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86100000021

第21章 唐代纸做铠甲宋代五色介胄

古代战争中交战双方多使用冷兵器,对阵双方短兵相接时,除了比拼武艺和体力,铠甲也是最重要的装备,它能够有效地保护将士们的身体。因为铠甲在战争中的重大作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铠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重要的礼仪性活动中,比如军事检阅等场合。身着精致、美观的铠甲和戎装,将士们威武雄壮的身姿也是一国军事实力的体现。正是这种礼仪性的需求,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铠甲的材料越来越多样、样式也越来越复杂。

唐朝的轻型铠甲——纸甲

西安出土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人们勾勒出两千多年前秦朝军队的情景。这些兵马俑分为不同的种类,有将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等,他们表情生动,姿态各异。这些兵马俑一方面展示出秦国排兵布阵的特色,另一方面也是秦国强大军事实力的展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兵马俑,所穿的铠甲、服饰也不一样,这也反映出当时军队里森严的等级制度。

在此后的几个朝代,铠甲的变化并不是太大。初唐的铠甲和戎服基本保持南北朝以来至隋代形成的式样和制度。直到唐太宗贞观年间,随着国力的强盛,才进行了一些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唐代特有的军戎服饰风格。

到了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国力鼎盛,统治者们奢侈之风日甚,军队的一部分戎服和铠甲也开始从实用的功能中脱离出来,出现了众多美观大方、以装饰为主的仪典服饰。

礼仪性质铠甲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边塞战事的频繁。唐代最初几位统治者时期,虽然国内太平,但为了开拓疆域,常发起边塞战争。战争一方面促使唐代产生了较高的铠甲制作工艺水平。另一方面,因为战事频繁,军事礼仪也随之繁荣,最终催生出系统而成熟的军戎礼仪。

据《唐六典》记载,唐代的铠甲有13种: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锤、白布、皂绢、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乌锤、细鳞是铁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木甲等铠甲则是用丝绸等布料和一些皮料制成,这些铠甲开始用于礼仪性质的场所。

唐代还出现了非常特别的铠甲,由纸做的铠甲:纸甲。它是用多层纸叠粘在一起制成的甲衣,在分量上比青铜、铁制作的铠甲轻,也便于展示。不要小看这种由纸做的铠甲,它其实有相当的抵御能力,只是这种纸甲有一个缺陷:怕火。

另外还有绢甲,它一般不用于实战,只是宫廷侍卫、武士的戎服,这种铠甲用图案华美的绢或织锦作面料,内衬数层厚帛制成。和皮甲、铁甲一样,绢甲上也镶有皮革、金属制造的饰件,穿着更利索、更得体。

除了铠甲材质的多样,唐代戎服的颜色也是五颜六色,特别是盛唐时期的绢甲,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鲜艳而华丽。

这里要指出的是,唐代的布甲、纸甲,并不是劣质产品,也不只是用于表演的道具铠甲,它们依然具有实用性和坚固性,布甲、纸甲实际上是唐代的一种新型铠甲,是一种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轻型铠甲。在战场上同样可以保护战士的身体,只是在抗击重兵器冲击方面要逊色于金属铠甲。

因为布甲、纸甲轻便,可以在铠甲上绘制各种装饰图案,如缠枝花卉、云形宝相等。这些制造精美的铠甲,除了战场上使用,平时也有重要的作用:一可以用做武将平时的军服(可以称之为军礼服),二可用于仪卫卤簿(国家首脑重大国事活动的典章制度)礼仪的制服(可以称之为皇家禁卫军礼服),彰显帝王威仪。

由此可见,唐代用于礼仪、演示等军事活动的铠甲,不仅具有实用性,能够激发战斗的斗志;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让检阅部队的帝王将相、后宫嫔妃以及围观的百姓,看出军队的威武雄壮,展示皇帝的威望。

宋代华丽的“五色介胄”

