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23300000019

第19章 暧昧的书法——关于当下书法运动的简明报告

胡传海

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书法的运作模式始终没有改变过,这对书法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的书法与政治格局基本相同,领袖人物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说,直至今日的书法,其操控和运作方式始终是政治化而非学术化的。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周志高时代、刘正成时代、刘炳森时代三个阶段。周志高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创办《书法》杂志和举办全国首届群众书法大赛。“****”结束,一种操作简便又能极大满足人们表演欲望的艺术形式——书法便很快地进入人们的精神领域,各种身份感的人掺杂在一起,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官僚层也平民化地参与了。比如当时的上海市副市长宋日昌就担任起了书法协会会长。当然在此之前,赖少其担纲上海画院院长就已经开了政治官员担任艺术团体领导的先河。在这种时代胆量与魄力是最重要的。周志高虽只有中专学历,但正处在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的位置上,于是就和当时的一批海上书画同仁创办了《书法》杂志。创办之初的印数就达四十万左右,影响之大,波及面之广可说是前所未有。接着,具有更大影响的首届全国群众书法大赛拉开了帷幕,一大批至今活跃于当代书坛领导层的人物也就在那时脱颖而出。这两个举动的意义在于哪里呢?就在于它确立了书法的“群众性运动”的特点,模糊了知识阶层与非知识阶层的界线,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在古代,平民百姓也可喜欢和参与,但不握有书法的话语权,一个人的书法成就必须通过科考制度的确认并获得相应社会地位后才能彰显出来,但随着科举制的废“五四”时期提倡的是德先生与赛先生,对科技的向往取代了对文艺的热爱,于是艺术也********。而此时,只有用“比赛”取代“科考”,稍有差别的是原先科考时的文化附加值取消了,对书法的单纯关注成了唯一标准,这也就造成了日后的所谓“书家学者化”认识的产生。而我所选的三个人仅仅是符号和代码。因此,周志高时代发明了一种现代煽情手段,那就是书法大赛。由于周志高学识有限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政治智慧,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并未处于政治的核心层面上,所以,他的能量很快就挥发一空。当时,北方处于权力集团的某些书法家及爱好者,很快就认识到在这种群众性基础上要加以权力统辖,于是,借助于北京首都这一政治权力中心之便,中国书法家协会作为领导阶层的隐喻性就应运而生。周志高随之被淡化,使命也由此而终结。这时,需要一个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同时,更具有政治手腕的人来使书法机器向最高速运转。于是,刘正成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他所主持的《中国书法》很快就超越了上海的《书法》,牢牢把握住了书法的话语权,并随之慢慢地进入权力核心。他的作家身份以及对书法的聪慧领悟力帮了他大忙。同时,他很快发现周志高手中的煽情武器——“书法大赛”是件好东西,在无法操控“全国展”的情况下,自创了“中青展”,一届比一届办得红火,青年人的热情达到了空前高涨的程度,“中青展”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全国展”。在此基础上,刘正成还发明了一系列副产品,出《中国书法全集》,办“二十世纪书法大展”,并请到了江****同志出席开幕式,探讨“现代书法”的可能性,并从《书法研究》的《中国书法文化笔谈》中受到启发,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座谈,引起他们对书法的关注,并敢于投入“舒同书法真假案”的笔墨官司。同时,他还在全国各地培植新人,占据书协有利地位,一个个成为地方“诸侯”,他俨然是“盟主”,一呼百应。刘正成时代是将权力、学术、金钱、热情、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也是书法高度泡沫化的时代,使中国书坛出现了“中兴”的局面,时间长达二十年之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儿乎是“失语”的,几乎没有一个知识分子对他的那种方式提出过质疑,因为他将各种东西有效地蹂合在一起。其实,他是将人们对自身利益的关注提到了首位,遮蔽了人们对其合理性、公正性的话难。而同样,刘正成时代的突然终结是政治角逐失败而导致的,这一点他是始料未及的,同时,也是反映政治的影响力在艺术领域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他的事件人们开始认识到加强权力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各地的书协“宝座”之争此起彼伏,艺术的作用开始弱化人们将地位与金钱看得高于一切。刘正成时代结束后又引出了他那个时代的艺术副产品,也是一种艺术梦想,他的一批追随者举办了一个由老板出资、有影响的书法家主持的特邀性质的“流行书风”展,并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也是刘正成时代的回光返照。刘炳森时代的符号性在于带有官员身份但对书法或一知半解或有极大爱好的人开始介入领导层。在艺术倾向上以更保守的姿态出现,刘炳森的一句“烂柴火垛”,将刘正成时代的一切试图创新的努力化为灰烬。刘炳森时代的操作者以回归传统为旗号,其实质是对书法本质的反动,书法又回到了起点。一切唯有书坛才具备的怪现象又不断浮出水面。而在操作方式上,将大赛的节奏加快,只要各地有实力申请举办由中国书协名义的大赛,随即批准,这种情况已类似于音乐笔会“同一首歌,走进某地”,这批官员几乎像赶集般地忙来忙去。“同一支笔,走进某地”已成了书坛反讽的重要符号。在这种主流状态下,书法艺术上纯学术以及纯艺术的探讨几乎变得毫无可能,书法制度的建设也就变得刻不容缓,人们期望能以一种更为明智而合理的方式处理书法事件以及书法实践。我们在思考书法的发展战略。由书法运动而催生的协会体制,既将广大书法爱好者有效地管理了起来,同时,运用权力对每位书家定位,作品的艺术价值不再是唯一标准,论资排辈、论官定位成了重新洗牌的重要依据,什么样的职位决定了他作品的市场价值,诸如:山东画廊老板都有一张中国书协理事名单;有的省书协领导接过罢免通知,眼泪夺眶而出;还有的地方书协秘书长对来自外省市的书家或新闻机构人员说,你们以后要通知我,这是我的地盘;河南某地冠以中国书协名义举办的展览,获奖一二十多人均为有一定级别的领导;第八届全国展的举办方将新闻机构的人像孙子一般看待等等,不一而足。一种缺少有效监督机制,同时又缺乏公平、公正、透明的书法制度其实对当代书坛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关键在于,权力不再为管理服务,而是用在了利益分配上,再加之民间的策展人制度、画廊制度、批评家制度的不成熟,所以,书协体制的权力泛滥已成了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如果说,周志高时代书法仅仅是一种热情,那么刘正成时代书法则是一种疯狂,而到了现在,书法已成为腐败的工具。各色人等,不问来历与出身,一股脑儿往书法堆里钻,一是其操作简易,二是由于利益所在。这就是“书法运动”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当然这期间不乏社会因素。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书法要获得一种较为纯粹的学术性立场变得尤为艰难。

