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1200000015

第15章 两朝天子,宦官昌盛的时代(2)

第二天,朱祁镇想继续行进,但为时已晚,瓦剌军队已经包围了整个土木堡。土木堡地势比较高,旁边又没有泉水,唯一的一条河流就在往南行走15里处,也都被瓦剌军队占领了。就这样,明朝的20万大军在短短几日就变成了10万大军,足足亏损了一半人马。这一路上士兵们都在不断奔波,再加上被围两天,没吃没喝,一个个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王振这才着急了,命令士兵就地挖井,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体挖了二丈多深,也不见一个水滴。士兵们怨声载道、骂不绝口,军心进一步涣散了。明军在暗处,瓦剌军在明处,他们看到明军找不到水喝,饥渴难忍,想趁他们疲惫之际,用计谋把他们引出堡垒,一举歼灭。

过了几天,也先便派遣使者到明军假装要与王振谈和。天真的王振还信以为真,满口答应,通过朱祁镇让曹鼐起草了一封诏书,并派出两人去也先军营谈判具体的议和事宜。也先为了继续迷惑明军,就假装撤退,故意将土木堡南面那条小河流让出。殊不知,他们已经在暗地里做好了埋伏,只等明军争水大乱之机,出兵全歼他们。王振看到瓦剌军向后撤退,天真地以为瓦剌军真的要议和,就下令移营就水。饥渴难忍的士兵们得令后,一哄而起,纷纷奔向河边。正在明军争相乱跑之机,瓦剌伏兵四起,明军溃败。

朱祁镇眼见突围没有希望了,索性从马上跳下来,面向南方,盘膝而坐,等待就缚。不一会儿,瓦剌兵冲上来,有一个士兵上前掀开朱祁镇的衣甲,一看他的衣甲与众不同,就知道不是一般人物,没敢直接斩杀,而是拖他去见瓦剌首领也先的弟弟赛刊王。赛刊王盘问朱祁镇:“你是谁呢?”朱祁镇反问道:“你又是谁?是也先,还是赛刊王?”赛刊王听朱祁镇的口气如此之大,立即报告也先,也先派遣留在瓦剌军中的明朝使者去辨认,才知道他就是朱祁镇。

就这样,朱祁镇一夜之间沦为瓦剌军队的阶下囚,20万军队被击溃,从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将,有66名都战死沙场,这就是历史上的“土木之变”。他的护卫将军樊忠实在恼火至极,抡起手中的铁锤,对准王振的脑袋,狠狠地砸了下去,王振当即死亡。王振这个祸国殃民的恶宦,终于落得个罪有应得的可耻下场。

誓与京城共存亡

土木之败,明英宗朱祁镇不幸被瓦剌俘去,这便使得明王朝面临空前严重的政治危机。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于谦能够不顾一切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使明王朝顺利渡过难关,稳定了局势的同时,也安定了民心。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是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的一位名臣。在于谦七岁的时候,有一位僧人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八岁时,有一天,于谦穿着红色衣服,在骑马玩耍。邻家老者觉得很有趣,就故意戏弄他说:“红孩儿,骑黑马游街。”于谦应声而答:“赤帝子,斩白蛇当道。”他的对答让老者大吃一惊,瞬间产生钦佩之情。他对的下联不仅工整,而且还显露出他非同寻常的气势。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年(1426年),他又被授职监察御史。在与明宣宗朱瞻基上奏对答时,其言谈也是博雅流畅,让朱瞻基为之倾听。当时,一个名叫顾佐的都御史,向来对属僚十分严厉,却唯独尊让于谦,认为他的才华胜过自己。宣德二年(1427年)朱高煦谋反时,于谦便跟随朱瞻基亲征乐安,朱高煦出城投降,朱瞻基命于谦口头列举朱高煦的所有罪状。于谦严词正气严切,厉声威严激烈,朱高煦趴在地上发抖,称罪该万死。明宣宗朱瞻基对此十分满意,大军班师后,于谦得赏与各位大臣相同。

宣德五年(1430年),于谦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朱瞻基知道于谦可以担当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正统十三年(1448年),于谦又被朝廷召回京,并任兵部左侍郎一职。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便请郕王朱祁钰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然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三日,郕王朱祁钰登临午门代理朝政,右都御使陈镒等人恸哭请求将王振灭门九族,王振的余党锦衣卫马顺不干了,他大声呵斥,想要驱逐群臣。正在这时候,给事中王竑气愤地抓住其头发,大声呵斥:“你们这些奸党,早就罪当诛杀,如今还敢如此嚣张?”群臣随之一哄而上,马顺竟然被活活打死。随后,众人又将王振的余党宦官毛贵、王长随从内宫中拉出,并乱拳打死,还把他们的尸体悬挂在东安门外示众。