宋代的军戎服饰分为两种,一种是实战的铠甲,另一种是仪卫礼服。实战铠甲中,用铁制作的叫铁盔、铁铠、铁甲,用皮制作的叫皮笠子、皮甲。欧阳修有诗云:“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晏太尉西园贺雪歌》)

宋代铠甲有很多种类,如金装甲、长齐头甲、短齐头甲、金脊铁甲、连锁甲、锁子甲等,而且铠甲的组件较多。《宋史·兵志》记载:全副盔甲有1825片甲叶,分为披膊、甲身、腿裙、鹘尾、兜鍪等部件。

这些铠甲的部件用皮线穿连起来,一副铠甲重50斤,将士们穿戴如此沉重的铠甲打仗,行动不便。因此,宋代也生产轻甲。轻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皮甲,它主要用于铁铠甲臂肘间的连接,既增加了铠甲的灵活性,又能减轻分量;还有一种是纸甲,它用柔软的纸捶打制成,这些纸叠加起来,厚度达到三寸,表层盖上布料,再订上钉子固定,如遇雨水,纸甲浸湿后,连射出的箭和鸟铳打出的子弹都不能穿透。

这些轻甲和铁铠甲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宋代将士的铠甲在灵活性与安全性的矛盾。

除了布甲和纸甲,宋代还有一种特色的轻型铠甲:依仗甲,它也被称之为“五色介胄”。《宋史·仪卫志六》记载:“甲以布为里,黄 表之,青绿画为甲文(纹),红锦缘,青 为下羣,绛韦连膺,金铜铁,长短至膝。前膺为人面二,自背连膺,缠以锦腾蛇(锦带)”。意思是说,宋代仪卫中的军士所穿的这种甲胄,形式是仿军士的,只是用黄 (粗帛)为面,用布作里子,用青绿色画成甲叶的纹样,并加红锦缘边,以青 为下裙,红皮为络带。这种甲胄刚好到人的膝盖,前胸绘有人的面目,从背后至前胸缠以锦带,并且有五色彩装。由此看来,依仗甲的外表装饰非常华丽。

《宋史·仪卫志》记载,宋代铠甲的颜色,有黄、青、朱、白、黑、金、银等色,至于仪仗用的绢甲,色彩比唐代更加丰富。元丰年(1078年-1085年)后,宋代公服的颜色做了调整:四品以上改为紫色,六品以上改为绯色,九品以上改为绿色;私服则是根据各种不同的织锦来区分品级,衣服的色彩经常变化。宋代将士们的服色,除了九品制官服颜色不能直接使用外,其余各色都能使用,服色以青、白、朱、黑、黄(淡黄色不能用)为主要色彩。

明代出现“V”字领铠甲

明代将士的军戎服装,式样如同唐代的窄袖宽袍。其中,有一种特别的军服:袍子无领、无扣、右衽(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叫右衽),裹襟与外襟在前身重叠时大幅交叉,以勒帛和腰带在胸前和腰部系束,这种军服多为品级较高的将帅使用。低级别军官的军服,后衣较短,没有胯袍,衣服衬于铠甲内,穿铠甲时一般只穿身甲和腿裙,戴凤翅盔、幞头、巾和小冠。这种军服,多见于侍卫所穿的服饰。

明代是重型铠甲和轻型铠甲地位交替的时期。重型铠甲是为了增加抗冲击力,提高保护性能,但重型铠甲穿着笨拙,不便于实战,逐渐被淘汰。

另一种轻型甲——绵甲便应运而生。明代的布面甲从元代继承而来,制作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以布为面里,中间缀以铁甲,表面钉甲钉;另一种制作方法就是绵甲,它经过特殊工艺做成,绵甲柔软、轻巧,在表面还缀有大量的铜甲泡和铁甲泡,轻便灵巧,蘸湿后还可以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

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明代的铠甲在设计、制作中也注意了时尚化。通过一些领子的设计,体现铠甲的时尚元素,比如在明代就出现了潮味十足的“V字领”、 镂空式护耳等“时尚元素”。

