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85100000135

第135章 三位尚书

十二月五日,朱由检在乾清宫召见黄立极、李春烨、毕自严。

“臣等叩见陛下。”黄立极三人不知道朱由检为何召见,他们先恭恭敬敬给朱由检行了大礼。

“三位爱卿免礼。”朱由检又转向曹化纯,“化纯,赐坐、上茶。”

三人对望了一眼,到底还是在朱由检的对面坐下。

“三位爱卿,可知朕召你们何事?”

“臣等不知,请陛下明示。”三人又要下跪听训。

朱由检挥手阻止了他们:“三位爱卿是朝中重臣,即是朕的肱骨之臣,这些虚礼就不用了--以后也不要行这些虚礼。”

朱由检不管三人还在揣度,“也没什么事--朕只是想问问三位爱卿,今后如何施政?”

黄立极和李春烨还没动,毕自严却是向朱由检拱手行礼:“陛下,臣定会廉洁自守,绝不做那贪墨之事。”

朱由检缓缓点头,毕自严是朝中少有的中立派,与阉党、东林党的关系都不深,却也都有往来,这次两党大对决,他是仅有的没上弹劾名单的重臣,但他主动交出五万两银子,并且在廉政文书上签了名字。

“朕相信,毕爱卿会像他的名字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毕自严还没来得及高兴,朱由检话锋一转:“你们知道朕为何选你们担任尚书吗?”

三人都是一愣,现在朝廷没有内阁,六部尚书乃是最高的文官,特别是黄立极,他是朱由检钦定的六部尚书之首,是皇帝一人之下,百官万民之上的大明第二人。

“臣等愚钝,求陛下明示。”

“哈哈,”朱由检先轻松一下气氛,随即正色道:“黄立极,原内阁首辅、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李春烨,原太子太师、兵部尚书。两人均托身魏阉门下。”

黄立极和李春烨二人皆吓得冷汗浸浸,连毕自严都是心神不宁。

朱由检继续说道:“中五在任内阁次辅的时候,恰逢魏阉选内臣出镇,中五上疏力谏,维护大明法纪;在魏阉将劝谏的诸公私自入狱时,中五曾经上言‘国家设立三法司,无非欲祥刑明允……宜仍下法,以见朝廷之平’,也是维护大明法度;魏阉欲杀御史方震孺等人时,中五更是明确反对,并且积极营救,最终使方震孺等人得以赦免。”

黄立极的脸色逐渐恢复常态,李春烨隐隐感觉到什么。

“与中五比较,侯质做得更加坚决。天启三年,侯质任吏部给事中,正值杨连、左光斗弹劾魏忠贤而被迫害,侯质仗义为他们执言上谏,被贬为湖广参政;侯质还曾查登莱巡抚陶朗先、巡按游士任、招练副使刘国缙等人侵冒军饷、赈银一事,为朝廷追回数十万金钱;从担任工部给事中一职开始,不断上奏要充实府库、精训兵员、淘汰老弱、加紧京城防卫等,都被先帝采纳。”

朱由检看着李春烨,心里说,还有与朕之间有默契。

“你们二人虽然托身魏阉,但你们并没有无辜残害东林党人,甚至为了正义,敢于同自己的主子对抗;虽然也有不法行为,但贪墨的财产不多,认罪比较彻底,有改过自新的基础和可能。”

三人都不敢说话,会客厅静穆得有些怕人。

“毕自严,是朝中少有的能在阉党和东林党之间左右逢源的人,以明哲保身为主,自身贪墨有限,多是逢场作戏。”

“在朝廷贪墨公开化的环境中,基本廉洁自律,这就是朕选用你们的原因--虽然中五和侯质对朕有拥戴之功,但比起你们的品行,真更看重后者。”

三人悬到嗓子眼的心,这才完全放下。

“朕年轻,不懂政务--正因为不懂,朕没打算按常规的方法理政。”

“臣等恭听圣谕。”

“恭听?好。刚才毕爱卿说道廉洁自守,很好,但朕还要补充一点,不仅你们自身,还包括你们的下属--如果谁的下属出现贪墨行为,他贪墨的数量,同样算在长官的身上。”朱由检语气一缓,“当然,如果有权臣阻挠、干涉你们正常的工作,你们可以直接来找朕。你们,能做到吗?”

三人都默不作声,显然在仔细思索,朱由检提出的对下属负责,他们从来没想过,所以需要时间消化。

最后还是李春烨站出来:“陛下,臣主管兵部,所属的军队数量太大,只怕……”

“朕一会再说军队的事,先管好你的兵部,可有问题?”

“那就没有问题了。”

李春烨已经表态了,虽然黄立极、毕自严还不能肯定自己能绝对掌控下属,也只能跟着表态:“臣也没有问题。”

“下官犯事,连带长官。这是亘古未有之事。朕也知道难度极大,所以朕给你们每人三次机会,如果谁的部下第四次被查出有人贪墨,那是,你们也就等着致士吧!”

