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1400000176

第176章 :稀里糊涂的特奏名

不合规矩!

徽宗皇帝的话音落下,不止是乐天便是周围的文武大臣也俱是有这般想法,朝廷校考策试自然有朝廷的章程,岂是可以随意改变的,但却没有人敢言说半句。

初登大宝的建中靖国年间,徽宗皇帝尚能纳谏如流,但自崇宁年间后徽宗皇帝再也听不进臣子们的谏言,是凡敢言的谏官被贬谪外放,以至于朝堂上的御史言官尽是三缄其口,除了应付每半月一次的奏报外,便没有半点声响。

不过乐天却是松了口气,策试与经义诗赋不同,不讲究死板的格式,也不需像经义那般死钻牛角尖讲大道理,只需凭借着思路一路写将下去便可,只不过中间要注意一下骈四俪六的语句,再掺点以古讽今的小段子,以示自己忧国忧民就可以了。

略做沉思,徽宗皇帝说道:“朕不考校你那些空洞无用之词,也毋需你卖弄什么文彩,朕只想问问你当年熙宁变法为何会阻碍重重难以实施?”

话音一出,辟雍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声音静的地上落根针都听得清楚。事涉新、旧两党之争,虽说现在蔡京为相新党占尽优势,但谁能说旧党就不会咸鱼翻身。崇宁二年立下的元佑党人碑也因星变而毁去,所以说徽宗皇帝提出的问题,绝对是个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

听了题目,乐天心中也是暗暗叫苦,不过思虑了片刻后,心中便有了主意。

此刻辟雍内的一众文武官员与登科士子皆是将目光投向乐天,看后者如何解答这个难题。

略做思虑之后,乐天回道:“学生虽年幼,但对昔年熙宁变法也有所耳闻,总体上可分为财赋与整军两大类,前者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和方田均税法等;后者包括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和设军器监。”

顿了顿后,乐天又说道:“学生认为变法之事宜缓不宜急,操之过急是为大忌!”

熙宁变法历史上也称为王安石变法,做为穿越者,乐天自是听说过的,而且对于变法失败的诸多原因历史学家们早己有了定论,只不过乐天却不能将这些定论说出来,毕竟事关新旧两党,谁愿意去触那个里外都不是人的楣头。

对于乐天的回答,徽宗皇帝不置可否,只是问道:“好个宜缓不宜急,朕倒想听听你的论证?”

乐天回道:“学生认为熙宁变法时,新法足有十几项之多,想要数年之内尽数实施终不是件易事,况且实施起来效果难料,难免会欲速而不达,所以学生认为倒不如以一州一县分而试之,实施数载之后以观绩效利弊,再择其而纳施!”

对于乐天的回答,徽宗皇帝表示满意,一众文武大臣心中也是暗暗赞许,谁都知道徽宗皇帝是新法的支持者,乐天这番话说的新旧两党俱不得罪,而且还为新法实施找到了切实可效的方法,就是论策来说,也能做为上等评价。

徽宗皇帝突然问道:“朕听闻你以前曾是有过功名的?”

话音一出,辟雍内一阵震惊,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到了乐天的身上。虽说辟雍内有些太学生知道乐天曾有过功名,但朝中的文武大臣们还是不知道的。

乐天回道:“回禀陛下,学生去岁曾助蔡州知州叶老大人镇|压淮康军士卒哗变,承蒙圣恩被敕封七品武官,只是当今天下四海承平,学生故而辞官学作做学问!”

去岁叶梦得镇|压淮康军哗变之事,因擅做主张杀了二十二个贪污公粮的蠹虫,弄得满朝文武为此事争辩了许久,以致于朝廷对于相关人员的封赏都推后了许多,一众朝中大员又怎么能忘记。

学问尚可,又于国有功,此刻所有人对乐天的印像是文武全才。

顿了顿,徽宗皇帝目光扫过群臣,问道:“朕考校过乐天的学问,欲将乐天纳为本科进士,众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不可!”曾任吏部侍郎的通义大夫霍端友出班,奏道:“太学生乐天虽当堂被陛下校考,成绩也可评为上等,却未曾参加殿试,所以臣认为此事不妥!”