明代的铠甲以金、银、黑色为主,明洪武初年,守边军士穿着棉袄,旗手、卫军等穿红绊袄,这种战袄有红、紫、青、黄色四种服色,它作为区分不同兵种的依据。

明代后期,因为绵甲以缎布为冕,色彩较多,所以绵甲的颜色也多种多样。不过,幞头颜色仍是黑色。

明朝的戎服以红色为主,还有红笠军帽,正德年间设东西两官厅,其都督江彬戴的正是红笠。《明史·舆服志三》说,戎服因“武事尚威烈,故色纯用赤”,间以紫、青、黄、白等颜色作为配色。

明代很重视军事检阅和礼仪仪式,出现了专门的礼仪铠甲。检阅军队或进行礼仪展示时,从事仪卫活动的侍卫官戴凤翅盔、锁子甲;锦衣卫戴金盔甲;将军着红盔青甲、金盔甲、红皮盔戗金甲和描银甲等。将军、锦衣卫都腰悬金牌,持弓箭矢、佩刀,执金瓜、叉、枪。礼仪铠甲色彩鲜艳;兵器明亮锋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银光;将士们仪表堂堂,气势壮阔,威风凛凛。

专用于检阅军队的

清代帝王铠甲

生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凭借祖传的“十三副铠甲”起家,最终建立了清王朝。女真族是马上的民族,擅长骑马搏斗,对于铠甲自然重视。

据《清会典》记载,清代甲胄分为明甲、暗甲、铁甲和绵甲等几种。前三种属于带甲片的铠甲,多指铁甲;后一种则是布面甲,不用甲片,以棉絮即缝制厚实的布质纤维层为里,表面缀有甲泡,用来阻挡敌人射出的弓箭。

清代中后期,铠甲逐渐以绵甲为主,它用缎布做表面,因此颜色较多。早期的八旗以红、白、橘黄、蓝为基本色,配上相互错开的四色镶边,组成八旗服色,并根据服色确定旗名。

八旗的铠甲颜色也各不相同,正黄旗通身黄色,镶黄旗黄地红边,正白旗通身白色,镶白旗白地红边,正红旗通身红色,镶红旗红地白边,正蓝旗通身蓝色,镶蓝旗蓝地红边。武官九品的暗甲、绵甲上还用彩线绣上蟒云、莲花灯图案,样式精美,色彩艳丽。

清代帝王除了有为御驾亲征提供保护的铠甲之外,也有专用于检阅的铠甲。清代前期帝王的铠甲实用性非常强,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都是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到了清代中后期,皇帝御驾亲征也只是形式上的亲征,皇帝有禁卫部队的层层保护,非常安全,铠甲的保护性功能逐渐消失,此时的皇帝铠甲更注重装饰性。

故宫博物院保留着清代乾隆皇帝检阅时所穿的大阅甲:明黄缎绣五彩朵云金龙纹和海水江崖纹的绵甲。此甲属于礼仪铠甲,甲的周身用了很多黄金材料,用料考究,制作精美,突起的纹样具有浮雕的效果,彩云金龙等纹饰,彰显出皇帝的威严。《大清会典图》中记载了清代12种铠甲,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皇帝大阅铠甲,由此说明清代对于皇帝大阅(检阅)是非常重视的,皇帝所穿的戎装也是专门用于检阅军队。

此外,《大清会典图》中规定的第11种铠甲,即护军校、骁骑校、前锋、护军等禁卫武官所穿的铠甲,均为绵甲,它们主要出现在皇帝大阅这一特定场合,也是礼仪铠甲。

古代军队也用纸盔甲

据北宋官修的《武经总要》记载,甲制“有铁、皮、纸三等”,可见宋朝军队有一部分盔甲是用纸制成的。纸盔甲虽然看上去很不可思议,但其实其发展也经历了晚唐、五代至宋的几十年战乱检验。唐懿宗时,河东节度使徐商“襞纸为铠,劲失不能洞”,可谓是纸盔甲的开端。如此的“防护能力”怕是有不少吹牛成分,但纸盔甲在五代时期却真被用于了实战,后周淮南起义的“白甲军”,便因“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而得名。纸盔甲最大的优势是便宜,制造很快,因此被大量用于防城弓手、乡兵等非正规、防护要求较低的部队。