“臣等一定严格约束部下。”有了三次垫底,三人的信心大增。

“不仅你们,其它三部也是一样,不久之后,朕会以文字的形式签发下去。”

三人都是点头,特别是李春烨,眼神中不是自己即将面临的压力,而是满怀对朱由检的期待:难道陛下真的像以前说的那样,开始振兴大明了?

朱由检又对黄立极说:“黄爱卿兼领六部,由于六部都有尚书,不需要你对其它各部的官员负责,但你要监督百官各行其职,不得推诿。”

“是,陛下,臣明白。”黄立极刚才没想到其它各部的事,经朱由检提醒,才又吓出一身冷汗。

“黄爱卿主管礼部,目前的主要工作方向是搜集、整理各民族、各藩国、周边国家、西洋诸国的资料。”

“陛下是指……”黄立极不明白,礼部不是主管祭祀、礼法的吗?虽然也管着外邦国家,但那只是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一般是外邦有使者来访时,礼部负责接待。

“所有国家现在的概况,越详细越好。”

“臣明白了,臣回去后,就着手准备。”

其实,李春烨比黄立极更明白,但在朱由检面前,他也不好提醒黄立极。

“毕爱卿主管户部,现在银子充裕,但要用到刀刃上--毕爱卿知道大明的刀刃在哪儿吗?”朱由检这次共收刮了两千七百多万两,他将其中的一千四百万两直接纳入自己的内库,其余的一千三百多万两交到国库,也就是毕自严主管的户部。

“臣恭听圣谕。”

朱由检知道毕自严没有后世的眼光,“朝廷迟早大规模出兵辽东,永除建奴后患,所以毕爱卿虽然现在富裕了,但日子还要节俭,将可能征集的粮食和银子,尽快运至辽东,以备国战。”

国战?李春烨的眼睛又一次精亮起来,他想起了那个曾经与他展望未来的少年信王,难道陛下要出征建奴了?

“李爱卿,刚才说到军队的事,朕现在就说说军队。”

三人都洗耳恭听,国战,那可是动用大明一切的力量,无论胜负,对大明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李春烨紧盯着朱由检,生怕漏听了一个字。

“大明包括各地的府兵,一共有二百多万,朝廷现在根本无力支付全部的军饷,但要保证辽东、京师和陕西边军的军饷。”

“朕先说说陕西。长城之外的鞑靼蒙古,表面上臣服大明,但漠南多是苦寒之地,食物严重不足,难保没有部落叩长城入关,抢夺大明的财物和妇女。不管他们实际抢去的财物多寡,但每次抢夺,对土地的破坏和对百姓造成的伤害,都是很深刻很久远的。”

所以,朕打算,等京师的军队整顿结束,下一步将在西安设立火器厂,专门为陕西边军生产火器,同时,按照京师的方式,全面改编陕西的边军“

“陛下,陕西有三十万边军,数量是否过多?”李春烨认为,陕西没有像辽东那样的关外之地拖累,完全可以凭长城据守,可以减少军队的数量,节约有限的军饷。

“不多。”朱由检自有他的一盘棋,“陕西的河套地区没有长城,宁夏军镇就是大明与蒙古直接对峙的最前线,况且,长城自成祖之后,再无大修,多处城墙已经不堪大用,不能单纯依靠城墙。”

李春烨想起了,朱由检在展望大明的时候,对于北方的蒙古,他根本不准备和蒙古分长城而治,而是要彻底臣服蒙古。现在朱由检当了皇帝,有了臣服蒙古的机会,不知这种机会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再说辽东,军士在前线日夜拼命,他们流汗流血,甚至埋骨他乡,军饷、抚恤绝不能拖欠,一定要足额、及时供给。”

“是,陛下。”李春烨知道辽东在朱由检心中的位置,朱由检对未来的展望,基础就是辽东,如果不能及时平定辽东,大明长期处在建奴的威胁之下,那一切展望都是镜花水月。

“最后说说京师,皇家第一军和皇家第二军是朕的亲军,军饷和训练的事,朕会亲自负责;新组建的第一至第六军,都是以火器为主,是将来北伐的主力,一定要让他们的钱粮、弹药充足;第七和第八军,是纯粹的骑兵,他们基本不配备火器,但要给他们配备最精锐的战马和最锋利的马刀。”朱由检转向毕自严,“毕爱卿作为户部尚书,一定要充分配合李爱卿,万万不可有任何刁难。”

毕自严点头认是,但他反问了句:“陛下,将来北伐建奴,难道不是辽东军,而是京师军?辽东可是公认的大明最精锐的军队呀!”