顿了顿,霍端友又说道:“我朝自开国起,除进士科外,还有恩榜特奏名,为表圣上爱才惜才纳才之心,陛下可授与太学生乐天以特奏名进士出身,以示思宠!”

徽宗皇帝心中明白,自己要强赐乐天进士出身实有违朝制,但特奏名进士于乐天来说却是有些委屈,一时间徽宗皇帝也有些犹豫不决。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就在徽宗皇帝沉吟之际,一众朝中文官大臣纷纷表态,在这些文官大臣们看来,自己这些读书人搏个功名实在不易,但似乐天这样没参加殿试给个功名又实在不符合朝制,只有这特奏名进士最符合乐天此时的身份,又不驳官家的面子,也算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特奏名,又称恩科、恩榜,意谓那些以特奏名身份获得出身的人,是皇帝或朝廷赐予他们的一种特殊恩例,只是这特奏名的含金量要比真正的登榜进士要寒碜许多,甚至这些所谓的特奏名进士大多藉藉无名,远没有真正的登榜进士那般耀眼。

见朝中文官纷纷表态,徽宗皇帝觉得特奏名与乐天来说有些低了身份,但又有朝制限制,将目光投向乐天问道:“朕赐你特奏名出身如何?”

这特奏名实在是含金量不足,但乐天也清楚自己肚子里有多少货,心中犹豫要不要接受,是不是要说出‘学生想再苦读几年’之类的话来拒绝。

就在乐天犹豫之际,只听见有道不男不女的声音向自己斥道:“大胆乐天,还不快快叩谢天恩!”

天子的恩赐自己能拒绝的了么?乐天心道,犹豫了片刻只好叩拜致谢。

乐天这个进士当得很戏剧,很玄幻,还很出人意料,虽然只是个特奏名。

琼林宴会完毕之后,新科进士们用三天的时间在鸿胪寺学习礼仪,然后正式参加朝会并谢恩。

此后便是新科进士进入官场前的最后一项程序,众人要集体到国子监谒孔子庙,礼毕后便正式易官服,表示脱离平民身份,成为官身。

国子监早于太学创建,而且是名义上国家最高的教育机构,虽然后来国子监的风头被太学抢了,但孔子庙依然设在国子监内,登科的进士们依旧还要到国子监来拜谒。

剩下的还有一件事项,礼部要奏请命工部在国子监立进士碑,所有新科进士都将留名于此碑之上。

到此为止,政和八年戊戌科取士彻底完成,对于这七百八十三名进士,错了!再加上特奏名乐天一人,是七百八十四名进士而言,那充满了艰辛、汗水、荆棘、光荣还有梦想的科考生涯就此告一段落,当然若是想学秦松动那般去考词赋科的,还可以再温习一遍这等艰辛的历程。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对于这些新科进士们而言,新的生活开始了。

辟雍内,乐天捧着新领到的冠服感慨万分,从陈知县将自己荐入太学,到投机取巧靠与县学学长做些交易选入州学,又与州学翁学长勾连交易直到贡入太学,再到稀了糊涂的得了个特奏名,乐天一时间满脑子浆糊,又如历历在目一般。

对于乐天这个特奏名,同舍的解昌等人有些叹息又有些羡慕,叹息的是特奏名的含金量太低了些,羡慕的是生员们入学辟雍不一定能考得上进士,有个特奏名也不失是一个出路,虽说宰辅之位就不要想了,但就是有进士出身,那等职位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总之,乐天是一个很另类的存在。在辟雍里遇到那些中榜的生员,大家都是拱手见礼,又不好说些什么,不止是乐天大家都有些尴尬。

