不一样的城市表情,彼此之间略微差异的水土养出了个性十分不同的台州人。台州人的N种生活表情都那么有意思!不信?来翻翻这本书,保准能让你乐个开怀,还能让你更了解台州,这个南国大地上与众不同的城市。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妙手回春术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妙手回春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生活之旅

    生活之旅

    了解中国的历程,不仅仅是仰视她呈现出的大国风范,更重要的还是在点滴生活中去体味她散发的内在魅力。只有生活中的亲密接触,才能让你真切地去感受和理解中国和中国人。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崇尚自然的茶道精神、源远流长的美酒佳酿,传承千年,折射出中国人真挚热烈的情感和平和从容的气质。中国人茶余饭后的休闲娱乐更是千姿百态,而跟随天意去呵护身心,蕴含着中国人颐养天年的真谛。此刻,中国的美食准备挑战你的味觉神经,佳茗和美酒带你回到梦中的东方,千年积淀的智慧游艺即将唤醒你沉睡的心灵,而华夏的养生之道正在为你开启关爱身体的哲学之门。这一段活色生香的中国生活之旅,等待着你来尽情地领略。
  • 走近兰州

    走近兰州

    《走近兰州》一书挖掘整理了从上古到当代的兰州历史文化,较全面地展示了兰州历史文化的沿革与传承。该书从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文化现象中梳理出了兰州概述、峥嵘历史、文化渊源、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生态园林、民俗风情、地方名品、科教文化、人物春秋等10个方面,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兰州历史文化的繁衍,引经据典、有史有实、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对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来说,可以极大地增进凝聚力;对外地的游客来说,则会极大地促进“认同感”。本书涵盖了兰州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让“兰州有着丰厚的人文资源”等赞誉都有了系统的文字根据。
热门推荐
  •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被世人蔑称为“七为夫人”、“九为寡妇”的夏姬真的嫁了七次,以采补术克死了九个男人吗?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真的如史话中那样,是一个淫乱无度的妓女吗?一代明君唐太宗宠爱的高阳公主为什么性情乖戾,身为皇家金枝玉叶却作奸犯险?千古第一女“丞相”上官婉儿有着怎样波折艰辛的人生经历?在这些众口相传的坏女人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刻骨铭心的事情,让她们前后性情大变,在人性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写岳飞出身,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骁勇无比,后来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以告慰岳飞忠魂的故事。此书结构完整,编年记事详实,对后世有关岳飞题材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 五国战纪

    五国战纪

    一块原始大陆,在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因误将日月神镜摔落至此,形成了五块新的大陆,同时也孕育出五种不同的文明。为了生存和利益,五个不同种族在此上演的纷争史诗。
  • 医道仁仙

    医道仁仙

    一个手镯,一个隐世宗门的传承,掀起了现代都市的江湖风云。平凡的年轻人秦毅得到了妙手神医门的传承,开始了人生的逆袭。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没落的妙手神医门重新走向辉煌。在江湖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说!
  • 站在巨人肩上-从法拉第谈磁物理学

    站在巨人肩上-从法拉第谈磁物理学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千里寻你:弗骅不落幕

    千里寻你:弗骅不落幕

    现实给的可能一辈子都是这样,不巧,不偶然该遇到的总会遇到。那天,有一个白裙飘扬的女人,矗立长桥之上那天,有个开朗大方的男人,随着她飞身而下对,是两个陌生到连一面之缘都没有过的人他们的生命就在这一刹那,相交出了一个完美的世界这叫爱情它像一场灾难,终于两人在那一年纷纷受了伤他转身离她而去,她曾为了他周游世界,最终回了原地原点,却等落了一地芳华,却不知他一直自己的身边,以另一个名义,有另一种生活,那个时候,现实给的痛才渐渐浮出心间归来之时,却不想一切物是人非。他忘了流年,忘了曾经,心中早已是另一片天地。我在原地等的像一个傻子,放弃了那个有着对我爱如烈火的男人。我该怎么办呢,你冷的像冰啊
  • 重生六小姐之命中注定不能爱

    重生六小姐之命中注定不能爱

    今生我定不负你,嫁给我――冷雨夜,我以唐家为聘礼,你只要留在我身边――唐禹哲,心不在,没关系我等你一辈子,只求你回头看看我――蓝燕,当初是我不对,下半生我会不离不弃――漠河,我问你,在你的心里可曾有我――旭明,她的无奈,她的犹豫又有谁知………
  • 梦入大道

    梦入大道

    高中文科老师梦凡,因为着迷于关于神农架的传说,在探索神秘的神农架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醒来后发现却在另一片叫做古河大陆的星空,又被神秘的前辈选为了后人,从此古河大路就在梦凡的影响中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
  • 大衍神尊

    大衍神尊

    唐朝大道士李淳风偶得无上神功——大衍紫绝洞玄真经,转修不成,憾而离世……两千年后,生活在现代都市的孤儿李若,得淳风老祖残魂指引,叩关开墓,获得无上传承,修练神功,绝境逆袭,踏上制霸都市,与诸界神魔争锋的至尊之路。……本书交流群619255011,欢迎各位友友的到来!
  • 恒古圣尊

    恒古圣尊

    我说有仙仙可活,我说无魔魔泯灭。我说有天天可在,我说无地地不存。九天十地唯我恒古不变,唯我独尊!平凡人不平凡的巅峰之路……能否相约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