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41100000009

第9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进入了持续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无产阶级如何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正如******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是中国近代社会最基本的国情。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快了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几百个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各国从中国攫取了许多利益。

在政治方面,英国、葡萄牙、沙皇俄国、日本等国家分别割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一些大中城市里设置租界;享有领事裁判权、驻军权等多种特权。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中国培植买办势力,同时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和工具,实施“以华制化”政策。

在经济方面,帝国主义获取了协定关税等一系列特权,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通过勒索巨额的战争赔款,又通过借款给清政府“还债”,在中国开设银行、工厂,垄断中国的金融和财政,控制中国的海关和通商口岸,操纵中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业。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直接大量开矿办厂,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经营各种工业企业,获取了高额利润,压制中国的民族工商业,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的刺激下,19世纪60年代,清王朝统治集团中一部分官僚兴办“洋务”企业,中国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军事工业企业;70年代,一部分买办、商人和地主、官僚投资开办工厂,中国开始有了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工矿企业。到20世纪一二十年代,由于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但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顺利的发展,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社会长期停滞在半封建状态。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有它自己的许多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帝国主义列强以武力打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控制中国,成为近代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势力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民,是近代中国最反动的统治势力。辛亥革命后,皇帝和贵族的****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仍然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黑暗的势力。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买办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加上中国地域广大,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正是基于对上述社会特点的认识,******深刻地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必然性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间,先后发生的太平天国革命、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这些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不断把旧民主主义革命推向高潮,使帝国主义没有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并且为以后中国人民彻底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奠定了基础。但是,这面革命都先后失败了。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个革命把旧民主主义革命推向了高潮,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一些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它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要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传播了民主主义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为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主革命开辟了广阔道路。但是,在帝国主义的干涉下,辛亥革命的果实却被中外反动势力的总代表袁世凯窃取了。

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继续奋斗外,以陈独秀为首的一些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鉴于对辛亥革命的反思,于1915年在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比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深刻多的新文化运动。他们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君主****和迷信;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这场运动给封建主义以沉重打击,使历来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以孔学为中心的封建正统思想、纲常礼教受到无情鞭笞和批判,极大的破除了长期以来封建教条对人们头脑的禁锢,启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为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道路。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在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伴随着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而产生、成长起来的。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人数已发展到200多万人。

同全国人口比,中国工人阶级人口虽少,但它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因而是近代中国最进步、最有发展前途的阶级。它除了具有大公无私,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最有远见等世界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之外,特殊的国情又使其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第一,由于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三冲压迫,其受剥削、受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上少见的。因而,它在斗争中具有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第二,中国工人阶级高度集中在上海、广州、武汉等沿海沿江通商口岸的大城市及铁路、矿山、纺织等少数行业中,这种高度集中的状况有利于整个工人阶级的团结和组织,易于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给工人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中国工人阶级大多来源于破产农民,和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联盟,便于发动和领导农民进行革命。这些工人阶级的优点和特点决定了它势必会代替软弱的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

中国工人阶级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作指导。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革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它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真正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在十月革命后,迅速抛弃了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幻想,从一个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战士,成为在中国最早介绍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他在1918年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指出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历史的潮流。中国也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1919年5月,他在自己任主编的《新青年》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上发表长达2万字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后,李大钊接连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李大钊一样,陈独秀作为思想界的领袖之一,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和李大钊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新青年》的带动和影响下,全国各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纷纷建立,并涌现出400多种在不同程度上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与此同时,《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也被系统地翻译过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陈独秀、李达、******、蔡和森、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纷纷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但封建运动,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代。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阶级的日益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它宣告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迫切需要在本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团结战斗,呼唤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本阶级政党的出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在工人运动中寻找自己武装力量的客观要求;而在五四运动中,由于工人阶级的出色表现和它显示的力量,更使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与工农结合的重要性。于是,五四运动后,他们走向工厂、走进车间、走到工人中间,以各种方式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从而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成熟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以旧民主主义所不曾有的姿态蓬勃发展,一系列切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理论和原则,也在蓬勃发展的革命实践中孕育而生。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集中体现之一,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1948年,他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第一,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首要对象。

