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1200000027

第27章 一代“顽主”,想做将军的皇帝(3)

从正德十一年(1516年)开始,王守仁就没有闲暇的时候,为官一天,就得干一天的官活儿。他不断地替朝廷平定内乱,真可谓是战功赫赫。这些年里,他巡抚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地,不仅剿平了四省边境多年扰民的那些顽寇,还平定了江西的宁王叛乱。让朝中其他大臣妒忌的是,他还征服了广西土酋、开拓南疆、绥靖边陲,算得上明朝的一位大功臣。

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守仁依然没有闲着,他又到达江西一带,开始履行作为一个巡抚的职责。当时,他所管辖的那个区域出现了土匪,而且不是一般的土匪,人多势众不说,还作战勇猛,最让官兵懊恼的是,他们的消息总是那么灵通,好像是有能掐会算的技能。每次官兵出击时,都是小心谨慎,深怕走漏一点儿消息,可最终的结果不是扑了空,就是中了他们的埋伏,几乎都是没等开战就先被算计了。土匪到底是如何知道官兵的一举一动的呢?难道真有所谓的有千里眼、顺风耳?答案再简单不过了,那就是土匪为了能够十分准确地探听到官府消息,在官府中安插了卧底。

王守仁调查完这一切后,做了一个让兵将们忐忑的决定,真有点不像他的做事风格。那一天,他突然急匆匆地发布了一个命令:“从明天开始,要集中兵力开始剿灭那帮土匪,请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然而,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过去了,人们每天都忐忑不安、精神抖擞地等待他的命令,但却迟迟没等到。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军队中突然有一些人神奇失踪了,没过几天又被神奇地回来了。他们回来的那几天里,一个个神色慌张,好像真有什么心事,可是无论怎么问,他们也不肯说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人们才知道,这就是王守仁的作战诡计。他首先当着所有人面儿放出剿匪的消息,然后又派人紧紧盯住衙门里的各级官吏。凡是发现有通风报信嫌疑的,就让一一记下,等他们回来后,全部进行秘密逮捕。

王守仁还有一个最高明的做法,他虽然秘密逮捕了这些人,但他一个也不会杀,而是先给他们喝一顿“心灵鸡汤”,给他们彻底洗洗脑,然后再打听他们的家庭住址以及家庭成员,顺便再问候一番家人,比如,“希望你的母亲身体安康”、“希望你的子女保重身体,我们会经常去探望他们”之类的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些土匪当然经不起王守仁的软硬兼施,哭丧着说:“就算不为自己,为了家人,我们也要改过自新。”之后,这些人就会主动提出当官府的卧底,成为“双面”间谍。这让那些土匪防不胜防,很多土匪头目也因此被一网打尽,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

此时的王守仁,依然不肯满足于现状,他决心把这场“江西剿匪记”演到最后。为此,他还晒出了自己的又一个绝招——十家牌法。何为“十家牌法”?简单来说就是,保甲连坐,十家为一个“部门”,每天进行轮流巡逻,一旦发生什么事,大家就一起跟着完蛋。王守仁的这一招数实在是太狠了,这让本地的土匪都不敢轻易回家过年,只能偷偷地躲在深山老林里,一边啃着树皮,一边在心里痛骂王守仁。

时间久了,土匪们自然忍受不了了,只听土匪头目大喊:“我们不能再这样窝囊下去了,老这样躲着也不是办法,既然软的不行,咱们就来一次硬的。与其这样干等着被王大人弄死,还不如拼一回,或许还有希望。”土匪们都点头表示赞成。殊不知,王守仁是一个奇葩之人,他软不吃,硬更加不吃。土匪们一个个都是大老粗,他们哪里知道,王守仁能文能武,不仅会读书,还是一个军事天才呢。

