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00700000117

第117章 :强攻三河

安庆的城王府的正厅里一片寂静,在场的十几员将领全都愁眉招展一言不发,我坐在正座上看着前线送来的战报,再看看这些满脸忧愁的将领们,掂量着该怎样开口。

就在这时门口一员陌生的将领站了出来拱手开口道:“城王殿下,舒城弃守实是大误,舒城一丢,庐州城门户洞开,曾妖的人马不日即可威胁我庐州。”他停顿一下环顾众人,然后继续道,“卑职不才,请求殿下让卑职领本部人马反攻舒城以缓解妖军进犯。”

此人就是之前奉我命令放弃舒城的倚天燕陈仕荣,我瞧了他一眼,然后开口说道:“陈将军的心意本王明白,不过现在还不是该出兵的时候。”

“舒城距离庐州不到百里,而安庆距庐州却有三四百里,一旦曾妖进犯庐州我军连救应的机会都没有。”陈仕荣道。

“殿下,陈将军说得有道理,我们确实应该即刻夺回舒城以遏制湘军的进攻,否则局面会进一步失控!”谋士周竹岐也劝道。这么一整大堂内出现了短暂的喧嚣,在场的将领都有些困惑了,我知道许多人心中都在质疑我的决策,这段时间以来连连丢失城池和地盘让手下人都开始怀疑我还是不是之前那个屡屡战胜湘军的城王了。

但我心里清楚,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从放弃九江的那一刻起我对这一点就心知肚明,有舍才能有得。

我起身摆摆手让堂上又恢复了安静,道:“诸位稍安勿躁,这场仗没那么简单;刘宰辅,曾妖在舒城还有多少妖兵?”

一旁的刘继盛立即答道:“回殿下,曾妖在舒城尚有兵力一万余人。”

“很好,”我笑着说道,“诸位瞧,曾妖的主力原有两万五千人,留守江南了七千多,进入安徽的只有一万八千人,现在经过一路分兵守城,到舒城就只剩下一万人了,若是他们要进一步进犯庐州,那必继续分兵留守舒城以保退路,到时候曾妖的人马就不足一万了。”

诸将听了纷纷点头,我继续说道:“我军在安庆拥兵已达七八万,而庐州城好歹也有重兵把守,那曾妖要打庐州恐怕也不会容易。到时候他们顿兵城下,我军挥师北上便可一举吃掉妖军!”

在场的将领听后纷纷赞同,他们终于明白了我的意图,那就是要凭借人数优势彻底歼灭这支孤军深入的湘军,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沉住气静待时机;就在这时一个太平军战士从外面快步跑了进来,边跑还边喊道:“殿下,急报!”

“这又是哪里告急了?”我一边问一边打开信报,这次告急的是肥西重镇三河镇。

三河镇!看到来报我不禁浑身一抖,是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河大捷就是在这里发生的,陈玉成和李秀成指挥的太平军和捻军的联军在这里围歼了湘军李续宾的精锐主力,相似的历史又将在同样的地方发生,只不过这一次主角换成了和李续宾一样急功近利的曾国荃。

那么能不能像历史上那样在三河镇围歼湘军呢?

我仔细思索了一下,本来是计划在庐州城下夹击曾国荃部的,现在曾国荃既然要去三河镇,那我也用不着向北跑那么远去庐州了,直接在舒城和庐州中间的三河镇解决曾国荃岂不更是省事?既然历史上的陈玉成做到了,那现在的我也一定能做到。

坚定了在三河镇打击湘军的主意后,我开始研究三河镇的具体情况,我开口问道:“从舒城到三河镇再到庐州要绕一个弯,多几十里路,那曾妖为何放着庐州不打,反而要先绕个弯去打三河镇呢?”

刘继盛答道:“殿下有所不知,三河镇地处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背靠巢湖,囤积有大量来自巢湖的稻米,同时这三河镇又是英王殿下囤积军资的重镇,可谓物产丰富,所以属下认为曾妖一定是看好了那里的物资所以才要特意绕远来进犯三河镇。”

我点点头,刘继盛分析得很有道理,历史上的李续宾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绕远进犯三河镇。

“那么现在三河镇的防务做得怎么样?”我又开口问道。我心里清楚要想在三河镇困住曾国荃就要先保证他不能马上打下三河镇,否则等我的大军到了,他要么逃脱北上要么据守城镇,不管哪种情况都会让我军变得十分被动。

“殿下,三河镇本无城,甲寅四年我军在此地筑城一座,由于此地是物资中心,所以城防还算严密,目前由亮天义蓝成春将军负责防务。”刘继盛开口道。

我点点头,看来三河镇的守备还算可以,应该能拖住曾国荃,于是我立即部署道:“传本王令,城殿全军、‘华兴军’和‘新四军’立即开拔北上救援三河镇!”

