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1200000010

第10章 叔侄争权,大明的“永乐盛世”(3)

朱高煦也自以为曾经有过战功,又仗着朱棣对他的万般宠爱,更加从心底里看不起他的哥哥朱高炽,认为他不配做太子,所以一直存有夺嫡之心。解缙看出朱高煦的居心叵测,于是劝阻他说:“启争也,不可。”后来,这件事情让朱棣知道了,认为解缙是在离间他们的父子关系,于是对他有了很大的意见,盛怒中把他贬作广西布政司的右参政。

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赐黄淮等人二品纱罗衣,而唯独没有赐予解缙,解缙心里明白朱棣的用意,但也没多说什么。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回京奏事,来得很是不巧,朱棣北征还没有回京。所以,他只好在京停留了几天,闲暇之余还去拜见了监管国事的太子朱高炽,之后便坐船南下。这时,煞有心机的朱高煦又乘机向朱棣进诲言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为此震怒,以“无人臣礼”罪下诏书将解缙逮捕入狱。解缙因为心直口快,曾经得罪了不少人。可是冤家路窄,他在狱中遇到了他曾弹劾过的人,于是受尽了各种严刑拷打,并株连了许多人。

永乐十三年(1415年),锦衣卫指挥使帅纪纲把狱中所有囚犯的名册递给朱棣看。朱棣在翻阅中,无意中看到了解缙的名字,就问一句很有水平的话:“解缙还活着吗?”草菅人命是纪纲的一贯作风,又加之他十分憎恨解缙。他担心朱棣有一天会赦免解缙,并再次启用解缙。于是急急忙忙赶回狱中,假意置酒祝贺,将解缙灌醉,并脱去他身上所有的衣服,然后将解缙埋于雪中,就这样活生生地冻死了他。那时的解缙才四十七岁。果然人走茶凉,解缙被害后,家中的一切财产被抄没,他的妻子、儿女、宗族都被流放到了辽东。就这样,一代名士就悲惨地死在了皇室争权夺利的斗争中。

迁都北京,有人欢喜有人忧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燕王,驻地在北京,势力范围也在北京。后来,由于朱允炆实行削藩,遂发动“靖难之役”,攻打侄子建文帝,最终夺得了皇位。他在北京发展多年,也算是个有作为的君主。可以说在北京,朱棣能消除许多隐患,坐稳这个从侄子手中抢来的江山。

朱元璋在世时,大臣中就曾有人提出要迁都北京,可以利用元朝旧有的宫殿,节省民力的同时,还可以节省财力。但是,朱元璋以为它是亡元旧都,一直托词不肯考虑此事,后来人们也不再提迁都的事情了。直到明成祖朱棣称帝后,因为他是篡位而夺得的皇帝之位,内心自然会产生巨大压力。于是,他想通过迁都,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一下自己压抑的心情。一直以来,朱棣都有着很大的抱负和野心,在京都经营多年,早已经习惯了那里的生活。最为关键的是,朱棣觉得南京是一个血流成河的地方,每每经过一个地方,上面都是血迹斑斑,这使得新上任的皇帝更加心有不安。在这种刺激下,朱棣更是有了迁都的打算。

后来,加之北方边患比较严重,遭受鞑靼和瓦剌不间断的威胁。此时的朱棣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治理好国家,于是实行了所谓“天子戍边”的政策,正式提议迁都北京,以表现他守卫边疆的决心。再来说南京这个地方,因为南京偏于江南一隅,非常不利于控制北方的局势。而且自秦朝开始,中国历朝的首都大都建立在北方。在宋朝之前,长安、洛阳、开封等地都曾做过都城。其中,在长安的时间最长。虽然南方也有做过都城,比如金陵、杭州、扬州等地。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南方建都的王朝,大多数都过于短命,不知道是不是纯属巧合;而在北京建都的王朝,大多数都国祚长久,不知道是否真的是地理位置的原因。而朱棣迁都北京的短暂目的,貌似主要是为了抵御异族的大肆入侵。

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人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于是,朱棣正好借此机会,同意迁都北京,并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并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又称为“行在”。同时,朱棣开始不断迁发人民,只为了充实北京。其中,被强令迁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

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正式下令迁都。次年五月,正式开始北京城的修建工作。朱棣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南京和京都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都一样,唯独名字不一样,北京所在府为“顺天府”,南京所在府为“应天府”,它们合称“二京府”。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以北京为基地,率领军队进行北征。同时还下诏书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为自己以后做打算。他将自己的陵墓修在了北京,而不是南京,这更加证明了朱元璋早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到了第二年,朱棣亲征回师后,便下令疏通京杭大运河,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三年(1415年)宣布完工。从此,北京所需物资可以通过相对经济地运输。