王守仁跟其他官员比起来,的确与众不同,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才。凡是他带头打仗,从来都不和敌人进行正面交锋,从来都只会声东击西。明知道敌人往南走了,可是他偏偏下令部下往北走,经常搞得手下人模棱两可,让敌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反正只要有王守仁带头,他就不会按照常理出牌。有意思的是,他还有个非常不合情理的习惯,在手下人看来他还是有点小冲动。每每遇到敌兵众多,他非但不避战,反而带着手中仅有的小部分兵将,迎接敌人的挑战。在敌军看来,他就是自不量力,自己作死。可是他就一个思想,士兵不够,他可以陪敌人玩阴的,比如提前挖好坑设埋伏,比如假意投降之类的,这对王守仁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公正地说,在平日里,王守仁的确是一个正直又忠厚的老实人。可是,到了战场上,他就像彻底变了一个人似的,脑子里尽是一些坏主意,常常打得敌人屁滚尿流。这次更加激起了土匪的斗志,为了血洗耻辱,土匪们很快结成了同盟,集合所有兵力,准备和王守仁决一死战。王守仁的手下看土匪来势汹汹,似乎有必胜的势头,都为王守仁捏了一把冷汗,劝王守仁早早做好准备。可是王守仁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样也好,他们一起来,咱就一起收拾,也省得我专门跑一趟了,这还有啥可准备的?”当土匪们听到这句话后,顿时觉得自己的尊严被践踏了,但他们也还是一致认为,王守仁这是在嘴硬,暂时肯定不会出战的。于是,土匪们准备先躲在山林养精蓄锐一两日,因为这一路奔波来是够累的,他们想休息好了再找王守仁拼命。可是狡猾的王守仁,突然在半夜的时候,调集军队主力大举进攻,打了土匪们一个措手不及,把他们死死堵在了赣南山区,他们瞬间就被包成了饺子。

就这样,一耗就是好几天,土匪们没得吃也没得喝,逼得他们准备同归于尽。可是,土匪们刚刚向包围圈发起冲锋,在他们后面又突然出现一大批人马,短短几分钟之内,他们的退路就彻底被切断,他们又一次掉进了王守仁早已设好的陷阱,很快被打得溃不成军。无奈之下,那些贪生怕死的土匪,有的想要活命就主动提出投降,有的死也不肯屈服,开始乱逃乱窜乱撞。只有一些还算聪明的在一起合计:“这个大人物我们是惹不了,不如先服个软,暂时招安,找到合适的机会再闹也不晚,现在保命要紧。”于是,土匪头子们搭伙儿来到巡抚衙门,表示愿意改当良民。

其实在准备剿杀这帮土匪之前,这些人的老底王守仁早已经被翻了个底朝天,所以他们是真降是假降,王守仁心里有数。没过两天,王守仁突然大开杀戒,以小小的借口就杀掉了其中几个人。很明显,王守仁这是在杀鸡给猴看。在加上他杀的这几个人都是曾经受过朝廷招安的,这种老痞子,王守仁是十分憎恨的,杀了也算一了百了,图个清静。果然这一招用出来,那些来假投降的土匪,就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了,只得乖乖听话。就这样,土匪们的假投降就变成了真投降。

就这样,骚扰了朝廷十几年,屡招不安、屡打不平的一伙江西土匪们,终于被王守仁用尽计谋,彻底扫平了。王守仁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不仅连打带拉,还连蒙带骗,终于解决了朝廷最大的问题,他真不愧是“第一神人”。

打败蒙古铁骑,绝非偶然

在古代,皇帝死后被封的谥号,貌似是有一定讲究的。那些通常被谥号为“庄、武、文、宣、襄、明、睿”等的,基本上都是好的。而那些被谥号为“厉、灵、炀”等的,基本上都是不好的。值得强调的是,被谥号为“武”的,就更为难得了。因为只有开疆拓土、武功非凡、立有赫赫战功的一代雄主,才有资格被谥号为“武”。比如,人们熟悉的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刘裕等人。而在明朝,也有一位皇帝被谥号为“武”,那就是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在大众的心目中,是个荒淫无道、不理政务、只知贪图享乐的昏君。不仅如此,他手下还有以大太监刘瑾为首的,祸国殃民的“八虎”太监集团。所以无论怎么看,也和武功非凡的“武功”扯不上关系啊?其实这一点人们想错了,虽然一表人才、天资聪慧的朱厚照,的确干了不少荒诞无稽的事情,但用“武功非凡”四个字来形容他,真的没一点儿错。甚至可以说,他是唯一一个在平原上打败蒙古铁骑的一代猛士。

