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41100000011

第11章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一、******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这是因为: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的核心和主题,它内在地包含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说的是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定义,也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说的是方法和操作,也就是制度安排和具体道路问题。在这两方面中,前者侧重理论,后者侧重实践,两者紧密联系。

第二,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而这也正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直接原因。“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困惑了几代共产党人的科学社会主义重大理论课题。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以及在理论上的误区,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的道路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彻底搞清楚。比如,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够深刻,对基本国情缺乏科学分析,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先后发生了像“******”和“**********”那样的严重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很大损失。当这些错误发生的时候,我们还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是在大踏步地奔向共产主义。正如******指出,我们总结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再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先后遇到了种种疑虑和困惑。改革之初,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人担心“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步退到解放前”;对外开放,试办经济特区,有人怀疑特区姓“社”还是姓“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有人困惑中国是不是丢掉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甚至有一个时期,许多人把发展市场经济也看作发展资本主义。产生这些疑虑和困惑的根本原因,显然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是不完全清醒的或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既是一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根本的实践问题。只有搞清楚这一问题,才能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而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第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不仅是******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全部理论观点的基石,在******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支配地位,是******理论体系中属于第一层次的科学命题。******正是紧紧围绕这一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观点,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早在1980年,******针对改革开放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障碍,就曾明确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此后,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他反复提出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可以说,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提出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个问题。******正是围绕这个根本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进行理论创新并形成一系列新概念、新观点、新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过去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对社会主义什么也不知道。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特征在思想上还是清楚的,并在实践中一直坚持,如: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等,这些我们历来是清醒的。但问题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某些一般的原则。从实践上看,我们至少有三个方面没有搞清楚:一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解有偏差,偏离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而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二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完全清楚,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做出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正确决策,但不久又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企图通过强化阶级斗争、大搞群众运动来建设社会主义;三是忽略了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要求它一诞生就成为最纯粹、最高级、最理想的形态,做出了很多超越阶段的蠢事。

长期以来我们之所以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个问题,其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的社会主义观念中严重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的倾向。正如******指出,马克思去世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新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二是把苏联模式神圣化,照抄照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观念,也就是脱离了中国实际。总的来说,就是没有很好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犯了主观脱离客观的主观主义错误。

第四,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这个问题的科学回答,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也体现了我党新时期的思想解放。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又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失误。这些成果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成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条件。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对于农村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新做法,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的人产生了怀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针对这种情况,1980年,******对农村改革的一些做法作了充分肯定,提出了“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观点。1980年5月,******在接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据我们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文选》第2卷,第313、314页,人民出版社,1994)这里,******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概念,并提出了压倒一切的两条标准:一是发展生产力,二是提高人民收入。这两条标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曾有两种评论:一是认为我国的改革会放弃社会主义,另一种认为不会放弃社会主义。之所以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评论,是因为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强加给人们的一些僵化认识,如商品经济要不要发展,私营经济能不能搞,个体经济要不要存在,等等。为此,******指出,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时期,******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得出了两个相互联系的结论: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二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1986年9月,******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两大原则的概括,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三大到******的1992年南方谈话。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国际上看,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国内看,中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尽管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造成了双重体制的摩擦很大,漏洞很多,效益下降,结构失调,腐败蔓延,1989年春夏之交又发生了政治风波。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形成了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原因是实行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而市场化就等于资本主义化,因此应回到计划经济的路子上去;另一种观点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度不够。两种观点分歧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核心问题是市场经济是否必然姓“资”的问题。针对有的人讲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点,1987年******指:“为什么一谈市场经济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文选》第3卷,第203页,人民出版社,1993)1990年,******再次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文选》第3卷,第203页,人民出版社,1993)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正是在回答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文选》第3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出的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根本途径。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联系起来,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其他因素的作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对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它也就成为社会主义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任务。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需要自己的物质基础。这个基础越雄厚,社会主义本身的力量就越强大,来自资本主义的威胁也就越小。社会主义要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把解放生产力,特别是发展生产作为根本任务。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它既突破了过去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没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的传统观点,也有利于克服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所造成的是非混乱,这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更具有高度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根本要求,是从生产关系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前提的界定,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以及一切剥削社会的根本区别。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客观上要求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私有制是产生阶级剥削和两极分化,并由此引起阶级斗争的根本原因。不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不用按劳分配代替按资分配,就不可能从根本上铲除阶级剥削和两极分化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因此,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重要标志。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已经确立了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又多次明确地提出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搞两极分化作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剥削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贫富差别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要首先把剥削制度和剥削现象区别开来,把私有制基础上的两极分化和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定程度上的贫富差别区别开来。目前,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还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私有经济、外资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还要在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这样,对于目前存在的一定范围内的剥削现象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贫富差别,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必须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实际出发,从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能从主观愿望上去理解。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在我国现阶段,为了发展生产力,允许一定范围的剥削现象和一定程度的贫富差别的存在,与社会主义就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要求并不矛盾。离开生产力发展,去搞消灭剥削和消除贫富差别,搞平均主义,只能导致贫穷和落后,这方面我们有极为深刻的教训。