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一些大臣们,朱棣下了狠心,革职或严惩。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反对迁都。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了。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终于建成了。北京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只是规模稍大了些。新修的北京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完全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朱棣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京顺天府为“京师”。

永乐十九年(1421年),也就是刚刚迁都几个月的一天傍晚,北京城突然风雨大作,并夹杂着阵阵惊雷。新修建不久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因遭到雷击起火,火势汹汹,瞬间化为灰烬。对于此事的发生,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朱棣心中也升起了不祥之感。礼部主事萧仪立即上奏:“迁都后诸事不便,且弃绝皇脉与孝陵,有违天意。”朱棣看完奏本之后,顿时气急败坏,他觉得萧仪把迁都与雷击三大殿联系起来,完全是在蓄意诽谤。因此,他几乎在第一时间内就做出决定,命令锦衣卫将萧仪抓进北镇抚司大牢,没有进行任何审讯,就以“谤君之罪”处以极刑。

如此一直到明成祖朱棣去世,朱高炽明仁宗即位。长期以来,朱高炽作为太子在南京监国。等他即位后,面对残破的北京皇宫,他立刻有还都南京的打算,并下令提前修葺南京宫殿。紧接着,北京六部原印信被收回,新印信重又加印“行在”,这就等于废除了北京作为京师的地位。但是朱高炽享国日短,未满一年就驾崩了,此时还都的实际行动尚未展开。尽管在朱高炽的遗诏中强烈表明了他希望还都的意愿,但后来即位的明宣宗还是暂缓了还都的计划。待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即位后,就正式确定北京为明朝京师,不再称“行在”,从此终明一代再未做任何的改变。

“二朱”,谁更厉害?

谈及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厉害。他们一个是明朝开国皇帝,一个是明朝永乐大帝,难道还不厉害吗?历史上的这两个人,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儿子。他们两个人,到底谁更厉害?

比出身。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布衣天子,幼时家境贫困,少年的他被生活所逼迫,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他出家当过和尚,也当过下贱的乞丐。后来才投奔到郭子兴帐下,他的本领和才能终于有了施展之地。最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成为一国之君,其中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而朱棣因为占了父亲的“金光”,很幸运地出生在皇室,可谓是含着“金钥匙”来到了人间。虽然说在他的人生道路中也不是一帆风顺,也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可是比起他的父亲,他还是有着出生优势的。从这点来看,似乎可以说朱元璋比儿子朱棣要厉害一些。毕竟白手起家在当时来说是很艰难,既没有钱,也没有权,在这样的境地,朱元璋还能够创出如此大的一番事业,真的是很不易。

比勤劳。朱元璋的勤政可是世人皆知,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勤政皇帝。他不仅体力充沛、精力过人,而且总是事必躬亲、无遗巨细,似乎从来没有乏累的时候,也不知道主动休息。有时候,他就连吃饭都在思考问题,时不时还停下来记东西,要么写在纸条上,要么贴在身上。每次为他清洗衣服的时候,都会发现在他穿的衣裳里,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纸条,猛一看还以为是浑身长满了羽毛。就连他的后宫和殿堂的墙壁上,也都贴满了纸条,直到事情彻底解决后,他才会下令取下来,否则谁也不敢乱动。此外,朱元璋还是一个历史上少有的勤俭节约的皇帝,但他的节约并非出于吝啬,而是出于爱惜民力的真诚表现。当然,长治久安也是他所考虑的因素,因为他担心一时的骄奢淫逸,会让他精心打下来的天下毁于一旦,他不想前功尽弃,所以一直对自己要求很高。

朱棣虽说比不上朱元璋事必躬亲、无遗巨细,但他也是一位十分勤劳的皇帝。这对于一个生于帝王之家的人而言,能够做到丝毫不沾浮华之风,已经很不错了。为了能够守好父亲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朱棣一刻也不敢忘记父亲的祖训,“天下初定,对百姓要安养生息之”。因此,自登基以来,他都很注意百姓的休养生息。

有一次,山西的一个官员为了加官进职,想方设法讨好朱棣,他报告说:“听说山西有一种特殊的五色石,如果能把它弄来加工成器皿,放在殿中肯定好看又典雅。”朱棣听后很生气,大喊道:“这些年来战争不断、兵荒马乱,百姓已经受了好多苦了,你居然为了升官发财,还想给他们增加负担,你不知道只要官府求一物,百姓就要受一害的道理吗?况且这些东西根本没有用,饿了能把它当食物吃吗?冷了能用它取暖吗?”官员忐忑地摇了摇头。朱棣继续怒斥:“既然不能,为什么要麻烦百姓呢?”此后,再也没有人在朱棣面前提及此事。