监国郕王朱祁钰被这种场面吓住了,害怕得要起来走开,于谦推开众人走上前去扶住郕王不要起来,而且告诉郕王朱祁钰宣谕说:“马顺等有罪该死,不予追究。”大家才安定下来。于谦的袍袖因此全部撕裂。退出左腋门,吏部尚书王直握着于谦的手叹道:“国家正是倚仗您的时候。今天这样的情况,即使是一百个王直也处理不了啊!”当时,上下的人都依赖重视于谦,于谦也毅然把国家的安危视为自己的责任。随后,郕王朱祁钰又下令把王振的侄子王山捆绑到刑场,凌迟处死。王振家族无论大小一律斩首。不久,王振党徒宦官郭敬、彭德清从大同逃回京师,也被抄家下狱。

土木一战,损失了大部分精锐部队,残兵不及十万,一时间军心震恐。于谦根据敌我双方的军事态势和也先的气焰,估计他肯定还会有所行动。所以,他一方面继续选派得力将领,增补关隘,调整长城防守。另一方面又马不停蹄地招募民夫,储备军粮,打造更多的武器。

于谦在受事的第二天,奏请朱祁钰调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以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以及宁阳候陈懋所率领的浙军急赴京师守卫。同日,又下令将通州的漕粮全部移入京师。

紧接着,于谦又派遣御史白圭、编修杨鼎等人,募兵畿内,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并招募民夫,沿河漕运官军,集中京师备用。与此同时,他又命内外军工厂不分昼夜地加工,赶造攻战武器和战车,并令边将收集土木堡等地败军丢失的大量武器和溃散的士兵,以备作战之用。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待与瓦剌军决战于北京城下。

北京“守卫战”

当朱祁镇土木堡被俘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朝野上下惊惶失措,一个个吓得六神无主,京城内顿时人心惶惶。这时候,以徐有贞为首的一些大臣主张立即南迁,整个朝廷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时为兵部侍郎的于谦以“宋朝南迁”的故事反对迁都,还力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并向皇太后分析了迁都的种种利害,最后终于说服了皇太后。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人也都赞同于谦,廷议于是决定固守北京。为了安定人心,皇太后立即下旨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君,是为明代宗,年号景泰(故明代宗又称景泰帝),成为明朝的第七位皇帝。

明代宗朱祁钰即位后,立即封于谦为兵部尚书,并授予重任。为何要拥立朱祁钰即位呢?原来于谦是这样想的:首先,也先的阴谋不能得逞,又便于统一部署,共同抗击瓦剌;再次,举荐人才,调兵遣将,妥善安排。于谦注意提拔一批有才能的将领。同时,从各地调来勤王兵,不分昼夜地赶造武器,装备军队。同时,在北京周围还布置兵力,严把九门,注意日夜操练军队,迅速地提高战斗力。这样,逐步形成了一个依城为营,以战为守,分调援军,内外夹击的作战部署,准备与瓦剌军决战于北京城下。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一,瓦剌首领也先率一路兵马,经过大同、阳和等地,并占领紫荆关,长驱进入北京地区。十月十一日,瓦剌军逼近北京,也先将军队布置在西直门以西。于谦派兵迎击瓦剌军于彰义门,打败也先部队先锋,夺回被俘者一千多人。同时于谦又派人率兵夜袭,以疲惫敌军。十月十三日,瓦剌军趁风雨大作,进攻德胜门。于谦命大将石亨在城外民房内埋伏好军队,然后派遣小股骑兵佯败诱敌。也先果然中计,亲率大批部队穷追不舍。等也先军进入埋伏圈后,于谦一声令下,明军开始反击。只见神机营火器齐发,火箭弓弩多如飞蝗般地射向敌军,明军前后夹击,也先部队大败而逃。

瓦剌军受到致命的打击之后,也先发觉明军主力在德胜门,便集中力量转攻西直门。都督孙镗率军迎战,打败也先的先头部队。由于也先不断增兵围攻孙镗,孙镗力战不支,退至城下。此时,把守城头的给事中程信,严令不准开城。同时,命城上守军发神炮,火箭轰击瓦剌军,明军又从彰义门、德胜门抽兵增援,终于打退了瓦剌军的进攻。

第二天,瓦剌军又改为进攻彰义门。于谦命守军将城外的街巷堵塞,在重要的地带埋伏好神铳手、短枪手,又派兵在彰义门外迎战。明军前队用火器轰击敌军,后队由弓弩压阵跟入,击退了瓦剌军的进攻。而此时,明代宗朱祁钰所派监军太监,率数百骑兵冲击敌阵去抢功,使明军阵势陷入混乱。瓦剌军乘势反击,追到德胜门外。在万分危急关头,当地居民纷纷登上房顶,以砖石迎战瓦剌军。于谦派出的援军也及时赶到,打退了瓦剌军的反扑。