“遵命!”各部统领——周国虞、赖文光、周国贤和谭体元起身行礼道。他们将是这次围歼曾国荃的主力人马。

“贞天主将林启荣,命你率部佯攻石牌镇,务必牵制住鲍妖的注意力!”我让林启荣率部去牵制安庆城外的鲍超,然后又道,“倚天燕陈仕荣,命你率部进逼舒城,务必切断舒城与曾妖的联系,必要之时还要阻截舒城的湘军援军。”陈仕荣拱手遵命。

各部开始行动,我又派人去庐州联络镇守庐州的吴如孝,让他即刻率领庐州守军南下前往三河镇参加会战,这样一来在曾国荃部八千多人抵达三河镇之后,大队太平军将从四面八方悄悄赶来将他包饺子,而太平军各部加起来将有五六万之众。

曾国荃的战斗力我是清楚的,就算有五六万人我仍没有必胜的把握,我知道北面的捻军和太平军一直是并肩作战,于是我又派人去叫张乐行再调五万捻军南下,同吴如孝一起参与作战,这样一来围攻曾国荃的兵力将超过十万,形成绝对的优势兵力。

要想围歼曾国荃就要拖住他,要想拖住他就不能让他轻易拿下三河镇,所以三河镇的防务成了此次会战的重中之重,守将蓝成春是陈玉成的部将,我对他不是十分了解,但眼下无论如何必须在我大军未至之时先守住三河镇,于是我立即亲笔书信一封让刘继盛派人交给蓝成春,让他务必要坚守三河镇直至我的援军到来。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我立即亲率大军向北面的三河镇进发,下面要做的就是与时间赛跑了,一定要抢在曾国荃攻克三河镇之前将他困住。

于是定下了最终会战的方案之后,我立即率部轻装上阵,星夜向三河镇以南的金牛镇进发,去金牛镇的原因只有一个,切断曾国荃的退路!

此时已是日落西山,这时的三河镇更像是一处死地,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经过一天的血战,无论是进攻方还是防守方都伤亡惨重,满心疲惫到无力再战。

初到三河镇时曾国荃满是信心,但一旁的几个部将都感觉不妙。三河镇地方虽小,但堡垒不少,一条杭埠河将其一分为二,太平军在北岸和南岸各筑有三座砖垒和六座石磊,堡垒层层相依夹满大炮,一齐拱卫着三河镇。

“九帅,这三河镇的长毛似乎早有准备,看他们防备如此严密,要不我们还是直接去打庐州吧?”副将萧孚泗小声对曾国荃说道。

“都到了嘴边的肉岂有不吃之理,再说了,这些长毛的壕沟壁垒全都不堪一击,你们何惧之有?弟兄们,我曾某人这就带大家进城喝酒吃肉,大家说好不好?”曾国荃高声对部下们说道。

士兵们大多被之前的连胜和主帅的气势所感染,纷纷叫好,眼见士气上来了,曾国荃立即下令全军进攻。

三河之战拉开了序幕。

曾国荃沿用了之前的招数,攻城先攻垒,先剪除城防的羽翼,最后再与守军较量。湘军的突然来袭让负责守备三河镇的蓝成春猝不及防,三河虽是重镇,但要绕道前来,太平军大多认为湘军会径直向庐州进发,没有料到会在三河镇相遇。

于是战斗打响了,曾国荃知道三河镇是个“聚宝盆”,里面有大量他需要的物资,所以一开战曾国荃就斗志昂扬,湘军兵分三路进攻,他本人也亲自领预备队督军冲锋。

一时间枪炮声和喊杀声充斥着整个三河古镇,湘军的猛烈进攻持续了一整天,堡垒里的太平军守军渐渐不支,蓝成春为了保存实力只得指挥守军尽数退回城内。

于是经过一天的苦战,在损失了千余精锐之后,曾国荃如愿攻下了三河镇城外的堡垒,打破了三河镇的外围防御后,他立即率部进逼城外。接下来要发生的双方都有准备,无外乎是湘军强攻,太平军死守。