为什么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因为帝国主义直接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帝国主义勾结中国的封建反动势力,共同压迫中国人民。正是由于帝国主义的支持,中国的反动势力才得以苟延残喘。因此帝国主义的侵略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把斗争的矛头首先指向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完成民族革命的任务。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争取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是贯穿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项总任务。这个原则立场是坚定不移的,但是,由于各个阶段形势和主要的斗争对象不同,主要反对哪一个帝国主义也是不同的。

第二,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个主要对象。

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统治的社会基础。封建主义的统治也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反对封建主义也是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总之,近代中国革命既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又是推翻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这两大任务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无法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因为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支持者。反之,因为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无法驱逐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所以,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的。

第三,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的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相反,它允许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它所反对的资本主义,只是官僚资本主义。近代以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既有严格区别又有某种联系的部分。一部分是官僚资本主义,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主义,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是始终要受到保护的。与此同时,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官僚资产阶级(又称大资产阶级、买办阶级),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另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又称中等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官僚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反动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民族资产阶级。它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但不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相反,却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没收官僚资本,消灭官僚资产阶级,便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和动力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革命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还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的区别。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决定了在中国社会各阶级中,只有它最富有革命的彻底性。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有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无产阶级对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民主革命能否取得彻底胜利,而且关系到民主革命发展的前途。

******不仅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反复强调这是关系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而且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争取领导权的斗争,规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策略原则,取得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

首先,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共产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领导实质上就是共产党领导。

其次,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领导权,实行独立自主和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资产阶级虽然由于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会自动放弃领导权。相反,它在参加民族民主革命时,仍然要千方百计地争夺领导权。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警惕资产阶级夺取领导权。

再次,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指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自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革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没有强大的革命武装,在中国就不可能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更谈不上所谓无产阶级领导权。所以,无产阶级要保持自己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革命武装。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所说的“人民大众”,主要包括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最大的掠夺对象和剥削对象。他们承担着社会的基本生产任务,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压迫最重。中国农民阶级历来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中国的无产阶级尽管具有很强的革命性,但终究人数太少,只有当它同农民结合起来的时候,才能形成不可战胜的力量。

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和农民中的中农的地位有些相似,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日益走向破产和没落的境地。因此,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一方面,他们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因而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天生的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中容易发生动摇和妥协。

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面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民主革命中对他们政策的两面性。即实行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一方面,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该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在不同革命阶段的不同革命要求,对他们实行团结和联合的政策,和他们建立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对于它们的动摇性、妥协性,必须采取适当的批评和斗争,以便尽可能地坚定其革命性,克服其动摇性,以共同对付强大的敌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严格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的特质。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还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第二步是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战略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严格区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性质,并不是要割裂这两个革命之间的联系。******把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之间的关系,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概言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在党的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来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左”的政策,使中国革命蒙受了重大损失。而右的“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放弃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同样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损失。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它们共同构成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基本蓝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既区别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共和国,又区别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一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的集中体现,它既规定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家组织形式,也规定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所谓国家形式就是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指出,在“全世界多种多样的国家体制中,按其政权的阶级性质来划分,基本不外乎这三种:(甲)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乙)无产阶级****的共和国;(丙)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共和国。”(《******选集》第2卷,第675页,人民出版社,1991)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已被实践证明在中国行不通,而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无产阶级****的共和国是将来才能实现的目标。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采取的国家政权形式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人民民主****。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是指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决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一切权力,这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最直接、最全面地体现这一核心内容和准则。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政体——**********。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选集》第2卷,第677页,人民出版社1991)。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后来,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又进一步概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就是要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并允许农村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富农阶级的存在。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也是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要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进行土地革命,以扫除封建的剥削关系。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是要没收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垄断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以******、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为代表的垄断资本依靠反动的国家政权,垄断国家的经济命脉,并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的封建主义结合在一起,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中等阶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予以没收,以达到消灭官僚资本的目的。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一方面,官僚资本是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将摧毁******政权的基础,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有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此外,由于官僚资本具有高度的垄断性,它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现代工业的主体,因此,没收这些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使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使国营经济在整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具于领导地位,从而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以及向社会主义国家转变奠定了基础。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保护民族工商业,就是保护民族资产阶级所拥有的企业。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为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服务的。