书法在此文化背景下也逐渐形成几大格局,而这种格局又是受制于书家对书法的认识,守成派的观点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叠加,同时也是一种由量到质的自然而然地变化。对经典主流予以格外的关注,重帖抑碑,强调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关注于技法,具有直接承传的特点,如曹宝麟于米字,孙晓云于王字,与取法的母本距离反差不大,由于其视觉造型是一种经过反复检验的成熟造型,所以也容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虽创新成分不大,但进入市场的保险系数大。由于守成派是一种渐变型的改革,比较符合国人的心理,故其始终是艺术市场的主流,这种以先贤为旨归的指导思想,直接导致了在现在的“青年展”设立了“功力奖”。这个奖的设立其实是很滑稽的,其潜台词是获奖的人可能是有功力的,但可能在风格表现等方面是不行的。其实“功力”是一个基本的综合概念,临摹得像叫功力?还是点画精到叫功力?那一幅作品表现得很完整叫不叫功力?我以为功力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单纯的功力是不存在的,什么样质感的线条是为什么样的表现风格服务的,就像《石鼓文》线条就不太适合表现“王字”的行云流水之美。守成主义在悟守古典规范上有其独到而鲜明的立场,但在如何将书法纳入视觉艺术的范畴上是远远不够的。守成是一个民族稳健而保守的心态的体现,中国书法能够维持至今,倒不是创新主义者的功劳,而是守成主义的业绩。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上“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成了自乾嘉以来的一部分人的想法。创新派开发的资源是所谓两汉及六朝碑版,还有一部分古代的民间书法,这和当今世界流行的历史考古学的想法是重叠的:对一些原先并不受人们关注的材料加以重新检视,给出其新的价值意义。这里而更多的是对隶书入行的方法的探讨,此派也被人们称之为新古典主义。隶书的原先横向取势现在要将其改变为纵势,于是就出现了“流行书风”的写法,它势必要打破字的方正布局,先要七歪八倒,然后才可将势往一带。这情景就有点像酒瓶倒酒一般,不倚侧何以溢出?于是守成派就骂其为“丑书”,其实,在“流行书风”队伍里的人,基本可以代表当代中国书法创作的最高水准。但流行派队伍中的成员文化学养并不是太高,比较专注于书法本体的形式构成的变化,对于其如何形成的理论依据则阐释得不够明晰,但由于他们的致力创新也确实给书坛吹进了一股清风。像王墉取法《石门铭》,孙伯翔取法六朝碑版,于明取法北朝墓志,周俊杰取法《褒斜道》,的确让人重新认识这些流离于主流状态下的作品的价值。相比之下,流行书风中的沃兴华、****等则显得更有想法些,他们接受了一些日本现代派书法的创作方式,将其引入到传统书法的创作格局中来,于是造型的基本元素被瓦解了,强调整体的章法构成,更突出书法作品中的块面感,使线条的意义得到了弱化使原先和谐统一的布局充满了紧张和刺激。这于原先对书法有认识模式的人,是一种打击,对此咒骂不己。两个人之中:沃兴华显得很纯粹:而****则显得狡猾,一方面他不愿意放弃搞守成书法的好处,另一方面他义要挤进现代书法的领地,分得一杯羹,其实他对于书法的现代性所知甚少,看他给作品命名的方式就可知一二,什么《音乐与雕塑的平面合成》等。流行派还创造了一些书写的符号,如小脚捺、蟹爪钩等,流行书风的最大特点就是敢于张扬书写的时代性,这和守成派的“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好坏之别”的观点是截然相左的。由于流行书风不是权力运作者,所以受到打压也就势必在情理之中,故沃兴华在给王墉的信中说:“当今书坛,当官不成者有之,做学问不成者有之,经商不成者有之,绘画不成者有之……看上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实际匕藏污纳垢,集一切不成之大成。”其实他说得也有些道理。一种由普通民众组成的艺术团体,其艺术修养、认识胸襟均不在同一层面上,那种带有纯粹探索性的作品又何以能为人们所接受呢?其实在传统书法层面的探索中,最值得重视的都是文人派书法的探索,他们是以沧浪书社的成员为核心,具有较高的文化学养,不少是知名学者,如白谦慎、华人德、丛文俊、黄淳等,他们更强调综合文化对书法的渗透,除了保留传统意义上的“书卷气”和人文情怀,更能体现当代人的文化品位,他们往往能将书法与研究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使书法纳入了学术的轨道。他们的作品取法比较多样化,触角也延伸到各个领域,在表现手法上,以内敛静谧的方式为主,古典趣味浓郁,但由于作品趋向于传统的文人书法,所以,其探索性不及流行书风。

