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00500000511

第511章 数尸块(2)

“但其实这些判断只是建立在最初的主观认定的基础上,并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柳菲这句话一出口,连宋玉林的神色都不禁变了。

这句话的口气得有多大,柳菲难道是要推翻之前所有警察、专家对于南大碎尸案的判断吗?

“的确,连我自己一开始也受到了这种主观影响,直到我发现了沾着吕爱青血迹的这把匕首,我才忽然受到了启发,”柳菲抽空对李达说,“可以拿上来了。”

拿上来什么?

大家都很好奇。

李达转身走进解剖间,回来时双手端着一个大托盘放在众人面前的桌子上,一股凉气从托盘里散发出来。

大家不由得抻长脖子往托盘里看,见里面铺着一层冷冻的肉片,大概能有二三十片。众人更觉得疑惑了。

“2000块肉片看上去切割得很均匀,其实这个均匀只是一个主管的印象。肉片与肉片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是啊,这个我们也知道,但这个并不影响判断吧……”祖光实在忍不住了,插了一句。

老实说,柳菲刚才的话等于把他们这些当年参与过南大碎尸案侦破的老警官全给否定了,他心里当然不舒服。这姑娘虽然有两下子,但口气也太过狂妄了。

“不,恰好相反。”柳菲平淡而直接的否定了祖光,指着托盘里的肉片,“我们已经大致按照人体部位把2000块肉片做了大致分类,端上来的这些肉片基本上是害人的腹部位置。”

在常人眼中看到的都是连带瘦肉和脂肪的肉皮。

“这些肉片的切割手法看上去跟其他肉片没有区别,但其实有些肉片还是存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你们谁能发现吗?”

让柳菲这么一说,大家纷纷低头细看,似乎感觉有些肉片的形状不太方正,但又不能确定。

柳菲麻利的把多余的肉片拨到托盘四周,只留下七八片肉片。“这几个肉片是我们在几千块肉片中间筛选出来的,外形上几乎与其他肉块没有什么区别,但有一个最细微又最明显的不同——这些肉片的边缘全都出现了皮瓣。这通常说明凶手使用的切割工具有问题,可能是有锯齿或者有缺损的刀具。可问题来了,上千个肉块,只有这几片出现了不规则的皮瓣现象。而且从皮瓣的形态来看,刀具不是切割而是捅刺后拔出形成的……”

柳菲拿起放在桌上的那把匕首,“这把双刃匕首看似锋利,但其中一边出现了一点儿卷刃。我找了块猪肉做过实验,捅刺时恰好能形成相同的皮瓣。由此可以断定,这把匕首正是当年凶手杀害吕爱青的凶器,袭击部位集中在腹部。我根据皮瓣的数量估算了一下,凶手至少捅了吕爱青5刀。2道在上腹部,3刀在下腹部。这5刀刺得都很深,这才是吕爱青真正的死因,而不是聂洪生所说的割开四肢放血……”

祖光还有些质疑,“假如真是柳法医你说的这样,那这把匕首有十几厘米长的刀刃,足以刺穿吕爱青的内脏了,那为什么她的内脏上面都没有捅刺留下的刀口呢?”

很多人都抱有和祖光一样的看法,吕爱青的内脏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如果上面真有刀伤,当年的警察早就能发现了。

“关于这一点我也没有找到直接证据,但我想到了一个假设,”柳菲顿了顿,“吕爱青的内脏并非是完好无缺的,也许问题就出在了那些缺失的内脏器官上。吕爱青的左肾和zi宫被完整取走,肝脏和大小肠都有缺损。小肠缺了大约20厘米,大肠缺了大约10厘米。如果我的假设没错,这些地方或许就是有刀伤的地方。只不过因为被取走了,所以才没见到刀口。”

祖光愕然,一下接不上话。

柳菲所说的这种假设已经完全出乎他对这个案子的理解范畴,也从来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推测过。

柳菲的惊人言论也明显触动了杜志勋,他说出了自己疑虑,“我们一直认为凶手拿走这些内脏,特别拿走是被害人的zi宫、肾脏和一截肠子,这都是一种变tai罪犯获取战利品的行为,但假如按照柳菲的思路,又该怎么理解凶手这种行为?”

“掩盖。”丁潜忽然脱口而出。“柳医生就是这么想的吧。”

柳菲点点头。

“掩盖什么?”杜志勋问。

“掩盖杀害吕爱青的手段……把吕爱青切割成2000多片,以及干净利落的取走一部分内脏,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掩盖吕爱青被匕首捅死这个事实。否则,为什么匕首上有吕爱青的血迹,尸体上却偏偏找不到致命伤呢;又为什么凶手会在切割有刺伤的部位时全部沿着伤口的位置切,故意让我们看不出破绽呢。假如不是柳医生注意到凶器上有卷刃,花费大量时间一点点寻找出相应的肉片,我们谁又能想到几千个肉片中会隐藏着致命的刀口呢?”

宋玉林皱着眉插嘴,“柳医生的想法虽然新颖,似乎也有根据,但是情理上说不通啊。既然凶手要掩饰,直接把尸体掩埋了或者焚尸不是更好吗,把尸体销毁了比起费这么大精力碎尸、弃尸要省事得多,风险也更低吧。”

“如果凶手当时处于特殊情况,不具备这个条件呢?”

“什么特殊情况?”

丁潜想了想,摇摇头,“我现在还说不好。”

杜志勋也开口了,“还有个问题你想过没有,丁潜。凶手的作案相当复杂。整齐的叠放小肠和被害人衣物,整齐的摆放内脏和骨骼,还逼迫吕爱青写下遗书。这些行为和碎尸行为完全呼应,都是很能反映罪犯变tai人格的过度犯罪,凶手即便是为了掩盖刺死吕爱青的事实把她碎尸了,其余的过度行为又如何解释?”