按照以往的经验,拿下了外围据点之后合围攻城必能成功,所以起初曾国荃并没太在意,做了两天休整之后他便下令全军攻城,但围攻了几天之后,曾国荃却吃惊地发现,湘军的进攻丝毫没有进展,守城的太平军在守将蓝成春的指挥下顽强抵抗,丝毫没有退缩之意。

三河之战又一次陷入了僵局,太平军粮需充足,全力据城死守,湘军入皖以来第一次遭遇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曾国荃越想越气,他发誓一定要攻破三河。

“九帅,依属下看我们还是撤兵吧。”萧孚泗又一次低声劝曾国荃道。

“撤兵?为何,莫非你被他们打怕了?”曾国荃愤怒地反问道。

“不是的,九帅,细作来报南边有大队长毛援军逼近,恐是冯逆的援军啊!”萧孚泗道。

“好啊,他冯瑞城要是敢来我们就连他一块儿收拾!”曾国荃气愤地说道。浑身透着湖南人特有的“蛮霸”精神。

同类推荐
  • 明朝王世子

    明朝王世子

    大学生穿越明朝,成为王世子,看我斗阉党,东林党。建立皇主党,夺得帝位,再灭清朝。
  • 抗日战神

    抗日战神

    一个求职四处碰壁,穷困潦倒的苦逼大学生,无意间闯入了一个时光点,继而穿越到了1937年的后抗战时期。一个隐世的绝顶高手,不甘接受活活被砸死的命运安排,化为游魂,苦觅数十年,希望找到有缘人,祝他逆天改命。一只沉睡了数千年的上古神兽,无意中被人惊醒,于是,神兽择主而生,与它的主人同甘苦,共患难。一人,一鬼,一神兽,在那烽火战乱的年代,又会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 百将传

    百将传

    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永远都不懂那些连活着都要用拼尽力气的人艰辛。却还是无知的夺走他们唯一的生存价值。那个时期叫做战国,那个年代平民就是野草。
  • 科普乐园:足尖下的地球

    科普乐园:足尖下的地球

    提到地理,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澎湃的江河、安静的湖泊,孤寂的荒漠、辽阔的草原、蜿蜒的丘陵……除此之外,我们更需关注各种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减灾防灾的常识。白劲光编著的这本《足尖下的地球》从科学的角度,由两个小主人公带领小朋友走进地理的世界,在感知美妙的地理环境的同时,理解地球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赏心悦目,也会有触目惊心。通过阅读《足尖下的地球》,定会使你大开眼界,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 大明左道

    大明左道

    一名刑警魂穿到大明嘉靖年间,爬出棺材后,无依无靠,无亲无故。身世不明,四顾茫然。为了生存,为了在这个鸡蛋与石头的世界里活得畅情适意,更为了胸中一股不平之气,他不得不逢山过山,逢水过水,一路勇往直前……辞辩智计,天下莫及;谋断机变,当世称雄。不读四书五经,照样名扬天下;不会驰马射箭,无妨统军摧敌。试看我如何用一点胸中抱负,摇动大明江山社稷。
热门推荐
  • 风物语

    风物语

    柔和的微风,是恋人的暧昧。清凉的爽风,是喜悦的快感。残忍的狂风,是你与我的终结。风,风来了。它带给这些人,这些物的,究竟是什么……
  • 登天道途

    登天道途

    一域之劫共有四种,为成、住、坏、空!九九重劫,“成”劫,是成就大道之劫。之后的“住”劫,则是修行有成之士,每存世一定的岁月,就必要经历的劫数,才能继续长生逍遥,驻留世间。而“坏”劫,则是最后于修道之士所称的天人五衰,也是最难抵御的劫数之一,而对于一域而言则是破而后立的开始。而界域中历世以来所经历的所有灭世之劫,都是属于坏劫。而空劫则在坏劫之后,整个界域都被毁灭。是为天地业力劫气所推动,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是坏劫之临,空劫之始。。。
  • 花季里的红雨伞