当书法被看作是一种当代艺术形态,那么,以视觉艺术的眼光去审视它的合理性,同时,运用西方当代美术的手法,对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也就势在必然了。于是放大、拼贴、拆解、组装等一系列西方绘画的手法被引入到书法领域,以求获得某种主题性,而且从事这一探索的是以中国美院的青年教师与学生为主体对象,被称之为“学院派”,与其名称的古典性意义卜完全不同。由于这一派作品更突出其观念的主题性,所以,作品中的想法是至关重要的,它试图通过一种联想、隐喻、象征等艺术手段,来使人们通过这种独特的画面来感知创作者的诉说,但是由于其创作手法比较简单,方式有点类似于图解与猜谜,加之传统因素弱化,而现代手法又不到位,故也受到人们广泛质疑。当书法主义出现后,人们觉得在传承传统书法有效资源方面,其意义的深刻性似乎不亚于学院派。书法主义一方面承接日本的可识读的少字数,只是造型上比传统书法形式的追求者拆解得更为彻底,这一类书家是依赖于传统书法中文字造型的概念来书写的,所以,可以说,其并未真正进入现代书法的观念形态,而是一种伪现代书法,其中邵岩的作品就是如此,较为强调笔势运动,激烈而奔放,书写中的激情一览无余,但其中的思想内涵极为有限,人们更多的是感受书写过程中的那种笔墨张力。与其相反的,有一种用水墨方式来处理书法作品的,文字已不可识读,更接近抽象水墨画,将东方的笔墨意韵与西方的境界识相融合,由于其太贴近水墨画,故已经达到书法的最边缘状态,与抽象水墨画相衔接,难以区分。如洛齐和邢士珍的作品就是如此。更有甚者,越过书法的边界,跨入美术领域,用行为和装置的美术方式来展现书法,如王南溟的《纸球》、徐冰的《天书》、朱明的人体书法等即是如此,他们试图与西方艺术对话,用一种大美术的语言来让东西方人们共同感受书法线条及墨色的无穷魅力,由于其已完全游离书法的本体概念,人们已不再将其看作是“书法”了。