******指出,现阶段中国新的国民文化的内容,既不是资产阶级的文化****主义,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以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区别于旧民主主义文化的根本标志。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内涵和形式。这种文化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带有中华民族的特性。

******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民族性,突出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这个时代主题。同时,这种民族性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封闭文化。而是在于与其它民族、国家的革命文化相互交流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其精华,并达到共同发展的一种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应该吸收外国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但必须采取去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态度,决不能毫无批判地吸收。

新民主主义文化又是科学的文化,强调的是这种文化内容的科学性。这种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是大众的文化,强调的是这种文化的民主性。这种文化应该为占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步成为他们的文化,因此是最民主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坚持马列主义暴力革命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武装夺取政权对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对“左”倾冒险主义进行了抵制和批判,揭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

在西方,无论是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无产阶级革命,几乎都是在大城市展开的。在马克思、列宁的著作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点也总是放在城市。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正是实践“城市中心论”成功的典型。从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通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似乎成为一切共产党人夺取革命胜利的唯一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一开始也把重心放在了大城市。

然而,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接连失败的现实,使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思考中国革命的道路到底应该怎样走,如何才能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能不能认识到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能不能真正认识中国革命战争发展的特殊规律。

近代中国的国情规定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分析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基本依据。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战争看,主要由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基本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而又经过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这个特点,不但基本上规定了我们政治上的战略和战术,而且也基本地规定了我们军事上的战略和战术。第二个特点是敌人的强大。红军的敌人国民党,它的情况是怎样呢?它是夺取了政权而且相对地稳定了它的政权的党。它得到了全世界主要反革命国家的援助。它已改造了它的军队——改造得和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军队都不相同,而和世界现代国家的军队却大体相同。武器和其它军事物资的供给比起红军来雄厚得多,而且其军队数量之多超过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军队,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常备军。它的军队和红军比较起来真有天壤之别。它控制了全中国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枢纽或命脉,它政权是全国性的政权。中国红军是处在这样强大的敌人面前。……这个特点,是红军的作战不能不和一般战争以及苏联内战、北伐战争都有许多的不同。第三个特点是红军的弱小。中国红军产生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之后,从游击队开始。不但处在中国的反动时期,而且处在世界上反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比较稳定的时期。……第四个特点是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这个特点是第一个特点的必然结果。这个特点产生了两方面的情形。在一方面,中国革命战争虽然处在中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反动时期,然而是能够胜利的,因为它有共产党的领导和农民的援助。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红军虽小却有强大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则和国民党成了尖锐的对比。国民党是反对土地革命的,因此没有农民的援助……这就减少了它的战斗力。”(《******选集》第1卷,第188—19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也规定了中国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实现形式。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决不能套用俄国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必须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出发,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通过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是对的。但在这个基本原则下,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形式、具体道路,则基于各国条件的不同,由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而定。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放弃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走了一条与十月革命完全不同的革命发展道路。在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的基础上,******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1928年10月和11月,******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0年1月,******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种深刻矛盾,认为现实的红色政权虽然很小,但是中国革命肯定会很快发展起来。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认为,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如何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目标呢?******认为,必须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在农村建立、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最终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指出,“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所谓“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土地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奠定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群众基础的基本条件。中国共产党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革命战争和根据地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为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奠定雄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土地革命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而且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军事保障。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战略阵地,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赖以进行的依托。要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必须首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彻底摧毁农村的封建势力,建立工农革命政权。这是进行土地革命的前提。因此,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革命根据地就没有土地革命,要胜利地进行武装斗争,靠红军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是断然不行的,必须得到根据地人民和政府在人、财、物诸方面的大力支持,必须要有一个补充、休整的后方基地,必须在战役战斗中得到根据地人民直接或间接的有力配合,必须进行人民战争。否则,革命战争的兵员补充、物资供给、情报传递、伤病员的转移和救治、部队的掩护和休整等一些裂问题就难以解决,武装斗争就无法顺利开展。因此,要胜利地进行武装斗争,必须以革命根据地为依托。