法医室里一时间安静下来,十几号人都陷入了沉思。

同类推荐
  • 阴胎之地狱重生

    阴胎之地狱重生

    “叮铃铃”一声电话铃声在偌大的房间里响起。林菀,跟平常一样接起了电话。“喂。”“你的孩子有危险!”电话里传来了一阵陌生男人的声音。林菀,心中一惊,看了看摇篮里正在熟悉的小孩,松了口气。便挂了这个无稽之谈的电话。第二天,林菀一想到那个电话,心中依然十分的不安。当她去查那个电话的归属地时,结果却让她了冷汗之下,因为那个电话的归属地——正是她家。那么,昨天那个陌生男人到底是谁......
  • 六间房

    六间房

    我叫“东来”是一家小公司的普通职员,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直到某天我做了一个特别怪异的梦……起来之后,发现一切都变了……
  • 死亡噩梦

    死亡噩梦

    凡是看过《死亡噩梦》这本书的人都在梦中进入了那本书所描述的恐怖故事中,并且成为了故事中的一个被变态或者鬼魂杀死的角色。他们能否打破那些角色必死的局面,成功的活下来,又或者在现实和梦境中同时都被杀死?一切的一切尽在死亡噩梦。
  • 三盏灯

    三盏灯

    漆黑的夜间小路上,一名夜行骑车人匆匆驶过。路边杂草里的虫鸣声,伴随着自行车快要散架的‘咣铛’声,显得如此刺耳。“前面就是有名的坟场鬼坡……”夜行人心里暗想着,脚下更加用力,好尽快穿过这片恐怖的地方。咔嚓……咣铛……或许太用力,或许链条太松,瞬间空蹬的夜行人倒在了地上。顾不得疼痛,拉起倒地的自行车,一路狂奔……“要我帮你吗?……”听着身后的喊叫声,以及强光手电,夜行人也是转过了头。.........
  • 秘境谜藏之皇城鬼斋

    秘境谜藏之皇城鬼斋

    清末民初,伴随一个三百年王朝的没落,随之而生的却是无尽的财富流入民间,北京古玩行就此兴起。人们只知其财富惊人,却不知器物存世越久,其灵也就越大,故有诸般宝贝养人却也害人一说。老贝勒府中夜半惊魂的梆子声,八大胡同瓷瓶养妖,阎王问路,鹦鹉衔珠,夜走酆都城...一件件玉石青铜,一个个街头巷尾流传已久的传说,炼器世家代代弟子皆是等待鬼谷洞中一个器物的出现.......
热门推荐
  • 清冷公子

    清冷公子

    她,被情所伤,遇上思念已久的前世父亲,一朝穿越,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他,拥有绝色的容颜,却素来飘渺难寻,一身出神入化的医术却只随自己的心性而医,成就了世人眼中的清冷公子。一次偶然的相遇,他的强势,他的霸道,让她逃无可逃,一次次真心的付出,一次次生命的打动,终于使她冰冷的心得到温暖,从此以后与他披靳斩刺,一同向着那人生顶端走去......
  • EMMA

    EMM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穆家姑娘

    穆家姑娘

    他是父母中意的女婿人选,只是,大姐不要,二姐不喜,三姐不愿,四姐不想,她是老五,爸妈就一心想让她和他处处……
  • 幻域君王

    幻域君王

    他因为纯净的血脉被誉为天眷之子,却因为天赋的偏差惨遭家族抛弃,受尽冷遇白眼。一次意外的机遇,他得到了一个向命运逆袭的机会,掀开了从零之幻域到幻域君王的征程
  • 传奇乐攻师:绝世神草与邪恶妖花

    传奇乐攻师:绝世神草与邪恶妖花

    传说,有一株象征吉祥的瑞草,名为“蓂荚”;传说,蓂荚近万年内会幻化成人形参与世间轮回,体会美与丑;传说,没人知道蓂荚会幻化成什么人,只知道她的出现会伴随着惊心动魄的成长经历和如梦似幻的传奇故事;传说,她,将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传说,有一朵代表邪恶的妖花,名为“黑色曼陀罗”;传说,黑色曼陀罗会在近几年幻化,以人形参与轮回,历经磨练;传说,黑色曼陀罗的人形样子没人见过,只知道他的出现会带来震惊世人的杀戮和无穷无尽的误会与误解;传说,他,将感受一次痛彻心扉的恋情。神圣的她,正义,俏皮,可爱又毒舌;黑暗的他,邪恶,美丽,腹黑又危险。他们,又将会谱写出怎样的篇章?
  • 恶魔校草遇到她

    恶魔校草遇到她

    穷丫头和二世祖剪不断理还乱的校园生活~~一个贫穷天使,一个酒吧恶魔,相爱相杀的三年+、、、、、、
  • 驭兽之皇

    驭兽之皇

    这是一个发生在华夏大陆的故事,江海高中的天明至今未能获得灵宠,面对同学的讥笑和悄悄向他伸去的邪恶之手,他该如何应对?
  • 人类拯救计划书

    人类拯救计划书

    御剑九霄外,千里壶庭中。闲时观涛澜,拂袖意擒龙。千载无尽时,笑待风云涌。醉卧大竹峰,欲试比天公!一觉醒来,已到了陌生的地方,应该怎么办?
  • 医学妙谛

    医学妙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门四记

    都门四记

    本书系于氏散见于民国各种报刊的随笔小品的首次结集。这些随笔文章多谈历史典故、民俗习尚、绘画艺术、名人轶事,即周作人所谓“市井小品”,道人所不知、所欲知,文笔绝妙,可读性又极强,实为不可多得之文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