当下的书法是一种暧昧状态的书法。为什么如此说,因为,书法主流形式并未因此而改变,这是由于拍卖方式取代了官僚阶层的认同,所以,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这种现状不会改变,而流行书风由于权力层支持的断阻也逐渐变得步履维艰,至于现代书法更可以说在中国领域里并没有真正出现过。正是从这种角度出发,书法的前景显得暧昧不清,前途莫测。但有一点已经可以肯定,书法阶层的分化将开始显现化,掌握理论话语将在今后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虽然当今的协会制度是一种权力制度,但随着人们对书法价值意义的重新认同,知识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书法作品及作者将重新定位,那些鱼目混珠者将逐渐边缘化。

因此,加强文化投入,以一种全面而综合的文化情怀介入到书法的现代进程中将是今后书法的主要维度。随着理论研究者对古代与当代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会对书法制度的建设有新的定位。今后的书法价值将由市场决定,故而,新一轮的炒作与重新运行将不可避免。这种无序也孕育着希望,一种学术的态度、理性的方式、合理的阐释将重新规范书法,某些因素将会被淡化并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而一种成熟的锉选机制将取代现今的书法体制,为书法艺术带来希望。

同类推荐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趣味婚俗

    趣味婚俗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俗习惯,凝聚了各个民族各自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婚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切都显得是这般的顺理成章,合乎法理,有章可寻,于是,便自然而然孕育出了婚礼仪式,通过一整套的婚仪向社会大众宣告是明媒正娶,如果不遵从礼制便是世俗鄙薄、斥责的私奔,合情、合理、合法,婚礼成为了两个人结合不可逾越的见证。地域的不同,民族的差异,形成了各具风格的婚仪,进而成为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中最为特色的婚俗文化。所谓的婚俗文……
  • 中国民间文学史

    中国民间文学史

    本书内容涉及神话,民间故事,史诗,民间谚语、谜语和歇后语,民间小戏,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等。
  •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热门推荐
  • 万古一丈夫

    万古一丈夫

    人们总想成为这天下的主人,但有没有想过到底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成为这天下的主人。天命眷恋之人必是自我顽强之辈。去吧,骨气就是你最好的武器,通往巅峰王座的路上只能留下一双脚印。
  • 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