总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一条合乎中国革命客观实际的正确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这条道路,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暴力革命的基本原理,丰富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宝库。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存折发展的原因及条件

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否存在和发展是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必须回答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1927年10月,******率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了井冈山,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弱小的红军,在物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以劣势的装备,同强大的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斗,经常处于反革命白色恐怖的包围之中。加上湖南特委、湖南省委指导有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1928年2月初步建成后,先后出现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红军数量上的约损失一半;边界则被毁之屋、被杀之人不可胜数,各县相继失陷”。(《******选集》第1卷,第80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在这种严酷的形势下,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红军中间,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虑便开始滋生,待到”八月失败”后,这种对红军和革命前途悲观失望的情绪进一步蔓延滋长,使其成为长期困扰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重大思想障碍。直到1929年年初,当敌人的第三次“会剿”井冈山的时候,一部分同志又有“红旗能够打多久”的疑问。在那个时候,不但红军和地方党内有一种悲观的思想,就是中央也不免为那种表面上的情况所迷惑。由此可见,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刚刚拉开,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否存在和发展这一问题便摆在了中国共产党的面前。

******具体分析了农村根据地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主客观条件。

第一,中国是一个有许多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为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和胜利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在中国,帝国主义的不统一,影响到中国统治集团的不统一,数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和一国支配的殖民地也是有区别的。这种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国民党反动派只能控制中心城市,而难以控制广大的农村,使广大的农村可以脱离政治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而独立存在。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选集》第1卷,第189页,人民出版社1991)这种国土的辽阔性,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任意选择的广大区域。

第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造就了群众基础。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客观条件。

第三,引起革命高潮到来的矛盾没有解决,革命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客观条件。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政治形势看,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取代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南京政府仍然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引起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的矛盾,不但一个都未解决,反而进一步激化。

第四,有相当数量正式红军的存在。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要开创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必须建立相当数量的正规红军,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军事保障。

第五,共产党组织有力量和它的政策不发生错误。这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紧要的主观条件。

******从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矛盾、大革命的影响、群众基础等不同角度和侧面,阐明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客观可能性和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主观努力应该创造的各种条件,批判和纠正了党和军队中存在的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为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指明了方向。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艰难曲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得出了战胜强大敌人的三条基本经验,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在《发刊词》中,把它生动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武装斗争以统一战线为基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对敌作战的战士。三大法宝以党的建设为核心。

(一)统一战线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在一定的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提出了一整套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和政策,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正如******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群众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它中间阶级。因此,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集资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集资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地抢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生产力。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近代世界矛盾的焦点,存在着内外各种矛盾。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发生推移、转化和变迁。这种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同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和压迫之下,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因此,无产阶级就可以和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民团结在一起,结成包括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仅占了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而且革命要求强烈,是共产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排挤,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无产阶级完全有可能与之建立统一战线。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他们的各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的,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集团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反对某一帝国主义的斗争。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共产党为了削弱敌人和加强自己的后备力量,可以同这一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建立暂时的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一定条件下尽可能的保持之。总之,无产阶级可以和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民团结在一起,结成包括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实行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