同类推荐
  • 金戈下的盛世

    金戈下的盛世

    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从来都不是什么皇位。赵祯一直都希望,这个古老而可爱的民族,能够一直带着昂扬的面貌,不屈的灵魂,永远永远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他们能够一直自信,一直自尊。他们敢爱敢恨,他们不去阿谀,不去讨好。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换取丰收的喜悦,他们用自己的血与肉守护着这片文明。没有八国联军,没有甲午海战。犯我强汉尊严者,虽远必诛。虽远必诛。
  • 血睚眦

    血睚眦

    天下九军,睚眦为尊。一把折扇,一张轮椅,一对佳人,惊天冤案。我们守护的不是你魏家的江山,而是整个大魏。睚眦蒙冤,嗜血而上。
  • 女贞剑

    女贞剑

    那年,晋主无故发兵楚国边境要塞-城父城,大军兵临城下。兵行险招,两军对垒,谋略、战术、诡诈...那日黑夜,楚军劫营,觅来新消息,原来晋军伐楚不过障眼之法,晋军的另一军队已屯兵商丘去攻楚国附庸宋国。城父城破,君侯自刎,“将军自怨我恨我,与城下平头百姓无关,孤自留了性命企望将军莫行兵祸。”君侯长子,上将幼女,逃出那兵祸之城。那年,逃亡路上多少女儿心事;那年,逃亡路上多少危情护花。此时,宋国求援,楚君欲要抗晋援宋,却不想,萧墙祸起。楚国内部政权风雨飘摇,外族亦来挑衅。一场攘外安内震惊中原的战争一触即发。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哥哥,你如此英雄,却是否记得那时铁山山麓茅屋里,谁许诺于我常伴描眉。”
  • 群雄逐鹿五百年

    群雄逐鹿五百年

    这是一篇贯穿春秋、战国、秦末、汉初历史遗事的长篇历史评议小说,分为《春秋争霸》、《战国夺命》、《大秦短寿》、《楚暴汉痞》四篇。故事通过周幽王宠幸褒姒遭灭、郑庄公春秋霸主首兴、列国诸侯兴替、五霸粉墨登场、战国恶斗、七国合纵连横、秦王脱颖而出、兼六国中华混一统、始皇帝乐极生悲、楚项汉刘崛起、楚汉你死我活、汉高祖无赖定乾坤等情节,重现当年的世事纷乱和各种是是非非,从而以史为鉴,揭示历史循环往复的必然规律和惊人巧合。
  •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第四部从霍光重权在握,选拔汉朝新天子刘贺写起,到汉朝王氏及傅氏两大外戚争宠夺利为止。霍光扳倒上官桀等人后,集大权于一身,物色刘贺为汉朝皇帝。然而,刘贺登基以后,因为政治思想欠成熟,胡作非为,霍光迫不得已,将之废掉。没想到,苦命孩子刘病已却因此迎来了人生的春天,被迎入宫登基,君临天下。可是,刘病已在霍光病逝以后,非但没有感激霍氏的提携之恩,反而高悬利剑,一下子将霍氏家族的生死存亡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热门推荐
  • 东神西华

    东神西华

    耶和大陆,又称夏羲大陆。讲的就是一个普通人在异界帮助东方神灵统一夏羲大陆的传奇。
  • 中华历史全书(下)

    中华历史全书(下)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每个中国人无不以此为自豪。
  • 九世情劫:孽恋悲情