    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

    他是狼王,是草原的主人,也是匈奴的君主。只为一个情,他以人入狼,生生世世守着寂寞。她是秭归的一方美玉,清逸脱俗,美名远扬,却因美名所累,一道圣旨,被迫入宫,无心在后宫争宠,宁愿买通画师掩盖自己的风华。意外相遇,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影子。他是她一生的梦,即使他会成为一片过往的云,她的心中也只有他。她是他生生世世的心,即使最后为了她会成为沧海的浪花,他也无悔。只为灯火阑珊处,她那回头的一眸,早已经刻入他的心海。
  • 冷酷美男恋上拽丫头

    冷酷美男恋上拽丫头

    凌氏集团千金被黑帮绑架,扔入海里,被正在游泳的四个美男救起,醒来后,失忆了,只知道自己叫什么,而凌氏集团的董事长和董事长夫人在一周后被人刺杀,凌氏千金无处可回,被四个美男收养,(四个美男住在一起),四个美男的老大在与凌氏千金的相处下,发现自己渐渐地爱上了她……
  • 天外魔兽

    天外魔兽

    我们,犹如一粒尘,随风漂流!总是不能如了自己的愿望!而命运,正是带着我们的那阵风,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风将会带我们到何处,我们又能怎么做!
  • 遂古传

    遂古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不改,周行不殆,云雷集屯,君子经纶,竖子立耳,明照四方。本书写的是一位平凡纯真小子被命运撞了一下腰一不小心闯入了这浊浊尘世,哭过笑过,癫狂、绝望,肆意、潇洒,历经沧桑,且看他如何徘徊行走乃至纵横三界之中。
  • 母婴护理与保健

    母婴护理与保健

    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心理学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以让孩子学会学习、开发儿童的智商和情商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 男人成大事的5种能力

    男人成大事的5种能力

    《男人成大事的5种能力》成功的创业者必定是一个想当元帅的士兵,对成功的强烈渴望是成大事最基本的条件,在如此快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如果你自己不渴望成功,那么幸运的光环又如何能罩在你的头上呢?因此,你不能固守于现在,必须有开拓的精神、学习的劲头,从容面对职场风云。不论做什么事,你必须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一个人做事业时,如果能以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做什么事业,都会走上成功之路。把自己喜欢的并且乐在其中的事业当成使命来做,就能发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以充分的热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
  • 快穿系统:拯救男配计划

    快穿系统:拯救男配计划

    她是‘拯救计划’企业的员工,也就是拯救人。这个拯救计划呢就是穿到拯救系统制定的人物,而她将会拯救兼攻略男配。可是坑爹的是她有一个超级傻白、坑爹和很扣的傻系统。真的是欲哭无泪。说好的礼包忘了给。说好的经验忘了给。买东西的时候却不忘收她的积分。系统你也是垢了。
  • 焚天情

    焚天情

    传说,世间有一个古老的诅咒:千年之后,血雨洒世,世间将会被邪恶所占领,黑暗之下,万物俱灭。太古神器:焚天剑、天凤鸣血琴、鸿钧塔、紫霄印各守一方,守护世间一片安宁。然而,千年之后,异变突发。焚天剑出现变故,导致平衡被破。最终,一切还是发生了······
  • 绿茵主宰

    绿茵主宰

    一个被认为一无是处,却怀揣着足球梦想的平凡少年,在经历了一场变故之后,意外得到了一个‘天才球员开发系统’,从此让他在绿茵场上一骑绝尘!他用前无古人的彪悍防守捍卫球队的荣誉,用双脚缔造自己的绿荫传奇。当然也用微笑征服球迷和美女。这也是一个平凡少年用努力和热血,一步步艰难的站在了巅峰,成长为一个钻石般无价的后腰的故事。正如《踢球者》所说:“把天堂留给上帝,把球场交给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