第一,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的关系。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大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争取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巩固工农联盟,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同时,第二个联盟也非常重要,只有建立这个联盟,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敌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掌握中国革命的全部领导权,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完全的保障。

第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领导权问题,是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既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说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经验。历史事实证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集中地表现在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争夺上。这是因为,哪一个阶级掌握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走哪一条道路,采取哪一种方法,这是关系到中国革命命运与前途的根本问题。为了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能以统一战线中的合作和统一而抹煞党派和阶级的独立性及其必要的权利。否则,合作就变成了混一。

争取和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斗争,实际上,就是要在政治上把同盟者尽可能提高到当时革命斗争所要求的水平。工人阶级在统一战线中,不但决不可以被其它的阶级、阶层所影响和动摇,以至把自己降到同盟者的水平;而且相反,必须积极地影响和吸引其它阶级、阶层,尽可能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必须发展工人阶级的独立政治力量,从根本上说,就是必须有一个成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这是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不是天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选集》第4卷,第1273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如果无产阶级不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和策略,率领被领导者战胜敌人,就不能得到同盟者的拥护;如果不给被领导者以物质利益,不能让同盟者从亲身经验中认识到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他们就不会积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如果不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党的领导同样也是不能坚持的。

第三,对资产阶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

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对他们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所谓联合,就是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所谓斗争,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指出:“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一定时期中同资产阶级联合,党就不能前进,革命就不能发展;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联合资产阶级时又同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严肃的‘和平’斗争,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就会瓦解,革命就会失败;又如果我们党在被迫着同资产阶级分裂时不同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严肃的武装斗争,同样当也就会瓦解,革命也就会失败。”(《******选集》第2卷,第608—60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的情况最复杂的统一战线。******系统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就是要放手发动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抗日斗争,积极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广泛发展共产党的组织。进步势力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依托和支柱。发展进步势力,是有效争取中间势力和孤立顽固势力的基本条件,是三个环节的中心一环。

争取中间势力,就是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这三部分人。他们虽然阶级属性不同,对待土地革命与民主的态度也各有差异,但他们都可以与共产党合作抗日,共产党应当而且可以争取他们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的极严重的任务。

孤立顽固势力,主要是孤立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其代表就是国民党******集团。******集团在政治上是当权派,他们实行抗日和摧残进步势力的两面政策。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手对付之,既要坚持团结抗日,争取他们留在统一战线中,又要同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进行坚决的斗争。

在对顽固势力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采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和“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有理,即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保持斗争的防御性;有利,即胜利原则,不斗则以,斗则必胜,并利用矛盾,争取多数,打击少数最反动的顽固派,保持斗争的局部性;有节,即休战原则,掌握时机,适可而止,保持斗争的暂时性。坚持这些原则,使这种斗争分寸适度,取得成效,切实实现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真正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全民族抗战的最后胜利。

(二)武装斗争

1、中国革命的基本特征

武装的革命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特征。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有着极端的重要性。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1926年,斯大林在论述中国革命的前途时曾指出: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非常赞同这一观点,认为“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其他一切,例如民众的组织和民众的斗争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一定不可少,一定不可忽视,但都是围着战争的。”(《******选集》第2卷,第543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革命的基本特征之所以是武装的革命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条件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中国革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向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那样,建立合法的组织,通过长期的合法的斗争,如利用议会讲坛、经济政治罢工等来教育人民和积蓄力量,取得革命成功。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他们对中国人民实现最残暴的军事****,不给中国人民以和平活动的可能,中国人民不能享有政治上的民主自由的权利,因此,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任务是联合可能多的同盟军,组织武装斗争,来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为争取民族的和社会的解放而斗争。******指出:“每个共产党都应懂得这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选集》第2卷,第547页,人民出版社1991)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可以忽视甚至放弃其它形式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革命斗争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或忽视民众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的斗争、农民的斗争、学生的斗争、经济战线上的斗争、思想战线上的斗争对于武装斗争起到了配合的作用,成为中国革命的又一条重要战线。