看着解昌几人辛苦埋头准备月底私试,乐天突然有一种轻松感,自己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埋头背诵那些经义、墨义,又险些笑了出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对于登榜的学子们来说,这等身份上的巨大转变,对于每个人的冲击都是不小的。当然,像嘉王赵楷似的玩票人物完全可以排斥在外,毕竟出身起点就不一样。

为了让这些新进士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朝廷让这些进士们在各个部们里观政历练,说的明白一些,这与后世的实习相差不多。话说回来,就是成绩再优异的人,乍投入新环境,再遇到新的工作,也是从零经验做起。

对于官场,出身县衙小吏的乐天自然不会陌生。然而朝廷三省六部显然不是县衙、州衙那等几个、十来个官员的小衙门可以相比的。多看少说,成了此时乐天的座右铭。

同时,乐天还知道,春闱大比的热潮渐渐消褪之后,一个更加重要且现实的问题就要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那就是选官。

宋代冗官,每三年春闱取士动辄六、七百人之多,相当于后世明朝每三年一次科举的两倍半,再加上特奏名与太学每年三舍取士百余人,三年的取士量相当于明朝的三倍。

这也就是为何明朝随便一个进士外放,哪怕是位列三甲也是七品的县令,而在宋代只有榜首、榜眼、探花等人才授得从八品的实缺,余下的哪怕是在春闱中一个取得不错名次的进士外放,只能得个九品主簿,而且这个九品主簿还不知是费了多大的劲淘弄了多少关系,才弄到的实缺。

如此多的登科进士,与相对而少的职位,如何选官成了每个进士都瞪眼瞅着的事情。

说得明白些,进士无品无职,只是个名誉称号,与后世的公务员一样,只是具备当官的备选和门槛,有了这个名号才可以授官职,至于授什么官,看运气罢!

实缺实在是太少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 大奸臣

    大奸臣

    在大明要想当一个忠臣不容易,但是当一个奸臣更不容易!何谓忠,何谓奸?真正有几人能分辨得清!主题:一个奸臣的成长道路。这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他来到了奸臣当道的大明王朝,还有一个不理朝政,一心沉迷于修道炼丹的皇帝,当然,因缘的巧合让主角和他们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命运也即是主角的命运。现代思维和封建意识的冲突在所难免,而主角为了生存,是该随波逐流还是逆命抗天?或者另僻蹊径,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好书推荐:他原本是一个笨手笨脚、木讷懦弱的香港巡警,干什么事情都不顺心,在警署更是受尽欺辱。突然之间,他变成了狙击重犯的神枪手,同时具备了高深莫测的能力,在冷漠地观察着这个世界的同时,对于任何试图侵犯身边亲人或朋友的人,他直接轰杀至渣!因为他来自未来,他是未来的天才刑警。请看静夜寄思新书《超级巡警》!1050369
  • 晋说新语

    晋说新语

    历史有三副面孔:当时的柴米油盐,叫做背景。盖棺定论,春秋笔法,叫做正史。以史为鉴,可知得失兴替,叫做史观。从第一幅历史重新审视第三幅历史的画卷。言不尽,观顿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把三一合鹭起,谁将九五付灯残。公荣胜酒歌心冷,祖龙临波叹海澜。有恨无头身已殁,凭云照水月空帆。桥祈紫数成铜雀,角斗白蜗化触蛮。姓字安留图画上,功名冢骨北荒寒。王猛若济投鞭处,千载谁得识谢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茶馆群:99246975
  • 傲绝天下

    傲绝天下

    一个废柴赘婿,如何逆天?执掌命运,舍我其谁?!君临炼气大陆,留下的不仅是传说......
  • 中华传奇历史

    中华传奇历史

    本小说是根据史书和网上资料而整理的一部史书,本书以还原历史真相为目的,走进历史深处,来挖掘历史的本来面目。本书是按时间为顺序来去写的,以盘古开天辟地的为开头,由上古时期开始,然后写出夏朝、商朝、周朝……各朝各代的历史。今天在这里我发布以下二项声明一、本书是整理了网上资料,如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等网站上的资料,如果有部分段落出现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我。二、由于本人阅读有限,对历史了解也有限,如果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理解出现了错误,也请你及时联系我。另外本书只代表我个人观点。本人qq号3075637278,qq群437033158。
热门推荐
  • 真武玄玄子