自“土木之变”发生后,明朝就已经开始慢慢走向衰落。面对北边的胡族铁骑,他们真的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去彻底歼灭。就这样,他们一直扮演着被欺压的对象。回想那场惨败的“土木之变”,当年明朝几十万大军败了也就算了,就连曾经的皇帝都被人家抓去,做了俘虏,对明朝的打击确实不小。或许是明朝人生来骨头硬实,那点苦还是受得了的。要不然,明朝在那时候就可以说是亡国了。在那之后的几十年了,蒙古铁骑虽然没有恢复成吉思汗时期的雄风,却也练成了成吉思汗时的八分勇猛。可以说,当时的他们是压着明军打,明军还得悄悄忍受。因此,蒙古铁骑成为了明朝北部边境最不安定的存在。

在当时人们眼中,朱厚照貌似除了做皇帝外,其他干什么都很厉害。就说在寻欢作乐上,他不仅玩得花样儿多,而且脑瓜子也够聪明。特别是他居然还能打战。每当跟心腹谈起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时,他就会特别认真地说:“那时候,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征战四方的猛将,如今也是同一个梦想。”可是,在当时来说,皇帝怎么能轻易上战场呢?所以,这位骨子里就流着猛将血液的“顽主”,一直都没有亲征上阵的机会。既然他如此不喜欢处理朝政,就必然得用另一种嗜好来打发时间。试想,朱厚照要是既不会寻欢作乐,也不会处理朝政,那岂不是废人一个?

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朱厚照终于得到了一次大显身手、表现自己的机会。当他得知蒙古小王子部寇关来袭时,非但不恐慌,反倒十分高兴,并声称:“这一次,我要亲自布置,亲自上战场,与蒙古小王子大战一场。”“应州之战”这场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明军再度被蒙古军分割包围。朱厚照见状况很不妙,于是亲自率领一军进行援救,才使得明军突破了重围。此次跟蒙古铁骑交战,大小算起来进行了百余战。作战期间,朱厚照毫不讲究,与士兵们同吃同住,让士兵们很是意外。一向只会作乐的他,甚至还亲自冲上战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的士气。最后,蒙古小王子自度难以取胜,仓皇引兵西去。就这样,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

先来说说“应州之战”朱厚照到底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刚开始时,朱厚照命令王勋所部先出战,向达延汗主动发起进攻。达延汗果然中计了,集中所有兵力来围攻王勋所部。而王勋呢?只记着王守仁的一句话:“死守,死守,还是死守。”面对步兵阵列的时候,蒙古骑兵似乎没有什么优势。因为步兵的长弓射程远,又有盾牌保护着,设立拒马可以让骑兵望而怯步。因此,达延汗只能在周边盘旋,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端掉王勋所部。这就叫做即使是“嘴边肉”,也没那么容易吃到。

朱厚照看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又命令游击时春、辽东左参将萧滓飞驰而来,以援助王勋,游击周政、副总兵朱銮、大同右卫参将麻循、平虏城参将高时在后面追随,并调遣宣府总兵朱振、参将左钦、都勲、庞阴、游击靳英勒兵与诸军在阳和汇合,参将江桓、张晨作为他们的后应。为了让蒙古铁骑陷得更深,朱厚照还故意分散大部分兵马,每次都只派出一小部分兵马去迎战,给达延汗一个错觉,让他们觉得明军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之后,朱厚照又故意放出消息,说明朝的皇帝也在军营中,很快达延汗就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更加刺激了达延汗的狼子野心。