2、人民军队的建设和人民战争的军事战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基本上是由穿着军装的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分子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建设一支既不同于历史上剥削阶级军队,也不同于旧式的反封建农民武装的新型人民军队,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极端重要的问题。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选集》第2卷,第547页,人民出版社1991)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领导来实现的。党对军队的思想领导,主要体现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使全体指战员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人民军队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党对军队的政治领导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为人民军队指出正确的政治方向,使人民军队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模范的完成党在各个时期的任务,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真正工具。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就是通过在军队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选派干部,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确保军队绝对服从党的命令,听从党的指挥。

第二,执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这是新型人民军队建军的又一个基本原则,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民军队生存的基础和力量源泉。人民军队除了打仗外,还承担着做群众工作,筹款(生产)的任务,它不但是一个战斗队,而且是工作队、生产队。

第三,执行严格的革命纪律。******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时就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随后具体条文有所修改、增删。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颁布训令,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了统一的规定。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主要是: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人民军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意志,体现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充满着集体主义精神和民主精神,保证了共产党对人民军的领导的实现。

第四,人民军队的各项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作为保障。******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将军队政治工作概括为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官兵一致是指官兵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废除旧军队的打骂恶习,官兵同甘共苦;军民一致是指军队爱护人民,保护人民的利益,以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就是对敌军进行政治宣传和组织瓦解,动摇其军心,争取其投诚、起义。军队政治工作原则的贯彻和执行,能保证军队内部与外部的团结,且能削弱、瓦解敌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革命战争的胜利。与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原则相配套,人民军队内部实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三大民主,以此来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执行。

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系统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而且创立了人民战争的理论和一系列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人民战争是特指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革命战争。1945年4月,******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对人民战争的思想作了系统概括,其基本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有一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军队作骨干,有一整套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必须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

人民战争必须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没有一支站在人民立场上、经过严格训练的、懂得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人民军队作骨干力量,人民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还决定了人民军队必须要有根据地的支持。有了革命根据地,战争才有了根基,人民军队就能依靠根据地的人力、物力,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就有了训练、休整和补充的基地,就能坚持长期的战争,夺取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

人民战争必须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人民战争必须把人民群众组织到革命战争中来,这需要正确的组织形式。

要取得人民战争的胜利,必须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还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客观实际出发,总结革命战争的经验,提出了一整套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主要是:第一,在战争的全局上,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这是******关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为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要在战略防御中实行战役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作战中战役战斗的外线作战等策略原则。第二,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形式,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情况下,游击战只是一种辅助性的作战形式。抗日战争时期,******依据中国是一个进步的大而弱的国家的实际,科学总结人民军队丰富的游击战经验,将本来是战术性的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来考察,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形成了独特的游击战理论。第三,集中优势兵力,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适时进行战略转移。

(三)党的建设

1、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之所以没有成功,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但在农村游击战的环境中,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分子在党内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是因为,中国的阶级构成是两头小中间大,即无产阶级和地主、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无产阶级政党要发展自己的组织,就不得不从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分子中吸收党员,加上中国共产党长期处在农村革命战争的环境中,所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分子,成了我党的主要成分。他们不可避免地把农民、小资产阶级甚至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或多或少地带进党内。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与党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的斗争需要格格不入。因此,怎样把一个工人成分较少而农民及小资产阶级成分居多的党,建设成为廉洁统一、真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爱戴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革命的一个艰难课题。1939年10月,******在《发刊词》中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为指导,结合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方面进行党的建设,正确处理党的团结和党内斗争以及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卓有成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指出:“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的最完备的是******同志”;“正是因为******同志在延安整风中建立了完整的建党学说,并且用这个学说来教育我们全党、全军和人民,使我们建立了这么一个好党,所以才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文选》第2卷,第44页,人民出版社,1994)******建党学说中最具特色的是解决了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的重大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重视在城市中开展工人运动,在工人中发展党员。1927年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之后,党的组织长期处在农村和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党员成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农民及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了绝大多数。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的新变化,如何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看一个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看他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革命的特殊环境中,共产党要尽最大的努力在工人中发展党员,增强自己的阶级基础,同时又必须把广大农民、小资产阶级及其他阶级、阶层中一切愿意为共产党主张而奋斗的优秀分子,都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肯定大批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参加共产党,是一件大好事,可以壮大党的队伍,实现党的群众性、广泛性。但另一方面,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被带入党内,使党内思想严重不纯,从而妨碍党的政治路线的执行。针对党内的这种思想状况,******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中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选集》第3卷,第1094页,人民出版社,1991)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思想建党问题,就是以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与改造全体党员,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首先,必须普遍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学习。党员不仅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且要善于运用这些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