还有一次,朱棣正在大殿和大臣们商议政事,一个无心之举,他的内衣袖子不小心露出来了,又破又烂,大臣们看见了都很惊讶,没想到堂堂一国之君,居然衣着如此简朴。他不紧不慢地说:“我虽拥有天下,按理说,我一天换十件新衣都是没任何问题的。但是,人在福中就要惜福,要懂得节省,万一哪天失去了这些福,岂不是后悔莫及?”大臣们听后,都从心底里佩服眼前的这位皇帝。

比武功。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出身贫苦农民的开国皇帝,从他参加农民起义,到他正式称帝,用了整整十七年时间。元末时期,眼见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还先后出现了徐寿辉的天完、韩林儿的龙凤、张士诚的大周、陈友谅的大汉、方国珍的夏等诸多政权,此时的朱元璋仍然不急不躁,并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在最短的时间内废除苛政,以安定民心、发展生产、增强实力,最终完成了天下一统的帝业,可见其与生俱来的雄才伟略。

而朱棣在历史上有“马上天子”之称,他因武功而立此威名,因武功而夺得皇位,因武功而拓展疆土。虽然说四年的“靖难之战”可能没有朱元璋一统天下的分量大,但他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五次亲征漠北,保证国家统一和长城以内社会环境的安定,有着积极的意义。此外,朱棣还设置奴儿于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等地,只为了捍卫领土的完整。永乐年间造船业的发达,可以以郑和七下西洋为证。当时郑和乘坐的1号“宝船”,是当时的世界之最,可见当时大明海军之强大。当然,大明能够扬国威于海外,和强大的海军是分不开的。在这一点上,虽然朱元璋是用武功打下了一片江山,但是朱棣在此基础上开疆扩土、扬威海外,其雄才大略可以说更胜朱元璋一筹。

比文治。朱元璋在天下一统后,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比如,实行分封制,在各战略要地立王,以“外卫边陲,内资夹辅”;创建卫所制度,由中央牢牢控制军事指挥权;废中书省及丞相,自统六部,以加强皇权;普查户口,建立黄册制度,丈量土地,编制鱼鳞图册,控制全国人力财富;劝农桑,兴修水利,减轻租赋,与民休息;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设立锦衣卫,“更置都察院”,颁布制定大明律,兴党狱,诛杀勋贵功臣,强化专制统治。总体来说,朱元璋经过十余年的戎马征战,才建立起了统一的明王朝。在此期间,他推行了一系列缓和矛盾的政策,不仅强化了集权统治,也为明朝的社会安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也算功劳不菲。

朱棣在发起“靖难”之变后,便发誓一定要励精图治,把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于是,他下了人生的第一道诏书,免去山东、河北、河南被战争蹂躏的州县三年赋役。此外,他还六次下江南,体察民情,关心社会经济发展,兴修水利,制定军屯制。不仅如此,他还完善内阁制度,整肃吏治,重用人才,并组织编修《永乐大典》,派郑和七下西洋。朱棣这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了社会的安定,文化的发展,文明的传播,可称得上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帝王。

说到这里,要说朱元璋与朱棣,到底谁比谁更厉害?只能说,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吧。

同类推荐
  • 异界一统

    异界一统

    乱世操戈,男儿当称雄。汉末三国,群雄并起。是不是看够了猪脚王八之气一发,名将美女收一大把。是不是觉得猪脚得有猪脚光环?是的我也觉得该有。是不是觉得猪脚该花心?不,我认为不该。是不是看到简介就想看书?是的,我认为你该好好看看。看看不一样的剧情,不一样的三国;看看认为一个人不行,那就要领导一群人在群雄割据的三国打造一个统一的帝国的猪脚。精彩尽在不一样的三国,猪脚期待你的阅读。
  • 龙行明朝

    龙行明朝

    皇啻王朝系列二:他叫龙傲云,大哥让他到皇啻大学签约一个女生,作为搭档合拍。谁知道,一眼百年。他们两个一起穿越了,回到明朝的正德四年。一个明星,回到明朝,除了卖金卖银卖首饰穿戴,怎么还能带着女生,一起进入教坊司,授予官职。他姓龙,但不是皇帝,平安化王造反也没事,不能因为他姓龙就抓吧?喂,他真的姓龙,完全不会功夫。不是吧,连蒙汗药都要用来防身,他是好人家的儿子,平生不做亏心事。算了,还是入乡随俗吧!反正待够一年,回家的时间,还是穿越的当晚,不过后推一个小时而已。(龙傲云身份设定,和他求活路,写的一切歌词都是原创,请手下留情,非转禁擅用。)
  • 大时代1858

    大时代1858

    1858,大时代拉开椎幕。跨越150年的时光,林山面对的是一个自己已全然陌生的北京。而自己如今的身份,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林则徐的幼子。
  • 千雨落