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朱厚照才肯现身,亲自率兵出征。明军在朱厚照的率领下,一鼓作气打败了达延汗。此时的达延汗,看眼前局势很是不妙,急忙仓皇而逃。虽然明军没有完全消灭达延汗的主力,可是这一战明军打得还算漂亮,创下了明朝开国以来少有的大捷。也因为这次胜仗,让明朝北境安静了几十年,实在是不容易。

更不容易的是,蒙古铁骑曾经横扫亚欧大陆,在平原交战基本上都是无敌的,从未失过手。就连当年的开国名臣徐达、朱棣都拿蒙古铁骑没任何办法。而朱厚照只是一个懂得寻欢作乐的君王,却能够在平原上英勇作战,打败了蒙古铁骑,实在是太难得了。

战争结束后,朱厚照还不忘记奖赏自己,给自己加官进爵,由原来的“镇国公”、“威武大将军”,加封为“太师”。或许,他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想当将军的皇帝。

南巡,只为做乐

当时,由于朝政的荒废,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这时候,有一波人正在酝酿一场大****,而这场****的发起人,不是贫民百姓,不是蒙古铁骑,而是来自明朝的后裔,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宁王朱宸濠。野心勃勃的他妄图效仿朱棣,想趁着朱厚照荒于政事,秘密策划了一场叛乱,达到自己邪恶的目的。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久怀异志、阴谋作乱的江西宁王朱宸濠终于等不急了。一不做,二不休,急于求成的朱宸濠立即率领大军开始作乱,路途中还杀死了朝廷命官。

当朱厚照知晓此事后,并未因此而着急,这正好也给他找到了合适的借口,想要再次御驾亲征。可是朝中大臣轮番苦苦相劝说:“您是一国之君,怎么能够亲赴战场呢?您去作战,朝中政事由谁来管呢?”为了图个耳根子清净,朱厚照立即下旨:“今日起,谁敢再阻拦我,就要施以极刑。”大臣们真是领教了朱厚照的执拗和倔强,觉得精疲力竭,只好随了朱厚照的意,不再过问此事。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中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中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明王朝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明王朝

    这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的任务故事、历史事件,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明历史的长卷。那些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古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通过这本书活生生地重现在我们眼前。
  • 仁富

    仁富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清末红顶商人中,胡雪岩是二品,王炽是一品;英国《世纪大典》把王炽评为上世纪10名世界首富中的第四,此排名没有胡;说下场,胡财尽人亡,王炽则得善终,李鸿章称其为清廷之国库。清廷诰封其“三代一品”封典,成为唯一的一品红顶商人。王炽的第一桶金很干净……中法战争,中方需饷甚巨,独有王炽借垫白银六十万两做饷银。晋、陕、甘数省大旱,王炽捐银数百万两赈济灾民、兴修水利。王炽花巨资从法国人手里买回了滇越铁路的路权,使云南路权不受法国人支配。为保护地方工业,王炽垫付数十万两白银筹办云南铜、锡矿业。兴办昆明第一家电灯公司和自来水公司,引进西门子公司发电机,建成我国第一个水力发电站——石龙坝水力发电站等。讲急公好义,当时无人能出其右。
  • 大秦王朝2

    大秦王朝2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执掌太平

    执掌太平

    1840年,古老的中国被一颗炮弹撬开了大门,从此满清变成了“唐僧肉”!泱泱华夏,内忧外患,群魔肆虐,百姓生不如死;天朝上国,威风扫地,千古遗迹,匠心独运,奈何火光四起,独留灰烬;将军剑,战士血,美人泪,英雄不负痴人情!穿上盔甲,修我钢枪,冲进前线,洒我热血,一往无前!以鲜血洗刷国耻,以身躯铸就长城,用生命搏一个太平盛世!执掌太平,傲立于世。以血为媒,以身为引,誓将妖魔斩马下,誓留太平盛世于后人!
热门推荐
  • 偷得浮生一世闲