第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方面的本质特征,而且体现了******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联系起来的思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的奋斗方向。这一目标只能在保障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因为共同富裕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人们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物质条件,使人们在生产资料的占有方面基本实现了平等。但是,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只有生产关系的这种变革,还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立足点。离开了发展生产力谈共同富裕,只能陷入“左”倾色彩的种种空想。

共同富裕是在生产发展基础上的一个历史过程,而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必须允许某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和某些劳动者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先富报后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里的共同富裕不仅完全不同于两极分化,也完全不同于否定任何差别的实际上是共同贫穷的平均主义,而是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本质的三个基本方面,在内容上是有主次的,在实践中是有先有后的,他们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构成了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具体说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实现共同富裕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目的和奋斗目标。三个方面紧密配合,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出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党的******以来,以胡****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它使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帮助我们自觉地把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整体布局和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更加清醒、更加努力地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懈奋斗。

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与发展道路统一的逻辑关系,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所体现的方法论,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认识飞跃,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过去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巩固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方面,认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范围越广、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甚至脱离实际条件,盲目扩大公有制的范围,提高公有制的程度,导致远离根本目标的结果。在多次出现的“穷过渡”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对改革开放的一些政策调整之所以经常出现不同的意见,从认识论角度看,也是因为离开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孤立地看待是否符合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特征。因此,提出一个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的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搞清楚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针对性,一方面是过去只着重于关注巩固和扩大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把它当作目的本身,而忽视了更为基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另一方面是防止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少数人富而大部分人穷的两极分化和其他消极现象。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层次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

(刘奇靳玉娟新乡医学院)

同类推荐
  •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书分析邓小平怎样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有利于揭示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从而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实:实事求是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实:实事求是

    《巅峰阅读文库·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实·实事求是》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增强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实·实事求是》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长者先幼者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老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老龄化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什么?对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中国人有何影响?国家、政府、社会在养老责任中的职责分担如何?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老年人能否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养老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得以解决?西方福利国家模式在中国行得通吗?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本土化?这都是笔者郅玉玲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写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本书设有趋势报告、政策报告、案例报告、舆情报告、数据报告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梦: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强化共产党人精神之“钙”建设法治中国的江苏样本等。
  •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它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被赋予时代特质,是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保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长远性、全局性及战略性的根本任务。"
热门推荐
  • 耀世星云

    耀世星云

    王来允许王来承认王来背负整个世界我....不是一个人!
  • 无敌剑锋

    无敌剑锋

    前特种兵杨枫,在一次机密任务中不幸遇难。却不想,死后竟来到了雷武大陆,死去妹妹的他,发毒誓,拜仙府,杀敌寇,仅凭手中三尺青锋去誓要为妹妹报仇。他!又会搅出什么风波!“原来,这一切都是他的阴谋。我,又算得了什么。”
  • 尸狂

    尸狂

    一部和火影忍者一样与眼睛过不去的小说,一个成神的路。(但是,本人实力有限,写不出来很好的文章……)主角自带bug。没办法啊。
  • 梦煞乾坤

    梦煞乾坤

    身后的身着黄金甲虚影到底是谁?背后的胎记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朱子豪可以梦中修?为什么是‘残缺记忆’?三界候主,美女、修为、争霸,应有尽有、管你什么修为,照样灭了你。我是战神再现,看我怎么NB!
  • 漫步樱花林

    漫步樱花林

    在安静中走向毁灭
  • 从海底世界归来

    从海底世界归来

    韩山只不过是去东海龙宫吃了三天酒,一回来才知道人世间已经过了三年,妈妈失踪了,女盆友移情别恋了,就连赖以为生的诊所也变成了传销窝点……通灵手环,瞬移一百里,加上变态的体质,还有能治百病的两瓶龙尿,韩山底气十足,“吃了我的给我加倍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加倍还回来!”
  • 彼岸天涯

    彼岸天涯

    兜兜转转,两度穿越,终于还是在最好的时光里回到他身边,渔舟唱晚,细水长流,这样的幸福也不枉她历经千辛万苦再度穿越……
  • 与校花捉鬼的日子

    与校花捉鬼的日子

    黎河出生狩鬼世家,天生阴阳之体,拥有得天独厚的狩鬼天赋。在星大就读期间,因女生宿舍鬼事,结识热爱灵异的校花,在校花邀请下加入灵异社,与校花组成郎才女貌版灵异调查小组。红衣女鬼、索魂狐妖、僵尸、怨灵、凶煞、恶鬼接踵而至,一个又一个的灵异事件让黎河与校花摩擦出火花,终成星大一段永久流传的佳话。
  • 主宰者游戏

    主宰者游戏

    讲述了一个特殊的少年,为了复活自己的父亲,而来到一个特殊的世界参加了一个特殊的游戏,在这游戏中,他为了自己所珍视的人与自己的愿望,一路披荆斩棘,与自己的伙伴一路走向王冠的故事。
  • 重生之忘词

    重生之忘词

    重生后她遇见哥哥,他带了个孩子,还差点把她当成站街。他冷面毒舌得对她说,“如果你不是鸡就请不要装成鸡。既抢别人饭碗又浪费别人时间。”不久,她捡到一只跟他初恋情人同名的乞丐。乞丐很帅,只是常做让人抓狂的混账事。上帝没有亏待重生后的她,生活原来如此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