    真武玄玄子

    武当山,真武铜殿。贫道张三丰,道号玄玄子,南宋理宗淳祐七年生人,生于南宋,得道于大元,隐迹于大明,自南宋而至大元,自大元而至大明,不觉百岁光阴已过。不料岁月匆匆,及至今日,恍然屈指,已历十六代人皇地主,百六十载有余。想那南宋一朝兵凶战危,灾祸连连。自理宗至端宗、末王,奸臣权相当朝、石弥远、董槐、丁大全、贾似道、留梦炎相继秉持国政,致使名声凋敝,民不聊生,更有庸将匹夫为祸,终致南宋七庙断绝,天水一族从此除名。
  • 断肠记

    断肠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和我一起进去李想的修真世界!!!
  • 王俊凯我的爱神丘比特

    王俊凯我的爱神丘比特

    在这个纷扰的城市,许多人擦肩而过,如果遇到了,就不要放手,及时最后不能在一起,他也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过客。
  • 毒舌七小姐:误惹妖孽王爷

    毒舌七小姐:误惹妖孽王爷

    日食之日,月出之时,“福”“祸”同降。“啦啦啦~啦啦啦~我涨工资了~涨工资啦~”“施主,贫道看你印堂发黑,今日必有血光之灾啊!!”“我去你妈的血光之灾,老娘涨工资了还血光之灾,我看你全家都有血光之灾!”某女大怒“哈哈哈……咳咳咳”某女坐在窗前,看着月亮“想我花玥颜,好不容易涨次工资被咒血光之灾,怪不容易上次新闻,却是被水呛死的,诶~”(首次写文,不喜勿喷)
  • 星空路

    星空路

    星空之中有多少奥秘等着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该如何生存,我只想平静的度过此生,而上天却让我走上飘渺之道!
  • 青仙记

    青仙记

    兜转异世,明明丫头的性别,却拜入了和尚庙!历经千难,明明裹着大运,年纪却成了悬在头顶的大刀!终于飞升,哪成想,不但被看成了野兽派,居然还是个半人半兽!和尚啊,和尚!你还认得我吗?
  • 重楼九仙

    重楼九仙

    周武纪年,西京历经八百载风霜,终于到了预言中的转折点。天下间,有道宫自千于年前立教,授人修行之法,自此,道宫为天下修行人之圣地。千余年后,有孤儿周天泽下得孤峰,来到这千丝万缕的红尘世间,来终结一场纠缠了三世三生的问题。逆天改命?你生来就是这个命!ps:已完本小说《卡修》,请各位放心阅读。
  • 缘绮缘落

    缘绮缘落

    缘分二字,令我们心悸,使我们欣喜。一见钟情,是缘分,还是劫难?一段不平等的爱情,会美好,还是心酸?当另一个人的出现,产生信任危机后,是相信还是放手?而坚定守护能够得到回报吗?究竟该坚持我所爱的,还是选择所爱我的?
  • 清玄传

    清玄传

    她是东方玄是21世纪排行第一的杀手,穿越到兰家三小姐兰清玄的身上,爹不疼,任由后娘和滴姐欺负,未婚夫嫌弃,就这样,还有人死皮赖脸的追求,本以为可以在这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不曾想,自己一直活在温柔的谎言里,哼,总有一天我要让所有伤我之人踩在脚下。
  • 破世武神

    破世武神

    破天绝世,唯吾独尊,纵横八方,舍我其谁?我以我的武道声震苍穹,我以我的意志统领八方,天下天才皆臣服在我的脚下,万千美娇皆在我一人之手,天地造化,皆在我一念之间!七杀破天,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