    偷得浮生一世闲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我便是那孟婆。
  • 最后一战:魂域

    最后一战:魂域

    被蒙在鼓里的世人。玩着以为是延长寿命的游戏。却不知大战即将来临。以游戏为载体,重修人类灵魂。这一战能否为人类守护家园。最后的一战能否胜利。且看主角如何卑鄙人生,引领一群不法之徒,为人类争取胜利!
  • 都市修仙神医

    都市修仙神医

    这是一个反穿越的故事,从古代到现在,诸多不适。看林寅如何生存,如何在都市白手起家。笑傲花丛,游戏人生。达到医术和修真的至高境界,欢迎加Q群140577151,一起嗨聊
  • 明年夏天,我等你

    明年夏天,我等你

    自从文秘书走后,有不停的美女来应聘由于美女太多不知选那个,谦总裁突然想到他大学同学的一个乖乖女。一向目中无人但却被那个乖乖女牵动了心。正好招秘书,谦总让手下去找来了绡陌。“谦总裁,我是绡陌,我是来应聘秘书工作的。”绡陌说道。“原来你就是啊!你还认得我吗?我是你的大学同学,谦绝啊!”“我当然认识”脸上一副轻纯的微笑但心里想:擦,啥,他是谦绝。早知道是他,我就不来应聘了。哎!已经逃不掉了谁让我当初选择的是秘书嘞……
  • 契丹王朝

    契丹王朝

    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横空出世、铁骑冲腾200余年,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迭出,谁能小视?契丹族大政治家、军事家耶律阿保机,高屋建瓴、纵横捭阖,统一了北中国,建立契丹王朝。契丹英雄在黄少漫卷的战场上铁马奔突的同时,辽帝国宫廷内部,围绕皇位生发了层出不穷的机谋与血腥。不停的内斗,使这个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历尽艰辛、坚韧与二百年的辉煌后,灰飞烟灭了……
  • 英雄先遣连——1950年西北部队进军阿里纪实

    英雄先遣连——1950年西北部队进军阿里纪实

    毋庸讳言,《英雄先遣连》对于英雄与死亡这一矛盾关系的酷烈展示,再一次完美地诠释了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潜质。作者以冷峻的笔调,客观强硬地显示出了英雄涅槃的孤傲和清高。进藏先遣英雄连136名官兵中,牺牲在新疆于阗普鲁至西藏阿里扎麻芒堡千余公里高原线的有63人,这是西北战区光荣革命历史的壮丽画卷。
  • 罪妾:冷佞王爷的待嫁小妾

    罪妾:冷佞王爷的待嫁小妾

    她狭缝里求生,顺天代嫁,饶是不争不抢,却仍难逃命运的捉弄,不堪一世情。他心深似海,暗植权势,自诩可以一手遮天,却错娶了一个女子,赔上了一生。崛起蹑高位,倦客知归路,只是燕子楼已空,佳人何在?大梦初醒已寒夜,花非花,雾非雾。
  • 大明小丫鬟

    大明小丫鬟

    一悲催女意外穿回明朝跟着郑和下西洋,看美景,吃美食,泡帅哥。。。
  • 千金归来啦

    千金归来啦

    雪花,原是天空的心事,当心事很重的时候,天空就会飘起雪。是季节变化的太无常了吧,让我们似乎忘了彼此的牵挂,似乎忘了曾经一起团雪球的欢笑,似乎忘了分手前的约定。——爱情就像是飘落到掌心的雪花,最初落在手上的那一刻很完美,如能好好珍惜,它会化为瞬间的永恒;否则,它就会化为伤心的泪。
  • 清贞颜

    清贞颜

    他,自幼失去母妃当上皇帝,文武双全掌管政权。她,背负着家族重任,亲手砍掉与心爱的人的藕断丝连嫁入帝王院。那时的她不过十五便被推上了他的床,她成了皇后人人都嫉妒她。她深知后宫是个魔鬼吃人又不吐骨头。那时的他十九继位多年人人窥视帝王坐。她历经所有苦与痛登上高位的她却失去了最好的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