其次,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如果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就不可能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坚持革命并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制度,坚定了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使党员时刻想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为革命奉献自己的一切。

再次,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党经过20余年,终于找到了这个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来实现思想上建党的好方法。

整风就是要克服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在整风中,全党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中高级干部集中时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联系实际,联系党的历史,反省问题,清理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怎样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呢?正确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通过团结—批评—团结,达到既要清理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整风着重解决是主观主义的思想问题,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人的处理问题则采取慎重态度。

3、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组织建设是搞好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党的组织原则、党的纪律、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

党的组织原则是**********。**********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民主是集中的基础,没有广泛的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结果。一方面要在统一领导下实行民主,否则就会出现无政府状态,党组织的统一整体就会瓦解;另一方面,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必须实行集中,否则就没有党的统一的路线、政策和行动。

党的纪律是“四个服从”。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四个服从”的原则,即:“(一)个人服从组织;(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选集》第2卷,第528页,人民出版社)

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4、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就是党运用马列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确立一定历史阶段的正确纲领、路线和政策,并用这样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去教育全党,使全党能够在政治上、行动上保持一致,在复杂的实际斗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党的纲领是党的奋斗目标。党的政治路线是实现党的纲领的策略步骤,是完成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任务的总政策。它规定着党在特定的革命时期应当依靠什么力量,团结什么力量,打击什么力量,实现什么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等内容。它是党的政治信仰和最终目标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

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正确程度,反映着党的马列主义水平,反映着党在政治上的成熟程度。

5、党的作风建设

极端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风格。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把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选集》第3卷,第1094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三大作风放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及周围同志的正确态度。这三大优良作风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李孟卿新乡医学院)

同类推荐
  • 先锋

    先锋

    本书通过对浙江大学近五年来受表彰的近百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采写,生动反映了在创办世界一流高水平社会主义大学进程中,高校党建工作推进过程和建设成果,形象地揭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校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
  • 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纵览现代世界大国之兴衰,一个大国要振兴,非有自己的兴邦之道不可。英、法、美走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之路,德、日走的是民族利益至上的国家资本主义之路,苏联走的是社会主义的政府全面管理经济之路。这些国家都沿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中国的崛起,必然也要探索形成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准确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要根据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国内外情况的深入比较,深刻论述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 谁在为中国添堵:大国崛起之痛

    谁在为中国添堵:大国崛起之痛

    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容忽视的大国。而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国际、国内问题,需要解决的种种矛盾都可以说是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必经的阵痛。本书就这些内容,如中国遭金融欺骗,遭贸易保护主义、遭政治围堵、军事围堵等展开讨论。除此之外,中国与邻国的领土纠纷、国内的种种矛盾,本书亦有所讨论。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从孔夫子创立儒学开始,中国就有重视理论思维的传统。理论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实践,但它又是人们行动的先导和指南。理论一旦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将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热门推荐
  • 不孤仙