也先在进攻北京的过程中,到处遭到军民的抵抗和不断袭击。各地的百姓自动组织起来,抗击瓦剌军的掠夺。北方边陲重镇的守兵,也抱着与城共存亡的决心,誓死保卫国土。也先进攻北京各门屡次遭到失败,中路军在居庸关的进攻也受挫,并获悉明朝各援军即将到达。唯恐后路被切断,便于十五日夜率一部人马,挟持朱祁镇由良乡(今北京市房山)向紫荆关撤退。

于谦发现也先军队正在撤退,即命令石亨等集中火炮轰击也先军营,炸死瓦剌军一万余人。瓦剌军在撤退的路上,一路烧杀抢掠,掠夺了许多物资和人口。而明军分路追击;石亨大破瓦剌军于清风店(今河北易县西),范广在固安打败瓦剌军。也先一路狂逃,十月十七日,撤出紫荆关,不久退往关外。东路的脱脱不花军,闻得中路、西路已败,亦立即撤退,并于十月二十日单独遣使进贡,来北京议和。至此,明军取得了保卫北京的胜利。

也先率军退至塞外,数次南下,都因明军防范严密而未得逞。鉴于政治诱降落空,军事进攻又遭失败。在长期的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又失去了与明朝经商的机会。万般无奈之下,于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无条件地释放了明英宗朱祁镇。其后,在蒙古族内部的相王争斗中,也先的势力一落千丈,日渐衰竭。

北京保卫战是明朝历史上的一次壮举,它粉碎了也先图谋中原的企图,同时也是英雄于谦人生中的一大亮点。

英宗回朝,易储风波

对于朱祁钰来说,这辈子都和皇帝位置无缘的他,突如其来登上皇位,大权在握,不愿意放手也是正常的。北京保卫战之后,大明军队多次击败瓦剌,也先挟持英宗朱祁镇奇货可居的计划失败,于是便想放了明英宗,借此求和。他想放,可是明代宗朱祁钰却不愿意接。朝中大臣大多数主张将朱祁镇迎接回朝,朱祁钰便十分不悦地说:“当初是你们逼着我当这个皇帝的。”于谦见此时的情景有些为难,于是说:“您已经当了皇帝,即便他回来,帝位还是您的。”朱祁钰见最得力的大臣都这么说,便派人去与瓦剌接触,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派去瓦剌的使臣杨善随机应变,竟将太上皇迎回,生米煮成熟饭,朱祁钰也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即便如此,在迎接的礼仪上,朱祁钰也是减了又减,明英宗抵达北京后,由安定门入城。之后,改乘法驾,入东安门,朱祁钰自东安门出迎,行拜见之礼,明英宗答拜,互拉双手,泪涕沾襟,相互推辞逊让了许久。但是,随即朱祁钰便将朱祁镇软禁在南宫。一锁就是七年。在中国历史上,汉族的皇帝被俘后不附带任何屈辱的条件就被放回来,这还是第一次。

在朱祁镇回京的七年里,他的日子过得并不好,每天几乎都是夹着尾巴做人。因为那时候的他不再是皇帝,而只是皇太后亲自封的名义上的太上皇。而朱祁钰自即位以来,却是大变样。曾经胆小怕事的他,渐渐变得冷血无情,他完全不顾手足之情,不仅将他的哥哥朱祁镇软禁在南宫,还杜绝朱祁镇和宫中任何人有接触。那时候的朱祁镇,虽然是太上皇,实际上却没有任何权力和自由。

先从朱祁镇的居所说起,正常来讲,朱祁镇贵为皇亲国戚,即使再不受宠的皇兄、皇子都会有一处差不多的居住之地。可是贵为“太上皇”的朱祁镇,却偏偏被安排到了一间僻静又简陋的居室,那里面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几乎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家居,就连笔墨都很少提供。就这样,朱祁镇过着和阶下囚一样的生活。

同类推荐
  • 天下节度

    天下节度

    节度使:唐代外臣之首,掌总军旅,颛诛杀。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反复无常的枭雄,流民,乱世,便是父子兄弟,都用尽一切手段互相厮杀的时代。主角由弱者变为强者,由勇士变为魔王。
  • 改商

    改商

    叙述一个穿越到了商朝的人的人和事。其中情意绵绵、冷箭暗战、刀光剑影皆有之。或多些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又有些对人性的理解和阐释。或会篡改些历史,所以分类为架空。若有不当之处,请改之。
  • 历代状元(上)