    千雨落

    世间万千浮华,引千行泪。这是千百年来,世间最为残忍的一次屠杀。可,逝者却从来未曾被人记起。因果轮回后,悲剧还在发生……
  • 三国之宿命轮回

    三国之宿命轮回

    万世的轮回能否换来这一世的相遇?一笑倾国在笑倾城的绝世美人,一骑当千笑对万军的绝世猛将,运筹帷幄的智计谋臣已经那遍布山河的纷争战火共同铸就了这一场乱世的悲歌!应龙为寻找挚爱之人女魃在黄泉冥海散去神力堕入轮回,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一直深爱他的黄帝之女雪若,水神之女洛水仙子凝霜白虎族圣女云罗都为了他一同散去了神力只为与他相见,那一世他未能与她们相遇。而她们也注定了在乱世之中夭折。这一世又将是怎样的开始和怎样的结束??
热门推荐
  • 逍神记

    逍神记

    一位以为遭了天谴的不幸重生者无意中在自己前生的葬身之所打开了一个受结界保护的山洞,其中封印着一位美女…。他的命运由此改变,一个古典与现代交织的全新修仙世界逐步在他面前打开。尚未开光的他用弟子支援的五千块钱在修真协会注册了一个门派:逍遥门。百年之后,天下神仙出自逍遥门者,十有其八!这是属于一个人和一个门派的传奇!
  • 重生之逍遥

    重生之逍遥

    重生是可以的,但是重生到一个乞丐身上就有点过分了吧!如果重生到了乞丐身上还被一套精神病系统控制了,那就更加过分了吧!吴宇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去打他脸!”“去抢他小三!”“去竞选全球总统!”系统就像精神错乱了一样乱发任务,还必须去执行。否则,系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面对系统发布的任务,吴宇真的无语了。被打脸的那位是一位恶霸,打他的脸那等于在找死。被抢小三的那位,黑白通吃,抢了他的哈密瓜,那也是等于在找死。至于竞选全球总统,吴宇觉得自己还是有这个个人魅力的,试一试也无妨。
  • 创造性思维案例选编

    创造性思维案例选编

    本书共分三篇,介绍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企业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在产品与技术开发、企业经营战略与市场策略、组织制度与管理方法方面取得成功。
  • 小故事大道理:希望是心灵的灯塔

    小故事大道理:希望是心灵的灯塔

    本书选编了古今中外故事中的精品,文字清新隽永,读后令人终生难忘。故事结束后的心灵智语,灵气十足,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故事的寓意,点明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宛如从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读者心田。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小故事大道理:希望是心灵的灯塔》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小故事大道理:希望是心灵的灯塔》的感怀。
  • 刑事案件录

    刑事案件录

    刑警队警员季十美屡破大案,迷案,奇案。然而,每件案子都有它背后的故事。刑警季十美带你来探索这些案件背后的最真相……
  •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非凡的人生不是无根之木,更不是无源之水。它需要你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疲倦,永不怯懦,执着地向人生的更高处攀登。你若是一道清渠,生活便是泉眼,把智慧的活水注入了你的血脉;你若是一棵绿树,生活便是土壤,把智慧的矿藏送进你的根系;你若是一弯虹桥,生活便是阳光,把智慧的颜料涂上你的躯体。
  • 晨露雨落

    晨露雨落

    他,为强者,她,为蝼蚁;在她失魂落魄之时,却是他与她为伴;前世的爱恨情仇,今生的情殇种种。她会一步步走向世界之巅,世人若负她,她必十倍还之;渣男,她会让他生不如死;未婚夫,她要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那样红!话说,这男的又是谁,为啥甩都甩不掉,自己认识他吗?好像不认识,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采花贼……
  • 昏黎夜语

    昏黎夜语

    小心、!百鬼即将夜行!、嘘——、他们的故事、?来喝壶茶、我道给你听、
  • 查理九世之前往彼岸旅程

    查理九世之前往彼岸旅程

    唐晓翼帅气回归,给无聊的DODO冒险队的小伙伴们带来了新的冒险任务。他们先去了机关重重,危机四伏的千年古墓,去寻找彼岸繁花的入口,却误入了阴森诡异,猛兽繁多的奇异森林,几经b波折终于来到隐藏于彼岸纷纷之间尚未面世的"彼岸心泪"。他们能将此绝世珍宝拿到吗?故事,已经开始,请你细心品味他们前所未有的冒险旅程吧!
  • 我就是一个魔王

    我就是一个魔王

    “傲视苍穹,看云起云落,我心屹立”“脚踏九州,听风起云涌,我定乾坤”“打遍天下,拥纤腰白美,我笑红尘”“敢爱敢恨,屠魑魅魍魉,我战仙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