    不孤仙

    仙死在了莫楼天,妖死在了巨海山,魔的头颅挂在桑树之巅,佛的身躯埋在无道沙渊,鬼的鲜血撒入黄泉……唯有他们的记忆还在世间徘徊。
  • 死亡日记之沙海逃生

    死亡日记之沙海逃生

    一块石头、死亡之海、双鱼玉佩、失踪的彭加木,是天意使然?还是阴谋设计?
  • 玄战天域

    玄战天域

    造化玉碟破碎,残片穿越时空,正好砸中一名从学校翻墙出去打联盟的高中生。穿越来到新世界,邂逅嗜血的魔族公主,泡了诸天十界的仙女天使。坑蒙拐骗明珠娇花、打砸抢烧圣地宗门。开天辟地混元证道。看一介高中生如何在异界开辟一个新纪元!
  • 阿阮郡主

    阿阮郡主

    回望白阮的一生,大体是这样的,出嫁前,公主娘亲与驸马爹爹小心翼翼的问“阿阮不高兴?娘亲/爹爹给你买很多漂亮衣服啊!”某女白眼翻滚,出嫁后,亲亲夫君神色紧张的问“阿阮不高兴?告诉弋哥哥呀!你要什么弋哥哥就给你什么啊!”某女默……再之后,她的宝贝儿子面色严肃的问“娘亲不高兴吗?我给你买很多漂亮首饰啊!”某女嘴角抽搐……总之,这是一篇不折不扣的宠文啦!还附赠三个妹控哥哥和忠犬皇桑一枚,女主天生好命,宫斗勿入,女强勿入哦……
  • 神偷圣女

    神偷圣女

    冰凝宫四大圣主之一的圣女南宫雨莲,在江湖之中,她想要的东西、喜欢的东西,她总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弄到手,不管达官贵人家,还是武林中人,虽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看看神偷圣女,怎么玩转江湖,愚弄贵族达官贵人家吧……
  • 富家女的无敌保镖

    富家女的无敌保镖

    兵王回归,护花无罪。被人背叛,曾经的杀手界神话,各国大佬的噩梦般的人物回归都市。为了寻找陷害他兄弟们的黑手,他成了富家女的贴身保镖,游走于黑暗之中,却总能引起美女的青睐。清纯校花、泼辣警花、甜美歌星......而当艳福接连到来之际,暗潮也随之汹涌而来。
  • 心想事成法则

    心想事成法则

    纵观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我们会发现,总有些人是“幸运儿”,他们生活顺心,工作顺利,家庭美满,似乎好运总是伴随着他们,这也许会让许多平庸的人抱怨上天的不公。其实,只要明辨真理,认识到潜意识的力量无所不在,懂得一个人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头脑意象,无时无刻不在塑造、引导和影响着自身的命运,并且能够对其大加利用的话,那么,勿庸置疑,你也可以拥有灿烂的人生。有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走向幸福的人生,有的人却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过着平庸的生活,这种差别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实现愿望的成功者和丧失理想的失败者究竟有何区别呢?答案就在本书的70条智慧之中。
  • 朝歌一曲有女桃夭

    朝歌一曲有女桃夭

    人家有娇女,慧且贤德,吾家有小夭,馋懒又嘴碎。一代古华掌门岚卿上仙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可他千算万算算不尽陶小夭这一挂是他的劫。她很二,古灵精怪,喜欢拿他调侃玩乐。她热血,爱说爱笑,有事没事行侠仗义却总是他收拾烂摊子。他有时会想收她为徒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败笔,也是最美好的幸福。尽管她,生而为妖。
  • 不灭心火

    不灭心火

    铁可碎,金可熔,唯心难撼。命多舛,路多曲,唯心难移。火有焚天之势,心亦有容地之能。是登上九天,还是泯灭红尘。都亦由我而定
  • 神墓之古碑

    神墓之古碑

    摆脱了六道轮回!逆转三世的格局!他在时空的尽头返本还源!回归上古,领悟三世分身!重修十万年!看遍天地浩荡,逆乱阴阳时空。论谁与争锋……且看战天封神。