    历代状元(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岭南角逐

    岭南角逐

    公元前221年,曾在战国末期叱咤风云的齐、楚、燕、韩、赵、魏等关东六国,在秦国军队为期15年的征讨中全部灭亡。中原大地上持续几百年的割据混乱局面宣告结束,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帝国形成了。但是,刚刚诞生的秦帝国还面临着两大强劲之敌的威胁,这便是北方的匈奴和岭南地区的百越。秦始皇以将军蒙恬为帅出兵进攻北方的匈奴,北方大定。同时,铁血的秦始皇相继以屠睢,任嚣,赵佗等人为将。拉开了进攻百越的战争,将百越彻底的征服,成为秦帝国的一部分。主角,一个稀里糊涂,又有些明白的年轻人,在一次事故中,到了那个刀光剑影的年代!又将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
  • 倚马傲山河

    倚马傲山河

    这本书写的是秦长安凭借过人的军事天赋征服天下的故事。没有火器,纯粹的冷兵器。权谋之术写的很少,甚至没有,展现更多的是战争的波谲云诡。依据秦长安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呈现的战斗,也是由开始的几十几百人的战斗,逐渐延展到纷繁复杂的大型战争场面。来吧,一战到底……
热门推荐
  • 汪精卫第五卷遗臭万年

    汪精卫第五卷遗臭万年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 我们伤了青春辜负了年华

    我们伤了青春辜负了年华

    苏念8岁那年父母离异,她跟着爸爸,意外发生,她迫不得已的和爸爸一起离开了家乡林城来到了R市,可是机缘巧合下当她再次碰到了她的姐姐,她的生活终于再次被打乱了。
  • 重整武林

    重整武林

    穿越到笑傲江湖百年之后,再看武林潮起潮落。江湖之中风云变幻,唯一永恒弱肉强食!他历经千辛万苦站在武林的终点,才发现自己的路才刚刚开始,为了一探前路的风景,他只有一往无前,不断拼搏,踏着自己的血和汗,以期奔向未知的尽头!
  • 忆幽纪

    忆幽纪

    还记得那一天在城外她跳了一段与君舞,他说:“这一生只有玥儿的舞蹈让我觉得是世上最美的舞蹈,像是落入凡尘的精灵。”当时,她就惊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觉得君大神看起来就是一个大汉子,想不到竟然品位那么独特,她结结巴巴的说道:“君大神,你……你该不是有恋童癖吧?”君大神双手抱着她,把她举起来,左右打量了一下,认真的说道:“应该不是。”“男神哥哥,你在看什么呢?”“呵,我在想,日后闲居在此,白衣饮茶,清风瘦马,听你唱一曲六月的雨,看你跳一场腊月的雪。”“幽幽,寻你千年,我只为与你厮守到白头。”
  •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匆忙的大时代里,我们期待大格局,渴望大成功,却不经意间错过了细细品尝“微幸福”的机会。本书通过截取生活的片段,引用经典的故事,使用轻暖的文字,带我们重新发现工作、生活里的,细微的幸福和美好。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不是补救过失和错误的方法,而是珍惜和享受的心情。不管你遭遇怎样的境况和风景,都可以用一颗细微的心,去发现和拥抱你手头、身边,甚至心底的温暖和美丽。就像那句简单却动人的箴言所说:“用心、真心、开心,所以生命盛开。”
  • 叶落空简未言

    叶落空简未言

    冬意浓,日渐寒。言格,你在哪?我走过了几百个国家,为何再找不到你的身影?为何再看不到你俊秀的脸庞?为何再听不到你磁性的声音?————我叫简落,简单的简,落叶的落。温暖的阳光洒进透明的杯子里,照射在病房里,为什么感受不到一点儿温暖,没有你,是否连温度也变冷了?简落拿起手机,按下那串熟悉的号码,虽然已经打了无数遍,里面传来的已经是数不清的不含一丝感情的声音,但简落还是不死心,当她按下的时候,结果……依旧。言格,若你还在,请不要音讯全无,起码让我知道你是安好的,好吗?死神拿着镰刀向着简落走去。言格,是否当我闭上眼时,放弃抵抗,放弃寻找你,你就会回来?——————以上为简落送入手术室的幻想画面。
  • 星空旅行

    星空旅行

    外面的故事,一个人的旅程
  • 戒子通录

    戒子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碟落天涯

    碟落天涯

    前生的等待换来的却是恋人的背叛今生,他的等待却换来我的无所谓妖娆的曼陀罗中间一身红衣的花落碟,竟比这一片的曼陀罗还要妖娆,慢慢轻语,林剑风,这一切,我会让你为此付出代价。。看着眼前的女子,天下男儿为求他一下笑,钱财乃身外物,无奈女子不为动心,看最后是谁与她碟落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