    九世情劫:孽恋悲情

    雯月因一场怪病失去了美貌,却依婚约嫁给了自称“好”色的大将军岳乘风。洞房花烛夜,雯月对岳乘风一见钟情,而这时她才知道,威名远播的大将军却已双目失明。未来的日子,他们的爱情将经历怎样的折磨和伤害?这是一场无人能预知结局的悲情之恋,但这场由这桩孽缘引发的九世情劫从此拉开了序幕……
  • 天骄霸主

    天骄霸主

    最早的不信鬼神的唯物主义者,死后到了确实存在的幽冥界,传说中的阎王没了,黑白无常不知到哪里去溜达了,孟婆也可能偷偷的跑去喝自己煮的汤了,幽冥界陷入了纷乱的纷争中。这个唯物主义者该怎么办?
  • EXO之你知道吗我很爱你

    EXO之你知道吗我很爱你

    他是校草的时候,她是个丑小鸭,他是闪闪发光的偶像时,她却慢慢的在改变自己,等着他认出自己。可是没等到他认出来,怎么那么多的男生聚集在她的身边示好。“唐可儿,你给我记好了,你是我的。”可儿愣住了。“你说什么?”“我说我喜欢你,你能不能做我女朋友。”
  • 新三国演义

    新三国演义

    本书主要记载学校里的三国爆发,男国称为:勇士国,女国称为:霸主国,野国称为:南蛮国。主要战略要地:一(1)班——六(4)班,低年级是勇士国的,高年级是霸主国的,中年级是南蛮国的。主要人物:马凤杰、丁新闯、武跃文、祁成熠、祁成璐、朱静、秦静洋、徐步娟、朱媛媛、朱皓熔、王实、居丛硕、朱志远······
  • 天之界壹

    天之界壹

    黑叶彼岸花的苦苦等待,最后换来的是他的眼泪和后悔;红叶柳树的日夜期盼,最后换来的是自生自灭…………就在每一个这样让人心酸又让人害怕的危险背后,都让人感到的惋惜和不值……为什么蝶妃和天后是同一天怀孕?又为什么蝶妃和她的孩子去世了,又说天后的孩子是蝶妃的?……在一个个骗局的面前,她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回避?还是选择接受?一切答案尽在小说里,看《天之界壹》,和童同一起揭开谜底……
  • 樵语

    樵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怒颜妃容倾天下

    怒颜妃容倾天下

    本书原名《怒颜妃容倾天下》她曾是羡煞天下女子的慕府千金,父亲视为掌上明珠,天资聪颖,更是从小赋以才女之名,可天有不测风云,曾经风光无限的慕府在一夕之间血流成河,她亲眼看着父亲沦为刀下魂,亲眼目睹母亲遭人凌!辱,一夕之间,天堂沦为地狱,年仅七岁的她亲手将匕首送进了母亲的胸!口。为了报血洗之仇,她忍辱负重认了敌人的儿子为义父,她授予她武功,他赋予她权力,她却在这虚假的柔情间迷失了自己的心,可他却在她将心以付之时亲手将她送上了和亲之路,亲手将她送上另一个男人的床。寿宴上,身为敌国摄政王的他当众求娶,将内定为和亲人选的她迎娶,她身负着义父的嘱托前往敌国,与名义上的丈夫携手,笑看官场风云,却不想在不知不觉中,义父的影子早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与自己朝夕相处却又处处礼让三分的丈夫。她一路为他披荆斩棘,与他携手看尽朝堂风雨,当一切尘埃落定,他却在她生产之后将她十月怀胎的孩子夺了去,只为救他的昏迷至死的相好………到底,谁才是她的良人?是冷酷无情的义父?还是温柔为刀的丈夫?
  • 明颜三生:旷世狂妃倾天下

    明颜三生:旷世狂妃倾天下

    她,21世纪隐世家族的特工,医学界的神医,当她来到另一个异时空大陆,与他结下不解之缘,到底是孽缘还是执念,他们坚信不疑,总有一天,他们会并肩而立,逆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