同类推荐
  • 明朝官二代

    明朝官二代

    青铜型:泡妞把妹么么哒白银型:吃喝玩乐自在哒黄金型:规规矩矩安稳哒白金型:开拓进取棒棒哒钻石型:贤臣良将威武哒大师型:篡位开国霸道哒王者型:主角的故事你不懂
  • 七国统一

    七国统一

    一个小山村里的少年法普,在乱世之中求得生存,遇到可望不可及的贵族,却神奇地得到赏识,征战沙场,纵横捭阖,甚至辅佐米娜维亚公主统一乱世,成就一方霸业……
  • 年轻人的奋斗史

    年轻人的奋斗史

    生于官宦世家的贵公子钱江陵,偏偏生性活泼,喜欢捉弄人,但其本心善良,喜交友,严格说来属于那种放荡不羁的好人,又或是自由成性的大侠。看似春风得意的他,有外人无法探究的内心,就是无时无刻都想寻找十年不见的一个家人。如今,钱江陵偶遇巫云海与许凌薇。巫云海和凌薇进京找多年前的挚友,唤起钱江陵尘封多年的心绪,他是否该遵从自己内心,去完成多年前的梦想?最终钱江陵走迈出一步,发现世界的广博。京城里充满挑战和机遇,就看年轻人是否能够把握。以上几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将会面对人生中的怎样的抉择和挑战?等待他们的会是大风大浪,亦或者风生水起,平步青云?
  • 王霸三国

    王霸三国

    正所谓: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股票投机家出身的吕不为,重生成为三国的吕布后,又会有怎样的一番作为呢?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式的逐鹿争霸?还是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的声音呢?
  • 武乡的红色驻地

    武乡的红色驻地

    武乡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抗日军政大学等重要机关长期驻扎于此,留下了众多革命历史文物和珍贵的革命旧址。《武乡的红色驻地》主要对全县的革命旧址进行调查和搜集整理,并对团以上机构驻扎过的旧址加以介绍,反映了武乡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对进一步研究八路军文化,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动老区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唐诗之美

    唐诗之美

    本书作者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并附有原作欣赏、诗人小传。
  • 普普通通的二次元

    普普通通的二次元

    【新人新书注意,小学生文笔注意,时间轴混乱注意】普通的不人气的二次元故事。主角基本无敌,幻想乡是主世界。文笔不是很好,第一次写小说,如果不喜请点叉。谢谢。鞠躬。
  • 龙隐都市游

    龙隐都市游

    龙飞于天,为飞龙。龙潜于海,成海龙。龙隐于市,则必将化腐朽为神奇!看仙王如何执掌都市,醉卧花丛。看潇彬如何为中国而崛起,一步步走向世界巅峰……
  • 那首对不起我爱你

    那首对不起我爱你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一个文静的女生遇到一个乐观活宝的男生,她变成了脾气暴躁的女汉子一枚。从初中到高中中间经历太多坎坷,她的性格也因他一变再变……直到现在她还记得他说的那句:“对不起,我爱你!”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世界大师侃幽默人生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世界大师侃幽默人生

    本书收录了伏尔泰和马克·吐温的探讨人生的文章。包括了《天生的性格》、《常识与理智》、《先知的痛苦》、《变化的地球》、《宗教起源》、《尊敬的女士》、《劳动骑士团》等。
  • 化解逆反:做孩子的知心父母

    化解逆反:做孩子的知心父母

    逆反是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本书从理解与尊重孩子的角度入手,深刻分析了孩子逆反的种种原因,具体论述了教育逆反孩子的科学理念。它从当代家教科学和一些父母的成功经验中吸取精华,为家长纠正孩子逆反心理献策支招。本书针对一般家庭中常见的孩子逆反的普遍现象。精心总结了11大实用有效的精彩妙招。并介绍了一些家长的生动鲜活的家教案例。希望借助本书的帮助,能让家长们学会科学地指导孩子度过“多事”的青春期,填平因逆反而造成的亲子间的“代沟”,使青春期的孩子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快乐地成长。
  • 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

    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

    本书立足于职场实际,将厚黑学和职场风云巧妙融合,教你如何使用计谋;教你做人做事的智慧;教你如何走上成功之道;教你如何攀升的学问;教你如何明哲保身的计策;教你如何处世的哲学;教你怎样与君子相处,与小人争斗等。
  • 九阳武神

    九阳武神

    周锋,一个缺少命魂的少年,机缘巧合下得到了杀神风无情的九阳坠,并且修炼无上神功《九阳逆天诀》,从此命运的轨迹发生了改变。扶摇直上,激战天下,舍我取谁?驰骋九州,纵横寰宇,看我九阳武神!
  • 狂生笑

    狂生笑

    几乎每个人都会想要写一本书,来记录自己的以往,然而,这又谈何容易。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十几分钟就可以说的一清二楚,而太多值得纪念的片段,却早已在记忆中凌乱。若干年后,回忆起曾经青涩的自己,也不过付之一笑。都付一声笑。我,十一凌城,一直都是一个狂生。
  • 拽拽公子的校花恋人

    拽拽公子的校花恋人

    “学长,我们....分手吧。”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温柔的说着。“为...什么?”男生难过的问。“因为........这是对你的惩罚!”转瞬,女生的温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