    花季里的红雨伞

    本书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或写师生间因观念的不同造成的误解,或描绘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烦恼,表现出作者对当今少儿朋友的深切关注与热情呵护。
  • 鬼王压身:我的鬼崇夫君

    鬼王压身:我的鬼崇夫君

    我,叫谷香灵,本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医学学生,当时校长要求我留校,但是为了照顾家里的祖母及父母,因此我特意从大都市跑回自己的家乡河庄,在殡仪馆当了一名所谓的“美容师”,其实真正的讲起来,应该是给尸体来美容的,也就是在尸体送到殡仪馆后,由我来给他们美容的,而这也是祖母当时在我上学时的要求,因为她说这是我们谷家应该持有的传统,如果不是因为她只有一个儿子,而我也是谷家唯一的孩子,所以,只能让我回来的。可是却没想到,我竟然在殡仪馆里会与一个鬼搭上,甚至还成为他的一个妻子,而他竟然是鬼王!
  • 农门财女:扑倒妖孽腹黑男

    农门财女:扑倒妖孽腹黑男

    穿越也就穿越了,为什么要穿越到古代农村连个家都没有的人家?穿越到没有家的人家也罢了,为什么还要穿越到一个既胖又傻的女子身上?难道傻女就注定了让人随便吃豆腐么?一个骑墙少男勾唇,朝她坏坏地笑,“尹儿,过来给你吃吃?”夏尹真的纵身扑了过去,把美男紧紧压在了自己的身下,张嘴狂啃小鲜肉,暗中奸笑了一声,“嘿嘿……看看到底是谁吃谁?”骑墙少男大惊,伸手一把用力推开了她,摸着刚才她故意啪嗒啪嗒地滴到自己妖孽脸庞上黏黏糊糊的口水,赶紧爬起来逃之夭夭了。夏尹立刻哈哈大笑,举手,对天发誓,“傻女逆袭,誓要扑倒妖孽腹黑男!”
  • 腹黑男神:男神的专属抱枕

    腹黑男神:男神的专属抱枕

    顾一一抓狂道:谁来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我只是走错了房间,顺便在某男神床上睡了一晚而已,怎么每天早上起来都能看见这个人的脸,难不成我每天晚上都走错房间???……囧o(╯□╰)o婚后小剧场:结婚前每天都是池某人睡眠不足,结婚后怎么反过来了?为什么那货精神那么好?顾一一看着镜子里盯着大大的黑眼圈的自己,再看看风骚的围着浴巾在自己面前转悠的池某人,忍不住腹诽道。
  • 本怪

    本怪

    由一个短暂而快的事件,使一名为拉伊莎的女人,插入命运为她安排的故事。她将与一个怪物为伍一生。病毒肆虐后,一名忆的怪物,跟随自己的意志,寂静六年,打破了随波逐流。它将因一女人改变其一生。…………据说命运从一开始就束缚着他,他信了,据说冥火能以命运来打破命运,他也信了。而最后……他什么都不信了。他的名字为服令。据他的父亲所说,这是为了侍奉一位神而起的名字,意为,服从命令。不信的他,最后说:”谁,服从谁?“……还有许多。而他们,本来就是怪物。
  • 蚂蚁军团

    蚂蚁军团

    一名科学家,一个实验箱,一只身为实验品的蚂蚁。莫名其妙的穿越黑洞,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实验箱,让郭毅踏上了武道巅峰的道路。水晶蚁,让郭毅掌握了一支最为神秘的蚂蚁军团。这个充满战乱的世界,由于郭毅的降临,彻底颠覆了这个世界的格局。
  • 世世倾心:绝色神女太妖孽

    世世倾心:绝色神女太妖孽

    她,倾城倾国的神女;他,风华无双的神王。他陪她一起揭开身世之谜,一起闯天下,她是他的逆鳞,谁敢触碰?【超级宠文!】
  • 指尖的呵护:培养情智健康的宝宝

    指尖的呵护:培养情智健康的宝宝

    对婴幼儿的智力干预和开发越早越好。早期教育之所以针对0-3岁的孩子,是因为3岁以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不等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早期教育的目的以激发和培养婴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婴幼儿的情感需求、父母面临的挑战、关爱婴幼儿需注意的事项、婴幼儿智力开发以及目前早期教育存在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